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申报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申报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申报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主管单位:
威宁县扶贫办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
技术依托单位:
县农牧局、县建设局、县民政局、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小海镇银光村
项目建设容及规模:
农村危房补助50万元、村级发展互助资金15万元、扶贫户产业发展项目135万元、合计20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
12个月
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项目区基本情况:
银光村位于小海镇东部,距小海政府驻地14公里,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算大。
平均海拔22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年总辐射为113.26千卡/厘米·
小时,年均温10℃,年总积温3990℃,年降水量980毫米,年无霜期为180天,水资源丰富。
全村耕地面积12891亩,土层肥厚,土壤肥力好,植被不稀疏,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微酸。
全村总户数为689户,总人口为2963人,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50.00元。
银光村的农民综合素质很高,商品意识极强。
在以往市场竞争中已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习惯,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已有许多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
这些为今后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村有235户住房属危房,晴不遮风、阴不避雨、该村是典型的贫困村。
综上所述本村光照充足,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很适合发展产业扶贫项目。
危房改造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积极性高,村两委组织能力强,便于项目实施。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扶贫户产业发展已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可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减少贫困人口。
可使本村农民摆脱家庭小作坊式生产方式,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产业生产路子,发挥自己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技术优势,积极发展本地的产业,扩大市场份额。
蔬菜、马宁署、玉米等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首选作物,发展产业项目对繁荣小海镇市场,开拓县外市场都有重要作用。
发展优质、高效、环保、无污染、安全的蔬菜、马宁署、玉米等可让居民长期稳定吃上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供给充足的“放心食品”。
发展产业项目作为新农村突破口来抓是强村富民的一大举措,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对促进本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意义。
发展产业项目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村民意愿、迎合村民传统的种植习惯。
对保障本村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重大。
发展产业项目符合本村发展的致富门路,围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可示带动周边村寨和全镇乃至全县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产业格局。
通过政府引导,区域集中,规模发展,品牌运作、网络销售。
可使本村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提高了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积极性高。
村级互助资金可以促进本村全方位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该项目很必要,也一定能成功。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发展优质、高效、环保、无污染、安全的蔬菜、马宁署、玉米等可让城乡居民长期稳定吃上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供给充足的“放心食品”。
农民意识强,积极性高,村两委组织能力强,便于项目实施。
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
全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春易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0℃,光能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平均为980.31mm,无霜期平均180天,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
土壤PH值为5,显微酸性。
以上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种植农作物迎合了村民种植习惯,本村劳动力充足,科学种植技术由县农业局组织培训,蔬菜、马宁署、玉米等营养丰富,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市场预测前景好、供不应求。
危房改造可以改变农户居住环境,提高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选择适宜的时机采购原料,减少市场风险,采用“亲帮亲邻帮邻”整合建房资金。
成立小海镇试验区“三大主题”相结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由镇长孟广林任组长、分管扶贫领导英贤任副组长,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具体负责实施项目日常事务。
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强化村民委员会职能建设,千方百计动员群众参与进来,确保该扶贫项目的实施。
成立银光村项目实施管委会,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
项目实施管委会下设项目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
培养和提高群众的自我管理能力。
组建村级蔬菜、马宁署、玉米等行业协会、合作社,在村执行小组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后续服务工作。
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本项目实施期间,将在银光村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项目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聘请县农牧局专家到当地进行现场指导,做到良法到人、良种到田。
实施危房改造农户积极性高,采用“亲帮亲邻帮邻”整合建房资金,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条件。
成立银光村项目实施管理委员会,通过村民选举代表各种类型群众代表加入,下设项目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全程参与村级项目的实施管理。
对加入的代表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综合素质。
