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1723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 奉贤区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争上新台阶9

第三章坚持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0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1

二、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14

三、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17

四、集聚战略资源推行招商新模式19

第四章坚持新型城市化,聚焦南桥新城建设20

一、高水平规划与建设南桥新城20

二、不断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21

三、着力提升新城综合管理水平23

第五章坚持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24

一、健全和完善区域规划布局24

二、推动新农村建设进入新阶段26

三、全面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7

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发展29

第六章大力推进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9

一、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30

二、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31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3

四、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4

第七章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36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评估指标体系36

二、改善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能37

三、营造良好的制度发展环境38

四、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39

第八章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40

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40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42

三、加大人才开发力度43

第九章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44

一、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发展44

二、积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45

三、努力保护滨海生态环境46

第十章加强规划的实施与保障47

一、完善规划体系47

二、建立健全规划落实机制48

三、建立和完善规划指标体系实施和评价制度49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未来五年,是奉贤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着眼于新的战略定位,以南桥新城建设为突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城乡统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为全面实现奉贤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区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基础,努力把奉贤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环境优美、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围绕“三区一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顺利完成“十一五”各项规划任务。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能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大幅提升。

2010年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达493.5亿元,年均增速达17.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五年累计760亿元,年均增速1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0亿元,年均增速18.3%;

外贸直接出口额实现47亿美元,年均增速31.4%;

区级财政收入达到40.4亿元,年均增速14.0%,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超额完成“十一五”下降15%的目标。

全区增加值

图1-1

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持续稳步增长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奉贤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及知识创新区建设,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4:

66.1:

29.5调整为2010年的3.2:

64.9:

31.9。

第二产业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初步形成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八大传统优势产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十一五”年均增速达18.5%,超出同期全区增加值均速2个百分点,以物流业(运输邮电仓储)、信息和软件产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

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业、生态高效农业、精致优质农业加工和农产品流通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图1-2“十一五”末产业结构

三、城市建设管理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四部一办”组织工作机制,世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奉贤区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精心做好世博安保和运行保障工作,确保世博期间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南桥新城战略地位显著提高,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郊区新城发展的重大机遇,举全区之力推进南桥新城规划建设,南桥新城被市政府确立为上海市重点建设新城之一。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海国际游艇母港基地建设积极推进,闵浦二桥实现通车,轨道交通西渡站站点开工建设。

“十一五”累计新建公交站点520个、出租车扬招点260个,新建改建公路132公里。

城市环境持续改善,全区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5.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地表水污染检测达标率均保持100%,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

海湾旅游区保护性开发获得阶段性成效,多处生态居住区建成。

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

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领》,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均衡化发展有效推进;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综合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中心医院升级迁建全面启动;

挖掘和深化“贤文化”建设发展理念,全面形成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蓬勃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

民生持续改善,不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保参保率达到98%,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老年工作、残疾人工作、妇儿工作等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开展“平安奉贤”创建工作,狠抓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来奉人员的服务管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农村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庄行镇被确立为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九个先行试点地区之一。

农村各类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115座,村庄建设稳步推进,全区有六个镇33个规划保留村的4504户农户实施村庄改造。

农业组织化水平持续提高。

先后探索了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四类销售载体。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农村适龄儿童普遍接受三年学前教育,形成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80元。

图1-3新农村建设逐步深入

六、政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落实整改方案,确保整改措施取得实效。

政府行政效能获得进一步提高,认真开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和完善投资管理“一门式”服务机制。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区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建立区、镇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廉政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规则,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账户”,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不断提高。

我区“十一五”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得益于我们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增强奉贤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转变政府职能不动摇,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不动摇,切实加强区划与规划的对接;

坚持招商引资重要地位不动摇,努力提高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奉贤在“十一五”发展阶段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产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

区域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区镇两级可用财力不足,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一体化的任务比较艰巨;

民生领域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期望和需求。

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奉贤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十二五”是奉贤实现创新转型和功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上海城市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奉贤面临重要机遇。

