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九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⑦转移情绪,寻求升华;
⑧懂得宣泄,摆脱压力;
⑨寻求帮助,走出挫折;
⑩学会幽默,自我放松。
8、开拓进取精神的作用(为什么要培养开拓进取精神?
)
开拓进取精神是人生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可以帮助人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摒弃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发展求异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断发掘创造潜能,推动人生和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9、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1)每个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相应的后果。
(2)一种行为往往会有多种结果。
(3)由于行为人的动机不同、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因而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行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4)一般情况下,相同的行为往往带来相同的结果。
但是,在不同环境下,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即使是相同的行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10、为什么要“三思而后行”?
(1)三思而后行是提高行为正确性,避免出现不良结果的基本要求。
(2)在做出行为选择和具体行动之前,从多方面考虑,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错误,避免行为的盲目性。
11、如何做到“三思而后行”?
(1)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动机是否端正。
凡是与法律、道德要求相悖的行为都不应该实施。
(2)要考察行为的能力和条件。
能力和条件不具备的行为,往往容易导致失败,也不应该进行。
(3)充分考虑后果和行为应负的责任,考虑自己是否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
12、什么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常是指对自己做的事敢承认、不推卸,对由自己的行为引发的结果不逃避、敢负责的行为和态度。
13、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要求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求我们具有担当的精神,敢于承担责任,不逃避、不退缩。
14、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体现在不逃避结果上,同时还体现在要提高自我控制力上。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及时发现行为偏差,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必要时改变甚至停止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促使行为的结果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善于分辨事情的是非善恶。
(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加强自我训练,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
15、什么是责任?
责任的内涵包括什么?
(1)责任指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群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自觉状态。
(2)责任的内涵包括:
①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②分内应做之事;
③没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
16、如何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要努力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特别是当自己的行为导致了消极的、损害性的后果,并给他人、集体和社会造成了损失的时候,要勇于承担过错,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2)培养守信重诺的品质,能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
对于因行为正确而产生的积极后果,会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对于因行为不当而出现的消极甚至损害性后果,会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承担责任。
(3)从小培养担当意识,承担起继往开来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17、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在社会生活中,无论什么行为都应该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18、什么是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9、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不同,违法行为分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不同,违法行为一般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20、什么是刑事违法行为?
它的特点是什么?
刑事违法行为,也成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的特点: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
21、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它包括哪两类?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包括违反合同和侵权行为两大类。
22、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
各举两例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包括两类:
一是公民或企事业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例如:
开车闯红灯,商场销售过期食品。
二是国家机关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滥用职权、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违法拆迁。
23、什么是法律责任?
什么是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是行为人由于违法或违约行为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制裁是由国家特定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2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
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
另一方面,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而且在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减免或从重、加重法律制裁。
25、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
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
26、简述刑事制裁(包括概念、执行要求)
刑事制裁,也称刑罚、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触犯刑法,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给予的法律制裁。
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手段,所以,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7、刑事制裁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刑事制裁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无罪推定和罪行法定的基本原则。
28、刑罚的分类
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29、民事制裁的概念及其分类
民事制裁是指人们法院依法对违反民事法律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人所处的处罚措施。
分类:
民事制裁包括给予训诫、责令其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和拘留等。
30、行政制裁的概念及其分类
行政制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31、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道重要防线,远离违法犯罪应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底线。
若这一底线失守,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公民个人也会受到伤害。
32、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于联系
(1)区别:
违法与犯罪在所触犯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和执行处罚的机关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区分。
(2)联系:
①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②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违法是犯罪的前提,犯罪是违法行为发展的结果。
犯罪的标志是触犯了刑法。
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由犯小错发展到一般违法和犯罪。
33、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既有源于自身的主观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因素。
一般来说,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4、什么是不良行为?
它是怎样产生的?
