初中物理89年级课本实验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物理89年级课本实验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89年级课本实验归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弹簧测力计、石块、溢水杯、水、小桶、烧杯。
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1.将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出小桶所受重力G1,记录在表格中;
2.在溢水杯中注满水,并把小桶放在溢水杯溢出口的下方。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自由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出小石块所受重力G,2,记录在表格中;
4.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小石块,使小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的水里,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填入表格中;
5.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被石块排开水的总重G31,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
4、实验名称: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称重法测浮力:
F浮=G-F
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大约一半的体积浸入量筒的水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记录在表格中
(4)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记录在表格中
(5)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改变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填入表格中
(6)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填入表格中
实验次数
G
F1
F2
F3
F4
(1)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2)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综上所述,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
(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
(3)设计表格
序号
体积(cm3))
质量(m)
1、
10
18
2、
20
36
30
54
体积(cm3)
4、
8
5、
16
6、
24
7、
27
8、
9、
81
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②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③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④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物理学中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6、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测固体密度
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ρ=m/v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克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毫升。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的石块的体积为厘米3。
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千克/米3。
多次实验目的: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测定液体的密度
测液固体密度
(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3)测容器与剩余液体总质量(m总),记下m剩
(4)算出密度:
ρ
写出表达式:
7、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
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1)、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大小相等(等大);
②方向相反(反向);
③同一直线(共线);
④同一物体(同体)
8、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
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
①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②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9、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
(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助力、助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当杠杆平衡时,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
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得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
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10、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长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
,记下测量数据.
2.在木块上加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压力
,再做上述实验.
3.将棉布、毛巾分别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粗糙程度
,重做上述实验.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①
木块与木板
②
③
木块和棉布
④
木块与毛巾
【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1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因素
海绵、小桌、沙子、钩码
1.如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2.如乙图,在桌面上放上钩码,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3.如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上和乙图相同的钩码,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课本甲、乙说明: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的。
12.机械效率的测量:
【实验名称】: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滑轮(4个);
细线;
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
钩码(4个,每个钩码重50N);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ab
1、按图a甲组装好滑轮组,在滑轮组下端吊一个钩码G,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一定高度,读出拉力F的大小,同时,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填入表格1。
2、如图a乙,保持滑轮组的结构不变,增加物体钩码的重,重复1的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2,根据公式计算出以上两次的机械效率并进行比较,说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时,物体的重力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不同。
3、如图b乙,保持物重不变,改变滑轮组的结构,重复1的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3,根据公式计算出此时的机械效率并与2进行比较,说明用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时,动滑轮重力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不同。
现象及数据记录:
实验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有用功
W有用=Gh(J)
拉力F/N
拉力移动距离s/m
总功
W总=Fs(J)
机械效率η=Gh/Fs
1
2
3
实验结论: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2、用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
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D、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13、实验名称: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学会测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高度可调),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木块的重力,
2,调节斜面的高度并测出斜面的高度,
3,测出小木块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并读出拉力的大小。
4,重复做3次,并把数据填入下表。
斜面斜度
小车重G
斜面高度
斜面拉力
斜面长度
有用功W
总功W
机械效率
较缓
1.7
0.1
0.6
0.65
0.17
0.39
43.6%
较陡
0.8
0.41
0.328
57.8%
最陡
0.29
58.5%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斜面越缓,机械效率越低。
二、电学
1、
(1)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流表测电流
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A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32安
(2)用电压表测电压
用电压表测电压
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4.5伏。
2、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
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电源、开关、小灯泡、、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一)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1)、断开开关,按照图1电路图连接电路。
(2)、经检查(由老师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3)、把开关改接到L1和L2之间,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间,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情况。
(二)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断开开关,按照图2电路图连接电路。
(2)、经检查(由老师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里只有
条电流路径;
用电器
(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
(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
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
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
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里有
干路开关控制______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_______用电器
探究性:
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组、电流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实验电路图】: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
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表格】: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
3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L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V
总电压U/V
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CD之间、EF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
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探究性:
6、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导线
【采用的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即: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1).如图所示按图连接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保持电阻不变,测量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记下数值;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3)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并记下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值;
改变接入电阻的大小,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
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作用: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测定性:
7、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R=U/I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12、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p=UI
(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5)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保护电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不能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取平均值来求得
13、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电源、小灯泡、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①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电阻
(填“最大”或“最小”)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电路中的电流
(填“最大”或“最小”)
②观察小灯泡的金属灯口上标着的额定电压值为
V,接通电源后通过把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到额定电压,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将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字数填入表格上。
③逐次降低灯泡两端电压,获得几组数据。
U(V)
I(A)
R(Ω)
【分析与论证】:
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降低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会
,灯泡的亮度
,计算出的电阻值变,用手触摸能感觉得到灯泡的温度
。
这说明灯丝的电阻受影响。
三、光学
1、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2f以外(u>2f),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
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测量并记录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