对项目实行扶贫到组,扶持到户到人,对扶持到户的种植养殖等项目,由村项目实施管理委员会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召开村民会议研究通过实施方案。
没有召开村民会议通过的实施方案不能实施。
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制度,操作,包括项目实施地点、实施规模、投资概算、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物资采购等进行榜公示。
在村公所设立举报箱,举报。
实施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只要上级部门给予资金扶持,我镇一定通过合理规划,有力措施组织实施好该项目。
市场分析:
:
受自然困素与市场波动双重影响,受村民综合素质,村“两委”组织实施能力、劳动力、种植习惯、资金整合及多方面因素制约。
有蔬菜、玉米、马宁署等种植协会,负责市场营销,可以规避市场风险。
有县农牧局做技术指导,农民种农作物质量稳定、技术规,可以做到种的农作物,无残留农药、无杂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成立试验区三大主题相结合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可通过有力的措施,合理的规划,让危房改造、村级扶助资金等项目顺利实施。
产业组织形式:
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所、扶贫工作站、银光村两委、农业服务中心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负责日常事务。
成立种植协会,负责市场营销,规避市场风险。
避险能力:
加强农民蔬菜生态平衡施肥、温室菜地营养生态特点和肥源因素、地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贮藏保鲜、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等农业科学技术培训,马宁署常规种植、高产玉米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
加强村“两委”组织实施能力建设,确保本村良种到田、良法到人。
带领村民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分田、分户管理,改变传统旧种植方式、做到行政与技术相结合、良种良法相结合,示和推广相结合,宣传和培训相结合。
通过协会搞订单农业规避市场风险,让农民种菜无后顾之忧。
采用“亲帮亲邻帮邻”整合建房资金。
原材料采购应放在淡季,减少市场影响。
村“两委”组织农户投工投劳及协调占用土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村级互助资金由村管理使用,政府跟踪监管,让资金更好的为村发展发挥作用。
项目建设容、规模
建设容及规模:
危房改造需资金50万元、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需15万元、扶贫户产业发展需资金135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
资金用途:
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135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村级互助资金15万元。
该项目农户自筹30万元,以劳折资50万元,共需资金280万元
项目申请依据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办等部门关于推进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黔府办【2010】77号)
省《“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竞争入围暂行办法》
项目技术标准和技术路径
该项目在实施时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农村危房施工及验收相关规定》《农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所选用的原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如暂时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产业项目技术服务由有资质的县农牧局负责,加强农民蔬菜生态平衡施肥、温室菜地营养生态特点和肥源因素、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高产玉米栽培技术,脱毒马宁署栽培等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
确保良种到田、良法到人。
带领村民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分田、分户管理,改变传统旧种植方式、做到行政与技术相结合、良种良法相结合,示和推广相结合。
危房改造项目技术上由建设局负责,注意房屋的通风、光照、保暖、防寒等。
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
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其中扶贫户产业项目135万元,村级互助资金15万元,危房改造50万元。
农户自筹30万元,农户以劳折资50万元,该项目总投资280万元。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2011年1月至2月项目申报。
二、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项目实施及组织验收阶段,(扶贫户产业项目135万元,村级互助资金15万元,危房改造50万)
(一)扶贫户产业项目:
1、2011年3月引进高产、优质、耐寒、耐旱、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种子。
2、2011年4月统一播种、集中连片种植,加大标准化示基地的建设力度。
3、2011年5月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分田分户管理。
监控投入到基地农田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确保达到强制标准要求。
4、2011年6月-8月,加强田间管理。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培育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健康的蔬菜、玉米、马宁署。
组织农户规收获、包装、贮藏、销售。
通过协会+农户形式,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初步形成订单+农户种植+农业部门指导+经纪人收购的订产购销一体化产业链。
5、2011年8月-10月,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6、2011年10月-12月组织项目验收
(二)危房改造:
1、2011年3月确定危房改造农户。
2、2011年4月农户对改造危房规划选址,加大标准化示建设力度。
3、2011年4月统一分房分户管理。
监控农户建房情况,确保达到强制标准要求。
4、2011年5月-10月,完成危房改造工作。
5、2011年10月-12月组织项目验收。
(三)发展村级互助资金:
1、2011年3月到4月成立小海镇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冷圣具体负责该项目的日常事务。
成立银光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工作领导小组,由勇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具体事务。
2、2011年4月-10月对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
完成发展村级互助资金工作。
3、2011年10月-12月组织项目验收。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扶贫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变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让贫困人口脱贫,发家致富。
村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
社会效益:
银光村通过“特色种植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覆盖面大,受益人口多,社会效益明显;
全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示效应好。
