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0983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袖手旁观 

C.懈怠 

流水账 

断章取意 

孜孜不倦 

D.庇护 

挖墙脚 

唯唯连声 

吹毛求疵 

3.(2分)(2017六上·

莱芜期中)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是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B.一小时后,他终于苦心孤诣的完成了作业。

C.我军突然发起进攻,敌人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打的屁滚尿流。

D.班主任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4.(2分)(2017八下·

永定期中)下列各句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太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价钱,就送上车。

B.妇女现在所享有的这些权利,难道是经过众多妇女不懈努力才获得的?

C.中考和高考评卷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D.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

5.(2分)(2017八上·

潘集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他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

B.《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C.《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6.(2分)(2018·

兰州)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

都充满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

“万紫干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7.(2分)结合语境,填入横线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

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

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①_____________,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

高原的夜之灯啊,②_____________。

A.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①迅速蔓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①慢慢向下涌动 

D.①迅速蔓延开来 

二、综合题(共1题;

共6分)

8.(6分)(2016·

莆田)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为什么喜欢猴

王逸之

猴年以来,有关猴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了猴的高人气。

早在去年暑期,动画片《大圣归来》就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

新发行的第四轮猴年邮票,大版的价格从38.4元暴涨到了1100元,升值近28倍;

春晚的年吉祥物图案,引发全民讨论的热潮;

猴年甚至刺激了人们的生育愿望,有媒体预计2016年“猴宝宝”将扎堆出生。

为什么我们喜爱猴呢?

论造型可爱,羊和兔也不差;

论机灵乖巧,鼠和狗也够格;

论神通广大,更比不上呼风唤雨的龙。

有意思的是,我们喜爱猴,却没有制造什么有关它的褒义成语。

“沐猴而冠”“心猿意马”都不是什么好。

然而,相比较“蛇蝎心肠”“过街老鼠”,猴的形象并不差。

这么一个既不太好也不太坏的形象,凭什么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细想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猴像人,有“人性”,我们在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像《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狙公喂猴,“朝三暮四”则猴怒,“朝四暮三”则猴喜,所得不多不少,却引发了喜怒变幻,说的不正是芸芸众生的模样?

退一步,就是“食色,性也”的动物;

进一步,也可以是脱胎换骨的人。

再以猴形象的集大成者《西游记》为例,孙悟空调皮、古怪、爱捉弄人、向往自由、蔑视规矩,这些特征,使他谈不上完美,却很接近一个真实复杂、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

而悟空后来皈依佛门,追随玄奘普度众生的理想,历经磨难,成为盖世英雄,这恰恰也像是人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的艰苦跋涉。

有不足也有追求,既滑稽又伟大,悟空是这样,人不是也很类似?

再看《西游记》的其他形象,比如玄奘正经得不近情,八戒懒惰得让人厌烦,沙僧木讷得呆头呆脑,唯独孙悟空却正直中不乏灵气,聪慧里透着狡猾,而且绝不言败、一往无前,这种复杂而饱满的个性,使它成为了几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了。

想想我们的图书、电影、游戏、动画片,有多少是关于猴的,尤其是孙悟空,衍生出了多少丰富的解读与阐释。

猴的形象具有广阔的延展性,可以寄托丰富无限的诠释意义。

十二生肖里,怕是没有哪一个形象的文化衍生创作可以和猴相比了。

想想那么多被我们所铭记的文化形象,恰恰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实丰富。

作为生肖形象的猴,在个性中包含了丰富的多面性,也具备向善、升华的可塑性。

由此而创作出的艺术形象,老百姓往往喜闻乐见。

譬如古代画像中以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民间传说中也有“水中捞月”的猴子,以及当代韩美林画的“水墨猴”等。

唯有在与人的相似中显出其可爱,才会让读者、观众与之心生亲近,产生共鸣。

(选自2016年3月19日《光明日报》,略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第四轮猴年邮票价格暴涨,让人们看到了猴的高人气。

B.孙悟空形象虽不完美,却成为了几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

C.人们喜爱猴,因此也制造了许多有关它的褒义成语。

D.十二生肖里,猴形象的文化衍生创作最丰富。

(2)我们为什么喜欢猴?

