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分析说明题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例谈分析说明题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分析说明题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次,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特定的年份,比如1921年(共产党建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中国建立市场经济)、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等。
“比”:
前后、左右进行横向对比,上下进行纵向对比,同类数据之间进行对比,比如:
可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看成一类公有制经济,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看成另一类即非公有制经济;
如果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表格,也可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把它们归类。
要注意的是,对比数据后,学生要学会将数据的变化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
“析”: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产生上述数据变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是属于国家宏观政策性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人民群众整体性素质因素,抑或是个人原因等。
通过找原因,进而联系到针对相关问题有哪些对策,然后找到课本知识与材料的结合点,这样解答材料后面的问题就明确了方向,答题不至于偏离方向。
我们以下题为例:
(2012·
广西柳州节选)材料:
近五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表
(1)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
(共三点)
解析:
首先,从图表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该材料主要内容是涉及居民收入的,主要对比两个维度,一个是城乡,一个是年份之间;
其次,从横向数据上来看,第一行城镇和第二行农村居民收入总量,也就是数额都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唯独不同的是第二行和第四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呈现曲折下降,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率相对在提高;
再次,我们进行纵向数据对比就会发现,城镇居民收入总量在任何一年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总量,前三年增速也是高于农村,但是从2010年后增速开始落后于农村。
找到数据所反映出的规律后不难得出:
其一,我国城乡居民收人较快增长,其原因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人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其二,我国城乡居民收人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三,从2010年起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
2.漫画情景式——明确出题意图,把握“三看”方针
漫画式说明题的材料一般选自生活漫应,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反映直观、简洁,学生阅读起来心情轻松愉快,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各地思想品德中考命题人的青睐,甚至有些地方中考每年至少有一道这样的题。
从漫画本身的功能来看,主要分为三类:
弘扬主旋律,宣传好人好事,以褒扬为主;
客观反映某一社会现象;
讽刺、贬损某种行为。
其中又以讽刺占多数。
学生阅读漫画首先要学会去揣摩漫画作者的意图,是想褒扬还是贬损,或者只是平铺直叙,客观反映某种行为。
在明确了出题人的立场之后,紧接着注意三看:
①看漫画题目:
漫画题目往往是材料的“眼睛”,带有很强的指向性。
②看漫画人物:
通过人物衣着、语言、所处位置等确定人物角色和身份,是政府官员、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者其他;
如果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一般都会有对话,以此确定其人物关系,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还是冲突敌对关系等。
③看事件性质:
看清楚漫画反映是国家行为、个人行为还是群体现象,是利人、亲社会、守法、爱国行为还是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有害行为等。
这有助于学生看懂漫画内容,从而顺利解题。
如果是国家、社会方面的,要判别是属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哪一个方面的;
如果是个人、群体行为,要判别是属于法律、道德、心理、精神品质等哪一方面的。
3.文件材料式—一找准关键词,获取解题突破口
文件材料式分析说明题材料包括引文式,例如来自党和政府文件的节选、提炼;
包括新闻素材式,例如来自某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加工;
也包括简单的叙述国家、社会、某地区和城市、某个集体或者某个家庭、个人领域生活的变化,当然这些变化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在看明白材料的基础上要学会找准材料的关键词,这往往反映了材料的主旨,找准关键词的一个捷径是看材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或句子。
找到关键词后可以将材料观点提炼概括出来,之后锁定课本知识内容板块,进而在脑海中把相关知识搜索出来以备答题。
这种方法能使考生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大大提高答题准确性。
以下题为例:
江苏镇江节选)材料一:
2011年12月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纽织十周年纪念日。
入世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5098亿美元增长到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的全球经济排名由第六跃升至第二;
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两倍;
中国人的视野和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材料二:
入世十年来,“中国制造”也被一些人打上了低价、低档的标签,在高速发展中逐步显露出“成长的烦恼”。
“中国制造”所创造的利润,中国企业最多能拿到8%,剩下的都归外商所有。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首先看第一则材料,内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
中国、入世、增长,进而我们明确了材料主要是说中国入世后的一些变化,由材料发现,变化表现在国家货物进出口规模、中国经济地位、百姓收入方面,从增长、上升、增加等字眼我们都不难看出说的是成绩。
所以得出:
加人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再看材料二,关键词“中国制造”,可联想到与“中国制造”相对应的是“中国创造”。
之所以出现大量的“中国制造”,是因为我们的创造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够。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国科技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二、分析说明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学会审题、读懂材料只是答好题目的先决条件,要想得到理想分值还得看设问、审设问,因为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分析说明题设问方式千变万化,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从这几个方面去发问:
1.“是什么”一谈看法,说评价,问含义、内容、性质,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与材料相关的教材理论依据等
广西桂林)2012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广西精神大家淡”征文启事》。
要求紧扣广西精神“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基本内涵,围绕“广西精神之核心”、“广西精神之我见”、“广西精神与广西发展”等主题,表达对广西精神的理解、感悟和体会。
依据材料解答:
(1)“广西精神之核心”:
广西精神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它们共同的核心是什么?
(2)“广西精神之我见”:
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的哪些观点?
