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79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易错题精选练习.doc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2.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

的描述正确的是

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C.M、N都是难溶物质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3.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④⑥D.①⑤⑥

4.右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

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5.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

R+CuSO4=Cu+RSO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C.该金属可以是Al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6.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没有分解反应

B.此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2SO2+2CaCO3+O2=2CaSO4+2CO2

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8.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B.铁、锌

C.锌、铁D.锌、镁

9.航天探测发现:

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酒精一旦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稀硫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所以盐酸滴入石蕊试液也变红色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填空题

1.(2分)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

2NaCl+2H2O2NaOH+Cl2↑+H2↑。

因饱和食

盐水中混有一定量的NH4Cl,在电解时会引起爆炸。

为除去NH4Cl,工业上常利用电解后的碱性废液、Cl2与NH4Cl反应(其中Cl2与NH4Cl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使NH4Cl转化成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说出此方法的优点之一。

2.(6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其中A、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且A为紫黑色,C为黑色粉末,B、E为常见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Y是一种红色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2)C物质在反应③中的作用;

(3)写出反应②、④、⑥的化学方程式:

②;④;⑥;

(4)若将合成气中两气体按分子数之比为1:

1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

3.(6分)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

(2)D所属物质类别(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4.(10分)冬季,大雪覆盖路面,给交通造成很多麻烦,散撒融雪剂可以使雪很快融化,有效地清除交通雪障。

请回答:

(1)除使用融雪剂外,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锰钢属于(填写序号字母)。

A.合成材料B.合金C.金属材料D.化合物

(2)氯化钙是常用的融雪剂。

工业上以碳酸钙(含有少量Na+、A13+、Fe3+等杂

质)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加盐酸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盐酸盐(金属氯化物)跟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

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请你推断:

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填写名称),融雪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5.(7分)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

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火焰层[来源:

学科网ZXXK]

平均温度/℃[来源:

学#科#网]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绩论:

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Ⅱ)定量研究:

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

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②。

6.在我州经济大开发的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六种离子,经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OH-、CO32-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

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3)Cu(NO3)2和Ba(OH)2溶液(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三、实验题

1.(9分)

止水夹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图19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

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

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

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32︰3B.40︰3C.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

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