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机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微电机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电机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不利因素12
(1)总体规模过小,规模经济不大12
(2)区域布局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严重12
四、行业市场规模13
1、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
收入和利润水平13
2、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
产量和企业单位数14
3、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
出口情况16
4、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
固定资产投资17
五、行业竞争格局17
1、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18
2、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19
3、常州奥立思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
4、常州欧凯电器有限公司19
5、杭州江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0
6、江苏华阳电器有限公司20
六、行业风险特征20
1、市场风险20
2、技术风险20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1
4、竞争风险22
一、行业概况
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英法苏等国的少数公司或军工企业垄断了世界精密微电机市场,之后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迅速发展,产品水平为世界先进之列。
国内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小微电机的第一大生产国。
目前我国的小微电机行业已经形成材料生产、零部件制造、加工设备制造、检测仪器制造等一整套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到2000年时,国内微电机产量超过全球产量的60%,到2013年时世界微电机的产量达160亿台,中国市场占有率提升到70%左右,行业竞争充分,市场增长率趋稳,专业技术渐趋定型,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行业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
另一方面,对比国外微电机的发展,国内的微电机行业企业产品种类比较少、加工精细程度不够、不合格率较高的,在功率密度、运行精度和产品寿命等方面同国外有明显差距,高端电机市场然被欧美德日等国企业把持控制,争夺高端市场份额也是国内企业发展的重要看点;
同时,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电机制造业对创新的要求和发展也在与日俱增。
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与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给电机节能环保材料、节能电机等带来大量投资机会,节能电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微电机行业,上游行业是有色金属、钢材和磁性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轴承、换向器、冷却器等配件供应商。
上游产品价格的上升会提高微电机生产的成本。
有色金属、钢铁和磁性材料等均是国内优势产业,市场供给充足,微电机行业的原材料短缺风险较小。
但是,有色金属、钢铁和磁性材料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从而导致行业的材料成本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微电机行业的用途广泛,下游行业主要有家电、汽车、电动车、音像、通信、计算机、日用化妆品、机器人、航空航天、工业机械、军事等产业。
微电机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下游产业成本上升,反之下游产品价格提高会扩大微电机的供给。
3、行业壁垒
(1)认证壁垒
微电机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对产品的性能、原材料等的相关认证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产品必须达到行业的相关标准,获得相关的认证才能取得客户的初步认可。
另一方面,微电机在环保认证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特别在出口方面,必须通过相关环保认证。
另外,超小型微电机的应用产品对其形状、精度、频率等要求较高,需要电子产品厂商与微电机厂商紧密配合,因而微电机厂商需要与下游应用厂商密切配合。
手机、高档化妆品等对微电机精度与品质要求更高,认证许可准入门槛高、认证周期长,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技术水平、装备条件、资金实力、人员素质、产品环保、供货经验、品质管控要求较高,一般企业难以进入。
(2)技术壁垒
微电机制造工序比较复杂,涉及精密机械、精细化及微细加工,还包括磁材料处理、绕组制造、绝缘处理等工艺技术,需要的工艺装备数量多、精度高。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还需要一系列精密的测试仪器,是技术工艺要求较高的行业,多数技术工艺并非靠单纯的引进可以取得,需要长时间的消化吸收、二次开发方能掌握,一些关键工艺岗位也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才能胜任。
所以,对于需要复合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新兴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生产的技术密集型微电机产品,一般企业较难进入。
(3)品牌壁垒
微电机通常作为下游产品的重要零部件,其品质、性能状况对下游产品的质量、品牌产生较大影响。
一般企业需要积累很长时间才能顺利把产品打入不同的领域。
企业一旦在某个领域具有成功、成熟的经验以及可靠的产品,就会不断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
终端客户往往会选择已经具有相应领域成熟经验、产品品牌的制造商合作,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微电机生产企业依靠自身长期积累而拥有稳定而可靠的客户群,新企业进入微电机行业后,要与现有的微电机生产企业争取客户资源较为困难。
(4)产业链协作壁垒
微电机作为下游产品的配件,通常需要以下游客户为导向组织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为扩大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快速开发和制造质高价廉的创新产品,下游企业往往会要求微电机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中协同参与,根据自身的技术情况和行业发展方向为下游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保证开发过程中利益的一致性和风险共担。
微电机行业与下游企业长期形成的协作关系使得新企业较难进入微电机行业。
(5)规模效应壁垒
微电机种类繁多,但其绝对单价通常较低,因此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才能有效分摊固定成本进而产生效益。
目前,中小规模的微电机企业数量较多,这些企业集中于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有限,而有限的利润导致中小规模的微特电机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积累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化生产并进入高端市场。
基于这种经营环境,资金实力稍逊的新进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应而难于生存和发展。
二、行业监管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电机制造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
其中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等。
电机制造业的主要协会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要成员来自机械工业全国性专业协会和地区性协会、中介机构、部分综合性企业。
主要负责机械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行业质量认证和监督管理工作,制定行规行约,促进行业自律。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是由全国电工产品的制造、科研、院校、工程成套、销售、用户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下设的中小型电机分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行业标准负责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和风险监控等工作。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负责产品认证(包括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和认证培训业务。
