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90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docx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蒸发工段生产特点、常见事故及预防

一、生产特点

  

(一)高温蒸汽运行

  蒸发工段各装置是在高温高压蒸汽加热下运用的,通常加热蒸汽(表压0.8MPa)最高温度可达170℃所以要求蒸发设及管道具有良好的外保温及隔热措施;在设计、制作、安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管道的热胀冷缩因素,所有管道连接处要有足够的补偿系数;以防止在开停车和运行过程中因热胀冷缩而拉裂管道之间的连接,发生设备损坏事故。

  由于蒸发各设备在高温蒸汽条件下运行,一旦蒸汽外泄极易发生人身烫伤事故,因此预防热水、蒸汽烫伤是本工段一项重要安全措施。

要加强本岗位操作的安全责任感•杜绝因设备、管道中的“跑、冒、滴、漏”而引起的事故。

平时要严格按岗位操作法操作,加强巡回检查,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路线,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汇报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修地理除故障。

  (三)防止烧碱液化学灼伤

  烧碱的腐蚀性极强。

凡是操作与烧碱有关的装置设备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穿好胶靴。

以防止烧碱液飞溅触及人体眼睛及皮肤。

因此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对操作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和应知、应会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要严肃劳动纪律。

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生产工艺纪律的管理,严禁违章及野蛮操作。

对接触烧碱的装置,要根据碱液的操作温度和浓度。

按金属材料对烧碱的耐蚀性等级要求正确选材设备制造要有严格的加工工艺,确保运行装置的完楚性与可靠性。

要组织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制订好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搞好设备维修。

防止生产中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烧碱液溅入眼部是烧碱蒸发生产_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均伤事故。

故各级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都必需给以高度重视平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预防发生这类灼伤事故。

对发生事故要做到吁三不放过”。

要特别加强对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的监督与检查∥并及时改进装置结构,以防止操作与检修人员被烧碱灼伤等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此外还耍加强对液体烧碱的贮运管理。

防止烧碱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安全操作要点

  

(一)严格控制好蒸发器各效液面列规定的液面

  在蒸发生产实际操作中。

要严格控制好各效蒸发器的液面在工艺要求的适宜位鬣。

如果蒸发器液面控制过高,一会造成回汽水带碱,严重时甚至发生飞碱跑料事故;但如蒸发器液而控制过低,易造成蒸发器加热室压力升高•加热室易积盐、堵塞造成传热系数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蒸碱正常工艺操作e

  

(二)经常注意蒸发器各效过料情况及管路、蒸发器锥底、阀门是否被盐堵塞由于在蒸发过程中。

电解液连续不断地被蒸汽加热t浓缩而电解液中所含有的氯化钠随着烧碱浓度升高而溶解度不断下降,最后大部分成结晶状态氯化钠析出。

在浓碱液中,盐泥呈悬浮状态存在于碱液中。

如果分离盐泥不及时将会堵塞管道、阀门、蒸发加热室。

如发现结晶盐堵塞情况•可及时用水冲洗畅通。

或借用真空抽拉等措。

施补救。

  三、注意各仪表应灵敏可靠

  必须随时注意蒸发器各效压力表、温度表及末效真空表,应灵敏可靠。

依此判断蒸发器操作情况是否属正常。

由于蒸发碱液中悬浮有大量析出的结晶盐泥,要重点防止仪表被盐泥堵塞央灵,需定期用水冲洗清理仪表。

发现真空度不正常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四)操作中应力口强安全防范工作

  由于蒸发生产爆在一定蒸汽压力及高温、高浓度碱溶液下进行,为了预防物料突发喷出事故,开车前有关专职人员必须再次对蒸发器进行严格检查。

设备简体的横向焊缝应与支座借开,焊缝上或焊缝周围禁止开孔,全部焊缝要进行探伤及作仔细检验。

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焊缝有足够的气密性。

对薄弱环节及受压点(如分离器进出口法兰等)采取防护措施。

高温高浓度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造成玻璃遭受腐蚀破坏。

因此蒸发设备上安装的玻璃视镜面上要村有聚四氟乙烯薄膜保护层。

并要定期检查、更换操作工要穿戴好防护用品。

佩戴防护眼镜,防止碱液渗漏外喷灼伤人员。

操作时要尽心尽力。

认真负责。

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防止加热蒸汽压力过高引起超压,危及人身安全。

  (五)蒸发工段检修中应注意自台安全事项

  由于蒸发工段的特殊性,以及管道复杂、阀门较多,高浓度的烧碱溶液能引起皮肤化学灼伤。

吸入烧碱雾沫或高浓度碱蒸汽可使人体气管和肺部严重损害。

烧碱液溅入眼睛会影响视力甚至会导致失明等特点,因此进行蒸发工段各项检修工作时,检修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必须与操作工和工段长取得联系以免因交接协调失误造成事故。

