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903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docx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作者:

————————————————————————————————日期: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阴两虚证主症:

微量泡沫尿(尿蛋白定量小于1.0g/24h)或兼有少量异形红细胞尿。

次症:

腰酸、乏力,口干、目涩、手足心热,眼睑或足跗浮肿,夜尿多。

舌脉象:

脉细或兼微数,苔薄、舌红,舌体胖,舌边有齿痕。

肾病理改变(可参考):

功能健全的肾单位数目减少和足细胞受损。

(二)脉络瘀阻证主症:

持续性镜下异形红细胞尿。

次症:

腰部刺痛,或久病(反复迁延不愈病程1年以上);皮肤赤红缕,蟹爪纹路,肌肤甲错。

舌脉象:

脉涩,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

肾病理改变(可参考):

肾微小血管(血流)损伤的表现。

(三)风湿内扰证主症:

尿多泡沫(尿蛋白定量大于1.0g/24h)或兼有异形红细胞尿。

次症:

水肿,腰痛、困重,头身/肌肉/肢节酸楚,皮肤瘙痒,恶风。

舌脉象:

脉弦或弦细或沉,苔薄腻。

肾病理改变(可参考):

肾固有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新月体形成、袢坏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血尿:

肾风病血尿可分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

1.辨尿色、性状。

肾风病血尿具有无凝血块、无血丝,一般无疼痛、全程血尿等临床特征,尿检红细胞形态为异形红细胞,要排除药物(如大黄、利福平、口服避孕药等)和女性月经污染所致的红色尿、假性血尿和外科范围的血尿。

2.肾风病肉眼血尿,初发时可伴发热、咽痛等外感风热证候,或与乳蛾(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同步出现,应注意观察咽部及体温情况。

鼓励饮水,也可用金银花煎液漱口清洁口腔,或遵医嘱中药雾化治疗。

3.肉眼血尿严重者需卧床休息,尚需监测血压、血分析、评估出血量。

4.镜下血尿病程多数较长,且症状隐匿。

应定期检查尿液,观察尿红细胞量增减、反复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如活动、睡眠、疲劳等,以及有无感染灶等影响。

5.镜下血尿辨证多属于或兼有肾络瘀痹证,医嘱予丹参、三七总甙等养血活血,敛阴宁络治疗时,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尿红细胞的增减,观察皮肤、口腔、牙龈有无出血等。

6.日常应避风寒,防感染,动静相宜,以不疲劳为度。

(二)泡沫尿(蛋白尿)

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检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蛋白等。

标本留取应正确、及时,避免尿液过度稀释或浓缩,防止标本污染或变性。

2.注意观察发热、剧烈运动,以及体位改变等因素对患者泡沫尿(蛋白尿)的影响。

3.少许泡沫尿多属肾气阴两虚证,医嘱常予补肾气、益肾阴等中药,应观察有无外感、伤食、气滞、湿困等征象,以防补益药滋腻助邪。

而泡沫尿持续明显增多是风湿扰肾证的表现,常用祛风除湿中药,护理需重点观察药物毒副反应。

4.饮食上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并观察蛋白质摄入与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5.重视防止六淫邪气的侵袭,尤其是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亦可根据医嘱予玉屏风散内服,或温灸足三里、气海穴以补益正气,强肾固本。

(三)水肿

1.及时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出入量等。

重症水肿宜卧床休息,记24小时出入量,重点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肾功能等变化。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发生。

头面眼睑水肿者应将枕头垫高;下肢水肿明显可抬高足部;阴囊水肿可用阴囊托托起。

严重胸水、腹水时宜取半坐卧位。

3.使用攻下逐水剂或利尿剂时,应重视血压监测、观察尿量,及大便的次数和量,防止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的休克及电解质紊乱。

4.肾风水肿呈“三高一低”肾病综合征表现者,蛋白质摄入宜按1.45×P+1.0g/Kg﹒d(P代表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计算。

优质蛋白占50%以上。

5.可根据水肿程度,予无盐或低盐饮食。

出入量保持适当平衡。

6.遵医嘱选择荞麦包外敷、中药药浴、中药熏蒸、中药泡洗等特色疗法,改善局部或全身性水肿(详见“特色治疗”)。

(四)头晕、血压增高

1.头晕、脉弦,血压增高是肝风内扰的表现,但早期症状隐匿,应加强巡视、监测血压。

眩晕发生时,尽量使患者卧床休息。

若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脉弦滑数、血压明显升高、视物模糊、立即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2.肾风病患者出现郁怒、躁动等肝阳亢盛现象,应避免言语、行为、环境因素等不良刺激。

应用降压药物时,还应重点观察服药后的血压动态变化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3.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用盐量遵医嘱。

4.取神门、肝、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改善睡眠,降低血压。

也可取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按摩5~10分钟,缓解头晕头痛症状。

(五)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夜尿)

