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850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0804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与有效干预Word下载.docx

美国当代独生子女研究学者凡尔布(ToniFalbo)等曾对1925年至1984年西方各国发表的115篇独生子女经验研究文章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发现:

关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优劣比较没有定论。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基本上遵循了类似的思路与研究历程。

经各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努力,“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儿童”的绝对观点在今天国内外的相关学术领域基本上已被否定。

各种后续研究的结论暗示,独生子女的优劣无法简单断定。

现在的问题在于,既然独生子女本身不是问题儿童,那么部分独生子女出现的类似群体性的消极表现又该如何解释?

对此,我们认为早期研究者的部分观点仍有可取之处,即独生子女的某些消极表现确实是在其本身的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同时,鉴于后续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我们认为有必要外化独生子女的问题,使之不再等同于独生子女本身。

综合以上考虑,本文将这些消极表现归纳为“成长缺陷”。

可以从两方面对成长缺陷研究的意义展开分析:

一是这些现象本身的研究意义,二是从该视角出发研究这些现象的意义。

就前者而言,成长缺陷不仅可能会造成独生子女自身各方面的生存及发展障碍,限制他们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使其难以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压力,而且会给其已有的社会网络特别是初级关系增加诸多消极因素,而初级群体的和谐与安定又是整个社会安全有序的基础,因此,如果成长缺陷向更大范围或者更极端的方向发展,则很可能不仅直接损害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生活与生命发展,而且可能影响相关社区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

所以,无论是从关爱独生子女个体生命与发展权利的角度,还是从关注国家人口安全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成长缺陷”的研究都是必要的。

就后者而言,通过把问题与独生子女本身分离开,研究者可以获得“全人”的观点,即“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从而注意到问题本身的背景及形成过程,并且得以有机会看到问题以外独生子女的优势。

而这些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极为有利的。

鉴于很多相关研究实际上已经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对“成长缺陷”做了部分描述与阐释,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方法,运用“成长缺陷”的视角对这些研究成果及尚未能进入研究者研究视野的相关社会事实加以综合,并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归纳,对几个重要领域成长缺陷的表现、形成过程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的后续研究及实际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参考。

二、成长缺陷的文献分析

纳入本次分析的文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国期刊网及其他来源的研究性文章,一类是散布于各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各类个案报道。

其中,以前者为主。

之所以将第二类文献纳入本次分析,是因为媒体报道中所涉及的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对于进一步探索“成长缺陷”较为重要,但它们还没能进入相关研究者的研究视野。

从各种个案故事看,成长缺陷集中表现为部分独生子女较为自私,理解、关爱及包容他人等社会性能力和品质较为欠缺。

其核心是:

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时,他们的认知和行为都过于侧重个人。

通过对相关研究性文献的梳理,我们还可以从身体素质、智力、情感、道德、性别、心理等各方面对成长缺陷展开更细致的分类分析。

1.身体素质的比较与典型缺陷分析

我国学者对独生子女身体素质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晚。

李学斌在20世纪90年代末指出,我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在研究领域上偏重于智力、品德、个性的研究,忽视了对身体素质的研究。

不过,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有所增多。

综合该领域各类研究,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的基本结论:

第一,独生子女的营养状况整体上较为良好,集中表现为身体形态良好,特别是身高、体重等静态指标优于非独生子女。

第二,独生子女在身体机能及体能方面的某些指标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在肺活量及台阶指数等机能指标、立定跳远及800米等体能指标上差于非独生子女。

第三,在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方面,独生子女偏好需要付出较少体力的休闲消遣性的运动项目,“不喜欢力量类、耐力类和激烈对抗类项目”。

从家庭的角度看,这可能与父母期望、现代城市居住格局、青少年娱乐空间等因素相关。

从学校角度看,除了应试教育排挤体育活动时间外,可能过分强调学生喜好也使学生在学校也得不到应有强度的锻炼。

除了与非独生子女进行某些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之外,对相关典型现象的研究也许也能说明独生子女在身体素质方面可能会有的某些缺陷。

如,学龄前独生子女睡眠习惯问题。

胡丽砂等人在2002年2-7月对重庆市渝中区的4-6岁独生子女睡眠状况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总共275例中,有一种以上睡眠习惯不良的儿童有252例,占91.6%,有一种以上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儿童148例,占53.82%。

