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红白喜事请帖备文文档格式.docx
《潮汕红白喜事请帖备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汕红白喜事请帖备文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舅公当配甥孙;
姨丈当配姨侄;
姨丈公当配姨侄孙;
其余可以类推。
凡淡酌二字,系自谦之词,或写薄酌、治酌、具酌、洁酌、均不可,至蔬酌二字,谦之过甚。
孝家可写,吉礼不可写也。
素果酌均出家者所用。
梨觞二字,有演戏方可写也。
凡婚嫁庆贺之帖,帖内所列各物,有者方可列入,无者则不可写,其树只宜凑双为合法,切不可以单数,加减则随入酌用也。
凡男人帖签,俱写台驾,或者光临,光降,驾光,文驾等字,任用都可,妇人帖签,写桩次、玉步、莲步、至莲舆二字,则请其乘轿来方可写也。
先前婚姻有六礼:
一问名(即行庚);
二纳采(即行定);
三纳金(即行聘);
四纳吉(即过小酒);
五请期(即报归娶日);
六迎娶△△△△。
今者只做二次,即纳采为一次,于归为一次。
△△△△规条,男家务要详细写齐,不可遗略,女家则以其帖,△△△△张,以男为准,惟女家仅于回帖时,多写具扇笔墨等物帖一张。
凡各拜帖,男拜男、女拜女,至若无可相拜者,则从权机变可也。
凡行各礼,须帖盒一只,各帖放在帖盒内,盈门帖在面,次则拜帖,由尊及卑,由亲及疏,由男而女,又次乃放礼帖,不可倒乱,每帖须帖套一只,不可忽略。
一、
本族帖式歌:
本族帖式如何分;
大约不外尊与卑。
伯公叔公都一样,吾写与他愚侄孙;
伯公叔公若回帖,愚祖伯叔你莫浑;
阿伯阿叔分相同,愚侄写去自不紊;
伯叔若有回帖来,愚伯愚叔要知分;
更有兄弟同一样,愚兄愚弟莫乱伦;
有祖伯叔公大辈,低辈写愚又侄孙;
全帖男人写鞠躬,单帖鞠躬也斯文;
同宗不用书写姓,示你后生仔细闻。
二、母族帖式歌:
母族写帖也不同,表兄也写愚表兄,
伯公写愚外祖伯,写愚外孙对姐公,
写与姨丈愚襟侄,愚外叔祖系叔公,
姐公回帖忝外祖,愚襟丈回理自通,
母族写名兼写姓,愚甥写对母舅用,
表伯表叔加愚字,谨记心中用不穷,
母舅只有书愚舅,愚表侄回莫昏蒙,
愚甥孙写与舅公,更有姐公之兄弟,
表弟只写愚表弟,愚外侄孙记心中。
三、妻族帖式歌:
妻族帖式更须知,总亦不外尊与卑;
拜妻父母称愚婿,岳父回用忝岳宜;
拜妻阿公愚孙婿,愚姻祖回无差迟;
拜妻伯叔愚侄婿,姻伯姻叔回添愚;
妻舅同写愚姻弟,长不写兄最要知;
对妻之侄愚姑夫,愚姻侄回莫迟疑;
妻姐妹夫称姨丈,写愚襟弟亦须知;
欲贺妻舅之女婿,愚姻姑丈最合宜;
妻舅女婿若回帖,愚姻侄婿此定规;
更有岳父之岳父,愚外孙婿无他疑;
他若有回外孙婿,忝外姻祖当念之;
拜妻母舅愚甥婿,彼称愚外甥无疑;
以上数款俱写姓,开列妻族宜细思。
四、眷属帖式歌:
非亲非戚帖何行,我对年长晚眷生;
同辈则称眷教弟,眷世弟时与后生;
同窗朋友同学弟,或眷社弟也可称;
忝友生是先生帖,我拜师长称门生;
更有盟兄与盟弟,写同盟弟勿写兄;
继伯继叔兼继父,写愚年侄自分明;
继伯回写愚谊伯,愚谊叔时继叔名;
同年则写愚庚弟,虽长不写愚庚兄;
同年之父写庚父,回愚庚叔是俗情;
