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家谱在哪里文档格式.docx
《邱氏家谱在哪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邱氏家谱在哪里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夫自太公,一传而为丁公伋,五传而至胡公静,徙都薄姑山,则齐都营丘仅四世尔。
其子孙以地为姓者,不知始于何时,意者迁薄姑之后,其留营丘不去者,遂以为姓邪?
虽然天下之地名,如宛丘、潜丘、黎丘之类,非止一营丘也。
况丘氏之外,又有所谓闾丘氏,葵丘氏、梁丘氏、陶丘、廪丘、曼丘、淄丘之类,皆出齐国,岂皆太公后欤?
若左丘明见于鲁论,咸丘蒙见于孟子,浮丘、稷丘出于列仙,丘林、丘敦出于夷虏,则后世以丘为姓者,亦云多矣!
安知其不如今世之人上官氏之去上,东方氏之去方邪?
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显融故也。
然丘姓显者,多著于南朝齐梁之世,率出于两浙之间,则江南之丘有自来矣。
宋人显者,莫如忠定公,然史止载其子寿迈,而不及寿隽。
寿隽仕理宗朝,官至尚书。
其知婺州时,尝援朱文公、张宣公例,请吕成公谥,盖亦崇尚道学者也。
是则,周坊之丘本于丘村,丘村之丘原于江阴,江阴之丘,其前也有忠定公之建功业,有尚书公之尚道学。
自分丘村以来,虽有显者,而不甚大著。
抑自墩头变为周坊之后,四世而三人皆纡金曳绯,殆若果木,然必剥接而后始大荣茂邪?
虽然枝叶之茂,由其根秖之大也。
苟非厚积其基,培植其本,斞泉以灌溉之,除秽以保养之,而欲其蕃盛硕茂,大至百围,长至参天,多至成林,无也。
予愿凡为丘氏子孙者,世世相承,积道德以立其基,敦仁义以培其本。
读书学礼,所以灌溉之也;
惩忿窒欲,所以保养之也。
以是而持家保族,则其博大而悠远,岂不有必然者哉!
谱成,书予此言于卷帙之首,非但为周坊子孙告,凡分自丘村而出于江阴者,皆所当知也。
虽然,岂但江阴哉?
凡天下丘氏者,皆不可不知焉。
赐进士第嘉义大夫礼部右侍郎掌国子监事
前翰林院学士兼修国史经筵讲官
琼台宗末濬顿首拜撰
二、贵溪丘氏族谱序之邱冠瑛按:
1、本《贵溪丘氏族谱序》来源于《钦定四库存全书·
重编琼台稿·
明·
丘濬撰·
卷十·
序·
贵溪丘氏族谱序》。
序中对其为江西贵溪县周坊丘氏写序的缘由、丘氏的来由、丘氏河南望的来由、贵溪丘氏的来由等进行了介绍。
2、本序作者丘濬,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
是明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执掌明朝内阁四年。
被后人称为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是海南四大才子之一,著有《大学衍义补》。
本序撰写时间不明,其署“赐进士第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掌国子监事前翰林院学士兼修国史经筵讲官”,可知作者撰写本序时尚未入相。
3、周坊:
即今江西省鹰潭市所属的贵溪市北部的周坊镇。
4、《皇明奇事述·
卷四·
大臣复姓》记载:
“?
?
工部尚书赵荣,初王姓;
南户部尚书潘蕃,初钟姓;
副都御史丘鼐,初周姓;
尚书孟凤、左布政使孟麟,初臧姓;
兵部尚书张经,初祭姓;
少傅大学士吕本,初李姓;
礼部尚书陆树声,初林姓?
