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4356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后退"

,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

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

秘密在哪儿呢?

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

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

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

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

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

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

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

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认识电池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1、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

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

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

(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电池装反了。

措施:

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玩具坏了。

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电池没电了。

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

  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

配电池

  研究玩具需要几节什么样的电池,并从专卖店中配好、装好后,自由地使用电动玩具游戏。

有趣的水宝宝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喜欢的东西,本次活动利用幼儿对水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充分发挥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幼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及探索活动,初步了解水的透明性、流动性及溶解性。

  2.乐于在操作活动中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得到的结果。

  3.有初步的环保概念,懂得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1.两个透明杯子(一杯内装一彩球,另一杯内有沙,沙内埋一玩具),一玻璃杯清水

  2.每组一份奶粉、白糖、果汁、咖啡,用碗装好。

(溶解实验使用)

  3.每组一套操作材料:

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验证水的流动性实验使用)

  4.水污染视频一份

  一、游戏:

看看是什么

  1、教师出示两个透明杯子,一杯装水,一杯装沙

  2、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杯水和一杯沙,我现在要将两个神奇的宝贝藏在它们里面,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老师藏了什么宝贝在里面

  3、师:

请小朋友说一说,水和沙里都有什么宝贝

  4、师:

为什么我们能很快的知道水里藏了什么宝贝,却不知道沙里有什么呢?

(水是透明的,能一眼看到)

  二、游戏:

水宝宝搬家

  1、出示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盆和碗

水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家搬到面前的小碗里,你们都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水宝宝呢?

(幼儿自主回答)

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几样好玩的工具,我们来认识一下(介绍提供的工具,分别为:

小筐、漏网、塑料袋、有洞塑料袋、小杯子)。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帮助水宝宝,大家动手之前请先卷起袖子,如果桌子上面有积水了,可以用边上的抹布来擦干净。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试验的过程

我们来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帮水宝宝搬家的经历。

(用的什么工具?

发生了什么情况?

  三、游戏:

会变化的神奇水

  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

老师又把水宝宝请来了,这次,要和水宝宝一起变个魔术。

  2、教师将奶粉放入杯中搅拌

谁来告诉我,水宝宝怎么了?

(变浑浊了或者变成牛奶了等)为什么水宝宝变色了?

(因为奶粉溶到水里了)

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神奇材料,我们一起和水宝宝来变魔术吧!

  4、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5、幼儿坐在操作台边,教师进行提问

你们的水都发生变化了么?

小朋友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告诉我们大家,你的水宝宝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尝一尝变了魔术之后的水宝宝。

  四、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1、师:

我们今天和水宝宝做了这么多的游戏,大家都喜欢水宝宝么?

小朋友们还知道水宝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作用?

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一看,视频中的水宝宝怎么了?

水宝宝怎么了?

什么样的行为会让水宝宝生病?

我们应该怎么爱护水宝宝?

  5、教师总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且爱护好我们身边的水宝宝,不让脏东西污染了它们。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教室,继续和水宝宝一起做更多有趣的游戏吧。

动物家族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2、发展幼儿的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游戏磁带;

2、各种动物卡片、挂饰若干;

3、动物的家背景图4张。

  三、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根据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四、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以幼儿喜爱的动画形象狮王辛巴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评:

以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引题,易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引题话语简短,目的性强,为幼儿进入后面的活动做了铺垫)

  2、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尝试分类。

  ①师:

小朋友,如果你是辛巴你会怎样给动物分类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尝试分类。

  ②幼儿分组操作图片,尝试给动物分类。

  ③各组幼儿相互交流分类的理由,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家禽、飞禽、家畜、野兽的异同。

需求和兴趣是使认知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则给幼儿一个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让幼儿分组操作让幼儿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3、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总结概括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并形成概念。

在幼儿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再次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对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有个清晰的认识,进行概念上的提升。

  4、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分类调整。

幼儿的认知特点是:

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在幼儿形成了对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再次进行分类,加深了幼儿对概念的理解。

  5、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与家禽、家畜、飞禽和野兽有关的知识,并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①师:

除了这些动物,小朋友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属于哪一类?

