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408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doc

学苑中心培训系列教材内部资料,翻版必究

第一章概说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一般概念

一、广播电视的性质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

是当今人类进行信息变流的重要中介物,以节目为最终产品。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

广播是“电声广播”(Radio)的简称。

无线电广播发明于1906年,以加拿大人费森登在美国的一次实验为标志。

1920年lO月,美国威斯汀豪电气公司取得了商业部的营业执照,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电台。

电视是“电视广播”(Televition)的简称,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

这项技术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1936年11月2日是电视的诞生日。

1953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

三、中国的广播电视

中国的广播事业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

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7年3月,上海建立新新公司广播电台,被视为中国民营广播电台之始。

1928年8月,国民党官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始播音。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新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1978年改)。

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均开始使用卫星传送节目。

第二节广播电视中的文艺节目

一、电视中的文艺节目

1964年12月,北京电视台用黑白录像机录制了豫剧《朝阳沟》第二场和京剧《红灯记》“智斗鸠山”一场,在1965年元旦晚会中播出。

这是电视媒体第一次采用录像方式制作的文艺节目,电视文艺开始以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播出,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1974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对外宣布彩电播出,我国电视由此进入了彩色时代。

第三节广播电视文艺与广播电视艺术

“广播电视文艺”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媒介”所传播的文艺节目;“广播电视艺术”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艺术个性——包括非文艺节目中同样存在的广播电视的艺术个性。

1998年,“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新兴学科被列入艺术学学科范畴。

一、作为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作为传媒,以节目为表现形式。

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

从“文艺广播”到“广播文艺”,以及“广播电视文艺”和“广播电视艺术”,是广播电视专业化发展的产物,也是认识上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深化。

二、作为艺术载体的广播电视

现代科技带来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同时带来了艺术观念的变化。

广播电视艺术属于20世纪以来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新的现代艺术形态,这已经基本上被国际认同。

三、基本概念的理解

广播电视文艺在广播电视媒体上呈现的文艺形态。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广义理解,在广播电视上传播的一切文艺形态都属于广播电视文艺;狭义理解,专指具有广播电视艺术特征的,或经过广播化、电视化处理加工的文艺节目。

广播文艺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

广播文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广义理解,广播中录音播出的一切文艺节目都属于广播文艺;狭义理解,专指具有广播艺术特征的文艺节目,或经过广播化处理的文艺节目。

电视文艺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诉诸视听的时空综合艺术。

电视文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广义理解,电视中播出的一切文艺节目都属于电视文艺;狭义理解,专指具有电视艺术特征并带有文艺性的节目。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声音是广播、电视共有的艺术要素。

声音与画面是电影、电视共有的艺术要素。

声画结合的叙事抒情手段是电影、电视共有的艺术技巧。

第一节声音

一﹑声音三要素

广播电视的声音要素包括三项:

音色、音调、响度。

音色即音质,是声音的基本品质,如钢琴、提琴、胡琴、笛子等各种乐器以及不同人的发声都有其不同的声音品质,即不同的音色;

音调即音高,声音高、中、低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音调。

响度即音量,是声音的强弱程度。

二、广播电视中的声音三大类

在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中,声音可以分为语言、音乐、音响三大类。

语言语言在广播中不言而喻。

在电视中,语言包括解说、讲话同期声、台词、画外音等,甚至包括无声的语言文字。

音乐音乐包括声乐、器乐。

音响音响包括自然声、模拟声、效果声等。

三、语言与播音

播音中的文字稿一般要求“朗读”,即正确、清晰、流利地使用普通话。

播读诗歌、散文、小说、寓言、剧本台词等文学作品时,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带有艺术语言的创作因素,称作“朗诵”。

四、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的职责不仅是被动的播音者,而且是节目的总体策划者、设计者、组织者,也是主播。

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熟练地使用有声语言以外,增加了形象举止的要求,以适应电视的直观性、现场感和视听结合的特点。

五、音乐

音乐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中尤其如此。

20世纪90年代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除了专门开设文艺频道外,还专门开设了音乐频道。

广播电视在现代的音乐传播上体现了的强大的媒介功能。

六、音响

或称音响效果。

在广播电视中,除了语言主体、音乐主体之外,一切声音都归于音响。

包括自然声、环境声、人声等所有的效果声。

音响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符号之一,能够再现真实、渲染环境、交代背景、表现时空、刻画人物,表情达意。

文艺节目中的音响效果包括纪实性音响和非纪实的表现性音响。

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客观音响、主观音响、描绘性音响。

七、录音与剪辑

“声音蒙太奇”,即通过各种声音素材的组合,形成艺术的节奏,表现一个完整的内容。

第二节画面

一、电视画面三要素

电视画面由框架、影像、构图三个要素构成。

其中,电视屏幕的框架,是电视画面的平面框架。

普通屏幕画面的长宽比例通常是1:

1.37。

遮幅式电视画面相当于宽银幕。

长宽比例通常是l:

l.66。

二、构图

动态构图与运动摄影动态构图是电视画面中最有特色的构图方式。

在动态构图中,画面元素处在运动变化的状态中,由此带来了画面格局的连续变化。

与动态构图相联系,摄像机在运动状态中的拍摄称作“运动摄影”。

运动摄影是电视摄影中常见的拍摄方法。

运动摄影中摄像机的运动方式有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等。

三、镜头

镜头是视听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影视作品的基本表意单元。

它由静态和动态的画面组成,有固定镜头、运动镜头、长镜头等类别。

四、景别与景深

景别摄像机在与实物不同距离下拍摄的画面,或者变焦镜头用不同的焦距拍摄的画面。

景深画面主体与景物的清晰度,体现其间的空间感和虚实关系。

画面景深由摄像机的焦距、光圈(光孔)以及物距(被摄物体与摄像机的距离)三方面关系决定。

五、轴线

轴线影视摄像和剪辑中的术语。

运动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向。

为了在活动画面组接时,保持同一场景中物体运动方向的一致、人物交流关系的合理,要求拍摄时摄像机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侧的180°以内。

六、光效

影视画面以光成像,被称作“用光作画”。

光源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自然光源主要指日光和天光。

人工光源主要指各种灯具。

七、影调

影调指画面影像所呈现的明暗阶调。

它与景物的亮度有关,与光线的照明关系密切。

亮度间距大,明暗层次少,影调的反差就大;亮度间距小,影调还原的层次丰富,就更为细腻。

八、色彩与色调

红、绿、蓝三种光被称作色光三原色,所有的色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构成的。

九、画面特技

淡出淡入又称渐显渐隐。

图像由暗到亮逐渐显现即“淡出”;由亮到暗逐渐消失即“淡入”,常用于影视镜头的转换或转场。

叠化一个图像渐隐的同时,另一个图像渐显,前后图像有一段时间重叠,是一种较为柔和的镜头转换方式。

划像前后画面衔接,前一个画面逐渐减小,后一个画面逐渐扩大,乃至取代前一个画面。

画面划出的方式有上下划、左右划、中心扩展划、多格划等。

马赛克效果图像化为由小色块组成的图案状,形成镶嵌画效果。

快动作正常拍摄的动作用高速率播放,可加快运动的速度感,产生夸张的效果。

慢动作正常拍摄的动作用低速率播放,放慢运动的速度,具有抒情的意味。

第三节声像结合的表现技巧

一、电视时空

电视与电影相仿,所能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几乎是无限的,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无所不包(包括虚拟的时间和虚拟的空间)。

以电视时空为例:

电视时间作用于观众感受的屏幕时间形态,一种假定性、艺术化的时间形态,是现实时间、屏幕时间、心理时间三方面结合的复合形态。

电视空间作用于观众感受的屏幕空间形态。

它并非现实的空间,而是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的立体影像,即屏幕创造的空间,属于空间幻觉。

二、蒙太奇(Montage)

源于法语Monter,建筑术语,即装配、构成、组装。

影视艺术借用成为专业术语,意即镜头的组合、编辑。

三、声像(音画)剪辑

声画同步声音与画面同步配合,即“同期声”。

同期声指拍摄现场的人声、环境声、自然声,与画面同时起落。

声画分立声音与画面分立平行,声音在画面外,与画面不同步,属“画外音”性质。

声画对位声画对位属于声画分立状态下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技巧。

将截然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声音与画面进行蒙太奇是对位组合,相反相成,由此产生某种新的含义、潜台词、艺术情趣,取得特殊的声画修辞效果。

四、叙事剪辑与表现剪辑

按表意功能,镜头剪辑一般分为叙事剪辑与表现剪辑两大类,其中包括平行剪辑、积累剪辑、对比剪辑,隐喻象征剪辑等。

五、剪辑技巧

剪接点镜头与镜头的衔接处称剪接点(或称切换点),用于镜头之间的组接,以保证镜头转换的连贯与流畅。

转场用于段落之间的转换。

既体现明显的段落性,又体现段落间的连贯性。

较大段落的转场通常采用淡出淡入、划像、定格和两极镜头方式体现段落性;较小的段落的转换通常直接进行镜头切换,以体现视觉的连贯性。

第三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

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有文学广播、音乐广播、戏曲曲艺广播、广播综合文艺节目、广播剧(广播剧的出现以1924年1月15日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出的《危险》为标志)。

第二节电视文艺的节目分类

电视综艺节目综合性文艺节目,由音乐、歌舞、小品、戏曲、曲艺、杂技、魔术等节目串联而成,演播室制作,主持人串联,与电视文艺晚会类似。

是传统艺术与亚艺术混合编排的节目,它源于美国的广播电台,后来被电视普遍采用。

中国的这类节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

电视艺术片

电视艺术片强调“电视艺术”的侧面,它区别于固有文艺品种的被动记录,以电视艺术的手段和技巧面对各类题材,包括纪录片、专题片,使之更富有艺术情趣。

近年来出现的“纪录片的故事化”和“故事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