”《淮安明漕运通志·
卷之三·
漕职表》记载:
“丘鼐,江西贵溪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
5、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李德幸撰《以变化求发展靠发展保生存》云: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四川巡抚都御史丘鼐深知都江堰无专人管理的弊端,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陈以利害,请求设官员专门负责都江堰工程的维修管理,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至此,都江堰真正成了有专门管理机构的水利工程。
6、《文渊阁·
四库全书·
氏族大全·
卷十一》载:
“丘崈,字宗卿,江阴人,仕宋孝(1163-1189)、光(1190-1194)、宁(1195-1224)三朝,宁宗(1195-1224)尝称之曰‘卿,三朝旧德,一代伟人也。
’封魏国,谥文定。
子寿隽,刑部尚书;
次子寿迈,司农卿。
孙汲,桂阳太守。
俱以名德见称。
汲生必恭,必恭生定夫,定夫生基,基生元钟,历代名宦。
7、考四川宁南县石犁乡大田村丘氏族谱中抄录的收录的《河南郡邱氏总谱序》和《琼山序》、上杭县丘氏源流研究会20xx年编《上杭丘氏三五郎公世系研究?
文献资料汇编(珍藏本)》刊登的所谓丘濬《闽粤邱氏谱引前序》,其行文和文采与《贵溪丘氏族谱序》大相庭径,且在《钦定四库全书·
重编琼台藁》无据可考。
8、丘氏开姓始祖一则,丘濬在此《贵溪丘氏族谱序》中亦说丘氏“子孙以地为姓者,不知始于何时,意者迁薄姑之后,其留营丘不去者,遂以为姓耶?
”他并未确指何人、何时以地为姓。
丘濬是丘氏开姓迄至于今官阶最高、文化成就最高的大儒,他考究后未知丘氏开姓始祖为何人,姓内又有谁敢说能超过他而妄自称知?
呜呼!
自明万历至于今,各地偏偏有一些擅自逞能的好事者,为了统宗统系,竞相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先后编造的丘氏开姓始祖也不一而足:
如江西黎川以“叔亮”为开姓祖,湖北通山以“淋”为开姓祖,江西庐山以“遐”为开姓祖,重庆长寿以“弱”为开姓祖,山东肥城以“印”为开姓祖,福建石狮以“安”为开姓祖,浙、赣、闽、粤、港、台、琼、云、桂、川、黔、湘、鄂等省区以“穆”为开姓祖。
但上述编造皆于史无据,荒诞不经。
考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
姓氏篇》云:
“丘氏,鲁左丘明之后。
又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姓,世居扶风。
汉末丘俊持节江淮、属王莽篡位,遂留江左。
”唐元和四年,左散骑常待丘为撰《吴兴丘氏碑》云:
“太公封营丘,二十八代孙公子高遂氏,其后弱为邾国大夫,明为鲁国左史。
”唐林宝著《元和姓纂》载:
“丘,齐太公封于营丘,子孙以地为姓,世居扶风。
”宋郑樵《通志·
氏族略》载:
“丘氏,姜姓太公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
其地在今齐州临淄,或曰潍州昌乐有营丘故城。
左传有邾大夫丘弱,丘氏世居扶风。
又有丘林氏、丘敦氏,盖改为丘氏,虏姓也。
”清《古今图书集成·
氏族典·
丘》云:
“丘氏陈有宛丘有居者,以为姓。
又,邾有丘弱,
后亦为氏。
又,《风俗通》鲁左丘明之后。
又,齐太公封营丘,支孙以地为氏,世居扶风,汉末丘俊持节江淮,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
《列子》丘邴章。
汉有丘子明、丘常、丘季智,南齐丘灵鞠,宋丘渊之,梁丘迟。
又,后魏丘敦氏改丘氏,丘堆。
又,复姓匈奴有丘林氏。
唐丘行恭、丘为、丘悦、丘光庭敬伯启期。
宋丘崈。
”以上诸论可知,丘氏开姓始祖的名讳未传于经史子集,但并不等于丘氏没有开姓始祖。
有开姓始祖则必须纪之念之,要纪之念之就必须有个称谓。
为使广大宗亲与子孙后代在纪念开姓始祖时便于称谓,故建议按照左昭右穆的古代庙制,以姜太公居中,以丁公吕伋居昭位,以以地为丘氏的姜太公子孙或曰支孙为居穆位论,并以居穆位之公为丘氏开姓始祖,简称为穆公谥之。
其他无据无由之编造一概忽略。
望天下统一认识,不再争论。
20xx年3月7日于赣州·
梅林·
熙泽楼
篇二:
邱冠瑛:
丘之麟汀杭河南郡丘氏族谱序按
邱冠瑛:
予读史,历观司马子长世家诸纪,因思古人行藏出处、离合聚散、姓氏名字,非以记之,虽美弗彰,虽彰弗传,不惟后人之弗传。
即其子若孙,年远事久,且有茫然失怀其祖、其父、生平之履历行状,况于一家伯叔亚族之端委乎?