②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在这一环节,通过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和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幼儿明白,在这世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如果我们再不爱护它,就会失去它们。

激发了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6、游戏:

动物找家玩法:

设置游戏场景。

第一遍游戏:

一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他幼儿挂胸饰扮演各种动物,音乐响起,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动物的模仿动作,猎人来时,"

动物"

赶紧跑回自己的家。

第二遍游戏:

幼儿互换胸饰,增设骆驼、鳄鱼、蝙蝠等幼儿难以归类的动物,增加游戏难度。

教师以游戏身份介入游戏中,既便于观察幼儿,又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

在游戏中幼儿又进一步巩固了对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认识。

另外,在第二遍游戏中,教师又增加了骆驼、鳄鱼、蝙蝠等难以归类的动物,再一次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7、知识扩展观看《动物世界》多媒体课件,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的知识,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奥秘的欲望。

  8、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到这个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如此奇妙,多媒体课件中提出的几个问题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让人感觉活动虽然结束了,可意犹存。

一寸虫

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

一寸虫"

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

  1.简单复述故事。

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

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

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

综上考虑,我提出了"

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

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

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他没有沿着边量"

"

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

……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

(1)沿边测量。

(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

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

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

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准备:

  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

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3.33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6.66厘米),记录表1张(如图),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

我们都看过、学习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

瞧,这就是一寸虫。

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

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

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

  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用一寸虫量东西的本领。

这是一个包装盒,请你也用一寸虫量一量它的长边。

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怎么测量,量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里。

  3.幼儿探索测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进行小结。

  三、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幼分享测量结果,发现问题。

你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

为什么同样的盒子,小朋友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幼儿分享时,教师将结果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请不同答案的幼儿演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黑板上也有一个一样的包装盒,谁愿意上来量一量?

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

有什么问题?

应该怎样测量才正确?

  3.引导幼儿沿着边测量。

大家看,包装盒的长边是哪一条?

怎样做才能只量这条边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

(沿着包装盒的长边测量。

  4.示范测量,启发幼儿制作标记。

我量第二下的时候忘记要从什么地方接着量了。

你们觉得应该从什么地方接着量?

谁有好方法可以记录每次量到哪里了?

(可以用记号笔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

  5.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从包装盒长边的顶端开始,一寸虫和长边顶端对齐,沿着边量;

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的时候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

这样就可以准确地量出长度了。

  6.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再次测量并记录。

和你的好朋友再测量一次,看看包装盒的长边到底是多长。

要记住请记号笔来帮忙,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格里。

  四、引导幼儿尝试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并发现测量工具长短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两寸虫卡片,引导幼儿发现两寸虫与一寸虫的不同。

这是两寸虫,他和一寸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测量结果。

现在我们用两寸虫来测量包装盒的长边。

猜一猜,测量的结果和刚才会一样吗?

为什么呢?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记录。

下面每两个小朋友为一组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沿着边量,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记号笔做上记号,最后把测量结果记在记录表的第三格里。

  4.分享测量结果,教师小结。

你量出的结果是多少?

和用一寸虫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小结):

同样的长边,一寸虫短,量出来的数量就大;

两寸虫长,量出来的数量就小。

  1.区角活动。

在数学区提供一寸虫卡片、两寸虫卡片、回形针、积木等多种量具,让幼儿测量班上的桌子、椅子、书等,并提供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2.亲子活动。

家长和幼儿一起用筷子、尺子等多种量具测量家中的电视机、茶几等,并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和测量结果的函数关系,即量具越长,测量结果越小。

卵生和胎生

  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识。

  2、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情感。

ppt课件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王老师呀养了一个小动物。

(小鸟)小鸟说呀,它长大了,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

卵生、胎生。

  

(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观看蜻蜓的课件。

  

(1)提问:

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

蜻蜓妈妈在干什么?

  

(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

它把卵子生在哪?

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课件,(卵→幼虫→蜻蜓)

  (3)师:

老师这边还有几种动物是跟蜻蜓妈妈一样产卵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ppt课件:

蝴蝶、苍蝇、蚊子)

  (4)师:

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

  

(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

(不是)

  

(2)出示ppt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

它长的怎么样?

  (3)出示ppt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

(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

  小结:

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胎生。

  (4)发散性思考:

出示ppt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

  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ppt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

还是胎生动物?

  

(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ppt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五、活动延伸:

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明天将自己的结果与小朋友们意思分享好吗?

放大镜

  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

若干纸片、纸板。

手电筒一个。

  一、请小朋友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识吗?

叫什么?

(放大镜)

  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

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

而当你把镜子拿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

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

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

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

(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

  四、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