调查结论认为,父母过分关注是独生子女睡眠习惯不良的主要原因,譬如,5岁以上儿童与父母同床者占42.46%,与父母同床且需要父母陪伴者占27.93%。

再如,贫血症与肥胖症问题。

钟玉萍转引2005年北京医科大学妇婴保健中心对全国29个城市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说,“7岁儿童的贫血发病率男孩达42.1%,女孩达44.8%,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降低,但12岁的男女比例仍分别达到27%和32.9%”。

鉴于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城市独生子女虽然有条件获得更有营养的喂养,但譬如贫血等营养不良症仍有可能出现。

“牛奶贫血症”就是由每日过量进食鲜牛奶造成儿童肠道慢性出血造成的。

在独生子女中由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症不容忽视,而这又常与孩子的挑食和爱吃零食有关。

据马晓燕和李逢超2004年的一项研究数据,独生子女挑食的占样本数量(264)的38.5%,参照组非独生子女挑食的占样本数量(281)的29%。

另据周银1994年一项研究的数据,中等生活水平以上吃零食的独生子女占样本的79.58%,而非独生子女同等水平吃零食的仅为33.53%。

2.以早期智力过度开发为例分析智力“成长缺陷”

在独生子女的智力发展方面,较为普遍的结论是:

独生子女的智力发展一般优于同龄非独生子女。

对此的解释主要有:

独生子女可能得到比非独生子女更有质量的喂养,因此大脑的良好发育得到了保障;

独生子女可能得到较好的早期智力开发,促进了其智力的发展;

独生子女可能得到更多的来自亲人的鼓励和关爱,等等。

但是,关于独生子女智力发展的研究似乎还应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推进。

下面以早期教育为例。

罗凌云及风笑天根据1999年“湖北省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的调查得出的数据发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给孩子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要优越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并且独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大专以上的独生子女父亲和母亲比非独生子女父母分别高出24.4%和19.5%。

“他们在满足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之外,更乐于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进行投资。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断,对于刚成为父母的独生子女而言,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是他们极为关注的。

然而早期教育特别是早期智力开发存在一些误区,虽然相关的较为规范和深入的研究几乎没有,但一定数量的个案报道还是可以找到的。

在相关报道中,一些早期智力被过度开发的孩子出现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等发展性障碍,且社会性发展普遍较差。

3.情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的转化分析

以独生子女情感发展为主题的研究非常少。

杜德栎(2005)曾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独生子女爱的养成面临的危机。

文章指出,“独生子女爱的养成家庭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爱的价值环境危机、伙伴危机、养成空间危机、榜样危机、爱与施爱危机等”。

虽然文章并没有严格的经验研究作为支撑,但其分析还是较有启发性的。

独生子女在情感发展中其实是具备了一定优势的。

如,他们一般拥有温暖的家庭情感环境。

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较为多样化,因此对处于不同结构家庭的独生子女的情感环境可能需作不同的考察。

不过,亲子关系作为独生子女的重要情感环境,其状况应该具备较好的参考意义。

郝玉章及风笑天关于“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的一项研究显示,独生子女父亲经常陪孩子玩的占样本(639)的21.7%母亲占30.7%,而参照组非独生子女的父亲经常陪孩子玩的占其样本(455)的9.0%,母亲占13.9%。

而且,独生子女父母常带孩子逛公园、走亲访友以及经常和孩子开玩笑的几乎都是非独生子父母的一倍。

另外,认为孩子有心事常对自己说的独生子女父母有32.8%,而非独生子女父母是21.9%。

由此,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较为亲密,且有伙伴化的倾向。

再如,他们的情感需求一般较为强烈。

情感需求可以用亲和需求作部分衡量。

卡特尔16PF中的乐群性因素,可以作为反映亲和需要程度的一项指标。

张三萍关于“1000例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一项研究发现:

独生子女大学生中,亲和需要强烈的占48.86%,亲和需要一般的占39.71%,亲和需要较差的占11.43%;

而在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中,各项分别是29.17%,32.53%,38.3%。

