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6139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洪英事迹Word格式.docx

刚到玉环参加工作,杜洪英发现部里的档案就散放在几十只旧的木箱子里,有的见头不见尾,有的见尾不见头,翻一翻,没有几份是完整的。

杜洪英下决心把它们全部补全。

“补齐这6000多份材料,实在是不容易。

”杜洪英说,对玉环人来说,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但对一个北方人来说,到鸡山、海山等海岛去,坐一趟船就是遭一趟罪。

“一坐上船,我就开始吐,最后连黄胆水都吐不出来了。

同事们见状,纷纷劝我别再出门,材料由乡镇干部带上来好了。

但杜洪英坚决不肯,这倒不是她不相信别人,只是考虑到一些材料甄别,只有自己亲眼所见后才更加放心。

杜洪英说,在档案材料鉴定方面,她认为还是保守一些更为妥当。

就这样,花了3年多时间,杜洪英硬是把涉及玉环全县6000多名干部的档案,全部给补齐了。

很难相信,就是这么一个守旧的人,身上还有无数创新潜能,硬是把枯燥乏味的档案工作,搞得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在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室,有一扇铁门,随着岁月流逝,门框与铁门

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

看到这一情况,杜洪英灵机一动,请人在边上钉上了一圈橡胶密封条,结果门框与铁门又能严丝合缝地关上了。

类似的巧思还有不少。

考虑到大雨时水会溅进来,档案室装上双层玻璃窗,墙壁也筑厚几厘米。

“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雷雨台风天了。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搞的几套档案快速查找法。

查档案费时费力是档案部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通过不断摸索,杜洪英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办法。

凭借这些方法,查档案的人几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

由于简便易行,这些方法已在全省组织系统进行推广。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要退休了。

可眼下她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越来越忙。

去年,省里要求用5年时间,用全国统一标准对各地所有档案重新整理一遍。

杜洪英说,希望自己今后还是像以前一样,在档案管理上,该守旧的守旧,该创新的创新,争取赶在退休之前,加班加点把档案重新梳理一遍,站好最后一班岗。

一名刚正不阿的老组工

不论做人做事,杜洪英的热情是出了名的。

“我评上了中级职称后,材料没有加到档案里,自己都忘了这事。

可杜大姐知道后,主动给我打电话,催我补齐材料。

我的工资,因此也加了一级。

”在县委大院里工作的小张,提起这事,至今一脸感激。

对待工作,杜洪英有着火一般的热情。

整理档案过程中,她发现哪份档案中材料不足,会马上通知对方补齐;

档案中情况变动,会通知更新;

基层上报的表格,一有差错马上纠正。

正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她管理的档案,装订规范,材料齐全,次次抽查,次次达到国家级标准。

1983年被称为玉环的“转制年”。

县里的印刷厂、标准件厂、工具厂等1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

170多位厂领导,由于来不及填写干部履历表,致使档案散失。

杜洪英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跑到劳动人事部门,专门为这170多名厂领导办齐了保留干部身份的证明函。

近几年来,这批厂领导要陆续退休了,由于不能提供干部身份的证明材料,县有关部门准备将他们按职工身份办理退休手续。

杜洪英获悉这一情况后,赶紧从档案室里翻出证明函,最终替这批厂领导“要回”了干部身份。

“多份热情,多操份心,别人就少点麻烦,少点遗憾。

”杜洪英说,档案无小事,热心顶要紧。

但就是这位大伙口中热情似火的杜大姐,也有固执的时候。

一次,玉环县一位领导向组织部打来报告,要求办理离休手续。

自传

里,这位领导写道:

“1949年8月15日,我到单位报到上班。

领导说明天是中秋节了,单位要放假了,你还是回家吃了月饼再来上班吧。

杜洪英做事好较真,她向这位领导一打听,才知道这位领导参加工作时间填的是农历,再买来万年历一查,发现这位领导离1949年10月1日前的离休标准,迟了一天。

当杜洪英把这一结果告诉这位领导时,他怎么也难以接受。

这时,不少熟人跑来做杜洪英的工作,希望她能够通融通融,照顾一下这位领导,但杜洪英拒绝了。

“态度应该谦让,原则不能退让。

”杜洪英说,有些东西,该坚守的还是要坚守。

规矩如石,原则似铁。

别小看了杜洪英是个小小的档案员,有时候她的权力还真不小。

考虑利益关系,现在的档案中出现了“出生年月越填越晚,入党入伍时间越填越早,学历学位越填越高”等怪现象。

每当发现这些情况,杜洪英在与对方沟通后,就会坚持改过来。

为此,她得罪过不少人。

一次,一名干部想改动档案记录被拒绝后十分生气:

“看她还能管到退休吗?