不良行为通常是指那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或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
不良行为的产生既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也与行为人的道德水平和不良心理相关。
35、警惕不良行为的原因
(1)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习惯不仅本身具有直接危害,而且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存在潜在的危险。
(2)几乎所有的严重不良行为,都是以不良心理为起点,经由不良行为发展而来的,三者呈现出的是一种不断递进的关系。
(3)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就可能会发展成严重不良行为,而严重不良行为往往会导致违法犯罪。
36、青少年如何拒绝不良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应该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规章制度,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力、控制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改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7、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1)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侵害。
①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做事。
②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引诱,做到不轻信、不结交品行不良的朋友,保证自身的安全。
(2)敢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8、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想成为一个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自觉抵制违法犯罪的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9、正确认识人的生命。
(1)生命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是物质运动的一个过程。
(2)对于生命本身而言,任何生命无论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都是有价值的。
(3)人的生命更是在浩瀚的宇宙空间里散发着独特而璀璨的光亮。
40、珍爱生命的原因。
(1)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只要一次,不仅宝贵而且短暂。
(2)生命不能假设,不可能重新而来。
(3)每个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权利。
(4)珍爱生命也是一种义务。
41、面对宝贵的生命,我们该如何做?
(1)面对宝贵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珍惜,让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更加充实、精彩!
(2)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放弃生命的希望。
困境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在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更能展现生命的力量,提升生命的价值。
42、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
(1)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生命的长度,更取决于生命的厚度;
不仅取决于每一天能否健康生活,更取决于能否为他人和社会付出。
(2)生命中为他人付出得越多,被社会需要得越多,生命就越有价值。
43、体验生命的价值
当我们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帮助和快乐,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自豪,从而使生命里有了更多的幸福体验。
44、追求生命的价值
追求生命的价值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
生命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
其一,存在即价值,是指活着对亲人、朋友、家庭的意义。
其二,创造和奉献产生的价值,是指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贡献。
一个具有创造和奉献精神的生命具有更高的人生价值。
45、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思考自己为什么活着,怎样在社会中生活,并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46、在社会生会中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无法脱离集体和社会而独立存在。
(2)通过工作获得报酬,通过努力获得认可,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表现。
(3)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价值取向联系起来,为他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才能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7、自我价值及其实现。
自我价值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功用和被社会承认的程度,亦称“个人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以回报社会为目的。
48、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凡的人生
(1)生活中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勤劳、朴实、平凡的人,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为他人、为社会尽职尽责,努力付出,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创造了这伟大的时代。
(2)平凡的岗位也许不能创造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是同样需要执着、坚守和奉献精神,同样能够为人民、为社会做奉献,同样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49、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怎样实现人生的意义?
(1)行动创造价值。
人生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今天努力学习必将为明天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2)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处处是创造生命价值之地,天天是创造生命价值之时,人人是创造生命价值之人。
(3)实现人生的意义,就需要从现在开始,树立远大理想,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能力水平,不断进步完善,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50、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
(1)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把时间用在读书、学习、兴趣爱好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丰富。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平凡的实践中进行创造。
(3)积极地把生命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发出“正能量”。
5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财富?
(1)人类通过劳动把自然界提供的原材料转化为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财富。
(2)除了阳光、空气、水等人类生存发展必需的基本物质由自然界提供外,其他必需的物质材料和产品几乎都由劳动创造。
52、人类劳动的分类
人类劳动一般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生理力劳动。
脑力劳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为主的劳动;
体力劳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为主的劳动;
生理力劳动是指人的生理系统主题运动,以保证集体协调一致地运行,如怀孕、分娩就属于生理力劳动。
53、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及其意义。
(1)劳动创造的财富可以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3)人类在劳动中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宗教、文化、艺术等巨大的精神财富。
这些精神财富反映和歌颂了人类的劳动生活,完善了人类的思想情感,提升了人类智慧。
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既包含着体力劳动,又包含着脑力劳动,需要创造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心血和智慧。
54、为什么说劳动是幸福之基?
(1)在劳动中,人们建立了与世界的关系,并随着劳动的进程和变化,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知,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调整着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是创造人生幸福的重要手段。
(2)劳动还密切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任何行业的劳动都是以某种特定方式为社会服务。
离开任何一个行业的劳动,社会的正常运转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往往形成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的共同体,形成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
(3)孩子在劳动中不仅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身体,而且培养了优良的品质。
同时,劳动也锻炼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
(4)劳动是实现个人价值、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
尽管每个人的价值和成功各不相同,但每个成功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依赖于劳动创造。
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其创造成果的大小也成为评价人生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
(5)劳动创造不但能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同时也是改造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劳动贯穿着我们的一生,推动促进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必由之路。
55、物质需求和精神活动的关系
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求,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活动。
因为只有解决了必要的生活资料问题,才有可能进行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等精神活动。
56、如何正确认识行业分工?
(1)社会生活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整体。
为满足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行业分工及相关从业者。
(2)各行各业的人组合在一起,才能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3)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57、如何正确认识职业的不同?
