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0892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贫困县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以迅猛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力,加速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的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种方式。

无论是教育的形式和学习的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当前和未来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复杂的新环境、新形式和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要占主动地位,就必须努力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大发展,因为信息化有助于教育的现代化,有利于教育的改革,教育结构的调整,为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快知识的更新,观念的转变。

同时给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冲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南方发达地区的教育与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缩小,很快的发展起来。

2003年以来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重点放在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改善了西部地区贫困县的办学条件,奠定了贫困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础。

但是大部分的贫困县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的速度仍然缓慢,甚至在边远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就没有发挥作用,而是成了摆设,使本来投资短缺的教育资源白白浪费,其关键的原因是仍停滞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上,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教育的观念落伍,信息化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足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明确

国家把教育作为发展的的重中之重,投资扶助倾向西部,倾向边远、贫困地区,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向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装备。

然而,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够,只注重政绩,注重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工程导致了现有教育资源管理跟不上,白白搁置在学校没有发挥其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

目前大部分的贫困县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硬件建设投入比软件资源建设多,甚至有个别县只有硬件框架,软件的填充是零。

例如:

2005年至2006年期间文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如: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卫星接收、DVD光盘播放机、电视机)投入约占整个教育投入的20%,而软件资源建设(如教学软件、优质课教学光盘)只占硬件建设的60%,卫星IP资源建设就几乎为零。

从以上投入的比例可以看出贫困县对于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方向没有整体规划,投资偏差很大,比例失衡。

2、忽视了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一些贫困的县教育仍沉静在陈旧的教育思想认识上,只重视小学语文、数学,初中数、理、化、英语、语文教学质量的督导、检查与评估,根本就没有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检查这一项,从思想上缺乏信息化教育科学的认识,就更谈不上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估体系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与组织。

只要求学校开设的有信息技术教育课,忽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的质量。

3、重视教育设备的管理,忽视设备的使用情况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检查中,好多的县涉及了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存在与否的检查,往往忽略教育设备的使用情况的检查。

而学校同样是重视了设备的保管,忽视了信息教育设备的使用,在一些学校多年来发放的信息化教育设备到目前还是封存保管,根本就没有应用于教学当中。

(二)、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够

1、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认识的错误

基础教育是一种普及性、选拔性教育,在贫困县区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在许多小学和中学已渐成风气,尤其是边远农村中小学,学校对升学率为倚重,校长们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不涉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知道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为之甚少。

在工作之余,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问题,对部分学校领导层进行了问卷调查,学校校长知道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只有1.2%,主管教务教学的领导知道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不到3%,80%以上的学校领导根本就不知道信息技术教育,更不知道信息化对学科教育起的作用,所报的态度是只要基础文化课开好,学生成绩考好,开不开信息技术教育课都行,老的办法只要把成绩搞上去,就能在当地教育中名列前茅,就是硬道理。

而没有真正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把信息技术教育全当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仍然停滞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在学校培训中很少有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计划。

2、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误区

资源少,无资源利用和无法利用资源是目前中学教师的普遍存在难点,这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含糊。

首先,教师对教育信息化、信息化资源、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了解。

一些教师认为:

“信息化教育就是计算机教育,信息资源就是存在计算机里的资源。

”还有一部分认为课件就是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全部,同时认为因特网上的资源才是信息资源,很少关注教学光盘、教育素材类的其它资源。

其次,中小学教师建设与应用信息教学资源的能力差,意识比较淡薄。

一方面是长期以“三尺讲台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一本书”成了教师教书习惯,依赖书面教材资源。

误认会操作计算机,会播放光盘就是教育信息化,就有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

另一方面受考试制度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课不在教师年终教学质量绩效考核范围内,所以教师就更无暇顾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

只抓应试教育,忽略了信息化教育对教学的作用。

3、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的认识

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学校,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理解很模糊,认为只有学会打字,会计算机操作,能够上网,就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懂得资源的搜索、收集,学习资源的综合利用。