”杜洪英听后心里笑笑:

我偏偏要管到退休。

杜洪英说,对待工作和事业,我问心无愧。

一个淡泊名利的老实人

玉环县委组织部里,流传着杜洪英三拒调升的故事。

一次,是杜洪英刚参加工作时,被借调到地委组织部帮忙整理档案。

看到杜洪英态度热情,手脚勤快,部里的一位领导十分满意,希望她能够留下来。

但杜洪英想到玉环这摊子档案没人管,谢绝了。

还有一次,是玉环县委组织部的一位领导,看到杜洪英长期在部里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表现出色,就想给她调到一个待遇好的部门去。

谁知杜洪英却说,档案工作更适合自己,她又一次谢绝了。

前些年,县档案局一位领导退居二线,组织部领导找她谈话,说准备推荐她到一个能够发挥她专长的领导岗位工作,她又婉言谢绝了。

“父亲是个南下干部,常常教育我们,跟先烈们相比,我们饭够吃,衣够穿,生活够幸福了。

相比之下,什么权位名利,都是身外之物。

”每次有人问杜洪英,她总是这样回答。

有人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

杜洪英对这句话的理解,从来都不局限于个人职位的升迁,而是工作一年比一年更出色。

一次,浙江省委组织部派人来玉环抽查档案,偶尔在一份档案的骑缝里发现了一枚订书针,玉环县委组织部当年的档案工作因此没有评上省里先进。

面对这一结果,杜洪英非常难过。

她花了1个多月时间,把档案室

里的6000多份资料全部检查了一遍,直到没有发现一枚订书针为止。

“我高兴的是,这些年,尽管职务没有进步,但档案工作质量却一年比一年提高。

如果不比职务比工作,我问心无愧。

一位和蔼可敬的好大姐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到了退休的年龄。

与档案打了几乎一辈子交道的杜洪英,回忆走过的人生,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亏欠家人太多了。

1997年3月,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希望她抽空回去照顾一下。

当时,正值玉环全县机构改革,工作忙,杜洪英没有向部里请假。

一个星期后,再次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杜洪英才匆忙赶回了家。

她守在父亲的病榻前,忍不往潸然泪下:

作为女儿,自己对父母的照顾,实在是太少了。

在一般人的眼里,档案工作是个轻松活。

但在杜洪英眼里,档案工作却是个干不完的细致活。

为此,她经常晚上加班,总爱把手里的每一份档案整理得完美无瑕。

每当工作一忙,不少家务活就摊到了丈夫和儿子的头上。

自己业绩的背后,是一家人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杜洪英一心扑在档案工作上,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自己的家人,也很少有时间回山东老家看望亲人,但对部里的同志,她却胜似亲人。

作为部里年龄最大的同志,每当逢年过节,她总是挨家挨户登门看望机关离退休老同志;

每当部里同志家有喜事,她总是像家人一样忙里忙外。

县委组织部一位干部的妻子说起杜洪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她怀孕时,每次产前检查,因为丈夫经常出差,杜洪英就帮她记下检查的日期。

时间一到,就主动打来电话,并经常陪她到医院检查。

孩子生下后,杜洪英又一趟一趟往医院跑,忙前忙后。

邻床的病人羡慕地说,你这个“婆婆”,对你可真好。

诚实奉事,真心待人。

正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使杜洪英赢得了大伙的敬重。

如今走在玉环县委大院,不管是县级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熟悉杜洪英的人,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杜大姐”。

篇二:

杜洪英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有人说:

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

人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每个人都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

面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的人生,该如何书写?

怎样打造更加精彩的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前不久,我在题为《她的人生档案很精彩》和《奉献的人生最精彩》的两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杜淑英31年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祁爱群为了工作,把生命留在了藏北高原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

一个人的精彩人生是平凡、无私、奉献。

人生会因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变得激情荡漾、美丽绽放。

也许有人说,当今社会纷繁复杂,追逐名利与自我,还有谁能够做到平凡、无私、奉献。

但我要说,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爱岗敬业、勤奋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是社会的主流,因为它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与价值的追求。

全国创先争优代表杜洪英,31年如一日,与无言的卷宗打交道,窝在档案室里除了剪剪贴贴、就是装装订订,把别人看来简单枯燥的档案工作当成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来对待。

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份档案更完整规范,组织考察干部时有准确的档案记录是她赋予进步的含义。

态度应该谦让,原则绝不能退让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曾有人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

而杜洪英对这句话的理解,从来都不局限于个人职位的升迁,而是工作一年比一年出色。

因此在玉环县委的组织部里,流传着她三拒调升的故事。

杜洪英,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抓紧学习,对组织工作的政策法规熟记于胸,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活字典、业务通;

就是在这样31年如一日的坚守里,杜洪英赢得了尊敬,赢得了属于她的骄傲。

还记得莽莽藏北高原上那朵圣洁的永不凋零的雪莲吗?

