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871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docx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动态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篇一:

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应变片粘贴、使用的基本方法

  2、学习电桥的联线方法及电桥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学习使用ws-3811应变仪测量应变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惠斯登电桥原理进行测量

  三、实验仪器

  微型计算机、ws-3811数字式应变仪、桥盒、应变片及其附件

  四、实验内容

  1.选择与桥盒内置电阻相匹配的应变片;

  2.用砂纸打磨钢片表面测点,使测点表面平整、光洁,并做清洁处理;

  3.用胶水把应变片和转接片贴到测点上,尽量使应变片与被测物紧密贴合,如图1所

  示;

  4.放置几分钟,使它自然干燥;

  5.如图2把导线接到桥盒插头上;

  6.打开应变数据采集程序,进行测试和设置:

应变量程设置为±40000με,滤波频率

  设置为20hz,界面如图3;

  7.校准仪器,选择“自动校准”,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

  8.动态应变数据采集。

把桥盒连接到试验仪上,试验仪已与电脑连接。

把被测金属长

  片的一端用手按在桌沿,使它伸出桌面。

设置好参数,点击“开始示波”,此时波形为一条直线,说明连接正常,再用手拨动金属长片伸出桌面的那一端使它振动,这时波形如图5,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

  9.截图,保存数据。

实验完成。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六、思考题

  1.半桥接法应用于两个应变片,1/4桥接法应用于一个应变片,前者的桥盒上多接了一根两个应变片的共用线,少了一个短接插片。

  2.清零操作是为了使开始的电压偏移量变为零,而校准的目的是使测试值更加精确,减少仪器的误差。

  篇二: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含实验数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

  1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工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和检查方法及应变片在测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实质是一种传感器,它是被测试件粘贴应变片后在外载的作用下,其电阻丝栅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通过阻桥与静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可测出应变大小,从而可计算出应力大小和变化的趋势,为分析受力试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QJ-24型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焊锡、镊子、502胶、丙酮或酒精、连接导线、防潮材料、棉花、砂纸、应变片、连接片。

  四、实验步骤

  1、确定贴片位置

  本实验是在一梁片上粘贴四块电阻应变片,如图所示:

  2、选片

  1)种类及规格选择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

常用是3*5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

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

R1*R3=R2*R4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0.2欧。

  一组误差小于0.2%。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a.机械打磨,如砂轮机b.手工打磨,如砂纸

  打磨面积应大于应变片面积2倍,表面质量为Ra=3.2um。

应成45度交叉打磨。

因为这样便于胶水的沉积。

  2)清洁表面

  用棉花粘积丙酮先除去油污,后用酒精清洗,直到表面干净为止。

  3)粘贴。

涂上502胶后在电阻应变片上覆盖一薄塑料模并加压,注意电阻应变片的正反面。

反面涂胶,而正面不涂胶。

应变片贴好后接着贴连接片。

4)组桥:

根据要求可组半桥或全桥。

5)检查。

  用万用表量是否断路或开路,用兆欧表量应变片与被测试件的绝缘电阻,静态测试中应大于100m欧,动态测试中应大于50m欧。

6)密封

  为了防止电阻应变被破坏和受潮,一般用Ab胶覆盖在应变片上起到密封和保护作用,为将来长期监测做好准备。

  实验心得: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是一个需要细心以及耐心的过程吗,实验中很好的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使我们对基本的粘贴工艺有所了解,为以后从事工作或科研奠定基础。

  实验二静态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静态应变测量方法2.熟悉静态应变仪的使用方法3.学会静态应变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仪器

