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明朝名词解释P135原始社会名词解释旧石器时代Word格式.docx
《缺明朝名词解释P135原始社会名词解释旧石器时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明朝名词解释P135原始社会名词解释旧石器时代Word格式.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距今约1.8万年,(1’)化石至少属于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地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中期更加精细,(1’)形态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
石箭镞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
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
6.古猿(5分)
现代人类与大猩猩的共同祖先,(1’)现已发现的古猿有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保山古猿、南方古猿。
(2’)科学界一般认为,埃及古猿是人类与猿类的共同祖先,一支通过森林古猿进化为现代的黑猩猩、大猩猩;
(1’)一支通过腊玛古猿、南方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类,(1’)保山古猿是腊玛古猿与南方古猿之间的中间环节。
7.原始群(5分)
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古猿群体。
(1’)旧石器时代前、中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都处于原始群阶段。
他们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一个个群体,群体内部过着群婚、乱婚的生活,一个原始群就是一个血缘大家族。
(2’)其中只有母子关系是明确的,(1’)父子关系尚不存在。
原始群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原始公社(或称血缘家族公社)。
(1’)此时人类婚姻形态有了初步的禁约,只允许同辈的男女发生婚姻关系,民族学家称为班辈婚。
8.猿人(5分)
就已能直立行走而言,猿人可算是最原始的人类,(1’)但其某些体质形态尚接近于猿类,(1’)所以称为「猿人」。
有些学者估计猿人的阶段为大约一千万或八百万年前。
(2’)过去常将北京人归入北京猿人,现多称其为直立人。
(1’)
9.直立人(5分)
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1’)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且制造石器。
(1’)北京人、蓝田人、郧县人等都属于直立人。
(1’)它仍带有猿类特徵,如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吻部前伸。
但比猿人阶段要进步许多,脑量也增大很多,(1’)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蓝田人的脑量为780毫升。
其生存年代为更新世,距今约八十万年至五十万年。
10.智人(5分)
人类发展的晚期阶段,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1’)早期还保存较多的猿类特征,生存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1’)距今五十万年至十万年。
长阳人、丁村人、
大荔人及尼人都属于早期智人,大荔人的脑量为1120毫升。
晚期智人的猿类特征已经退化,体质特征接近现代人。
(1’)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及克人都属于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的脑量为1300-1500毫升。
他们制造的石器较为先进,并开始制作装饰品。
(1’)墓葬也开始出现,(1’)如山顶洞人在尸体周围撒一些赤铁矿粉,说明他们已有了宗教和审美观念。
其生存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万年至一万八千年。
11.新人(5分)
距今5万年左右,古人进化为新人,新人又称晚期智人,(2’)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
(1’)这时,人类体质形态的原始性质完全消失,(1’)受居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分化为各色人种,分布于新旧大陆,现代人开始形成。
与新人阶段相一致的是氏族公社的形成,它是人类战胜自然的有力保证。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山顶洞人。
11.新石器时代(5分)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
(1’)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
(1’)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
(2’)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1’)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12.裴李岗文化(5分)
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1’)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
(1’)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年代距今9000-7000年,与后来的仰韶文化关系密切。
裴李岗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且比较精致。
石磨盘和石磨棒最具特征,(1’)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套出现。
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窖穴、墓地等村落遗迹,(1’)似有一定布局。
农业占有主要地位,主要农作物是粟。
13.仰韶文化(5分)
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
(1’)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
(1’)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的类型相似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
它们的年代范围大约在距今7000至5000年之间,(1’)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
(1’)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14.红山文化(5分)
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
(1’)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1’)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5000年左右。