党的优秀组工干部祁爱群,一位女同志,在海拔4700米的藏北高原扎根群众,面对艰苦的环境、艰苦的岗位、一生都在默默奉献。

可她,一个普通的女共产党员都做到了!

一句鱼儿离不开水,我离不开藏北牧民道出了她一心为民的崇高之心声。

祁爱群虽然走了,但她留下了一座组工干部胸怀磊落、公道正派的丰碑。

她的光辉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忘不了在20XX年雪灾中,贵州怀化组工干部们用实际行动唱响的那一曲曲防冻抗灾的英雄赞歌。

由于大雪封山,交通运输不畅通,粮油等生活必需物资无法供给。

为了解决灾民的温饱难题,是他们冒着摄氏零下5度的严寒,翻山越岭,背着一袋袋

大米徒步进村,也是他们,多次上高山、下深沟,踏冰趟雪,修复了10多处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为37万苗乡人民送去了光明,他们是在用党性、品行向人民群众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风采。

回望身边,在我所在的企业宁夏能源铝业,也有这样的党员干部。

他们带头学习,带头接受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带头完成党员模范工程;

他们服务职工,及职工之所及,想职工之所想,成为职工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

也是他们,为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视奉献为己任,视创新为快乐,视拼搏为荣耀。

是啊,正是这样的人,舍去浮华,舍去光彩夺目,去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忘我的境界,一种无私的品格。

他们用微笑回答,用眼睛诉说,用爱传递着一个答案:

中国我们是这样的人,一个无怨无悔为祖国,为人民,为企业奉献了青春和力量的新时期组工干部,一个时刻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无愧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

因为他们心中坚信:

漫漫人生路定会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放异彩。

篇三:

杜洪先进事迹

坚守岗位三十载无私奉献不为名

杜洪英,女,1957年8月出生,1979年4月入党,大专文化,现任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

杜洪英同志祖籍山东莒南。

父亲是一名南下干部,两岁时,她随着因公致残的父亲迁回山东。

1979年上半年,杜洪英只身来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担任档案员,一直与档案打交道,至今已32年。

杜洪英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的进步

1979年,杜洪英到玉环县委组织部从事档案工作,从此便整日“窝”在档案室里剪剪贴贴、装装订订,一干就是32年。

杜洪英刚接手档案管理时,干部档案就放在几十个旧木箱子里,材料残缺不全,但困难并没有吓倒杜洪英。

她一个乡接一个乡,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地跑,寻找、清查、整理?

?

硬是在3年多的时间里收集了6000多份材料,救活了大量的“死”档案。

玉环是个海岛县,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部里的同志见杜洪英晕船,经常对她说别跑海岛了,材料由他们带来,可杜洪英总是坚持一路颠簸、呕吐着去偏远海岛收集材料。

同事们无不为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都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

30多年了,玉环县委组织部先后换了12任部长,同杜洪英一起工作的许多同志相继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可杜洪英依然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员。

许多同志劝她换个环境,到实惠、轻松的单位工作,她都婉言谢绝。

“我觉得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份档案更完整规范,组织考察干部时有准确的档案记录,这就是我的进步了。

”在她的眼中,进步被赋予这层含义。

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档案管理员的岗位决定了杜洪英只能和无言的卷宗打交道,且不说工作的枯燥寂寞、生活的清贫乏味,人生的天地也似乎因此变得狭小了,但杜洪英乐在其中。

很多人称赞杜洪英干档案工作细致入微,甚至是精雕细琢。

在这里,每一页破损的材料都由她亲手裱糊,每一页卷角材料都由她亲手抚平,每一页参差不齐的材料都由她亲自裁齐。

档案室里的窗帘、地毯、铁柜,甚至墙角的盆栽花草,都是杜洪英亲自添臵的,杜洪英对档案室的一切充满了感情。

档案室的湿度是严格控制的,湿度太高档案就容易发霉,湿度太低档案又容易变脆,杜洪英像呵护婴儿一般不差毫厘。

每年刮台风季节,杜洪英总是要把档案室里里外外检查个遍,做到万无一失。

就算这样,她回到家后还是一直惦念着室内的卷宗,生怕某个门窗会漏风渗水。

为此,她曾多次冒着大风大雨,半夜回到档案室“坚守阵地”,直到窗外的风雨渐渐平息?

而在平时,只要一离开椅子她就自然伸手去关窗,这手势成了职业习惯,以致在家中也是如此。

家人总说:

“你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都说杜洪英熟悉档案室的一切胜过自己的家,不看档案检索目录,也能马上查找出任何一个县管干部的档案。

通过不断的实践,她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方法,并在全国各地推广。

杜洪英同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档案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组工干部和省优秀共产党员、县“十佳公仆”、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曾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