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26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二模)

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20年6月

1.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

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魯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族,则是随伯愈受封迁过去的。

这反映了分封制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周公采取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分封同姓诸侯去管理殷人氏族,把一部分殷人迁出去以便控制,即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A项正确;材料强调采取新办法安置旧殷商势力,而不是巩固贵族的世袭特权,B项错误;分封制下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对边远地区的开发,D项错误。

2.东汉时,私人办学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东汉私学教授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教学模式上讲求“家法”,“传父业”“传家学”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以上现象

A.说明选官标准发生重大改变B.促进豪强地主世族化

C.促使寒族士人崛起主导教育D.推动儒家学说思辨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私人办学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上讲求家法”,“传父业传家学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实力强大,他们重视私学教育对家族人才的培养,通过“传父业”“传家学”等方式,使儒学在其家族内部传承,从而促进了豪强地主的世族化,故B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汉代的选官标准,故A错误;东汉时期寒族士人没有主导教育,故C错误;D项是理学的影响,排除。

3.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右图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

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

这说明

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

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汉代“羽人”发展到唐代“散花飞天”形象结合所学可知“飞天”是印度佛教的天人和中国道教的“羽人”融合西域飞天,在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形成的,说明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宫廷画,A错误;文人画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材料没有体现文人画特点,B错误;浪漫主义不可能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C错误。

4.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天下置预备仓,并购粮储存以备救荒;设置营田司,专掌水利,使“遇旱涝,民不为病”。

此外,朱元璋也重视对灾区的赈济,措施主要有调粟、养恤、除害等。

这些措施

A.有效地维持了社会长期安定B.成效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权威

C.重在防救结合化解灾荒风险D.是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在各地设预备仓,购粮备荒,同时设立营田司掌管水利,预防旱涝灾害,此外还有多种赈济灾区的措施,说明明朝政府重在预防灾荒,同时和救治灾荒相结合,最终达到化解灾荒的风险,故选C;“维持了社会长期安定”说法绝对化,并且决定社会安定的并不只有灾荒,还有其他多种因素,A错误;救治灾荒除了皇帝的权威,还有地方的执行等多方面因素,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休养生息的内容,D错误。

5.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腐,击退来犯英军。

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三元里抗英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

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中国民众自行组织,将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说明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D正确;《南京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中国民众面对侵略时的抗争而非局限性,排除B;题干信息未显示战争结果,而且影响战争成败的因素是多样的,而非取决于战斗意志,排除C。

6.科学图书社是近代安微最具影响力的新式书店。

下表为20世纪初它所经昔教科书种类的统计表,以下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教育阶段

科目

修身

国文

习字

算数

习画

手工

音乐

体操

历史

地理

格致/博物

理化

代数

几何

三角

法制及理财

初等小学堂用书

12

14

4

11

9

2

4

4

高等小学堂用书

10

10

9

7

1

3

3

6

5

6

中学堂用书

6

14

14

5

9

6

17

12

24

18

13

19

5

5

 

A.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得到广泛认同B.清末基础教育课程实现西化

C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图书经营转变D.民主与科学思想深入到内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科学图书社经营的图书种类中,格致博物之类最多,几何代数、理化以及国文算数等品类数量也相对较多,而后者中的几何代数、理化显然是近代教育内容,说明20世纪初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图书经营的转变,C正确;20世纪初洋务运动已经结束,中体西用思想被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取代,排除A;高等小学堂用书依然以传统知识如修身、国文为主,因此并未实现西化,排除B;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其传播情况,排除D。

7.《晋察冀日报》是中共在抗战中创办的一份重要报刊,1940年改版后,以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通讯、社论、诗歌、漫画等为主,并创办了副刊《老百姓》。

它所刊载的文章大多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在解放区和敌占区都发行,给人们极大的希望和鼓舞。

这反映了

A.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成就斐然B.舆论宣传在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C.民主革命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解放区和敌占区都发行,给人们极大的希望和鼓舞”可知,《晋察冀日报》成为当时根据地广大军民了解八路军政策、根据地战况以及国际反法西斯新闻的主要渠道,也是晋察冀边区党和人民对敌作战的重要宣传武器,它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希望和鼓舞,反映了舆论宣传在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报纸的舆论宣传作用,它不能直接反映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的成就,排除A;民主革命时期的工作中心有两次转移,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另一次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对报纸刊登的内容及作用都作了描述,但它并没有对报纸的受众作出分析,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8.1979年9月,为改变长期以来工农业产品统购包销的购销形式,全国轻工业新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办,1个月累计参观人数达到80万人次。

1980年社队企业、农垦系统也相继举办了全国性展销会。

全国性展销会的举办

A.推动了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B.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C.说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改变工农业产品统购包销的形式,举办全国性的展销会,工农业产品从统销到进入市场,推动了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B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才提出来的,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D项错误。

9.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查士丁尼在编辑《法学阶梯》时也明文规定:

“一个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这体现的原则是

A.己法自守B.程序正义C.无罪推定D.形式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管是要求法官在裁判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还是规定“一个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都强调的是法官在审判程序过程中应当坚持正义,这是程序正义的体现,B正确;己法自守指的是法律制定者维护法律本身,与题干审判程序无关,排除A;题干未涉及无罪推定,排除C;形式主义强调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形式和仪式,与题干中对法官的要求无关,排除D。

10.约翰▪凯恩斯在描述20世纪初的英国时曾说:

“(伦敦居民)将他的财富投资于世界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和新企业,并分享未来的果实和优势,一点儿也不费力,也不费事。

”这一现象使英国

A国内新技术应用相对滞后B.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C.生产资本集中并走向垄断D.确立世界市场中心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伦敦居民将财富投资于世界各地自然资源和新企业,而且容易获利,这样做的结果是国内资金大量外投,使得国内的新技术应用相对落后,A正确;20世纪初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选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做法,排除;英国人将资本外投,并不容易形成资本集中情况,排除C;世界市场的中心地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确立的,排除D。

11.1917年,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在党内外引发争论,有人认为提纲“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并提出“俄国历史还没有晤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

列宁则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

据此可知

A.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紧迫性B.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

C.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革命理论D.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列宁1917年发表的《四月提纲》引发了争论,有人攻击它是“梦话”,认为“俄国历史还没有晤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就是认为俄国并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而列宁认为在过渡到社会主义前,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之后“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说明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故C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俄国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而非紧迫性,故A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的结束是在1917年“七月事件”之后,故B错误;“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故选C。

12.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

这说明《巴黎协定》

A.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B.促使区域经济集团不断走向开放

C.坚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D.探索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模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巴黎协定》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建立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这样避免了一刀切,使得主权国家在气候问题上有更大的决定权,这样的模式更加有利于合作共赢,D正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了差异,而经济全球化强调了共性,排除A;《巴黎协定》的相关规定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正处于提升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家有利,排除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

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

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1683年,牛津大学通过接收英国贵族阿什莫林捐赠的各种器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建立了阿什英林博物馆,这是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