  1.Ts3861型静态应变仪静态应变仪2.等强度梁3.加载杆4.砝码

  三、实验仪器工作原理

  本仪器由精密恒流源,多路切换开关,前置放大器,低通滤波器,  

A/D转换器,单片机,显示电路,电源等部分组成见方框图。

  本机桥路激励采用恒流源模式,电子开关切换测点,电路新颖,工作合理。

图2为单片工作简图,图3为其中一路的等效电路

  图中

  Rk——切换开关等效电阻

  RL——应变片引线电阻Rg——应变片电阻Ib——恒定电流源

  在图3回路中,电流恒定不变,信号从c点输出。

开关等效电阻Rk的影响被排除,引线电阻RL固定不变,对输出无影响,也无需长导线修正。

只要测出ΔRg即等效了应变的测量。

  根据应变片原理

  由于采用恒流激励则

  由上式可见u和K为常数。

只要测出Δu就可换算成相应的应变值,这里不存在非线性误差。

  本仪器桥路平衡采用初值扣除的方法,测量前将每个测点桥路不平衡值即初始值显示存贮,在随后测量中将该点初值扣除,实现了自动平衡的功能。

为简化操作,本机仅用5只按钮实现通道选择,数据发送,初值显示,测量值显示等基本功能,具有简单易学,使用方便。

对于桥路形式,应变片阻值及灵敏系数等使用频度较低的功能采用硬件方式,具有一目了然,不易出错的特点,更适合教学实验使用。

当使用计算机控制时,一切功能均由鼠标控制,具备虚拟仪器的特点。

  四、实验步骤

  1.全桥测量方式组桥及连线

  等强度梁上已贴好4片应变片(R1、R2、R3、R4),已密封,按全桥方式组桥并连接

  在Ts3861型静态应变仪静态应变仪的第1通道接线端子上

  2.Ts3861型静态应变仪设置1)确定桥路电阻

  根据应变片的阻值拨入相应的代码,“1”表示120Ω,“2”表示350Ω,“3”表示500Ω,“4”表示1000Ω。

2)设置灵敏度系数K

  对照应变片灵敏系数(由应变片生产厂提供)拨入相应的数值。

例如:

应变片灵敏系数K=2.1,开关应设置为“210”。

3)选择桥路形式为全桥在后面板上选择桥路形式3.显示初始值

  测点接线完毕,按“初值”钮,仪器显示该点桥路的初始值,按通道选择钮,使每个测点桥路的初始值都显示一遍,显示的同时也存贮各路初值。

4.测量

  按“测量”钮,未加信号时各测点应显示全零,仪器已将初值自动扣除,某测点扣零后仍有数字,可重复操作4,5步使其显示在±2字以内,若某测点开路(未接任何桥路或有断线),则仪器显示闪烁。

  5.分别加1kg、2kg、3kg、4kg、5kg砝码对应读取应变值,并记录到实验报告

  篇三:

光纤光栅动态应变测试实验

  实验二光纤光栅动态应变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当简支梁受外载荷情况下,学会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其表面某点的应变,加深对光纤光栅动态应变测试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采集数据,分析并处理数据,并做时域分析。

  二、实验设备

  ws-ZhT2型振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光纤光栅解调仪

  光纤光栅焊接机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三、实验原理

  在材料力学中,由梁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得:

  ?

=my

(1)Iz

  矩形截面,惯性矩

  b3hIz=

(2)12

  由胡克定律可知:

  ?

=e?

(3)

  注:

45号钢弹性模量e=209gpa

  应力应变引起光栅布拉格波长漂移可以由下式给予描述:

  Δλbε?

λb?

1?

pe?

Δε?

kεΔε(4)

  式中,pe为光纤的弹光系数,kε为应变ε引起的波长变化的灵敏度系数。

对于带有中心反射波长λb,的典型的石英光纤,轴向应变ε和波长漂移Δλb有如下关系:

  Δλb/λb=0.78ε(5)

  说明:

1nm=10pm1pm≈1με

  3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量出简支梁的长宽高以及所测点在的位置,根据公式

(1)、

(2)、(3),给出在激励F作用下所测点对应的应变该变量ε,即F与ε的关系。

  2在静载荷下采集波长,求得波长的平均值?

0

  3在同一频率下分别施加F1、F2、F3,分别采集所对应的波长?

1、?

2、?

3,求出波长变化量?

?

1、,然后分别代入(5)式中计算得应变ε1、ε2、ε3?

?

2、?

?

3(?

?

=?

-?

0)

  3每一实验小组分别选三个频率,分别在每个频率下施加F1、F2、F3,通过采样、计算后得到应变ε1、ε2、ε3。

  4绘出时域上的应变图,进行频谱分析,观察频谱图中频率大小是否与实验中所给频率大小相同,分析时域图中应变变化与力的变化的关系,从而判断实验与理论是否吻合。

  五、实验报告要求

  1从理论上推导外载荷F与应变ε之间的关系

  2先在静态下求出波长平均值?

0,通过加外载荷实验得到的波长?

,算出变化量?

?

,再转化成应变ε,用exceL或mATLAb绘制时域图,并分析图形走势3频谱分析,试着从频谱上观察振动频率,振动幅值。

  六、思考题

  比较一下理论与实际应变的差异,思考一下产生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