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908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格式.docx

3.通过展示,交流,互相检查等活动,能用刻度尺测量线的长度,并能用直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

评价任务:

1.根据操作活动,学生说出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活动一:

回家测量课桌的长,课上汇报。

|(用彩笔、本、书等测量课桌的长)

2.你能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吗?

活动二:

认识尺子,哪些东西是每把尺子上都有的。

(四要素)

活动三:

认识尺子上1厘米。

活动四:

感受生活中的1厘米。

活动五:

学会测量物品。

数的过程就是度量单位1厘米累加的过程。

活动六:

同桌合作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

两人交流测量的结果是否一样,以及测量的方法。

活动七:

不对准0刻度怎么测量铅笔的长度。

活动八:

判断小熊的四种测量方法并说原因。

活动九:

小结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活动二-九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

1.完成书上51页量3厘米的线和画4厘米长的线。

量3厘米的线,画4厘米长的线。

提醒标注长度。

活动十:

52页2题和3题。

通过活动九、十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

90%的学生能正确完成课后习题1、2题。

通过全班订正答案,判断学生周长知识的应用情况。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引导观察、小组研讨、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0刻度及没有0刻度的直尺各一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1、汇报测量课桌的长度。

师:

我们课桌的长度是一样的!

你能想到用什么工具测量出它的长度呢?

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学生回答采用彩笔、书本等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谁来说说原因?

生:

因为他们用的工具不一样,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2.师总结:

同意她的说法吗?

(同意!

)没错!

测量同样的物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同,只有当工具相同时,结果才会相同,所以,我们要找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那我们采用什么工具测量好呢?

——尺子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

课前小研究

(一):

观察尺子,你都看到了什么?

介绍刻度、刻度线、厘米。

数字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三种长度不同的竖线叫刻度线;

0刻度在尺子最左边,表示起点;

尺子上的“cm”是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也可以用厘米表示。

{板书:

长度单位——厘米(cm)}。

2、认识尺子上的1厘米。

小研究

(二)说一说,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多长?

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这样长的一段吗?

你有什么发现?

和同桌交流,汇报:

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0刻度到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那在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

请大家指出来。

(演示课件5)

生1:

数字2——3是1厘米长。

生2:

数字4——5是1厘米长。

我们用一句话话来说,即尺子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感知生活中的1厘米。

找到这么多1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吗?

(学生试着比划)

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张开,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轻地把手指抽出来,注意两个手指保持不动,看看中间的间隙有多长,这段间隙的长度就是1厘米,记住1厘米有多长。

(学生操作)

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想起来了吗?

生比划,师验证,同桌再互相验证。

4、找生活中的1厘米。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那除了在尺子上能找到表示1厘米的长度之外,想一下,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呢?

谁愿意来说说?

老师给点提示你们,比如说从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我们的学习用品中去找。

(演示课件6)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边说边演示课件:

食指的宽度、指甲盖的宽、鼻孔等;

橡皮的厚、钉书钉的长、书本的厚度、透明胶的宽等。

在我们生活当中,其实还有许多物体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例子,这个留给大家课后再找。

在我们的身上或许多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你能找到这样的物体吗?

(学生找,汇报)

5、在尺子上找其他的长度。

刚刚大家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那么从0刻度到刻度2的长度是多少?

(生回答:

2厘米)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2厘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你能找到3厘米吗?

能快速找到5厘米吗?

你们找得这么快的窍门是什么?

总结:

方法1:

两个数字是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方法2:

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三、自学探究,寻找方法

1.演示课件:

铅笔有多长?

在测量之前,同桌合作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

两人交流。

测量的结果是否一样,以及测量的方法师:

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真正长度?

(想!

)好!

我们就来量一下,看它到底有多长?

请看大屏幕!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老师边说边演示课件10)我们要注意:

(1)、将物体和尺子放平

(2)、物体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对齐

(3)、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几,物体长度就是几厘米。

(演示课件11)0刻度表示起点,所以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是从0刻度开始

的,但是如果它没有0刻度的话,那该怎么测量呢?

可以从后面某一个数字量起。

师总结:

如果没有0刻度,可以从后面的某一数字开始量起,那读数的时候用大的刻度减去小的刻度,得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2、师:

(演示课件12)现在呢,有4只小熊它们也认识了尺子,想利用尺子来测量铅笔的长度,小熊们想请你们来充当评委,评一下看谁的测量方法是对的。

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51页第三题!

谁愿意当裁判评一评?

(指名回答)

第1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是错的,物体没有对齐0刻度。

生2:

第2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是对的。

生3:

第3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是对的,但它的结果错了。

生4:

第4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是对的,1—6相差5厘米,所以是5厘米。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演示课件。

3、师:

当了一回裁判,想不想亲自动手量一量?

)看来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好!

请同学们看教材51页第4题的第

(1)小题量一量它有多长(演示课件13),赶紧动手把它完成。

(由学生揭示答案之后,老师演示课件测量的过程)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同时,也要学会用尺子来画某一长度的线段,那我们如何利用尺子画线段呢?

用尺子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演示课件14)先画一个端点,端点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数出规定的长度,画上另一个端点,连接两个端点,所得图形就是规定长度的线段。

最后为了清楚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我们把它标出来。

整个画的过程演示完给大家看了,请你们自己动手在课本上把它完成。

(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生快速说答案。

2、测量小棒的长度

六、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先画一个端点,端点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数出规定的长度,画出另一个端点,连接两个端点,所得图形就是规定长的线的长度。

学生试画8厘米长的线段

七、板书设计: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认识厘米)

起点、刻度、刻度线、长度单位:

厘米cm

1厘米=1cm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

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在尺子上找1厘米,再试着比划一厘米,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把1厘米的小棒夹住,再把小棒轻轻地抽出来,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再次比划,老师验证、同桌验证,调整用手势表示1厘米。

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

就是这样在往复用手势比量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心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上课伊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桌子的结论,这过程中我绝不作半点代替。

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接着进入认识几厘米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尺子上长出2厘米、3厘米长度,并说出道理,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数字之间有几个1厘米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当中学生始终是知识的发现者。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时间和空间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

只要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