又况支分派远与夫婚娶外氏之繁杂者乎?
予是有感世之巨族大姓,法子长之纪以谱其一氏之源流者,散则聚之,离则合之,事则叙之,而派则图之。
诚有如苏公所谓某也,善可以效;
某也,不善可以惩。
大哉谱乎!
信有裨于世教,不可不仿而作矣。
不作则本源何以溯?
势必至尊卑有所不知分,世代远近有所不知考,殊居异处,行实名字有所不相通,甚且适然遇之,恝然途人视之,有不能知其初同为一人者,谱之作岂细故哉。
是以龙门子有言:
“三世不修谱牒,谓之不孝,君子慎之。
”蒲阳朱氏文霆亦曰:
“族之有谱,所以明派系之别,而本其生之初也。
”审是言以知:
有谱者则花树常家往来时睦族会;
无谱者,若崇韬贵显误认错拜子仪。
由此观之,则族之宜谱,故理之在必叙,而谱之当叙,亦事之所务详。
然,与其附会故老之传闻而述空言,孰若追寻现存这旧迹而纪实绪述言,恐沿讹以滋疑纪绪乃有据而可信。
今稽予族丘氏,溯厥来源,自出太公望,封于营丘,其子孙乃因地以为姓。
按之氏族大全,丘姓实本于此。
迨至后蕃衍于河南,遂乃又因之以名郡。
爰及东晋五胡乱,复渡江而西,由江西南入闽,散处于宁化石壁,所谓丘家坊者居焉。
予祖丘公八郎乃其后也。
公娶韩氏妣,生三子:
长曰惟长、次子惟福、三曰惟禄即二十七郎。
时皆长,值公俟命先弃世,乃葬于宁化紫林滩。
继宋末(1271~1279),世又大乱,而宁地遭兵燹,凤鹤尤甚,乡人恐,族众各逃,而惟禄公同二兄,携其母,挟全家,流移于杭之南坑、湖洋里税驾注焉。
惟长公遂世居此,今全乡皆其遗裔也。
而惟福公则又移于胜运之黄沙埔,有所谓丘存儒、丘存宪、丘存烈,一时叔侄七痒士者即其后,因袭里乃改姓为黄。
犹一房流移于广之大埔虎头沙,时亦有来拜祖者。
予祖惟禄公,其始由南坑,旋徙于扶阳之上坪,继又更迁,乃卜居于黄坑乡焉。
生一子:
曰三五郎,三五公生五子:
长曰四一郎,早丧无嗣,附葬于父地之张天海螺形;
次曰四三郎,即予房之三世祖也,承旧基仍居黄坑之鳌头;
三曰四七郎,分居黄坑之磜下,随移居广;
四曰四九郎,复移居于扶阳之畲里,是为扶阳三世祖;
五曰四十四郎,其后居来苏之林塘,是又为来苏房之三世祖。
此其上祖分房之大略也。
若乃更推溯而上之,则又有七子流传之派:
一曰伯一郎、二曰伯二郎、三曰伯三郎、四曰伯四郎、五曰伯五郎,伯六、伯七、伯
八、伯九、伯十郎。
其伯三、伯六、伯八皆早逝,唯七子盛传。
其所谓伯七郎者是云予等远祖也,但从来相传如此,曾未有庐墓之可考。
观之欧阳子谓谱,当从其可知者,今亦叙其近而可述者,置其年远事湮而不可稽者可也。
故今邑中建祠唯立丘公八郎与韩氏八娘为始祖,亦从近可知之意也。
第祠可以分房自建之,而谱则必合众房以共叙之,庶无遗系漏派,如月散万川印归一照。
所谓溯本源者在此,别支派者在此,明宗庶、别昭穆者,亦无不在此,而图谱之举岂苟然哉?
然谱牒则合以图之,而序世则又分长、禄二公自为一世者,何欤?
此乃本乎理,而由于理也。
夫一之者,所以推肇迁之功,而著开宗之德也,明重礼,故然也。
而韩氏祖妣与子同来,何又谓之始?