检修传动设备时。

应当将电源切断。

拔掉保险丝。

并悬挂“禁止合闸”等警告牌,卸下传动皮带。

关闭所有阀门。

必要时加封有编号的盲板进行隔离。

在检修管道或设备前。

必须泄压泄料并用冷水冲洗降温,用清水彻底冲洗设备内残存碱液。

检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进蒸发罐操作时要办理许可证并得到批准罐外必须有人监护。

监护人要坚守岗位,随时与罐内人取得联系。

拆除法兰螺丝时,应当对角拆卸,在确认没有残液之后。

再将螺丝卸下。

在卸螺丝时人要站在侧面,管口下面不得站人。

检修后的设备要试压、试漏,液压试验的压力为操作压力的1.25倍。

为保证蒸发器正常操作。

必须在蒸发器上设置安全阀并定期校验。

此外还要求在蒸发设备投入使用后第二天再一次拧紧螺丝。

以防止可能的泄漏。

  (六)开、停车注意事项

  以三效顺流蒸发工艺为例。

蒸发工段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效蒸发器加热室内有否剩水。

  

(2)检查所有阀门是否正常,并按工艺规定开、关着。

  (3)检查蒸发器的放料阀、取样阀是否关闭及完好。

  (4)检查电解液进料同路阀门是否打开。

  (5)仔细检查安装的各台压力表、真空表、油压阀、液面自控装置、安全阀是否完好,开启动作灵活、无故障,并经校验正常可靠。

  (6)回汽水阀门调入蒸发工段回汽水槽,作洗盐用。

待开车正常分析合格后。

再调送锅炉工段。

班长复查确认,开车前值班主任给予再次确认。

  (7)检查油泵系统设备、管路完好无损。

  (8)工段照明应完好,设备周围严禁堆放闲散杂物。

特别要禁放易燃易爆物品。

  (9)辅助设备如供水、供汽、压缩空气系统等。

都应先投入正常运行。

  开车:

  

(1)班长将凉水楼系统正常开车运行。

然后开上电解液进料泵。

  

(2)蒸发器进料。

首先将第一效蒸发器进料阀打开。

使电解液进入第一效蒸发器,当电解液液面达到蒸发器规定的液位时。

开第一效循环泵。

使电解液进入第二效蒸发器,当液面进到规定液位时。

开第二效循环泵使料液进入第三效蒸发器。

当料液进到规定液位后,可准备通汽。

  (3)蒸发器通入蒸汽开始正常生产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

先打开放空阀,然后缓慢开启总蒸汽阀(通汽在0~l5分钟内压力控制在0.2MPa)。

当蒸发器加热,放空阀的冷空气排完后。

并有阵阵蒸汽排出,可关闭放空阀。

当蒸发器内碱液全部均匀沸腾时,可逐渐开足总蒸汽阀。

当测定回汽水无碱性后。

即可调开回汽水阀,将回汽水送化盐工段预热器预热盐水后,送锅炉房冷凝水槽回收再用。

  正常停车(计划停车):

  

(1)停车进料。

在计划停车前2小时左右停止进料,并将各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调入自用的回汽水槽。

  

(2)降低蒸汽压力。

通知班长、值班主任向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

逐步降低蒸汽压力。

  (3)过料•由第一效蒸发器过料入第二效蒸发器,再过料入第三效蒸发器了第三效过料至高位槽,当碱浓度减小且低于控制指标时,送进料桶。

  (4)清洗。

当各效料分别过完时,即由各效进水清洗,包括清洗除沫帽和旋液分离器。

  (5)停供蒸汽。

待第三效进水清洗15---,20分钟后,通知班长、值班主任与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关闭蒸汽阀门。

然后打开各效蒸发器的放空阀。

  (6)停泵•将各效蒸发器的洗液打往高位槽,通知拉盐岗位停循环泵,并告知班长停进料泵、回汽水泵及停凉水楼系统。

临时停车(由值班主任通知当班班长,再由班长通知有关岗位进行停车)。

  