由此可见,独生子女的亲和需要较为强烈。

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内已习惯享有充分的爱和关注,因此在家庭外更容易感到情感的缺失。

不过,他们的以上优势可能也会促成他们在情感发展方面的成长缺陷,如情感分享能力及处理情感冲突的能力的欠缺等。

在各自的父母家庭里,独生子女一个人享有全部的爱,如果父母不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孩子与别人分享爱的机会就比较少。

现在第一代独生子女中一些人已经结婚,考虑到经济等因素,部分独生子女仍与一方或双方父母住在一起。

这就暗示了独生子女需要处理在其成长过程很少遇到的问题:

与他人(对方父母)共同分享爱人的情感。

据新浪网一项有两万多人参与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认为婆媳矛盾在现实中很普遍。

尽管“婆媳矛盾”一直都有,但“情感的竞争”可能是现代“双独”婚姻家庭“婆媳矛盾”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因素。

冲突具有功能性作用。

在多子女家庭里,兄弟姐妹间丰富的互动会包含各种冲突,而应对和处理这些冲突有助于孩子练习解决在同辈人的亲密情感中发生的冲突的能力。

孩子与父母的纵向交往与孩子与同辈间的横向交往有所不同。

在部分独生子女家庭中,独生子女家长采取过分迁就或强制孩子等成人特有的方式来解决亲子间的冲突,因此这类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就没有机会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及自己的参与体验来学习解决亲密情感中发生的冲突。

因此,他们在婚姻中处理情感冲突的能力也可能较为欠缺(对已结婚的同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离婚率或对婚姻的满意度可以部分地反映、衡量这种能力)。

4.从理解能力的欠缺分析道德发生基础的薄弱性

对于独生子女道德发展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已有的研究多是以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为对象的描述性的静态研究,很少涉及独生子女道德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实际的与道德相关的行为。

可以说,道德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在相关研究领域还没得到应有的地位。

鲁浩在《人对人的理解:

道德教育的基础》中介绍:

“理解是个体道德发生的基础”;

“孩子正是在与亲人、同伴等交往的过程中,才逐渐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相关的道德感和义务感”;

“当代道德教育已开始走向理解人这样的根本。

而理解人这一品质,依据一些教师及家长的经验,在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发展得很不充分。

较为典型的是部分独生子女青少年的自私倾向较为严重。

这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情感角色较为单一,较少有机会在深层次上体验他人特别是同龄儿童的处境和情感;

二是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出于保护自己孩子的考虑,可能教孩子以冷漠或强硬的态度对待他人,使孩子习得与其年龄不符的处世风格。

利他行为可以成为今后相关研究的突破口,而年龄、相关方面的家庭教育、同伴关系质量等方面可能是相关研究需要注意的变量。

5.家长复杂期望下的性别认同风险

德国学者伯格·

巴肯在一篇名为《关于中国的独生子女》的评述文章中曾转引美国精神病学家布里尔的相关研究。

根据转引,布里尔的理论似乎认为,独生女孩往往会“男性化”,而独生男孩则往往“女性化”。

尽管伯格·

巴肯通篇都在驳斥“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但实际上对布里尔的以上分析却没能进行针对性的反驳。

在中国以独生子女社会化为主题的研究中,极少涉及独生子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胡杰荣和马德峰在2000年的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的述评类文章中介绍了陈建强的相关研究。

“陈建强根据上海10-14岁独生子女性别角色观念和行为的调查数据,提出独生子女倾向于选择男女兼性的双性化人格;

在性别角色期待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阳刚阴柔相济型人格。

”另外,朱冬亮也提醒相关研究者,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研究可以采取包括性别社会化在内的一些新的视角。

他认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出生的青少年有一种社会性别模糊的倾向”,并且这与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因而无法在比较中突出对彼此性别的辨识有关,另外也与独生子女家长缺乏有意识的性别教育有关。

尽管我们不认为独生子女必然会发展出性别模糊的倾向,但依据社会学习理论,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的事实确实应该是其性别认同的不利因素。

而家长没有性别教育意识甚至有意识地歪曲独生子女的性别很可能加剧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独生子女性别认同的障碍。