(1’)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分化相当早,(1’)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15.龙山文化(5分)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1’)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1’)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年到4000年,(1’)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
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1’)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
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16.良渚文化(5分)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遗址而得名。
(1’)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距今约为5300年至4200年。
(1’)其主要文化特征是:
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1’);
农业工具进步,已种植水稻、花生、芝麻、蚕豆、毛桃等;
手工业制品精巧,有玉琮、玉璧等象征权力的贵重礼器。
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产生。
17.河姆渡文化(5分)
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
(1’)在余姚茅湖、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和舟山白泉等地都有发现,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邻地区。
河姆渡遗址出土石、骨、水、陶的各种生产工具几千件,以骨器为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
在我国新石器遗存中尚属首次见到。
骨耜是重要农业工具,也是典型器之一。
(1’)发现了米粒、稻谷、稻杆、谷壳等,有籼稻和粳稻,是迄今为止我国也是亚洲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1’)当时采集经济比较发达,是必不可少的辅助部门,家畜饲养也有一定规模。
有很多野生动物遗骨,说明渔猎和捕猎在经济领域方有一定的比重。
(1’)从木器工具、生活用品到大量的建筑木构件,显示其木材手工业的发达。
建筑遗迹有栽柱架板的干栏式建筑和栽柱式地面建筑。
(1’)陶器有釜、钵、盘和支座。
用雕刻、捏塑等方法,制作了许多陶、骨、木、象牙原始艺术品,特别是有些象牙雕刻,十分精致。
墓葬随葬品不多。
18.半坡文化(5分)
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1’)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2’)是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
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1’)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
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1’)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
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
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
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19.马家浜文化(5分)
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1’)因1959年在浙江嘉兴马家浜首先发现而得名,(1’)其年代约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1’)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和上海市,重要遗址是马家浜、青浦崧泽、常州圩墩、吴兴邱城和钱山漾等。
陶器以夹沙红陶和表红胎黑、外红里黑的泥质红陶为主,未见彩陶。
早期有釜,晚期多鼎。
石器磨制较精。
(1’)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20.马家窑文化(5分)
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水马家窑而得名。
(1’)分布范围,东从泾、渭河上游、西到黄河上游的龙平峡附近,北入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岷江流域汶川县地区,发现其遗址三百多处。
正式发掘的有兰州曹家咀、西坡岭、王保保城,青海南贵朶马兰、青海大通上孙家、青海民和核桃庄等。
其特征是以经营农业为主,(1’)生产工具有石斧、凿、锛、刀、磨谷器、杵和骨刀等。
制陶业发达,陶器在造型与彩绘上均有特点,陶质可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等不同陶系。
(1’)在纹图等以几何形花纹为主,动物、人像纹为辅。
器形有盆、钵、碗、瓶、盖、罐、甑、瓮和带嘴锅等。
居民多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1’)聚落遗址的面积一般多在10万平方米左右。
房子分立形和圆形两种,粟是当时居民的一种主要粮食,墓葬的制定为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有二次葬,仰身直肢葬和瓮棺葬等。
(1’)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其次是骨珠、蚌壳和绿松石饰等装饰品,此外,还有以牛蹄、牛尾、羊、鼠类等动物骨骼作为随葬品的。
21.大溪文化(5分)
1925-1926年间开始调查采集,1959、1975年三次在四川巫山大溪发掘,1972年后逐步统称其名称为大溪文化。
(1’)遗址主要有巫川大溪、湖北秭归朝天咀,宜昌杨家湾,宜都红花套、江陵毛家山、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等。
分布在川东鄂西,湖北中部,南到湖北洞庭湖周围。
生产工具多为石器磨制,但通体精细磨光,棱角分明的器形较少。
(1’)颇具特色是磨光精致,刃部对称的圭形石凿。
狩猎工具有石矛、骨矛、石簇等。
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渔猎等辅助经济也居一定地位。
(1’)陶器以红陶为主,一般呈橙红颜色,越到晚朝红陶比例越有递减的趋势。
戳印纹是最具特征的纹饰,采用圆形、平圆、新月、三角、长方、方形、之字形等各种样式的小戳子,在器表深深戳印而成,通常成组地饰于陶器圆足部。
彩陶不多。
有半地穴式圆形房子和地面上的圆形、方形、长方形建筑,采用竹材、竹木结合,(1’)单薄的外墙已能御寒,加强了防潮避雨的设施。
葬式以仰身屈肢葬为最普遍。
22.大汶口文化(5分)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一种文化,(1’)年代约为公元前4300—前2400。
(1’)因1959年首先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南,南达苏皖北部,西到河南平顶山、偃师、郑州,北达辽东半岛。
根据大汶口文化内涵的不同特点,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
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盛行三足和圈足器,早期全系手制,多红色,晚期出现轮制,多黑色和灰色。
早期只见单色黑彩,中期彩陶增多,红、白、黑、赭等色均有,几何纹是其彩陶的主要图案。