(1)先调一、二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至自用回汽水槽,然后由值班主任与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关闭蒸汽阀。

  

(2)打开各效蒸发器的放空阀。

  (3)按所需要处理的生产故障进行处理。

  紧急停车(进料泵跳电):

  

(1)先将蒸发器放空阀门全部打开,并停止进料。

蒸发器进料阀关上,回路阀门打开。

  

(2)调一、二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至自用回汽水槽。

  (3)立即关上各效蒸发器锥底大阀门。

  (4)立即与厂调度或锅炉房进行联系,关上蒸汽阀门(情况紧急时当班者可直接与调度室或锅炉间联系停止供汽)。

  三、常见事故及预防

  

(一)高温液碱或蒸汽外泄

  在蒸发器设备和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人体皮肤、皮革、毛织品及蛋白质等都有强烈侵蚀作用,温度的升高加剧了腐蚀性。

为了预防物料喷出,开车前必须进行检查,对薄弱环节采取防护措施,操作工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尽力尽责。

  1.产生原因

  

(1)设备和管道中焊缝、法兰、密封填料处、膨胀节等薄弱环节处,尤其在蒸发工段开、停车时受热胀冷缩的应力影响,造成拉裂、开口。

发生碱液或蒸汽外泄。

  

(2)管道内有存水未放清,冬天气温低,结冰将管道胀裂。

在开车时蒸汽把冰熔化后。

蒸汽大量喷出,造成烫伤事故。

  (3)设备管道等受到腐蚀。

壁厚减薄。

强度降低,尤其在开停车时受压力冲击,造成热浓烧碱液从腐蚀处喷出造成化学灼伤事故。

  2.预防措施

  

(1)蒸发设备及管道在设计、制造、安装及检修均需按有关规定标准执行,严格把关不得临时凑合。

设备交付使用前行专职人员验收。

开车前的试漏工作要严格把关。

  

(2)要充分考虑到蒸发器热胀冷缩的温度补偿,合理配管及膨胀节的设置。

对薄弱环节

  采取补焊加强等安全预防措施。

  (3)对长期使用的蒸发设备,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测壁厚及腐蚀情况。

对腐蚀情况要进行测评。

有的可降级使用,严重的判废。

  (4)当发生高温液碱或蒸汽严重外泄时,应立即停车检修。

操作工和检修工要穿戴好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尽心尽责,严守劳动纪律,按时进行巡回检查。

  (5)当人的眼睛或皮肤溅上烧碱液后,须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稀硼酸水彻底清洗,再去医务部门或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二)管路堵塞。

物料不通,蒸发器阀门堵塞

  1.产生原因

  烧碱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由于电解液连续不断地被蒸汽加热、沸腾、蒸发、浓缩,随着烧碱浓度不断提高而电解液中所含的氯化钠溶解度不断下降。

最后成结晶状态氯化钠析出悬浮在碱液之中。

如果分离盐泥不够及时,氯化钠结晶变大,会堵塞管道、阀门、蒸发器加热室。

造成物料不能流通影响蒸发工艺操作的正常运行。

  2.预防措施

  在蒸发过程中要及时分离盐泥。

注意盐碱分离的旋液分离器使用效果。

发现分离盐泥效果差时要及时调整操作进行处理。

堵塞时要及时冲通,保证正常运行。

对第二效蒸发器-每次接班后用水进行小洗一次。

对第三效蒸发器•隔四天进行彻底大洗一次如发现结晶盐堵塞管道、阀门等情况时。

可及时用加压水清洗畅通或借用真空抽吸等补救措施,来达到管道、阀门的畅通无阻。

  (三)蒸发器视镜破裂,造成热浓碱液外泄

  l产生原因

  高温、高浓度烧碱溶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对许多物质均呈强腐蚀。

高温高浓度烧碱能与玻璃发生化学反应。

造成玻璃碱蚀,厚度减薄,机械强度降低,受压后爆裂,引起热浓碱液外泄,易发生化学灼伤事故。

  烧碱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生成硅酸钠:

  2NaOH+Si02=Na2si03+H2O

  2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蒸发器上安装的玻璃视镜受烧碱溶液的腐蚀。

可在玻璃视镜上面衬透明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保护层,并要定期进行检查更换I也可采用薄膜保护层对玻璃视镜进行防腐保护蒸发器的视镜在日常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