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591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x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

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上)高一级模块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中国政府向厄瓜多尔地震灾区捐献的首批紧急救援物资于当地时间2016年4月27日上午抵达厄瓜多尔。

这批紧急救援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

【答案】D

【解析】题目中,该救灾物资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不是用于交换的,故不是商品。

故D选项入选。

A、C选项判断错误,排除。

B选项错误,该救援物资用使用价值。

点睛:

怎样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

定义法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并非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如果一件物品不是劳动产品,或者尽管这件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用于交换,则这件物品不是商品

属性法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并非所有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领域法

商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则不是商品

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流“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Q币和已经被中国取缔的比特币,这些“虚拟货币”

A.是货币,因为它们是通过交换得来的

B.不是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不是货币,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

D.是货币,因为它们是消费者用人民币购买的

【答案】C

【解析】“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与货币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正确答案选择C。

点睛:

货币:

⑴产生:

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⑵优点:

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变质,便于保存和携带。

⑶含义: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⑷本质:

一般等价物。

⑸职能:

①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②其他职能: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2017年“黄金周”期间,某商场举行“满200元立减30元”促销活动。

王某购买一件标价299元的商品,实际支付269元。

在这里,“299元”“269元”执行的职能分别是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答案】B

【解析】题目中,该商品的标价是299元,故299元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他实际支付269元购买了该商品,即269元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故B选项入选。

其他选项错误,排除。

点睛:

正确区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1)区分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注意两点:

①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货币。

②标价、讨价还价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2)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要注意买卖的时间和空间。

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表现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买卖的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

如用货币偿清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都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

4.2017年我国仍然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

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一般是

A.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B.商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

C.金银供应量严重超出流通需求量

D.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量

【答案】D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通货膨胀社会总供给。

故D选项入选。

A选项不是原因。

B、C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

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因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限度的,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

(2)但并非所有物价上涨都意味着通货膨胀。

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有多种原因:

①由于商品成本提高导致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

②由于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也会引起物价上涨。

③乱收费、乱涨价推动价格上涨。

④国家理顺价格关系导致物价总体水平上升。

这几种情况所导致的物价上涨都不是通货膨胀。

5.现在,消费者在许多商场购物时,都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这种支付方式

A.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

B.将会完全取代信用卡

C.可以减少货币发行量

D.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

【答案】A

【解析】题目中,现在,消费者在许多商场购物时,都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这种支付方式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故A选项入选。

B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

C选项错误,不会减少货币的发行量。

D选项与题意无关。

6.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信用卡是一种信用凭证

②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在任意消费场所消费

③信用卡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使用信用卡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信用卡是发卡机构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故①入选。

②选项错误,需要在制定的消费场所消费。

③选项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选B。

点睛:

信用卡≠银行信用卡。

银行信用卡属于信用卡,但并非所有信用卡都是银行信用卡。

二者之间是一种包含关系。

使用银行信用卡只能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并非任意消费场所和营业机构。

7.2017年3月9日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00美元=691.25人民币元,而2017年4月7日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00美元=689.49人民币元。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上述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

②美元升值

③这会导致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的成本增加

④这更有利于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2017年3月9日,100美元可以兑换691.25人民币元,而2017年4月7日,100美元可以兑换689.49人民币元,故可以看出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这这会导致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的成本增加;故①③入选。

②选项错误。

③选项错误,汇率的此种变化不利于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

故选B。

点睛:

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本币汇率升高

本币汇率跌落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出口

利于该国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消费

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利于扩大外需

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债务

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地位

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

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国际形象

8.人们到国外旅游、购物时,需要使用外汇。

2017年8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

6.638,而2016年的8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

6.1638。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动说明

①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③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④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

2017年8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

6.638,而2014年的S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

6.1638,表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M国2015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回答题。

9.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A.0.5次/年B.1次/年C.2次/年D.3次/年

10.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A.下降10%B.上升10%C.上升30%D.上升50%

【答案】9.C10.B

【解析】本题以流通中的货币量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与运用能力。

9.题目中,M国2015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计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30÷15=2次。

故选C。

其他选项计算错误。

10.根据题目的表述,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则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1+20%)=2.4次,又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价格总额同样增加10%,即为30×(1+10%)=33,则可以计算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33÷2.4=13.75,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15-13.75)÷13.75≈10%。

故选B。

11.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居民的银行储蓄节节上升的趋势.许多专家呼吁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通过减少居民对医疗、养老的顾虑,刺激居民消费。

这个观点说明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A.当前的收入水平

B.物价水平

C.未来收入的预期

D.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中“通过减少居民对医疗、养老的顾虑,刺激居民消费。

”可看出,未来收入的预期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未来收人的预期良好可以刺激人们很好的消费,C适合题意;A、B、D项也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

12.我国彩电企业经过竞争发展初步实现了优化重组,涌现出长虹、创维、海尔等一大批知名品牌,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这些彩电生产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会使该企业

①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彩电数量增多

②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彩电的价值总量增多

③生产彩电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④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会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在同一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故①②③④都正确,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名师点睛】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图示如下

13.下面是四幅需求曲线变动图(P为乙商品的价格,Q为乙商品的需求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甲、乙两商品互为替代品,当甲商品价格上升时,反映乙商品需求量变动趋势的曲线是

A.B.C.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甲、乙两商品互为替代品,当甲商品价格上升时,则乙商品的需求量相对会增加,故图像A正确入选。

B图像表述的是需求的下降,排除。

C、D图像均是供给图像,排除。

点睛:

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