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919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x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孙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诈及唐僧的糊涂。

2、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这节课徐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指读)《三打白骨精》。

这是《西游记》里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白骨精唐僧,最主要的人物(孙悟空)

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惊险有趣的故事,导引:

白骨精一变村姑,二变老妇人,三变老公公,目的是(一个字:

骗)唐僧?

孙悟空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拦孙悟空。

[板书]村姑老妇人老公公

孙悟空(打)→白骨精(骗)→唐僧(拦)→孙悟空

2、这就是故事情节。

文章通过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

二、主块:

(一)一打白骨精:

(出示2-4节)

我们先看悟空一打白骨精。

请自由读2-4小节,认真地读,用心地读,你对(孙悟空、白骨精、唐僧)这三个人物有什么发现?

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一说。

1、孙悟空一打白骨精是怎么打的?

出示第3小节。

你对悟空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

(本领高强、救师心切)

2、师:

悟空认出白骨精,举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脸一棒,你看这一打,打得快不快?

猛不猛?

这就叫——猛打。

3、读第3节,读得不错,给我们再次展现了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画面,但听起来有些温柔,缺少气势。

怎么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呢?

徐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我们可以联系第2节白骨精出场的画面来体会。

出示第2节。

个别读。

你对白骨精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有些手段]。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

“造化!

造化!

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机会来了!

”[露出了吃人的妖精本性]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狡诈]

△请学生不胜欢喜地说一说。

△为什么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而不是猪八戒和沙僧?

4、白骨精如此歹毒,如此狡诈,但都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识破,情况十分紧急,救师心切的悟空当然要猛打!

再来读第3节。

读得快些,表现情况紧急。

学生试读,师示范。

5、妖精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为什么还要扔下一具假尸首?

(迷惑唐僧),你看,人妖不分的唐僧真的给迷惑了。

听老师读第4小节

(读时去掉“有些”)。

引导比较“有些相信”和“相信”(有些相信即还有点怀疑。

你看悟空是怎么做的?

(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

)(干嘛不直接告诉唐僧村姑是妖精呢?

用事实说话。

(二)读二打白骨精

你看,悟空是多么机智啊,但是,肉眼凡胎的唐僧还是半信半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骨精又来啦!

1、个别(2生分别读)读5-6节。

二打白骨精。

2、说说孙悟空二打白骨精。

为什么“也不说话”?

(急打)(联系白骨精的表现,和一打的情节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打得这么急?

△如果学生讲不到“闪”,师追问,请再读读白骨精出现的情节,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破绽?

悟空火眼金睛,马上识破了破绽,所以要急打)

联系前面(山坡上闪[敏捷,急切地想吃唐僧肉,凶残。

当然也露出一个破绽]]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年龄大,找女儿,进一步欺骗有有菩萨心肠的唐僧,前面打了村姑唐僧都责怪了悟空,何况这样一位老妇人呢?

联系一打白骨精来说一说。

(唐僧已经扯住悟空,责怪,有些相信,说也白说,还不如先斩后奏。

如果说一打是猛打,那么二打就是急打。

而这儿的急打是急中有准备,急中有智慧,急中有思想。

4、但是这一打,真的打坏了,惊得唐僧从马上摔下来;这一打,打深了唐僧师徒的矛盾。

读第6节,要理解唐僧师徒的矛盾冲突,关键要扣住什么理解?

(人物的对话)

教师出示:

唐僧(念咒):

用简短的话表现唐僧非常生气

悟空(哀告):

唐僧(左指、右指):

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悟空(指地上,关键辩解):

它是妖精!

唐僧(手指悟空,全身颤抖):

胡说!

哪有那么多妖精!

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悟空(眼珠一转,伤心,指头上的金箍):

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

唐僧(一愣):

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

悟空(嘻笑):

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

唐僧(无奈):

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悟空(忙点头):

是,是,师父,请上马。

(1)填空。

为了充分表现唐僧师徒的矛盾冲突,没有语言的地方,我们可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情节加上语言;有些地方还可以配上一些表情、动作。

(2)出示参考,学生在下面演读。

投影出示:

供大家参考:

唐僧(念咒):

若不听话,让你头疼;若不听话,让你头疼……

悟空(哀告):

师父别念了,师父别念了……

唐僧(生气):

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悟空(辩解):

它是妖精!