盖始者由其子以追称之也。
礼曰:
夫死从子,此乃礼之昭昭,历千百世圣人复起而不能易者。
所以,与迎魂镌碑之夫丘公八郎同号为始也。
夫迎魂镌碑,乃后人追远之事,非真开基迁来之祖,是以称之谓始,岂有夫称始而妻不称始者乎?
明此理者,其惟昔之明经讳昂,孝廉讳梦鲤者。
二公皆以道学开其序,并以惟禄公为一世者,岂非有见于义之至妥,理之至当,事之至确,而漫为浪序哉!
是故孔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
”凡叙谱者,须从正世始,若二公者可谓知礼而能正世之名矣。
然于序世之大义则叙已昭,而搜流索派,则未见图其分而辑其全也,岂采之而或犹有未详欤!
考之而或犹有未遍欤!
胡为而仅仅一序,存其志而不终其事欤!
迄于今嗣英济济,人文蔚兴。
读书者可谓际其盛矣,怀才者可谓储其多矣。
然一言及谱事,未有不攒眉退却者,非序谱之难,而图谱之难也;
非图上祖之谱之难,而图分流别派之谱之难也。
予也不肖,辱蒙众谬推任宗祠执掌,耄矣无能,上何以酬祖德,下何以谢群推?
碌碌庸庸,徒为守册,清夜扪心,宁不自愧?
因思
尚有族谱一事未叙,苟或能摭拾万一,亦聊可以塞责。
于是,日夜焦怀,惟图谱是虑,又恐代愈远而事愈湮,文献无凭,考稽莫据,遂乃遍咨细访,积累居诸,汇成一册。
庶籍是以上报祖德、下慰群情,纵鄙词陋议,见笑大方,所不顾也。
敢曰效苏氏勤惩之意,以启人心之孝悌,使之尊卑有所分,世代近远有所考,殊居异处,行实名字有所通。
若子长者记其事,以传于后哉,亦惟待后之贤达有志于斯谱者,为草创之一助云。
时大清康熙二十三年岁次甲子仲夏月
十六世八十寿裔孙之麟谨序
【邱冠瑛按】:
1、此序来源于福建上杭下都黄坑《邱氏六七郎公族谱》,该谱为1875年刻本,邱臣飏纂修。
本序作者丘之麟,为二十七郎公世系六七郎公后裔。
2、序中所谓“而惟福公则又移于胜运之黄沙埔,有所谓丘存儒、丘存宪、丘存烈,一时叔侄七痒士者即其后,因袭里乃改姓为黄。
犹一房流移于广之大埔虎头沙,时亦有来拜祖者”说明黄沙埔丘氏已改姓为黄,只有广东大埔虎头沙丘氏依然姓丘。
若如此,则今上杭兰溪丘氏上接“惟福”存疑,有待进一步考证。
3、序中所谓”若乃更推溯而上之……其所谓伯七郎者是云予等远祖也,但从来相传如此,曾未有庐墓之可考。
观之欧阳子谓谱,当从其可知者,今亦叙其近而可述者,置其年远事湮而不可稽者可也”说明“韩氏八娘”之夫及其上接世系已然失考而不可知也。
4、序中红字加粗为按者依大清乾隆十年邱臣飏纂修的福建上杭下都黄坑《邱氏六七郎公族谱》原件纠正邱树森教授对稿不慎的错漏字之处。
20xx年5月19日
篇三: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的分布详情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的分布详情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黄河下游,黄海、渤海之滨,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布政使司,辖六府,十五属州,八十九县。
(《明史-地理志》)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与山西地区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多了,由于元末战乱及灾荒,再加上朱元璋北伐,“靖难之役”的两次战争,靖难之役,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山东参政铁弦数败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南军李景隆在德州、济南地区与燕军反复拉锯作战,燕王胜后,对这些地区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造成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山东地区是移民的重点地区,往山东的移民洪武、永乐朝较多。
在《明史》、《明实录》记载的18次移民中,往山东地区的移民记载有: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次,永乐元年八月,永乐五年五月两次,共四次大批移民。
但大量的家谱、碑文及地方志记载永乐朝为多。
主要迁往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德州府的最多。
据叶涛《移民·
山东人·
山东民俗》调查,在鲁西南一带,大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滕县县志资料》记载:
滕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于1980年对全县1801个自然村作了全面的普查和考证,1983年11月东部山区8个公社划出后,滕县今存的1223个自然村地名档案材料中,通过核计其立村年代为战国以前的34个,汉代18个,隋代4上,唐代27个,宋代45个,元代45个,明代687个,清代365个,民国10个,建国后26个,无考据的4个。
共1261条,其中明初立村较为集中,数量较历代
为多。
以现存户藏的425份族谱和碑文中,115份记载为明初迁入滕籍,225份明确记载为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也有记载为平阳、临汾的。
按:
明初平阳府治临汾,辖洪洞,为同一地区)迁发来滕者,占明代迁滕立村的50%。
今全县22个乡镇,经核查均有山西洪洞移民后裔之村庄,最少的1村(党山乡),最多的25村(级索镇),一般乡镇约为10个村庄左右。
从今滕县自然村1223条档案中,有碑谱确证为山西洪洞籍的225条,滕县民间广传为“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种说法虽不尽然,亦有它的来历。
以光绪三十三年《滕县乡土志·
氏族》记载的滕县门户较大的望族十二姓,其中黄、张、王、侯、杨氏五族祖籍系山西洪洞县,黄氏族谱具体到喜鹊村,迁滕纪年系明初洪武间,即说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洪洞迁民来滕后发展的大户族系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可观的。
滕县史志办徐文潮同志对滕县碑、谱记载洪洞迁民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级索镇刘沟村《刘氏族谱》,没有记载迁滕年代;
永丰乡《刘氏族谱》,明初迁;
泉上村《刘氏族谱》,明朝迁;
前赵庄《赵氏族谱》,洪武二年迁;
彭庄《赵氏族谱》,洪武年迁;
韩庄,韩氏族谱》,洪武年迁;
后杨岗《杨氏族谱》,洪武年迁;
北杨楼《杨氏族谱》,洪武年迁;
道沟《徐氏族谱》,洪武年迁;
王波《王氏家谱》,洪武二年迁;
子崖《王氏家谱》洪武年迁;
郝屯《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董庄《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千佛阁《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羊二庄《满氏家谱》,明初迁;
前潘楼《牛王庙碑铭》,明初迁;
时庄《泰山庙碑记》,洪武年间迁;
翟庄《翟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西宗庄《宗氏族谱》,明朝迁;
前杨岗《马氏家谱》,洪武年
间迁;
牛集《牛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姚庄《周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望冢乡小刘庄《刘氏族谱》,明初迁;
邱村《邱氏族谱》,明初迁;
马村《马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刁村《刁氏祖碑》,明初迁;
西谢庄《谢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姜屯镇刘楼《刘氏家谱》,洪武二年迁;
侯颜庄《侯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孙村《孙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大彦《孙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解庄《解氏祖碑》,洪武年间迁;
满园《满氏族谱》,明初迁;
戚庄《戚氏族谱》,元初迁;
西马场《马氏族谱》洪武二年迁。
大坞镇吴楼《吴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战河《战氏族谱》,洪武元年迁。
西岗镇东庄《王氏家谱》,清康熙年间迁;
杜庄《杜氏族谱》,正统五年迁;
两河岔《满氏祖墓表》,永乐年间迁;
费庄《费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卓楼《卓氏墓表》,洪武年间迁。
枣庄城区记载洪洞迁民的族谱统计:
南石乡南石村《田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高楼《高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西石沟《陈氏族谱》,洪武二年迁;