新一轮全球化高潮加紧酝酿,上海将继续成为全球资源集聚的重点地区,为奉贤吸引国际高端资源,加快推升国际化水平提供机遇。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体化发展加快,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形成,为奉贤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全市发展布局明确杭州湾北岸地区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奉贤进一步对接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产业能级提升提供机遇。

上海“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加快建设,世博后续效应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理念、资源和动力,带动奉贤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市委、市政府明确将南桥新城作为上海市重点推进的新城之一,为奉贤以南桥新城建设为龙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机遇。

在牢牢把握机遇的同时,全区上下应清醒认识到未来发展存在诸多挑战: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仍将处于调整周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对奉贤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提出挑战。

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日益迫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进一步增大,对奉贤加快突破传统模式提出挑战。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带动区县功能布局优化调整,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功能载体、重点新城建设等发展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对奉贤发展自身优势融入全市战略提出了挑战。

二、以创新转型统领“十二五”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奉贤战略接轨的重要机遇期、产业转型的加速推进期、城市功能的逐步提升期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突破期,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牢牢抓住奉贤发展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转型为主线,围绕“三区一基地”总目标,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动力,以加强社会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保障,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环境优美、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走集约、低碳、环保发展之路。

在高强度投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发展低碳技术、绿色经济,注重世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生产生活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向绿色发展和低碳环保转变。

——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创新转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活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促使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在聚焦南桥新城开发建设的同时,把新农村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实施城乡全域规划,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力争在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打下扎实基础。

——坚持民生优先、惠民为本。

在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的同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民生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和满足社会多元需求,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坚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改革,着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破除不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立足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面向全世界,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广泛参与区域间、国内外的各类合作,不断提升经济外向度和区域国际化水平。

三、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争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奉贤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加快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努力成为上海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新高地、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区和示范区;

初步形成以南桥新城为核心的现代滨海城镇体系,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现城镇组团互动发展、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和滨海生态绿色发展;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努力化解双重二元结构,促进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公共服务均衡、城乡功能互补的良好局面;

加大社会建设力度,提高社会服务和公众参与水平,稳步改善民生,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逐步建设公正、透明、高效和面向社会的服务型政府,制度环境明显优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主要指标是:

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预期为13%以上,财政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左右。

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区财政对科技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左右,每十万人申请专利数达到400件以上。

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上海城区先进行列,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10%以上。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6%以上。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第三章坚持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主动对接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规模提升与创新驱动相结合、集群发展与高端引领环节相结合、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布局重大产业基地和重大产业项目,完善“6+8”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滨海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加大力度吸引研发机构,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全面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努力成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

——新能源。

聚焦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氢燃料电池、电动车锂电池、海上和陆上风力发电机关键零部件、核电站配套装备等发展重点,主要依托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奉城工业园区和杨王城镇工业地块,发挥生产性服务区、孵化基地等作用,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建设成为上海新能源研发创新、装备制造、示范应用的重要基地。

——生物医药。

聚焦生物制品、化学制剂、化学原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星火开发区作为上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扩展区的优势,加强与中国医药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等的合作,发挥国内外龙头企业骨干作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生物医药孵化平台和产业中心,做大、做强上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新材料。

聚焦高性能碳纤维、耐高温纤维、高温合金、钛合金材料、环保节能材料、新型绿色建材等重点领域,依托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和金汇城镇工业地块等地区的产业集聚区,着力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设成为上海市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

——重大装备。

聚焦重型施工机械、大型水火电站配套设备、轨道交通配套设备、大型铸锻件、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以及数控机床等发展重点,主要依托临港奉贤园区、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上海奉城工业园区,大力引进国内龙头企业,建设成为上海市重大装备产业的重要基地。

——智能电网。

聚焦新能源接入、电力储能、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特高压(超高压)输变电、高温超导等发展重点,主要依托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率先建立智能电网功能示范应用基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智能电网核心设备产业基地,力争培育1-2家全市性的智能电网产业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企业集群,为确立奉贤在上海乃至全国智能电网产业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打好基础。

——航空配套。

聚焦机载电子设备制造、机载附属设备、机载仪表控制设备、机场地面设备等航空设备制造等发展重点,紧紧围绕国家大飞机项目的推进,依托临港奉贤园区中航商飞发动机等项目,积极发展航空装备产业集群,力争航空配套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成为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