类似的观点可以在以性别教育为主题的各种文献中找到。

石玲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参与调查的200名城市家长中,15%的家长已经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性别认同,62%的家长有进行性别认同培养的想法,20%的家长认为没必要考虑这个问题,3%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与生物学性别相反的着装,8%的家长称男孩为“妹妹”。

虽然石玲的研究没有针对独生子女父母展开,但是独生子女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性别抱有复杂的期望,这也是较为合理的推断。

而错误的性别教育可能造成孩子的性别识别障碍,甚至可能使其发展成为易性癖、同性恋等。

6.心理特异性的研究综述及典型缺陷分析

早期西方一些独生子女研究认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如非独生子女。

美国心理学家GStanleyHall(1907)甚至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

但是国内和国外的大量研究都没有找到能够支持这一论点的充分证据。

在国内,相当多的研究表明:

从总体上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上差异不显著。

不过,尽管如此,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还是值得关注的。

段鑫星等人(1997)指出,尽管从整体上说,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但仍有2.75%的独生子女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

风笑天(2000)在《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结果》中也介绍,独生子女身上并不存在与普通儿童不同的人格缺陷,但在具体的性格方面,“懒惰是独生子女青少年的明显不足”,“责任心差”也是他们逊于非独生子女的方面。

也就是说,独生子女在心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普遍的不足,而部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堪忧。

(当然,这不是说非独生子女不存在心理健康不良的问题。

事实上在段鑫星等人的研究中,非独生子女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心理障碍的比例是5.3%。

引起两类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本文仅就引起部分独生子女的心理障碍的原因展开分析。

下面以“草莓化”与“蛋壳化”为例对心理发展的典型成长缺陷展开分析。

“蛋壳化”比喻的是独生子女幼稚与早熟并存的状况之一,表现为“封闭孤独”、“心理脆弱”、“生活依赖”。

“草莓化”比喻的是独生子女外表光鲜有个性,但内心疲软无力,耐挫力差。

关于以上二者的专门的研究性文章较少,但网络上相关新闻舆论很多,关于“草莓化”的讨论尤其热烈。

“草莓化”与“蛋壳化”的共同点是都指出了独生子女“耐挫性差”。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耐挫性差”可以在各类极端现象(如自杀、自伤、杀/伤害别人、离家出走等)中显现出来。

这可能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应对挫折的能力的训练有关,而这种能力训练的匮乏,可能又与家长对独生子女过于保护和包办有关。

除以上各方面外,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如社会适应性,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等)对“成长缺陷”展开分析。

不过,对于独生子女在某些方面的倾向,可能应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及全球化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归为“成长缺陷”。

譬如,独生子女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取向,可能需要在现时代社会思潮的背景下加以分析与评价。

三、讨论、结论及干预建议

通过对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成长缺陷在各方面的表现及其具体原因。

下面我们再从整体上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讨论

1.成长缺陷各领域存在一定关联么

我们已经看到成长缺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而这些表现之间似乎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比如,部分独生子女的“耐挫性”差,很可能就与未接受“力量类、耐力类以及激烈对抗类项目”的体育训练相关;

情感发展中理解能力的欠缺,很可能就直接导致了道德的发生、发展缺乏深层的基础;

部分独生子女的中性化倾向又会影响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偏好,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素质。

这意味着,某一领域的缺陷很可能会以某些形式向其他领域扩散。

2.“独生”与“独育”对成长缺陷的功能相同么

在以上各领域,主要教育者是独生子女父母。

我们了解现实中独生子女父母主要采取的教养模式是“独育”。

“独育”与成长缺陷是否相关?

