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602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docx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学情学生已经进入五年级,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且愿意学,还有一部分学生特别爱好。

为此,只要扬长避短,适时点拨,点滴渗透,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会有可喜的增长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

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和的特点,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美术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动手操作的一些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具体为:

1、通过精美剪纸艺术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增加学生对美术和特产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获得美术知识。

2、将二年级时学习的对线条的认识提高到线条的装饰运用当中,进一步巩固二年级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继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将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设计课教学,打破美术教学中以绘画为中心的单一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

4、绘画方面侧重于彩笔画二、教学重点: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一些水调的颜料不太适合他们的实际,因此绘画的重点是彩笔画。

不过比起一年级来在绘画的构思、造型、着色和复杂程度都要大得多,它关系到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进一步加强。

因此在本学期教学当中要把彩笔画放到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

将绘画与手工项结合的设计课教学,既要顾及学生手工的质量,两者都是重要的部分,同时制作过程的指导和时间的把握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1、由于教材画面较小,教师教学中应该准备一些大幅的范画挂图或用粉笔在黑板上作演示,使学生都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为克服这一方面的不足,教师教学当中应该准备一些必要的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五、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由于美术课经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白小心容易误伤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学生持刀玩耍,甚至斗殴。

另外还要注意杂物的清扫,保持教师的卫生和整洁。

2、要求学生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

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四、主要措施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3、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

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6、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五、内容安排周次内容课时第一、二周哆来咪3第三周彩云衣2第四、五周布艺温馨2第六周国庆节第七周搭架子2第八周周末日记1第九、十周勤俭的“小管家”1第十一周闹花灯1第十二周石头说话1第十三、十四周家乡古建筑2第十五周演戏2第十六、十七周信息联通2第十八周飞机工厂1

第1课哆来咪

课目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

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

片。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

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

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

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

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

音乐。

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

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水瓶琴及其他道具

 

课目

第1课哆来咪(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

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

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

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媒体运用

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

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

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

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

纱巾、服装、包装盒等。

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2课彩云衣

课目

第2课彩云衣(活动一)年级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涂色游戏

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

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则、内容、方式、时间。

剪纸游戏

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

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作业评析

渗透知识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

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

学生作业、衣架

观赏教材

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

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CAI呈现教材中的小训练(包括图片及讨论内容)。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播放音乐

A段:

活泼、跳跃

B段:

轻柔、舒缓

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

学生作业

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

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的图片。

课目

第2课彩云衣(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

(导入)

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点?

(小结:

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

以课件激起学生兴

趣,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

课件:

服装的图片。

想一想:

(分析)

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

[出示课件]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

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

2.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

3.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

课件:

不同衣领的衣服式

样图片。

试一试:

(探索)

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

(花边)

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

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

[出示课件]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

4.小结。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添画与欣赏。

3.几名学生上台,选择花边粘贴在一名学生衣服及老师衣服上。

其余学生评价。

1.课件:

演示花边的形成。

2.课件:

几种规律的花边图片。

3.绘制的花边范品。

说一说:

(设想)

1.欣赏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

学生说想法。

课件:

欣赏图片。

圆一圆:

(创造)

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2.小结。

学生自主设计。

音乐

换一换:

(合作)

1.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

2.与同学交换,根据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计。

学生交换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

欣赏学生作品等;音乐。

议一议:

(评价)

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

适合什么人穿?

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

学生自评、互评。

实物投影仪:

展示学生作品。

第3课布艺温馨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

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

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

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

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1.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

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

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

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2.实物投影:

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

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课件展示:

(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

(2)童话剧表演:

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

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

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激趣

1.问:

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

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

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

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

(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基本基本型口袋单袋型

外形\异型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

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

(重新展示图片)

(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

4.。

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

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思考:

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

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

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

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

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

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学生作业

另注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

 

第4课搭架子

课目

第4课搭架子(活动一)年级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

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

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

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

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

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

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

(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

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

(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

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

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

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课目

第4课搭架子(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

(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

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果篮图片。

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

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

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

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

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

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

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深入欣赏

了解做法

1.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

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

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

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

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

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

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

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第5课周末日记

课目

第5课周末日记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

 

谈话导入呈现学习任务

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

为什么?

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

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动:

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实物投影仪、照片

尝试体验

探寻发现

游戏激趣

了解学情

发现问题

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

2.问题:

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

尝试练习:

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

思考1:

人体的结构

思考2:

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