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早期制造粗槽,中期以后磨制精致,并用琢钻和管钻法打孔。
(1’)装饰品做工精致,中期以后出现雕刻镶嵌技术。
葬式以俯身直肢为主,所土坑竖穴,晚期流行二层台结构。
早期为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男女合葬,已确立父系家长制,出现贫富分化。
(2’)大汶口文化的前身是以滕州北辛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到约公元前2400年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23.齐家文化(5分)
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
(1’)由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1’)分布在东起泾河、渭河流域,西到湟水流域,南达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附近,发达遗址有350余处。
发掘的遗址有武威皇娘娘台,永清大何庄、秦魏家、秦安寺咀坪,宁夏固原海家湾等。
当时人们过着比较固定的定居生活,(1’)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生产工具有石斧、刀、镰、锛和骨耜等。
普遍发现石杵和石磨盘等,说明已对粮食进行精细加工。
粮食主要是粟,畜牧业饲养有狗、猪、羊、牛、马和驴等。
冶铜业开始出现,有铜刀、凿、锥、钻头等,铜器有红铜和青铜。
制陶业发达,有大量的陶器出土,其中薄胎磨光的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造型别具特色是齐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器物。
(1’)纺织业发达,人们选择生活居址大部在河套台地上。
24.屈家岭文化(5分)
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
(1’)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
分为早、晚两大时期。
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
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
(1’)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
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
(1’)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
出现了彩陶丝轮(1’)。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地区,近年来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其显著特征是玉器发达、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和巨型建筑遗址。
25.大荔人(5分)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1’)为现代蒙古人种的祖先。
(1’)1978年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1’)。
与大荔人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20余万年。
(1’)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缺下颌骨),其体质特徵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头顶低矮,前额扁平,上方有一横沟(这些表现出直立人的原始特徵),但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为1120毫升,这些是智人的进步特徵。
26.许家窖人(5分)
旧石器时代早期末或中期初的人类,(1’)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类型。
(1’)1973年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窖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侯家村之间。
发现的人骨化石有三个顶骨和其它骨骼化石,分别属于十几个男妇老幼不同的个体,既有七岁的幼儿,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平均寿命大约二十岁。
体质特徵有的比较原始,(1’)与北京人接近,有的较为进步,与尼安德特人类似。
因此一般认为它具有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特性。
(1’)据铀系法测定,他们生活的时代为距今10万年左右。
(1’)许家窖人的一些石器如短身圆头刮削器,刃部经过细致的加工,带有细石器的特点,这在当时是代表进步的因素。
另外,这里也有许多细小石器,后来华北的一些细石器即发源于此。
27.丁村人(5分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属早期智人。
(1’)距今约12万年。
(1’)1953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以后在汾河两岸发现有二十几处地点。
化石有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三枚牙齿和一个大约两岁儿童的右顶骨化石。
两枚门齿齿冠舌面仍有明显的舌面隆突和指状突,但不如北京人的复杂,齿冠舌面均为中部低陷、呈铲形,与现代黄种人相接近。
臼齿的咬合面的纹理也不如北京人复杂,说明他们比北京人进步。
(1’)儿童的顶骨壁较北京人的小孩顶骨薄,也是人类体质进步的反映。
丁村人使用的工具有砍砸器、石球、三棱大尖状器、鹤嘴形厚尖状器和刮削器。
其中三棱大尖状器和鹤嘴形厚尖状器富有特色,(1’)个体均厚重,它们代表的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另一个传统「河套-丁村系」。
28.杂婚(5分)
早期人类还保持的一种动物特性,即群体内部男女成员之间实行杂乱的性交关系。
此时尚未形成婚姻制度,每一个女子属于每一个男子,每一个男子也同样属于每一个女子。
这种杂婚现在已经不存在,但在古代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痕迹。
29.血缘家族(5分)
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组织形式,是早期人类从原始群乱婚状态中解放出来的组织形式和进化形式。
(1’)它是伴随着完全形成的人出现的,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1’)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形式称为血缘婚。
(1’)在血缘家族中,所有同辈的女子是所有同辈的男子共同的妻子,(1’)同样,所有的同辈的男子也是所有同辈的女子共同的丈夫。
这种婚姻形式排斥了母子父女间的性关系,使人类逐渐开始避免因原始群乱婚造成的人口繁殖能力和体质低下现象的延续。
在血缘婚阶段,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和经济共同体。
(1’)在它的内部,两性间的社会分工已经开始。
血缘家族是氏族社会产生的基础。
30.血缘群婚(5分)
人类的早期婚姻形态。
(1’)这种婚姻是在家庭内部,一群直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互相通婚。
(1’)典型的形式是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也互为夫妻。
(1’)在亲属称谓上,无母系父系之分,祖父与外祖父、姑母与舅母等都用相同的称呼。
它排斥了祖辈与孙辈、父母辈与子女辈的通婚,较人类原始的杂婚状态要进步得多。
