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62593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日月的这些现象明显有其严格的规律性,这样严格的规律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板书】地球的运动

1.方向

【演示】教师拿出教学地球仪,请2-3名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作图】从北(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应为___时针旋转?

通过观察完成下图。

【板书】

【提问】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演示】地球仪自转。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过渡】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注意交代:

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结论】

恒星日23h56 

′4″(360°

)——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h(360°

59′)——昼夜交替的周期

【板书】

【引导读图】请学生看图“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

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同时展示模型】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板书】3地球自转速度

【总结】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360÷

24=15度/每小时

【讨论】线速度:

读图“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总结】A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B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注:

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

【讲解】

1.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

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

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1.方向:

自西向东

2.周期:

3.轨道:

4.速度:

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地球公转轨道

读图“地球公转轨道”思考:

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79天。

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公转

【答案】

地轴

1日(恒星日或太阳日)

除极点外,各处都相同

由赤道向两极减小

太阳

1年(恒星年)

近日点大远日点小

近日点大

远日点小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3.地球自转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第2课时

授课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自转的相关知识,内容略)

讲授新课

1.昼夜交替现象

演示1: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昼半球、夜半球、晨昏圈)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师演示,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如果地球不自转,将会产生什么现象?

如果不自转只公转呢?

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提示:

从晨昏线的形状组成,与赤道的关系;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移动规律等方面去考虑)。

4.如何判读晨昏线(说明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

5.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不长不短,使整个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有利于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作图:

动手试画全球昼夜图,教师指导画图。

【教师小结】晨昏线始终穿过地心,平分赤道,垂直于太阳光线。

2.地砖偏向力

【情境创设】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受到某种力的影响,比如风向、水流等。

北半球铁轨右侧磨损比较大,而南半球反之。

【教师讲解】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它起作用,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师生总结规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引导自学】解释课前情境创设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地转偏向力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明显。

地转偏向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

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给出示意图)深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引导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请同学们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1.如果在北半球河岸边建楼房,最佳位置是左岸还是右岸?

2.北半球某国一导弹实验基地要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的导弹,该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射角度,正南偏东还是正南偏西?

3.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

为什么?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如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予以科学的解释。

本节课重点、难点较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巩固。

【引入】由学生身边实例引入地方时差异

3.地方时与区时

【知识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

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推导】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

,地方时相差4分钟。

【学生讨论】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

(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2.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

【知识讲解】为统一起见,国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

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º

,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讨论】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

【学生活动】读图“时区和国际日界线”,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

有何规律?

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º

*时区序数)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

如何计算?

(时区数=已知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知识讲解】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于偏西地方的时刻,这样已知两时区及一个时区的区时,则另一时区的区时可求。

【学生思考】已知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

已知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

【共同总结】其规律可用公式表示为: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中+、-号的使用方法:

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

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

(2)式中时间差的计算:

当两时区同时位于东时区或同时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差;

当两时区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

【过渡】由于区时是特殊经线上的地方时,所以可将上面的公式推广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差

说明:

(1)时差=4分*经度差

(2)式中+、-使用方法:

(3)经度差(经度差≤180º

)的计算:

①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同是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差

②两地在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和

③两地在19经线两侧,则经度差=360-两经度数之和

【情境创设】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

【学生活动】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区时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题目,并思考有何规律?

(1)西12区1点钟,此时东12区几点?

(第二天的1点钟)

(2)东12区4点钟,此时西12区几点?

(前一天的4点钟)

【小结】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东12区要比西12区日期早一天。

【活动】在航海和时刻换算上,常出现日期混乱的现象。

当年麦哲伦率船队,自西班牙向西航行,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一天。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原则上以180º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日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判断东、西12区与180º

经线的位置关系

2.分组讨论,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

【小结】

【知识讲解】实际中,为避免日界线从某个国家或岛屿穿过,将某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实际的日界线为折线。

【讨论】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为什么双胞胎姐妹,姐姐会比妹妹小吗?

2.你能在一年中过两个生日吗?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理论时区的划分,实际上,由于时区的界线往往是参照各国的行政区划或自然界线划分的,不完全根据经线划分;

许多国家实际使用的标准时,也往往不同于上述的理论区时,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来确定各自的时间。

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时区,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º

的时区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印度。

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朝鲜。

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我国幅员辽阔,领土跨东5、6、7、8、9五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40º

N116º

E)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1.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有何区别?

2.从北京出发分别到伦敦、开罗、莫斯科、东京、纽约旅行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板书设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日界线

第3课时

复习导入

(复习公转的相关知识)

【板书】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与季节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表示。

【演示】地球公转和二分二至时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

【读图】“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

【讲解】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

34ˊ的交角;

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

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

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它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叠

【板书】一、黄赤交角:

23°

26ˊ

【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

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

【投影片】平行光照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在示意图上如何表示?

学生观察回答。

【小结】球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

在图上表示的这条直射光线恰好可以把圆心和直射点相连。

【演示】演示步骤:

(1)一个小地球仪在灯泡照射下,高光(最亮)点就是直射点;

(2)在小地球仪相对位置摆放另一个地球仪,利用指图杆连接两个小地球仪的直射点,指图杆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位置,三点一条直线;

(3)旋转指图杆一周,说明所有直射光线都在一个平面上。

【展示圆盘】说明圆盘含义。

圆盘表示黄道面,圆盘与地球仪的每一个接触点都是某一天太阳的直射点位置。

盘面上的四个红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光线。

【演示实验】学生四人一组演示实验。

学生操作步骤:

(1)用一个地球仪从A位置开始演示公转,注意观察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变化范围是什么?

(2)分别用四个地球仪摆在A.B.C.D四个位置;

(3)学生将观察结果用“*”号填入表1直射点移动一栏中。

【教师指导】

【板图】教师用箭头表示直射点移动过程。

【讨论】阅读相关内容,思考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期间到下面跟踪指导,点拨。

【板书】【总结讲解】

二、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总结归纳】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纬23°

26ˊ(北回归线);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纬23°

26ˊ(南回归线)。

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的时段,太阳直射点作往返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讲解】回归线的意义。

【提问】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

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

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

【学生讨论、回答】略。

【练习】在下图中画出A.B.C.D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

【提问】阅读材料《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回答:

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学生回答】略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

划分为一个季节;

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

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

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

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

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板书】

第三课时:

一、黄赤交角: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春秋分直射赤道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