石沟管《袁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陶管镇石庙《石氏家谱》,洪武年间迁;
袁庄《袁氏家谱》,永乐初迁;
张范乡汤庄《汤氏墓碑》明末迁;
朱庄《朱氏族谱》,明代迁。
兴仁乡西谷山《杨氏族谱》,洪武二年迁;
东谷山《张氏族谱》,洪武年间迁。
山东地区建村、家谱资料的调查统计,充分说明了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所占的比重是较大的,分布是较广的。
据定陶县地名办公室调查:
定陶县有村庄1050个,其中有386个村庄的居民祖先是明朝时由洪洞迁移来的,另18个是元清时期由洪洞县迁来的,最多是明洪武时来陶241户,当时移民每户一般为一至三人,
个别有四至五人,按此推测明朝时从洪洞县移民来定陶县约396户计800余人。
其情况如下:
元朝末期14户,明朝洪武时期241户,其中洪武初年为130户,明朝建文年间2户,明朝永乐年间100户,明朝洪熙年间1户,明朝宣德年间4户,明朝正统年间2户,明朝景泰年间7户,明朝成化年间11户,明朝弘治年间3户,明朝正德年间1户,明朝嘉靖年间3户,明朝万历年间9户,明朝崇祯年间9户,共有移民398户,800余人。
曹县地名办郝秀玉同志《明初晋民东迁与曹县移民建村考》中说:
“据地名普查资料统计,曹县共有自然村2776个,系明代移民建村者竟达1606个,占总数的57.9%;
现行的31个乡镇驻地,明代移民建村的即有18个,占乡镇总数的57%;
资料同时表明,移民时期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移民大多来自山西洪洞。
”据《郓城县地名志》统计:
郓城县共有自然村1388个,其中明朝建村966个,有279个直接迁自山西洪洞县。
据潘永修先生调查:
郓城县有杨氏、高氏、魏氏、侯氏、宁氏、徐氏、司氏、王氏、刘氏、郁氏、何氏、张氏家乘均记载是山西洪洞移民,有不少写的非常具体,侯集李庄迁自洪洞县双龙街,贾楼迁自东门里,黄堆集的文桥集迁自洪洞县双狮子胡同,梳洗楼的牛庄迁自洪洞大椿树胡同;
有的把洪洞县的村庄名字也带来,如陈坡的康庄迁自洪洞县北六里老康庄,张集的蔺屯迁自洪洞县蔺村,侯集的秦集迁自洪洞县城南秦家堡,苏阁的杨庄迁自洪洞县城北杨六庄,侯集的枣杭迁自洪洞县枣园村。
还有的提到洪洞县的广胜集、老关沟、魏石沟、舌关村、大柳庄、霍山、玄帝庙等。
嘉祥县地名办公室调查,全县70%的自然村均为明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的。
民国版《重
修莒志·
氏族》载:
洪洞马氏,明洪武迁至弧山庄;
洪洞县潦洼村高氏,明洪武迁至石岭子;
洪洞县孝义村郝氏,元末迁至城西粟园;
洪洞县万氏,明初迁至万象山;
洪洞县赵氏明初迁至山东益都县,永乐间迁莒北门;
洪洞县赵氏,明洪武初迁至棋山乡赵家庄子;
洪洞县徐氏,洪武二年迁至棋山乡水沟;
山西段氏,洪武初迁至棋山威服村;
洪洞县孙氏,迁至棋山乡褚家坡;
洪洞县韩氏迁至棋山乡长宁村;
洪洞县林氏,迁至棋山乡大林茂;
洪洞县潦洼村高氏,洪武迁至招贤乡高家桥;
山西省祁县,明迁至徙阿庄。
这些姓氏除家谱传说外其中孙氏1958年尚存有当时迁民执照,惜无保存下来。
巨野县扶集村让德成函告其让氏为洪洞移民。
这些对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村庄户数的抽样调查统计,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的所居村占到一半以上。
著名作家李存葆采风调查说:
“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要数山西洪洞了。
我乃山东五莲人氏。
儿时,却不知有五莲而先知洪洞。
年长后,我曾多次问父亲老家究竟在哪里,父亲总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老家就在洪洞县的老槐树下,是洪武年间迁来的。
投锄从军后,烹文煮字的生涯使我有了遍游鲁豫燕赵的机会。
不论是在宋江的家乡郓城、墨子的故里腾州,还是在沂蒙大山皱褶里的小村落、中原腹地里的开封府,谈及先祖何处,不管耄耋老叟、垂髫年少,还是田夫村姑、文人雅士,大都说他们的先祖也在洪洞。
前些年,我浏览过不少鲁北豫东农村的族谱、碑文、墓铭,大多记载其先祖是明初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
”(李存葆《祖槐》摘自《中篇小说选刊》1999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