目前,微电机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政府部门和各行业协会只对行业实行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为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鼓励发展行业的政策,其中与微电机行业相关的主要政策具体如下: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小微电机的新需求打开空间
随着工业现代化、装备(包括武器)现代化不断深化,自动化、信息化融合;
数字化工厂建设等使得小微电机得到更广泛应用,微电机已由过去简单的起动控制、提供动力的目的,发展到对其速度、位臵、转矩等的精确控制。
此外,中国有4.3亿户家庭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有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平均拥有小微电机量大约为20-40台,远低于发达国家家庭平均拥有量80-130台的水平。
(2)国家节能降耗政策支持
在节能环保大战略背景下,节能减排作为污染治理由标向本转变的根本手段不断受到政策强力推动。
由于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出于经济转型效益考虑,节能行业政策和投资将继续深入。
2、不利因素
(1)总体规模过小,规模经济不大
就全行业而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微电机行业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企业总体规模仍过小。
在众多微电机生产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导致单位生产成本过高,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目前虽组建了一些大型集团,但与国外同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其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显得既小又低,因而也导致了行业规模经济的规模不大和不经济。
(2)区域布局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严重
由于受政策、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微电机行业布局结构不合理情况比较严重。
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严重,整个行业竞争无序,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一些大型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质量也较好。
但也有少数企业缺乏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利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机,采用低价倾销的办法销售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从而给整个微电机市场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行业市场规模
收入和利润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10月,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906.40亿元,毛利率为13.78%。
总体而言,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不断上升,从2004年的333.40亿元,到2014年的2,241.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99%。
近十年间,毛利率的绝对水平变化不大,均值为13.61%。
自2011年以来,毛利率的趋势走向更平稳,波动明显减小。
其中2005、2007、2010年的毛利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0.44%、9.41%和12.45%。
但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15.88亿元到16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02%。
产量和企业单位数
2008-2014年微特电机产量(亿台)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微特电机的产量数量急剧下降,这主要是其他电机(主要是洗衣机电机等)产量下降的结果。
2008到2013年间微特电机产量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
首先,2008年我国微特电机总产量为2,249.38亿只,远高于之后的年份,其中其他电机占93.85%。
第二阶段是2009到2011年,微电机总产量约100亿只,其他电机占比不断减少,到2011年仅为1.53%。
第三阶段是2012和2013年,微电机总产量进一步减少,2012年仅为36.76亿元,比上年下降了约三分之二。
从总量上而言,这几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不断下降;
从结构角度而言,微特电机产业结构变化也很明显,除了2008和2010年,驱动微电机产量占总体的比例都超过了50%;
专用微特电机和控制微电机占比也有明显增长。
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
企业单位数(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增长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11年之前,是高速增长期。
2003年10月共有336家企业,2010年11月这个数字增长到最高点1,112家,7年间翻了近4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65%。
但在2011年初,微电机和其他电机制造业企业数出现一个剧烈下降,2011年2月仅为791家,比3个月前下降了28.87%。
此后4年内是一个平稳增长期,2015年10月企业数为926家,4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18%。
这说明我国微电机制造业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更加激烈,生产商对产品质量和利润的追求不断上升。
出口情况
微电机及其他电机的出口绝对值也呈上升趋势,与收入变化相同,在2009年也出现一个短暂的下滑。
但是出口交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反而在下降。
整体来看,2008年出口交货值为246.83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36.86%。
2014年出口交货值为624.47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6.87%。
6年间,出口交货值翻了一倍,年复合增长率为13.21%,但是相比较20.99%的收入增长率仍然较低,所以相对出口额降低。
2008-2015年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出口交货值(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8-2013年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亿元)
2008到2011年间,微电机及其他电机的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加速上升,从119.2亿元增长到42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85%,尤其是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近一倍。
但2011年以后反而略有下降,在400亿元左右浮动。
这反映了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业先快后稳的投资趋势,也说明2011年以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饱和。
五、行业竞争格局
在全球小功率电机行业,中国凭借着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原材料成本,成为小功率电机生产制造大国。
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瑞典等发达国家是小功率电机先进技术的代表,在高档精密加工产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引领着小功率电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电机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各类微型电动机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办公机械、音响器具、取暖机空调设备、车辆电气设备、医疗器械等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我国微型电动机制造行业持续高热。