通过项目实施能促进人和人、人和政府、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可发挥村民积极性,提高科技意识,市场意识、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结构初步形成,更加科学合理,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有利于农村长期稳定。
生态效益:
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制造小气候,更好的利用植物光和作用。
增加土地利用率。
能更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危房改造可以改善居住环境。
项目建议综合结论
项目申报单位综合结论:
该项目规划合理,措施有力,项目实施预后良好,有市场潜力,我镇有信心有能力实施好该项目。
发展扶贫产业项目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村民意愿、迎合村民传统的种植习惯。
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了农户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农户积极性高,便于组织投工投劳。
村级互助资金可促进村全方位发展。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措施:
由镇长任组长、分管扶贫领导任副组长,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负责项目日常事务。
组建村级行业协会、合作社,在村执行小组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后续服务工作。
(二)技术保障措施:
聘请县农牧局专家到当地进行现场指导,做到“良法到人”、“良种到田”。
(三)项目管理措施:
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豆腐渣”工程。
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对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兑现。
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
对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
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受管护。
对项目实行扶贫到组,扶持到户到人,对扶持到户的种植项目,由村项目实施管理委员会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召开村民会议研究通过实施方案。
(四)服务体系措施:
对全村贫困户建档立卡,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对五保户借助上级扶贫部门实行财政供养。
对丧失劳动力和负担过重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灾因病致贫户,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服务提高抗灾防病能力。
对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开发式扶贫提高其发展能力,做到帮扶人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脱贫时间落实。
使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措施:
1、由村两委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合同,形成订单农业,解除农户种植农作物后顾之忧。
2、由村两委具体组织实施,农户投工投劳改造危房。
3、该项目120户530人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脱贫530人,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上。
4、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贫困优先、典型示,整体规划、分段实施,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
5、银光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该项目直接面对贫困农户,涉及领域宽(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扶贫户、一般户)。
在项目实施前对村贫困户摸底调查,了解各类贫困户情况,低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多数人不会经营,不会管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
中等收入群体的特点。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会经营、有观望等待思想,这部分人有劳力、缺文化、缺技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抓不住机遇脱贫;
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观念严重。
略高收入群体的特点。
温饱完全解决,善经营、会管理、多数有文化、懂技术,无规模经营的资金;
致富门路窄,技术更新慢;
为了让全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通过有力措施,制定合理规划。
在项目实施中,根据本村的特点及项目建设情况,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部分村民形成生产联合,逐步形成专业协会,增强村民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让项目比较客观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调动村民积极性,使村民从“要我建设,转变到我要建设”。
6、走访8种不同类型农户(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扶贫户、一般户、较富裕户、外出务工户、女当家户、),采用访谈方式对各种类型农户贫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解。
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
经过充分准备,在村召开农户大会。
到会农户代表有老党员,有德高望重的村民,有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村民,有长期从事农业、运输业、服务业的村民,有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
有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扶贫户、一般户。
首先对村民进行动员,然后向农户反馈村级调查、农户调查结果,包括村基本情况、贫困情况及分布、当前生产生活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农户项目意愿、建设方式等情况。
接着分性别进行主要问题排序、项目意愿排序,讨论对问题干预的对策建议,讨论完善项目建设方式,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更新观念,扶贫思维与时俱进,站在农民角度想问题,为农民谋发展。
改过去政府主导式扶贫为农民参与式扶贫,激发广大贫困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
改变过去传统旧的扶贫方式,根据本村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参与式”扶贫方式,由群众自己参与项目建设,达到扶一组,富一组,巩固一组,一组带多组,多组带全村,实现整村推进。
项目启动后,村项目管委会及时召集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管小组成员及村民代表分别开会研究各类项目的后续管理办法;
并制定项目建后管护措施,适时组织落实,以延长项目工程的使用寿命,确保工程能持续发挥作用。
到户项目必须实行贫困优先、相对均等、群众自愿,全局平衡的项目分配原则。
明确项目户的实施责任,谁积极、勤劳、肯学、有本事、遵纪守法、做项目效益好就优先、大力扶持谁,建立项目扶持进入退出机制。
市(州、地)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省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