唐僧(手指悟空,全身颤抖):

胡说!

哪有那么多妖精!

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悟空(眼珠一转):

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

唐僧(一愣):

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

悟空(嘻笑):

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

唐僧(无奈):

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悟空(忙点头):

是,是,师父,请上马。

(3)学生一组上来表演朗读。

[道具:

坐在凳子上,表示唐僧坐在地上。

]师随时进行动作和语言的指导,适当示范。

(4)全班一半做唐僧,一半做悟空演读。

(三)读三打白骨精

好说歹说,悟空终于凭借自己的机智留在了师父身边,但是唐僧已经完全被白骨精迷惑了,已经完全对悟空失去了信任。

白骨精又来了,面对新的危机,悟空又该如何应对呢?

1、齐读第7小节。

2、如果说第一次是猛打,第二次是急打,那么这次是(巧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笑:

这一笑意味深长,有迷惑,有警告,还有自信。

让生笑着对白骨精(师)说一说

叫众神:

找到人证。

前面打开罐子是出示物证,这里叫众神是出示人证。

人证物证俱在,你唐僧总该相信俺老孙了吧?

小结:

这一藏,躲过了紧箍咒;这一笑,迷惑了妖精;这一叫,又征服了师父,你看悟空多么的机智啊,所以说,这三打叫(巧)智打。

机智的悟空打死白骨精,你们高兴不高兴?

(高兴),好,我们一起读: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起读: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总结:

1、真不容易,孙悟空大显神通,运用自己的智慧终于打死了白骨精,这就叫(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以下部分如果时间允许,大胆让学生质疑,问题从学生当中来可能课堂的效果更佳。

]

2、哦,对了,

(一)白骨精为什么第一次要变成村姑,第二次要变成老妇人,而第三次是变成老公公?

▲白骨精是不是随心所欲地变的?

生说:

这三人正好是一家人,造成孙悟空让人家家破人亡的假象,这就让唐僧进一步坚定了赶走悟空的决心。

因为,白骨精加害唐僧的最大障碍就是孙悟空。

如果唐僧赶跑悟空,妖精加害唐僧也就易如反掌了。

师小结:

你看,白骨精是多么狡诈啊,它一变村姑施的是美人计;二变老妇人,施的是苦肉计;三变老公公,施的是离间计。

连起来,就是连环计,看来白骨精也读过《孙子兵法》!

3、白骨精有三变,孙悟空就有三打,为什么第一次、第二次打不死,而要到第三次才打死白骨精?

我们再来看看三打的过程,你有没有发现当中的蹊跷?

[出示三打的过程]

生:

(1)、第一次,有准备;第二次,有空档;第三次,没机会。

(2)、使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

(3)、更能体现降妖除魔的艰巨性,当然也更能表现悟空的机智。

师小结:

这就是故事的细节啊!

我们读书的时候抓住故事的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故事前后的情节贯穿起来,就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种多么好的读书方法啊。

4、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人物是孙悟空,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的笔墨写白骨精,写唐僧?

(这样的写法叫反衬)

小结:

用白骨精的狡诈,唐僧的糊涂来反衬悟空的机智。

(红色大字板书:

机智狡诈糊涂)

5、同学们,你们觉得“三打白骨精”写得有意思吧?

其实,中国传统小说很喜欢用“三”字来设计故事。

三的拓展: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

如果你能像我们今天读《三打白骨精》一样抓住故事的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故事前后的情节贯穿起来,你会发现每一次都不一样,每一次都写得十分的精彩,每一次都会体验到更多的阅读快乐。

6、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这里奖励大家欣赏动画歌曲《猴哥》,下发《童报》第30期(西游记专版):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孙行者。

猴哥猴哥,你真太难得,紧箍咒再念,没改变老孙的本色。

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识破。

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抖一抖威风山崩地也裂。

哪里有难都想你,哪里有险都有哥。

身经百战打头阵,惩恶扬善心如佛。

你的美名万人传,你的故事千家说,金箍棒啊永闪烁,扫清天下浊。

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

板书:

孙悟空(打)→白骨精(骗)→唐僧(拦)孙悟空

机智狡诈糊涂

猛打村姑

急打老妇人

巧打老公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