针对中小学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2006年9月对文县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部分中小学学生进行了调查,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会操作计算机、会打字的有60%,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模糊的约占10%,根本不知道信息技术教育的占30%。

二、教育信息化认识不足的对策

新时期、新形式下,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本身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重要任务,怎样才能改变贫困县教育落后的现状,从真正意义实施党和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就需要改变教育的发展观念,顺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发展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说:

“更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其实质问题还是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树立什么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的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认识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着手,改变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误区。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教育的管理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要想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就得发展好信化教育,发展好信息化教育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提高。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当地教育系统的龙头,一个县教育的指挥部,起着整个县教育的领航作用,如何发挥这个作用直接影响教育发展的快慢,边远贫困县县教育局更要抓好管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1、提高自身认识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县级教育局是教育的管理者、指挥者,所以自身先要提高认识,应该深入研究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政策,研究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标准》试行办法,深刻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明确发展的方向,建立当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方案。

资金的保障体系、投资区域的划分、投资重点的确定、师资培训的规划。

寻找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科学有效,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教育信息化。

2、强化县级电化教育馆(中心)的职能作用

县级教育局要督促管理好教育信息化技术业务部门,特别是县级电教中心(站、馆)作为直接面向基层学校并对电化教育教学实施组织、指导和管理的专业机构,在指导中小学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实施中,县级电化教育馆在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安装施工、工程培训、设施管理、工程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确实在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应用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县、乡、校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出一批典型学校,加以推广,形成集中连片的整体示范区,通过组织应用观摩,巡回指导、专题培训等方法,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指导广大教师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教育的能力。

二是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建立县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

资源建设是现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县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为核心,依托省、市、县、乡、校个人用户的教育信息资源的沟通与共享,县级教育信息中心的建设本着与上级资源互补的原则充实一些实用性强,有地方特点的小型教学资源。

三是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的各项制度,做好检查评估工作,形成激励机制。

信息化教育设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县电教中心及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广、普及、检查、评估上下功夫,定期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进行检查督导,形成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督导评估机制,把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与应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畴。

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目前在贫困县区,远程教育的实施促进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要求,严重制约着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

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培训可采取按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层次、分目标、分区域进行培训的方式。

一是以学校校长为领导层的培训,首先培训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有深层的认识,从思想上、意识上改变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看法,贯彻现代教育思想,从思想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本校信息化教育,培养新形式下现代教育技术竞争意识、生存意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课开设的力度。

二是进行教师全员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参加电教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光盘的播放、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卫星资源接收等相关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处理的基本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

三是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和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使成为一支维护和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骨干队伍。

另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加各种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也可请专家、知名教师到本校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术讲座,上示范课、公开课,结合本校实际,为加快本校发展找准切入点。

(二)、加强对学校管理的力度,督促学校搞好信息化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这样说过:

信息化建设投入固然需要投入,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信息化环境也需要管理建设,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是与此同时,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应用,要把有限的、已有的信息化设备充分的运转起来,使效益达到最大化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必须从基层学校管理、应用效益上抓起。

1、加强学校领导层的管和督促

作为县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教育局,应该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督促,特别是对学校领导层的管理和督促,要求他们不断学习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培养信息化教育创新观念,使其真正发挥统领学校全局,管理指导学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的职能。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凭借一部分人在一段时期的热情,应该是经常化、制度化的事情,应该融入学校日常的教育过程当中。

作为教育局应带领信息技术业务相关人员,经常性对学校的日常教学进行检查,检查信息化教育设备的使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开设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估。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度、管理制度

建立信息化教育激励制度,以制度激发学校领导、教师对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积极性。

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学领导、教师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为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发展好边远地区贫困县信息化技术教育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从发展的眼光,迎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强抓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机遇。

特别是县级教育局要从基层学校抓起,加强对学校信息教育的管理力度,提高学校领导对信息化教育的思想认识,培训教师信息化教育的技术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兴趣。

做到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好,学校管理好,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边远贫困县教育信息化健康、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陕西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6)

2、尹信.浅谈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构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0)

3、李天顺.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2006,(8)

4、郑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培养问题初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