(为什么职业无贵贱?
(1)不同的职业有自身特定的工作方式或工作特点,每一种职业的劳动都能创造出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2)不同的劳动,同样的光荣。
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社会需要,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都能为社会作贡献。
(3)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等观念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共识。
我们要平等地看待不同职业,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成果。
58、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和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本。
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劳动者应是知识化和智能化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且富有创造力的人。
(2)在现代社会,劳动者不仅要有劳动热情,而且要掌握精深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要有创新精神。
59、正确认识劳动权。
(1)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权利。
(2)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60、《中华人共和国劳动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享有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教育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休息、休假权利,按劳取酬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61、全面认识《中华人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所保障的劳动者权利不是劳动行为本身,而是劳动者和雇佣者的权利义务关系。
它是规定劳动者与雇佣者劳动合同关系的依据。
62、怎样确立合法的劳动关系?
合法的劳动关系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通常是以劳动合同的方式确认。
合同一旦确立,即表示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这种劳动关系与一般的家务劳动、学校开展卫生清洁劳动和义务劳动不同。
63、为什么要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正是因为劳动合同体现的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因此,订立的劳动合同必须依法。
只有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64、什么是违约?
违约有什么法律后果?
(1)合同双方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通常称为违约。
(2)一旦违约,就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
65、违约责任由有哪几种形式?
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违约金责任、定金责任。
66、为什么要制定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完善社会主义法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弘扬契约精神,建设守信社会。
(3)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法的保障,才确保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保护了雇佣方的权利,使得依法劳动关系得以维系,从而使劳动行为得以正常进行。
67、学习压力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
(1)学习压力通常是指人在学习活动中所承受的精神负担。
(2)我们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有时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些都是学习压力的具体表现。
68、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通常来自学习者的态度、能力与方法等自身因素;
客观原因通常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
69、学习压力来自哪些方面?
(1)学校方面:
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求高、考试竞争过于激烈。
(2)社会方面:
考试制度、升学竞争、社会舆论。
(3)家庭方面:
父母、亲戚的期望和评价
(4)自身的压力:
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过于计较成绩和名次、学习准备不充分、缺乏自信。
70、怎样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1)学习压力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它,找到解决的方法。
要学会坦然接受并乐观面对学习压力,要善于把学习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
(2)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才能使学习能力处于觉醒状态,学习才会张弛有度,效率才得以提高。
71、我们如何辩证地看待学习压力?
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学习压力
(1)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我
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发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压力过大,超出了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则会导致种种过度紧张、焦虑的身心反应,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
72、如何将学习压力转换成学习动力?
(1)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的;
(2)制订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一步步实现学习目标;
(3)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提高信心和勇气;
(4)和知心朋友积极交流,寻求帮助;
(5)向老师或者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73、什么是厌学情绪?
它会导致哪些不良影响?
(1)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过程及其有关的学习任务表现出无所谓、厌倦,甚至厌恶的心理,这些在学习中出现的负面情绪通常称为厌学情绪。
(2)厌学情绪会导致我们缺乏学习动力,降低学习效率。
同时,还会使我们在精神上萎靡不振,影响我们的健康发展。
74、如何克服厌学情绪?
通常帮助我们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有:
改变学习环境,认识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
调整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学习的成功,等等。
75、什么是考试焦虑?
那些人容易出现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是指因为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担心、紧张或忧虑的情绪状态。
(2)一般来说,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较差的同学,对学习成绩期望值较高的同学,害怕竞争且缺乏竞争经验的同学,以及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比较容易出现考试焦虑。
76、如何看待考试焦虑?
辨证地看待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并不可怕,考试前、考试中的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适度的考试焦虑能使考生保持兴奋和紧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但过度考试焦虑会影响考生发挥正常水平。
过度考试焦虑是可以克服的。
77、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处于特殊的应试情境,或身体不适,或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或缺乏自信,或害怕失败,或追求完美等。
78、如何轻或消除过度的考试焦虑?
(1)克服考试焦虑,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考试只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效果本身。
考试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此,不必把考试结果看得太重,而是要学会通过考试结果,客观分析平时学习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2)准备充分、认真复习是克服考试焦虑的好方法。
平时勤奋学习,考前认真复习,考试时就会充满自信。
如果平时不用功,只依靠考试前的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就可能会引发考试焦虑。
79、为什么要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正确的学习观念对我们的学习行为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
有了正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