转型发展八大现有优势产业。

以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为方向,支持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引进和国际国内合作项目提升技术水平,支持通过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人才引进、管理模式创新和做大做强,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低碳绿色发展,不断夯实八大优势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输配电、汽车配件、光仪电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信息电子、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注重提升物流装备、游艇制造业产业能级,优化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有工业开发区向新兴产业区转变,从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向转变,主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引进核心企业、功能性机构和人才,加强生活设施配套,形成新兴产业发展区。

不断完善各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园区功能,有效整合产业资源,延伸拓展产业链,把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临港奉贤园区、星火开发区、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上海化学工业区、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等建设成为技术资本密集、效益高、能耗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着力发展成为集现代制造、现代服务、现代生活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园区;

临港奉贤园区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成为重装备制造、航空配套、现代物流产业基地;

星火开发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构建新一代生态复合型产业功能区;

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上海南郊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化学工业区以提升园区集群化、形成产业链为方向发展,积极打造现代循环经济园区和游艇产业基地;

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政策优惠、服务功能优越的新型开发区。

鼓励有条件的其它工业板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向服务型、综合型园区转型。

二、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以建设杭州湾北岸现代服务业集聚新高地为目标,积极推进优势行业快速发展,培育发展金融服务、新型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产、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优化提升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完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布局,形成与大浦东、大虹桥错位配套、联动发展的格局。

——旅游会展业。

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力争在游艇赛事、展示展销、游艇俱乐部等方面有所突破,率先建成上海游艇旅游功能基地。

推进旅游与商业、文化、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商务娱乐旅游发展片区、大海湾滨海休闲度假旅游集聚片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片区和文化旅游发展片区。

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加强重点旅游项目的集聚发展和功能提升。

大力开展具有海农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积极打造“碧海金沙-文化旅游创意园”旅游功能区。

初步建成集生态景观、水上娱乐、乡村度假、休闲疗养、商务会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上海南部滨海旅游中心。

——新型商贸服务业。

加快现有商品交易市场改造、调整、转型、提升,鼓励专业市场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网络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扩大区域辐射范围,形成新型专业贸易中心。

提升发展零售业,以南桥新城新建商业设施为重要载体,大力发展购物中心、百货店等综合商业设施,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大型专业店。

加快发展餐饮业,鼓励发展大型商务餐饮、旅游配套餐饮和大众化社区餐饮。

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合理布局基础性居民服务网点以及银行、邮局、证券、教育培训等服务网点,鼓励连锁品牌企业进驻社区。

——现代物流业。

主动吸纳并积极放大洋山深水港的辐射效应和临港开发区的联动效应,建成集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产业集群。

以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和临港奉贤园区为主体,进一步引进现代大型物流企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以现有大型商贸市场集群为载体,依托邮政等资源,形成快速、便捷的城市配送物流服务体系。

——金融服务业。

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依托南桥新城,建设金融产业特色功能区,集聚金融后台服务、资产管理等机构,培育手机支付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金融服务业,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城建设等的金融支持,积极创建金融服务外包示范区,打造辐射长三角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房地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经济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商品住宅市场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区域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拓展住房保障发展思路,确保保障性住房占开发总量的一定比重。

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满足新城建设和乡镇建设对住房的需求,合理发展商务楼宇建设。

盘活存量土地,增加重点区域住宅用地释放量,提高住房有效供应量。

建立和完善租赁房屋建设备案制度,健全房地产信息服务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

聚焦旅游文化休闲创意产业、文化传媒创意产业、设计创意产业、新兴时尚消费创意产业,打造3-5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其中的1-2个纳入市级“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文化创意重点项目,吸引并集聚一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文化创意人才,尤其是领军企业和人才,形成南桥新城文化创意核心,沿浦南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海湾文化创意旅游片区,以及庄行镇、青村镇、奉城镇文化创意旅游点的“一核一带一片多点”布局。

——其他重要服务业。

积极适应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积极发展专业服务业,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会计、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