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8428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第五单元教案已排版Word格式.docx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

“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

谈话:

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22+13-6  

(2)22-6+13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

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

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买面包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2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合作-探究

三、课前准备教科书第5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1、谈话:

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面包,今天老师也带大家去买一次面包。

2、出示买面包的情境图,“你能从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有关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买面包场景插图。

让学生自由说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知道了什么?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示:

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54-8=46(个)  

(2)8+22=30(个)

  46-22=24(个)   54-30=24(个)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

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1)54-8-22

(2)能不能列成54-8+22?

小组里讨论?

7.老师今天能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括号”,把

(2)中的算式“54-8+22”变成“54-(8+22)”,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先算8+22,然后再算54-30。

大家说说括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8.小结。

1.练习一的第2、3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请学生尝试解决第5题。

有困难时给学生以启发。

第三课时跷跷板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3。

2、情感与态度:

三、课前准备教科书第8~9页跷跷板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2.出示跷跷板乐园情境图,谈话:

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1.利用跷跷板场景插图。

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

图中有多少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

(1)2×

6=12(人)  

(2)4×

3=12(人)

  12+7=19(人)    12+7=19(人)

(3)……

5.观察比较解题方法的联系。

明确解题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7  

(2)4×

3+7

1.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二的第1、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课时整理复习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2、3、5。

三、课前准备教科书第10~11题图。

同学们,看看第10页第2题中小白兔们在干什么?

你最喜欢说什么?

2.出示情境图,谈话:

“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白兔们在做什么?

(1)应该怎样计算?

4.小结。

1.说说生活中你了解的哪些事与这几节课的内容相似,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表内除法

(一)》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

(一)

一、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三1~3题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五、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

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

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1、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

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3、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四)总结

(2)平均分

(二)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15页例3做一做练习三4~6题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一)复习:

1、判断:

○  ○○  ○○○

这样是平均分吗?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

1、情境引入:

昨天我们帮二年级一班同学分了春游需要的物品,

今天,他们出发了!

出示主题图(租船)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先同位相互说说图意,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

(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每条船限乘4人,有24人乘船,要租几条船?

2、合作探索: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

请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预计:

(1)4个4个地分,分了6组,正好分完;

(2)想乘法口诀,四几二十四;

请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分一分,想一想,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

小熊请客,请了5位客人,12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

请小朋友帮小熊分分看。

请学生先和同位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

(四)练习:

练习三4~6题

(五)总结。

(3)练习三

一、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

(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

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学具卡片

五、教学过程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

第3题:

分一分,说一说

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梨,动手分一分,然后说说分的过程,最后填空:

一共有( 

)个梨。

平均放进3个盘里,每盘放( 

)个。

第4题:

圈一圈,说一说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提出问题:

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体订正。

说说是怎样圈的,圈的结果怎样。

问:

除了圈一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4)除法初步认识

(一)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4,做一做,练习四和1、2、3题。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课前准备

学生:

学具卡片。

例4挂图。

(一)创境激趣

今天大熊猫“笨笨”要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要求每盘分的同样多。

3、把大家刚才摆的过程如果用一种运算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

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可以这样列式:

12÷

4=3

(板书:

除法)(摆的方法不同,列式也不同。

这个算式读作:

12除以4等于3。

“÷

”是除号。

大家把你自己刚才摆的过程也照样子列一个算式,同时读给你的同组的同学听。

4、练习:

(1)做一做。

(2)练习四的1、2、3题。

(5)除法初步认识

(二)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5,做一做,练习四和4、5、6题。

例5挂图。

(一)创境激趣。

大熊猫“笨笨”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看到那么多它喜欢的竹笋,就禁不住多采了些。

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2、要求每4个放一盘。

除法)

可以这样列式:

20÷

4=5

20除以4等于5。

除了我们昨天学的“÷

”是除号外,今天我们再学一些新知识:

在这个算式里,20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

如果把这一题变成每5个一盘,应怎么列式:

大家自己摆一摆你手中的卡片,并照样子列一个算式,同时读给你的同组的同学听,并说出每个数叫什么名字。

(2)练习四的4、5、6题。

(三)总结。

除 

20÷

4=5

 

↓ 

↓ 

被除数除数商

读作:

(6)除法初步认识(复习)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7、8、9、10及思考题。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除法,老师想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出个题考考大家,你有没有信心应招儿?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9÷

3=3,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摆出来,并列了算式。

3、说出6÷

3=2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同组有在一起讨论后,独立完成练习四的7、8、9、10题。

第22页的思考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除法计算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课前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同学们上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过了一个春节不知大家忘了没有?

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胆应战?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 

3= 

5= 

3=

2.填空。

( 

)=4 

)=6 

)=8

)×

3=12 

)×

4=20 

)=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合作探究

1.引出除法算式12÷

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

(1)个问题: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

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并且,突出强调:

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

(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

商几?

(3)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显化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

求12÷

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1.练习五的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练习五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3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

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

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

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促使学生发现: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

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2)除法计算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1,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8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