庚伯庚叔若回帖,要庚伯叔要认真;
我若要回庚伯叔,愚庚侄写也世情;
往来帖式难执一,随时变换在乎人。
五、子女婚姻帖式歌:
子女婚姻帖非常,指示后生细求详;
对首亲家同一式,姻侍教弟同来往;
亲家兄弟添家字,拜亲家父姻晚生;
亲家写与亲家子,姻侍教生古帖章;
姻室写去姻室回,此帖同是且姆娘;
写与四婆姻晚室,回姻世室莫遗忘;
男人帖面书正字,女人端字最相当;
下拜上时端肃拜,平辈敛衽也何妨;
虽列几款也难尽,惟能触类可通旁。
六、亲家类称呼:
亲家拜亲家
△印△老亲家台驾
姻侍教弟△△△鞠躬
亲家父拜亲家父
△印△老姻翁大人台升
亲家拜亲家之父
姻晚生△△△鞠躬
亲家之父请亲家
△印△老姻台光降
姻侍教生△△△鞠躬
拜亲家之兄弟
△印△老姻伯/叔台升
姻家侍教弟△△△鞠躬
亲家兄弟请亲家
△印△老亲家台升
拜亲家之伯叔
△印△老伯/叔台光降
姻家晚生△△△鞠躬
亲家伯叔请亲家
△印△老亲家台驾光降
姻家侍教生△△△鞠躬
请亲家之子
△印△老姻台文驾
亲家子拜亲家
△印△老姻翁大人文驾
亲家请亲家侄
△印△老姻侄台升文驾
亲家侄请亲家
△印△老姻翁大人台驾
亲家兄弟请亲家侄
亲家侄请亲家兄弟
△印△老姻伯/叔台文驾
请亲家之岳父
姻家眷晚生△△△鞠躬
亲家之岳父请亲家
姻家眷教生△△△鞠躬
七、且姆门称呼
亲家妻请亲家妻
△府且姆△大安人桩次
姻侍室△门△氏敛衽拜
亲家妻请亲家母
△府大闲范△大安人莲步
姻晚室△门△氏端肃拜
亲家母请亲家妻
姻世室△门△氏敛衽拜
亲家母请亲家母
△府姻太姆△大安人莲步
亲家妻拜亲家兄/嫂或弟/妇
△府姻伯/叔母△大安人桩次
姻家侍室△门△氏敛衽拜
亲家兄/嫂或弟/妇请亲家妻
亲家妻请亲家之岳母
△府姐婆△大安人莲步
姻家眷晚室△门△氏端肃拜
亲家妻请亲家媳妇
△府舅母△大安人桩次
亲家媳妇请亲家之妻
△府姻姆△大安人桩次
八、母族门称呼
外孙请外公勿写外公之名
△印外祖父
愚外孙△△△鞠躬
外公请外孙
△印△△贤外孙台文/驾
愚外祖△△△鞠躬
外孙请外公
△府外祖母△大安人莲步
外婆请外孙
△印△△贤外孙台升
愚外祖母△门△氏裣衽
请外祖父之兄弟
老外祖伯/叔台升
愚外侄孙△△△鞠躬
外公之兄弟请外侄孙
△印△△外侄孙台升
愚外祖伯/叔△△△鞠躬
外甥请舅父
△府父大人台升
愚甥△△△△鞠躬
舅父请外甥
△印△△贤甥台升
愚舅父△△△鞠躬
外甥请舅母
△府舅母△大安人台升
舅母请外甥
△印△△贤外甥台升
愚舅母△门△氏裣衽
甥上孙请舅公
△印尊祖大人台驾
狱甥孙△△△鞠躬
舅公请甥孙
△印△老贤又甥文驾
愚祖舅△△△鞠躬
九、表亲门称呼:
表弟请表兄
△印△老表兄台驾光
愚表弟△△△鞠躬
表兄请表弟
△印△老贤表弟台驾光
愚表兄△△△鞠躬
表侄请表伯/叔
△印△老表伯/叔大人文驾
愚表侄△△△鞠躬
表叔/伯请表侄
△印△老贤表侄台驾光
愚表伯叔△△△鞠躬
表内侄请表姑丈
△印△翁表姑丈台驾
愚内表侄△△△鞠躬
表外甥请表舅(即母之表兄弟也)
△印△翁表舅大人台驾
愚表外舅△△△鞠躬
表姑丈请表内侄
△印△老表内侄台驾光
愚表姑丈△△△鞠躬
表姐妹夫请表内兄弟
△印△老翁表内兄弟台驾光
愚表姐妹夫△△△鞠躬
表母舅请表外甥几表姐妹子
△印△老贤表外甥驾光
愚表母舅△△△鞠躬
十、姨丈门称呼:
姨丈相请
△印△老襟兄台驾光