请根据文意回答。

三、默写与诗歌鉴赏(共17分)(共3题;

共17分)

9.(8.0分)(2014·

襄阳)古诗文默写。

(1)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

(崔颠《黄鹤楼》)

(2)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论语>十则》中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诗言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载体、心意的寄托。

如《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悦之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10.(4分)(2020·

杭州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天低树:

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②幢(chuá

ng)幢:

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1)两首诗同样描写夜晚,但孟诗描写的是________(天气),元诗描写的是________(天气)。

(2)请赏析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11.(5.0分)(2013·

枣庄)阅读《贾芸谋差》中的一段话,完成下面问题。

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拥着凤姐出来了。

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爱排场的,忙把手① 

着,恭恭敬敬② 

上来请安。

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只问他母亲好:

“怎么不来这里逛逛?

”贾芸道:

“只是身上不好,倒时常惦记着婶娘,要瞧瞧,总不能来。

”凤姐笑道:

“可是你会撒谎!

不是我提,他也就不想我了。

”贾芸笑道:

“侄儿不怕雷劈,就敢在长辈儿跟前撒谎了?

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娘来,说:

‘婶娘身子单弱,事情又多,亏了婶子好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的。

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了。

”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止住了步,问道:

“怎么好好儿的,你们娘儿两个在背地里嚼说起我来?

(1)给划线的字注音。

(2)选文中,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空缺处。

跑、走、举、逼、抢、抬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写出画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好精神:

(4)这段材料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其中的“凤姐”指的是________(人名),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33分)(共3题;

共33分)

12.(12分)(2019八上·

潮安月考)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刀子

田杕(dì

①我家西屋的窗台上,有一把刀子,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子。

②西屋原本是我爷爷住的,爷爷去世后,就没人住了。

我爷爷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磨那把刀子,磨得锃亮锃亮的。

其实,磨了也没有什么用,但他还是要磨。

年轻时,爷爷用这把刀子杀过鬼子,伤过土匪。

刀子是爷爷的骄傲啊!

③砍头不过风吹帽,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这句话,我爷爷经常挂在嘴边。

爷爷骨头架子很大,个儿很高,真有三分梁山好汉的样子。

④爷爷去世后,刀子很久没人磨,就锈了。

⑤不过,现在,我正蹲在院子里,用一块月牙状的磨刀石,磨那把刀子。

⑥刺啦刺啦……

⑦一弯月牙悬于天际。

清冽的月光淹没了我冰冷的目光,逐渐唤醒那把沉睡已久的刀子。

⑧刀子啊,刀子!

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

我一边磨一边想。

⑨老歪是县高中的门卫。

那天,父亲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响的破自行车,顶着刀子般的西北风,满头大汗走了近三个小时,去给我送棉袄,却在学校门口,遇到了麻烦。

那是父亲头一回进城。

他一口浓郁的乡音,再加上有些紧张,说出来的话就很难懂了。

恰好,那天值班的是老歪。

老歪是个急性子,三句话没听完,就冲着父亲开了火。

父亲也很着急,他害怕进不了门,送不了棉衣,于是就跟老歪争执起来,结果被老歪一拳打在鼻子上,当时,就摔在了地上。

⑩我急匆匆地赶到大门口的时候,正看见父亲蹲在地上,满脸的血。

我冲上去就要跟老歪拼命,却被同学死死地拽住了。

同学说,老歪是练家子,你打不过他的。

真的,我真的打不过他。

老歪得有一米八多,浑身的腱子肉,满脸的粉刺,一看就不是善茬。

我们经常看见他在传达室外,哼哼哈哈地练哑铃,做俯卧撑,打沙袋。

老歪是他的外号,不是说他长得歪,而是说他脾气邪。

⑪父亲身上一点也没有爷爷的影子,他身型瘦小,木讷拘谨,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

因此,父亲那张血脸在我心底生了根长了刺,令我寝食难安。

⑫放寒假了,在西屋的窗台上,我又见到久违了的刀子,于是就想起了爷爷,想起了他的那些英雄事迹和豪言壮语。

⑬我磨了整整三个晚上,不是非得磨三个晚上不可,其实只要一个晚上就足够了,但我需要勇气,我在寻找爷爷当年的影子。

面对强悍如斯的老歪,我——一个文弱书生,真的很需要勇气。

⑭第四天晚上,我正准备继续磨刀子,然而,刀子却不见了。

我问父亲。

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

很神秘的样子。

大刚是横行乡里的一个二流子,据说很能打。

⑮大刚很能打,又有刀子在手,而且又在暗处,定然能够马到成功。

我的心渐渐放宽了。

⑯开学后,发现校门口没了老歪邪恶的身影。

我想,大刚肯定是得手了,老歪肯定是没脸再干下去,辞职了。

父亲那张血脸,随着日益紧张劳累的学习,渐渐淡了。

⑰放暑假了,在街上遇到大刚,问起老歪的事,他却矢口否认,说根本就不认识什么老歪。

⑱回到家,问父亲,他笑笑说:

当时怕你去跟人家拼命,骗你的。

后来,我给教育局写了封信,再后来就不清楚了。

⑲我再也没见过那把刀子,不过,我发现父亲也有自己的刀子,那是一把更加锋利的刀子。

(选自《时代文学》2015年第11期)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的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学校门口)

①________

发展(家里,第四天)

高潮和结局(家里,暑假)

父亲给教育局写了信,老歪离开了门卫的岗位。

(2)第⑨⑩段中极力描写老歪身材高大、急性子、脾气邪,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根据提示赏析句子。

①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

(品味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②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4)请说说“刀子”在老田家三代人手里不同的含义。

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

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高碳特征也非常明显。

高碳不仅加剧气候变暖,而且与污染有强相关性。

今天我们已认识到,光讲发展是不够的,还要讲发展方式、选好发展路径。

如果中西部地区沿袭东部一些地区过去的发展路径,我国经济发展就会更高碳。

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转向低碳发展已刻不容缓。

②从能源经济学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可分成两类:

一类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近10吨标准煤;

另一类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是5吨标准煤左右。

两类国家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之多,而人均碳排放相差还不止一倍。

一些人经常以美国的发展为标准,但如果世界其他国家都达到美国那样的人均能耗水平,那就得4个地球才能养活人类。

所以,美国这种高能耗发展模式是不能模仿、不可推广的。

对我国来说,控制总量,坚持高效、洁净、低碳,是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的内涵。

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是低碳能源的“三匹马”,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并驾齐驱、形成合力。

惟有如此,才能更多地替代煤炭。

③在我国,目前已有许多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

近些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淘汰落后产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19.1%,2014年碳强度下降5%;

工业余热替代北方传统供暖规模试点成功;

低碳城市试点初见成效;

等等。

低碳发展使经济增长更理性、质量效益更高。

所以,国际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

低碳发展之路可以通向现代化。

低碳发展以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重塑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走低碳发展之路,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④事实上,低碳发展不仅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促进形成低碳社会。

低碳社会的基础是城乡一个个低碳“细胞”,包括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乡村、低碳家庭等。

如果每个“细胞”都能达到低碳水平,就会带来社会治理、公民素质、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意义非常重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也是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大国。

废弃物不是无用的东西,而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低碳社会中意义重大的新兴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

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能不能实现,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有很大关系。

所以,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人人参与。

⑤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转向绿色低碳发展。

这是一个总趋势,也可以说是一场竞赛。

在这场竞赛中,我国不能落伍,而必须尽快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切实迈向生态文明。

(选自2015年4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

B.走低碳发展之路,就可以通向现代化。

C.低碳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形成低碳社会。

D.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我们人人参与。

(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高碳发展加剧气候变暖、污染环境说起,从而引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努力转向低碳发展,语言简明,有较强的说服力。

B.本文思路清晰,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结合国外、国内的现实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C.第②段例举了两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能耗的事实,并结合我国进行了比较论述,从而证明中国不能模仿美国的高耗能发展模式。

D.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我国将逐步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利用,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

(3)下列对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种低碳能源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统一,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B.这个句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三匹马代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种低碳能源,生动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作用。

C.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作为低碳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D.这个句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种低碳能源用三匹马代指,新颖别致,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4.(12分)(2019·

白山模拟)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意。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或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含,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散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本文作者宋廉,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下面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细致) 

B.尝趋百里外(快步走) 

C.穷冬烈风(深冬,隆冬) 

D.犹幸预君子之列(参与) 

(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4)文中第二段描写天气寒冷的目的是什么?

(5)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哪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写作(共50分,含书写5分)(共1题;

共50分)

15.(50分)(2017八上·

武城开学考)作文:

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

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事件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要求:

1.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4-1、

14-2、

14-3、

14-4、

14-5、

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