1.对少尿、无尿患者必须关注舌象、脉象、血压、心率、呼吸、神志、24小时出入量等变化,尤其重视有无高钾、高血容量、酸中毒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2.少尿、无尿是急进、危重的风湿扰肾症侯,应根据医嘱做好祛风湿、利尿、逐水药物的临床用药护理。

3.出现水气凌心射肺危象时,应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吸氧,并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4.对多尿、夜尿患者应观察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排尿次数等。

5.多尿、夜尿是肾气(阳)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所致,应注意休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固护肾气。

6.温灸肾俞、关元、足三里与命门、气海、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间歇应用,能益肾气、补精气,改善多尿、夜尿症状。

(六)腰痛、腰酸

1.对肾风病有腰痛主诉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观察疼痛性质、部位、伴发症状,注意区别肾外因素导致的腰痛。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取肾、腰骶穴,用王不留行籽附在耳穴部位,定时按压刺激,每次1~3分钟。

3.艾条温和灸:

选择肾俞、气海俞、关元等穴位,予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分钟。

4.行肾穿刺患者术后往往有腰酸胀痛情况,应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及血压等。

一般术后3日内避免在腰部行各项物理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二)中药注射(详见附录1)

(三)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

适用于肾络瘀痹证或风湿内扰证水肿患者。

每次敷药8~12小时,每天1次(详见附录2)。

2.中药药浴:

适用于肾风病皮肤瘙痒患者。

水温40~42℃;患者除头颈部外,全部浸没于浴液中,每次30~45分钟,其间不断揉搓全身(详见附录2)。

3.中药熏蒸:

适用于肾风病水肿患者。

每次熏蒸时间20分钟,最高药汽温度不高于42℃,每日1次(详见附录2)。

4.中药全结肠灌洗:

适用于肾风病(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药液温度37~39℃;置管深度50cm(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静谧清爽,起居有时,避风寒,防感冒。

2.保持口腔、皮肤、会阴清洁,防止感染。

3.避免肾损害加重因素,如扁桃体症状明显且反复发作者,可于急性炎症控制后,择期手术摘除;慎用肾损害药物等。

4.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如太极运动等。

5.指导患者进行中医特色的自我保健方法,如按摩足三里、肾俞穴等,补益肾气。

(二)饮食指导

1.肾气阴两虚证:

宜食益气养阴之物。

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可选用莲子、红枣、山药、木耳等食物。

2.肾络瘀痹证宜选用活血散结、补气行气的食物,可选用山楂、香菇、大蒜、葱、姜等。

3.风湿内扰证以祛风除湿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忌过饱。

可选用薏苡仁、冬瓜、茯苓、丝瓜、苦瓜等。

肾风病出现肝风内扰时,更应重视低盐饮食。

饮食中也可适当补充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物。

4.针对肾风病(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患者,宜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等。

(三)情志调理

1.顺情从欲:

本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患者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护士应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化郁为畅,疏泄情志。

2.说理开导:

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担心副作用,心理压力大,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做好针对性解释工作,给予心理支持。

3.自我放松:

鼓励患者采用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放松操等,达到怡养心神、舒畅情志的效果。

4.分心移情:

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社会活动,如种花植草、烹饪、棋艺等。

五、护理难点

饮食营养护理实施困难

饮食营养治疗是肾风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主张根据饮食习惯、营养状态、肾功能水平、中医证型等制定个体化方案,但临床实施确很困难。

目前普遍存在饮食指导过于宏观,可操作性差;效果评价仅限于对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对饮食行为以及饮食行为改变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无评价,或仅有短期评价,无中、长期评价。

解决思路:

1.培养具有饮食营养专业知识的肾病专科护士。

2.开设以护士为主体的“一对一”肾病饮食营养门诊,对肾病患者施行持续性饮食营养管理。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四个过程,这些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交叠,且是动态和循环的。

3.建立肾病饮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

气阴两虚证□脉络瘀阻证□风湿内扰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血尿

1.辨尿色、性状,评估出血量□

2.口、咽部护理□

3.活动与休息□

4.活血化瘀等中药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雾化□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请注明,下同)

好□较好□

一般□差□

泡沫尿(蛋白尿)

1.泡沫尿观察□

2.补益/祛风除湿等中药护理□

3.饮食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水肿

1.水肿消涨评估□

2.皮肤护理□

3.体位□

4.活动与休息□

5.攻下逐水中药护理□

6.饮食护理□

7.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外敷□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中药泡洗□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中药药浴□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中药熏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头晕、血压增高

1.血压监测□

2.休息□

3.降压药护理□

4.饮食护理□

5.情志护理

6.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尿量异常

(少尿、无尿、多尿、夜尿)

1.尿量、排尿次数、出入量观察□

2.生命体征监测□

3.急救:

吸氧、体位、急救准备□

4.祛风湿、利尿逐水中药护理□

5.休息与运动□

6.其他护理措施:

1.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腰痛、腰酸

1.腰酸、痛程度、伴发症状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较好□

一般□差□

 

二、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