姨侄请姨丈
△印△老姨大人文驾光
请姨丈之子
△印△老姨侄台文驾
姨侄孙请姨公
△印△翁襟祖丈大人台驾
姨公请姨侄孙
△印△老襟侄孙台文几
姨侄女请姨母
△印△老
姨母请姨侄女
姨侄孙媳请姨祖母
姨祖母请姨侄孙媳
姨侄请姨母
红白事帖式大全》粤东潮客地区风俗
有益百姓之书应便民用之。
用稽首拜:
男女婚姻礼帖面上男家写“礼”字,女家回帖宜写“福”字,福全者亦可写“礼”字。
鸾书帖:
帖套面上写“鸾凤”,女家写“和鸣”。
内婚书贴面上男家写“百年”,女家写“偕老”;
男家写“天长”女家写“地久”。
其书年庚男家在上版写“乾○○年○月○○日○时生”,要凑十二个字,若十一、二月,则或年或日字免写便可;
女家写在下版写“坤○○年○月○○日○时生”。
凡拜帖面上写“正”字,妇人拜帖亦可写“端”字、“正”字。
请帖写“请”字,谢帖写“谢”字或写“正”字,不拘“请”、“谢”二字。
丧家帖面上写“讣”字,请帖谢帖皆写“素”字;
吊奠礼帖面上写“柬”字或“正”字或全二字。
吊礼对亡人称呼宜写阳字;
今俗:
吊礼虽本族亦写姓,以示阴阳有别。
凡行帖父在则用父出名盖父在子不得自专,家统于所尊,故也。
男人与妇人行帖如伯叔母,写夫愚侄对兄嫂,夫愚弟要夫字在愚字之上,不可以夫字在愚字之下,即夫字不可直称;
愚弟愚侄亦可也;
若伊夫不在则不必用夫字。
凡请客日期尚在后月,预先发帖者当写“谨詹谨诹”或“谨择○月○日为○事等等;
期在后数日的,写本月○日为○事;
期在明日晨、明日午或明日晚,亦可写翌早、翌午、翌晚;
期在本日写即早、即午或即晚。
有约在次日而要其先来者则写预日迎驾或预晚迎驾或统写预迎文驾;
卑幼请尊长曰候驾、候教、请评;
卑幼曰候叙,远则曰迎驾、候驾,近则曰敬请;
初一曰“朔日”,初二曰“既朔”,十四曰“几望”,十五曰“望日”,十六日“既望”,二十以外曰“廿某日”,三十日曰“晦日”,以上宜用于书理家门;
如若用于寻常人家,直接书写某日更易于理解。
本族相拜式(不写姓)
弟拜兄写○老兄台自署愚弟○○拜;
兄拜弟写○老贤弟台自署愚兄○○;
侄拜伯(叔)写○老伯(叔)台大人自署愚侄○○;
伯(叔)拜侄子写○老贤侄台自署愚伯(叔)○○;
侄孙拜伯(叔)公写○老祖伯(叔)大人自署愚侄孙○○;
祖伯(叔)拜侄孙写○老侄孙台自署愚祖伯(叔)○○;
侄孙拜曾祖伯(叔)写○老曾祖伯(叔)大人自署愚曾侄孙○○;
曾祖伯(叔)拜曾侄孙写○老曾侄孙台自署愚曾祖伯(叔)○○;
请兄嫂尊嫂○○大孺人自署夫愚弟;
请弟妇弟妇○○大孺人自署夫愚兄;
请伯母尊伯母○○大孺人自署夫愚侄;
请叔母(婶)尊婶○○大孺人自署夫愚侄;
请伯婆(叔婆)尊祖姆(婶)大夫人自署夫愚侄孙;
(结束写“拜”字)
二、
亲家门往来相拜式(二家有功名写一年字)
亲家拜亲家姻侍教弟(回帖同)○○老亲家大人光降;
亲家拜世翁(即亲家之父)姻晚生(回)姻侍教生(或姻世弟);
○○老世翁大人;
亲家拜亲家之兄弟姻嫁侍教弟(回帖同)○○老且伯(叔)台;
亲家拜世翁之兄弟姻家晚生(回帖)姻家侍教生(姻家侍教弟)○○老且伯(叔)祖大人;
亲家拜亲家之祖姻又晚生(回帖)姻教生(若为伯叔则加“伯”或“叔”;
亲家拜亲家曾祖姻世晚生(回帖)姻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