(请列出三点)
解析:
上题的两个设问都是围绕“是什么”展开的,第一问“广西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由于问题中已经交代过了,“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这实际上是考查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属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
答案是:
爱国主义。
第二问其实是考查“与广西精神基本内涵密切相关的课本理论观点‘是什么”’,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所以广西精神中的“团结和谐”可以联想到教材中关于民族关系的观点为:
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或者新型民族关系为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爱国奉献”可以联想到: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或者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开放包容”可以联想到: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创新争先”可以联想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为什么”——问原因、意义、危害、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等
广西玉林节选)案例回顾:
家住北流市某镇的小伍,自父母离异后就跟着父亲生活,由于父亲忙于生计,对他缺乏管教,导致其从小就无心上学。
在校期间经常惹是生非,与同学打架,后来连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了。
辍学后的小伍经常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闹事,在游戏机室内玩“老虎机”赌钱,直到把钱输光。
为了筹集赌资,2010年6月17日凌晨,小伍伙同小韦等人带上刀具,到某杂货店进行抢劫并把店主伤害致死。
2011年10月,小伍等人因涉嫌抢劫和故意伤害罪,被北流市人民法院分别判处7年至12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及赔偿受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
面对铁门、铁窗和高墙,小伍等人心乱如麻,含着泪水的眼眶中有失落,有悲哀,更有无尽的忏悔……
小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两方面即可)
任何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材料中小伍也不例外。
当然,我们不能脱离题目材料去凭空捏造答案。
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涉及:
家庭、学校、交友、社会。
就此可以从不同角度阐述原因:
①父母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
②学校对小伍缺乏正确引导,使其过早辍学,没有尽到学校保护的责任;
③游戏机室业主接纳未成年人进行赌博,没有尽到社会保护的责任;
④小伍没有履行教育的义务,法律意识淡薄,交友不慎。
此题要求写出两条即可,我们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论述,也可以得到满分。
3.“怎么做”——问做法、建议、解决措施,对相关事件出谋划策、谈启示等
湖南湘潭)材料一:
我国已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子女以在老家的学校接受教育为主,其中一部分人随着父母来到城市。
据有关调查显示:
这些随迁孩子大部分在公办、民办或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但有的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被迫辍学;
也有的因缺少管教,厌学情绪严重,主动弃学;
还有的因没有学校愿意接纳而面临辍学。
材料二:
党和国家一直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部分城市已经开始采取相关措施,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加优越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
截至2011年,我国已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阅读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至少三方面)
两则材料都说明农民工子弟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对此问题提建议,答案则非常开放。
首先,思维要发散,不能仅就某一方面阐述,要从不同的主体去找解决办法,其次,在表述建议时要点明主体是谁,不能笼统地说“采取有效方法,为他们创造良好学习条件”等,建议的措施要与主体相对应,必须是该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
最后,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不能大而空。
结合上述三点,第二问答案为:
第一,要从自身的角度,要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如果权利受到侵害,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第二,父母要履行自己的义务,为未成年人创造受教育的条件,维护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学校要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维护他们的受教育权。
第四,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第五,社会上可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弟入学接受教育等等。
三、其他常见失分原因诊断与对策
1.基础知识点、基本概念不清造成失分
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如:
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与对外开放,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我国的根本制度与根本政治制度等,这就会导致造成部分甚至全部丢分。
记得一次考试中,材料讲述中国人世后发生的可喜变化,要求写出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以及我国实行此项国策的重要意义,结果有学生一开始就把对外开放写成了改革开放,导致此题一分不得,非常遗憾。
所以,考生要想答好任何题型,都一定要夯实基础,把根基打牢,要多记多背,容易混淆的概念、知识点可以整理、分类、区别记忆。
2.书写问题缺乏条理造成失分
一些学生答题很不规范,既不注意自己的书写,字迹潦草,卷面模糊不清,又缺乏条理,层次不清。
一般来说,分析说明题都会提示考生至少答两点以上,如果不分点或者分点不清的话很有可能让改卷老师误认为答的都是一个方面,进而只给一半分值。
这种情况一般都源于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做题过于随意,尚未组织好答案就草率作答。
要克服这一不良习惯必须从平时做起,把日常的作业练习都当成考试来对待,三思而下笔,全面提高做题规范性和准确性。
3.表述过于口语化,语言不规范造成失分
关于分析说明题,少数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自认为答得不错,写得很多,洋洋洒洒,有的还颇有文采,满以为能得到很高的分数,结果却未能如愿。
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表述有问题。
思想品德课有其特有的要求,学生要学会用本学科专业术语作答。
表述过于口语化,比如把“希望有关部门给予严惩”说成“让政府好好管管”,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希望考生引以为戒。
要想提高书面表达能力需要下一番工夫,可以在平时多听新闻,注意媒体用词及表述方式,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从练习“会说”到“会写”,也可以多搜集、积累一些常用的、固定的说法。
全面掌握分析说明题解题技巧对于提高中考试成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每一道题目分值都不小,在整张试卷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但是,只要用心总结并熟练掌握以上解题方法技巧,相信同学们就一定能够轻松答好分析说明题,取得理想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