微电机行业由于其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大量资本进入微电机行业,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微电机生产及配套厂家在200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规模2000万元以上)有近900家。
行业生产企业众多,大部分企业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市场需求旺盛和占据出口地理优势的沿海地区,已形成了充分竞争的市场。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为电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与之相关的电机生产制造商和电机配套企业也迎来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市场增长潜力。
特别是为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节能技术创新趋势,高效电机已逐渐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未来高效电机的市场应用比例将大幅上升,行业内各企业在高效电机方面的竞争也会加剧。
目前上市公司中专业生产制造微特电机的企业有大洋电机和金龙机电等。
1、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于2000年,2008年6月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微特电机产品的大型供应商之一。
主营业务为微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风机负载类电机、洗涤类电机、无刷电机、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以及其它类车库门电机、水泵电机、缝纫机电机、搅拌机电机、健身摇摆器电机等,2015年披露的营业收入为491,222.99万元。
2、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于2009年,2002年12月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我国微特电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主营业务为微特马达、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容式触摸屏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主要包括:
微特马达、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容式触摸屏。
2015年披露的营业收入为303,364.19万元。
3、常州奥立思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8月,2015年8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挂牌转让。
奥立思特主营业务为各类微特电机及其零部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服务于中高端设备制造业客户,以快捷、精准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具有特色的高品质电机产品与服务。
2015年披露的营业收入为15,340.25万元。
4、常州欧凯电器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7月,注册资本2600万元,主要进行一些空调零部件的生产,有步进电机、同步电机、热交换器、铜管组件,还有一些精密模具的制造。
5、杭州江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9月,注册资本761.6万元,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小功率电动机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换气扇电机、罩极电机、消毒柜用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电机等产品。
6、江苏华阳电器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5年10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生产步进电机、同步电机、卫星水泵电机、精密电机冲压件。
六、行业风险特征
1、市场风险
电机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较高。
近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影响,电机行业下游客户增速放缓,导致电机行业持续低迷。
但如果未来国内经济仍不能强劲增长,可能会对公司经营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说,欧盟等西方国家实体经济复苏十分缓慢,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步入衰退,从而导致外部需求疲软,影响国内产品出口。
2、技术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
新技术的应用与新产品的开发是电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如果不能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将对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微电机行业的制造装备和加工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微电机制造企业装备自动化程度不高。
而国外先进的微电机制造企业普遍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流水线及加工中心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均较高。
大部分微电机企业因规模较小而无力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国家投入形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科研院所,而产学研衔接机制不畅导致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换成生产力,关键性技术突破面临瓶颈。
我国的民营微电机企业一般存在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产品更新换代慢等缺点,很难同国外公司竞争。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微电机的主要原材料是硅钢片,以及主要由铜构成的漆包线。
钢铁和铜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影响。
如果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上涨,将对电机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一些电机企业进行了相关期铜的套期保值操作,并能通过调整产品的销售价格以平抑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但是如果短期内原材料价格波动过大,电机企业仍可能面临存货增加及毛利率下滑的风险,从而对企业日常经营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近8年微电机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元/吨)
近五年来,铜和硅钢的价格走势一直高度相关并处于下降通道,微电机企业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利润上升,但最近几个月原材料价格有抬头迹象,短期内微电机企业可能会有成本波动风险。
4、竞争风险
我国微电机制造行业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规模并不大,生产的产品也主要是中低端产品,竞争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
此外,香港和台湾地区对我国微电机生产投资明显加大。
尤其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微电机独资和合资企业越来越多,促使微电机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从而导致出口价格下调。
同时,世界微电机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挤压。
国内的微电机行业近些年虽然通过合作、引进等方式提升了设计及制造水平,但受限于国内基础工业(主要为绝缘材料和电加工设备)的发展水平,受限于基础研究及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的缺乏,国内厂商与国际一流厂商还有一定差距。
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微电机产品技术依然领先于中国,国内产品性能和运行效率较低,只能依靠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