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62833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acroeconomicWord文件下载.docx

13、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第十三章:

1、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

y=c+i

2、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叫边际消费倾向,即:

MPC=Δc/Δy或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即:

APC=c/y

3、线性消费函数的表达式是:

c=α+βyα为自发消费部分,βy表示引致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

4、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叫边际储蓄倾向,即:

MPS=Δs/Δy或MPS=ds/dy;

平均储蓄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即:

APS=s/y

5、线性储蓄函数表达式:

s=-α+(1-β)y

6、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均衡收入表达式:

y=(α+i)/(1-β);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y=(α+i)÷

(1-β)

7、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公式:

k=Δy/Δi或:

k=1÷

(1-β)=1÷

MPS。

可见,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则乘数就越大。

8、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g=Δy/Δg=1÷

9、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Kt=Δy/Δt=-β÷

10、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Ktr=Δy/Δtr=β÷

11、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kb=Δy/Δg=Δy/Δt=(1-β)÷

(1-β)=1

12、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

y=(α+i+g-βt+βtr+x-m0)÷

(1-β+γ)

13、四部门经济中的对外贸易乘数:

dy/dx=1÷

(1-β+γ)

第十五章:

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3、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4、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5、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斜率而异: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6、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

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7、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减少的效果。

8、货币幻觉就是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9、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政府支出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k越大,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

10、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

11、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12、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13、货币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14、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财政政策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这就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15、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16章:

1、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平衡国际收支。

2、充分就业:

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但通常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

3、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

4、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5、价格指数:

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表达。

价格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折指数(GDPdeflator)三种。

6、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7、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

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

8、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等。

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

9、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0、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11、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1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1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BS*=ty*-G-TR,实际预算盈余为BS=ty-G-TR,二者差额为BS*-BS=t(y*-y)。

14、两类政府借债:

(1)货币筹资即向中央银行借债:

实际上就是叫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或者说增加高能货币,其结果是通货膨胀,因而它本质上是用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解决赤字问题。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弥补赤字常常用这种方式,但发达国家较少采用这种方式。

(2)债务筹资即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

一般说来,这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

然而,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这样,预算赤字增加也会引起通胀。

15、发行公债的后果:

公债可以弥补赤字。

然而,又可能造成庞大的政府利息支出,出现赤字增长引起债务增长、债务增长引起利息负担增长从而使赤字进一步增长,如此循环往复,使公债利息支出本身成为赤字和公债逐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1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负债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资产业务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资两类业务。

放款业务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包括票据贴现、抵押贷款等。

投资业务就是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

中间业务是指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7、中央银行具有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又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它代理国库,一方面根据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与转账。

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既用贴现短期国库券等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用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

第三,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

第四,执行货币政策。

第五,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

18、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陈伟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叫法定准备率。

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

19、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这1/rd就是货币创造乘数。

若用k表示货币创造乘数,则k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20、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

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21、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

债券的价格越高,意味着利息率越低;

反之,债券的价格越低,意味着利息率越高。

22、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具有被动性);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具有灵活性);

法定准备率(作用十分猛烈)。

第17章:

1、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反方向原因234)

2、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3、若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会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4、税收效应:

若价格水平上升,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5、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

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6、经济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y=f(N,K)

8、短期总产量曲线的特点:

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就业的增加越来越平缓,原因在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9、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表示劳动的需求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即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实际工资低时,劳动的需求量大;

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需求量小;

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表示劳动的供给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即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实际工资低时,劳动的供给量少;

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供给量多。

10、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相交,就表现出了劳动市场的均衡——一方面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另一方面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

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的状态被称为充分就业的状态。

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

NS(W/P)=Nd(W/P)

11、劳动市场的作用:

劳动市场在经济的总供给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它决定经济的总供给或产量,使得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或潜在产量。

1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13、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原因:

在短期,当经济中的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相对固定,或不太易变时,随着企业产品价格的提高,企业增加产量通常能够盈利。

因此,更高的价格水平将导致更高的总产量。

所以,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在0和∞之间,或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0。

1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有四个方程,即: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y=c(y-t)+i(r)+g;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P=L1(y)+L2(r);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f(N)=W/P;

h(N)=W/P;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y=y(N,K)。

在上述四个方程中,把第

(1)式和

(2)式联立在一起并消去其中的r,可以得到y与P之间的关系,此即为总需求函数或曲线。

在上述四个方程中,把第(3)式和(4)式联立起来,在不同的W和P的假设条件下,消去其中的N,可以得到另一个y与P之间的关系,此即为总供给函数或曲线。

把总需求函数(或曲线)和总供给函数(或曲线)联立在一起,可以得到供求均衡时的y和P。

第18章:

1、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当就业率下降时,由于工人被解雇,失业率上升。

2、失业的分类:

(1)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是长期性的。

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2)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的失业。

(3)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

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3、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

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4、自然失业率的表达式:

U/N=l÷

(l+f)。

式中,U代表失业者人数,N代表劳动力,l代表离职率,即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比例;

f代表就职率,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上式表明,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l和就职率f。

离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高;

就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低。

5、自然就业率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即充分就业量除以劳动力总量所得到的比率。

6、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公式表达:

(y-yf)÷

yf=-α(u-u*)。

其中y为实际产出,yf为潜在产出,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α为大于零的参数。

7、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

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8、和失业一样,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示器。

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9、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10、消费价格指数(CPI):

人们有选择地选取一组(相对固定)商品和劳务,然后比较它们按当期价格购买的花费和按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

公式表示: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1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用来衡量生产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等价格平均水平,是对给定的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量。

PPI也是表示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一个信号,被当做经济周期的指示性指标之一。

12、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

πt=(Pt-Pt-1)/Pt-1式中,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在人们的预料之内,或者人们想到了价格会上涨。

14、通货膨胀的原因:

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15、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等增加),但总供给不能增加,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即形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总需求增长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

16、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分类与形成原因:

(1)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形成原因:

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从而引起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7、结构性通货膨胀:

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生产率提高速度慢的部门、渐趋衰落的部门、封闭的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都要求“公平”,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要求“赶上去”,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引起通货膨胀。

18、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19、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致失业;

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20、菲利普斯曲线:

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

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改造后: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的曲线,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

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π=-ε(u-u*)。

式中,u*代表自然失业率,参数ε衡量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上述方程表明,当失业率超过了自然失业率,即u>u*时,价格水平就下降;

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价格水平就上升。

21、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