(1’)这种婚姻现已绝迹。
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夏威夷群岛上还看到了一些残迹。
31.对偶婚(5分)
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
(1’)若干同胞的一群姐妹与同胞的一群兄弟集体通婚,男女关系并不固定,男子多妻,女子多夫,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这种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
(1’)对偶婚是它的发展形式,其特点是男女结合短暂而不稳定,男女双方仍分属于自己的氏族,没有固定的同居生活,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所生子女均属母亲所有。
(2’)对偶婚本身也有很多形式,一种是双方都住在自己母亲的氏族中,通常是丈夫去女方家;
一种是双方都到专为他们建筑的公房中过夫妻生活;
一种是丈夫搬到妻子家中居住,称从妻居。
(1’)到父系氏族社会,从妻居最终被从夫居取代。
32.一夫一妻制(5分)
由对偶婚发展而来。
它是在父系氏族社会中产生的,(2’)建立这种婚姻的目的在于确保所生的子女出自一个父亲,以继承家庭的财产。
(2’)在远古的时代,一夫一妻制比较固定,(1’)不过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而妻子没有这种权利。
中国的龙山文化就出现了一夫一妻的合葬墓
33.部落(5分)
由于人口的繁殖,氏族的一部分人向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于是产生了新的氏族。
几个新老氏族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部落。
(1’)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与领土,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宗教与祭祀仪式。
(1’)部落内各氏族地位平等,部落最高首领称为酋长,由各氏族推选产生,(1’)公共事务由各氏族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讨论决定。
(1’)部落联盟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通常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结成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
(1’)部落联盟可以是血缘或近亲关系部落之间的联盟,也可以是不同部落之间的联盟。
这为后来国家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34.氏族公社(5分)
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
(1’)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1’)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1’)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
(1’)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35.母系氏族公社(5分)
氏族公社早期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1’)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
妇女处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2’)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即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
(1’)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
因此,所生子女仍是知母不知父。
36.父系氏族公社(5分)
氏族公社后期以父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1’)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
男子处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
(2’)父系氏族制的产生与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这时,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已成为人们主要生活来源的农业和饲养业。
妇女在经济上已退居次要地位,她们的职能已转向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
于是,母系氏族制瓦解,父系氏族制产生。
这时的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
(1’)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
37.三皇(5分)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1’)曾被列入“三皇”的主要人物包括:
教人结网驯服鸟兽的伏羲氏,教人构木为居的有巢氏,教人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教人播种五谷的神农氏,以及身为女性、曾经补天造人的女娲氏。
(3’)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神人混杂,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
38.五帝(5分)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的五位帝王。
(1’)五帝的时代晚于三皇,(1’)其传说故事主要反映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
(1’)其名号也有多种说法,以《史记·
五帝本纪》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较为常见。
39.黄帝(5分)
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1’)号轩辕氏、有熊氏。
(1’)黄帝为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
(1’)黄帝时各部落之间互相侵伐,百姓受苦,黄帝修德,整顿军队,用武力统一各部落,于阪泉战胜炎帝,又于涿鹿擒杀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得到各部落的拥戴,被拥为联盟共主。
(1’)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1’)黄帝娶西陵氏之女为妻,名嫘祖。
黄帝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姓者十四人,共十二姓。
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日陕西省黄陵县)。
40.炎帝(5分)
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1’)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1’)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
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1’)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