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437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docx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

传播学教程重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信息:

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它不是物质或能量,在物质运动过程中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信息可分为人类信息和非人类信息两种,又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三类。

人类社会传播特点:

1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传播学:

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它必须通过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使该系统良性运行的机制,推动社会发展。

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

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

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提出,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这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

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传播隔阂: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间的隔阂、成员与组织间的隔阂、群体之间的隔阂、组织之间的隔阂、世代之间的隔阂、文化之间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第2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程

(1)、口语传播时代

1、口语最初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

2、人类通过社会实践,逐渐提高其抽象能力,成为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3、口语促进人类思维能力发达。

加速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局限性:

时空局限,记录性差,只适用于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的信息传播。

(2)、文字传播时代:

1、克服了音声符号的转瞬即逝性,长久保存信息。

2、打破距离限制,扩展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

3、使人类文化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

1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

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电子传播时代: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

电子技术推动了计算机诞生,并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

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70年代,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特点:

1.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4.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符号:

英国学者霍克斯认为:

“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

符号是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符号的基本功能有:

1、表述和理解:

人与人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2、传达:

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需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传播和保存。

3、思考:

思考的对象和关于对象事物的知识,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

●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符号意义分类:

①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②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①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意图

②受众的意义:

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情境意义:

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象征性互动理论:

美国学者米德提出,后来布鲁默等进一步发展。

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

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有重要意义。

布鲁默认为,理念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有三个基本前提:

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

●象征性社会互动:

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

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者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有的学者称为意义互动。

1、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而言是其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

2、在象征性社会互动中,意义交换的前提:

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

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消费文化

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

即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

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

鲍德里亚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则越来越短。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信源,信宿,讯息,媒介,反馈)

传播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现实生活中的媒介多种多样。

传播媒介包括两层含义:

1、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2、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反馈:

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因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传播者:

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

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

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模式

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模式虽具有不完全性,仍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念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

(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对象事物的单纯描述,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

(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美)拉斯韦尔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5W模式,又称拉斯韦尔模式。

5W内容:

Who(传播者)—Saywhat(讯息)—Inwhichchannel(媒介)—Towhom(受传者)—Withwhateffect(效果)

意义:

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在传播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5W”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不足:

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2、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和韦弗为描述电子通信过程提出。

意义:

为传播过程研究提供重要启发,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基础

不足:

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且是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不能完全应用于人类传播。

直线模式的局限性:

(1)它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不能发生角色的转换。

(2)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施拉姆和奥斯古德的循环模式

施拉姆1954年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提出循环模式。

内容:

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意义:

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是正确的

不足: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1、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2、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信源相连,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受众相联系。

3、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意义:

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德弗勒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1、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2、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3、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