我们先回到对“独生”的分析。

“独生”导致家庭结构的“倒三角化”,在客观上强化了孩子在家庭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容易引发一些极端的教养方式,如过分关注、过分溺爱、过分保护或过分严格等。

而这些,从以上各方面的具体分析看,与成长缺陷的形成确有一定关联。

“独生”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父母角色的多重化。

风笑天在(1993)《论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点》中曾提出独生子女父母与多子女父母相比,增加了教师及伙伴的角色内容。

这意味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功能得到强化。

但是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对独生子女成长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知(譬如对孩子早期智力进行多度开发),这暗示着在不恰当的认知指导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的负功能可能得到强化。

因此,可以说“独生”所造成的家庭结构及引起的家庭角色的变化可能是成长缺陷的天然来源。

但是,问题不止于此。

有必要将“独育”引入考察。

“独育”是对“独生”所造成的成长环境的维护与强化。

我们可以推测,上幼儿园与不上幼儿园的同龄幼童相比,在以上各方面的表现应该是有一定差异的。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幼儿园的“群育”环境。

另外,现在社会上一些家庭采用“在家学习”模式,也就是把孩子留在家里读书。

从各种个案情况看,这些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父母没有进行相应干预,这些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于“独育”的成长环境。

从已有报道情况看,他们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是值得关注的。

3.学校对成长缺陷的干预效果怎样

我们还需要看到另一个问题:

大部分孩子是在学校上学的,那学校是否对部分独生子女成长缺陷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有效干预?

从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看,学校的干预力量是很微弱的。

实际上,即使在学校,部分独生子女仍处于类似“独育”的环境里。

譬如,前面已提到,一些学校在体育训练上是过于迎合学生喜好的。

这几乎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的延续。

另外,除了智力教育以外,在情感、道德、性别、心理等方面,多数学校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只有学生的同辈群体在对部分独生子女已形成的成长缺陷进行部分的自然矫治。

我们认为选择“独育”或“群育”的教养模式很可能关系到“独生”天然缺陷的强化或矫治;

部分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之所以明显,很可能是因为其独育环境没有得到有效干预。

(二)结论

由此,我们的结论主要包括:

独生子女成长缺陷的表现主要有:

独生独享,群育缺失(在家无兄妹、在校重学习、节假日重培优、缺少玩伴),环境孤独(居住高楼深院、小家庭生活方式、朋友圈狭小、儿童娱乐少),期望过度(溺爱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学习过度、责任过度、压力过度)。

家庭与社会忽视独生子女成长缺陷的后果主要有:

①忽视独身子女成长缺陷,可能导致孩子的人格不成熟。

突出表现是:

爱心与责任感缺失,个性乖张(性情执拗怪僻),不合群、不宽容,融入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低下。

②忽视独身子女成长缺陷,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或强化学习障碍。

按照课业可分为阅读障碍、数学障碍、书写障碍;

按照心理能力发展可分为语言能力障碍、知觉障碍和注意力障碍等。

③忽视独身子女成长缺陷,可能使孩子错过不同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三)干预建议

教育干预1:

强化群育和玩伴教育。

幼儿园是群育机构而不是文化学校。

中小学要扩大生活圈,多交朋友,注重玩伴教育。

教育干预2:

注重分享教育。

分享、谦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规则。

分享教育通常是独身子女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教导孩子学会分享呢?

因为独身子女需要“培养同情心和爱心”、“获得友谊、融入社会、受欢迎”。

要共生共享,不要独生独享。

要注重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的参与,不要忽视闲暇娱乐的养育价值——如唱歌跳舞(涉及音乐、听力、英语、语言、文化等多方面能力的渗透);

创造机会和孩子玩乐,预防亲子之间发生情感真空。

教育干预3:

家校互动,共建良好大环境,推进孩子的阅历和经验教育。

遗传与经验相结合,克服独生子女和小家庭生活缺陷。

对于后续研究,我们的建议是注意独生子女的主体性与差异性,以及独生子女的同伴环境质量。

对于几乎各方面都发展良好的独生子女及具有明显成长缺陷的独生子女,进行深入的质性研究是可行的。

对于入园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或是入园前后独生子女在成长缺陷各方面的追踪研究,都有助于了解同辈群体对独生子女成长所发挥的功能。

另外,深入了解独生子女自己对“成长缺陷”的看法,也是相关重要的研究角度。

对于已经掌握相关数据的研究者而言,对独生子女内部的差异性数据进行重新挖掘,应该也是可以的。

当然,重新考虑群育的实现形式并对成长缺陷的干预模式进行探索,也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2002,5:

91-99

[2]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

规模、差异与评价[J].理论月刊,2006,4:

5-10

[3]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比较[J].青年探索,2001,6:

12-16

[4]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