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7649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1Word文件下载.docx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导向作用

D.激励作用

B

[解答]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小学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和标准的。

本题考生只要在题干中抓住“活动效果”一词,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6.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二是寻求发展。

A.行为矫正

B.专业发展

C.克服障碍

D.学会调适

[解答]学会调适是心理辅导的目标之一。

故选D。

7.“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______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解答]“教”使“生而同声”的人“长而异俗”,这里的“教”即为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

8.中国古代所指的“六艺”教育是指______。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礼、乐、射、御、文、算

D.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商君书

9.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解答]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早晨起床,大脑比较清醒,所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故选A。

10.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解答]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门学科各具有固定的逻辑和系统。

11.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控制

[解答]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即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__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解答]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但仍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和具体事物的支持。

13.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1岁B.3岁

C.5岁D.7岁

[解答]自我意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一种。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矛盾

[解答]一个人想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像这种被迫放弃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的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1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解答]循序渐进的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

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是难以达到效果的。

16.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师的。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解答]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论、行动来影响学生,即为示范者角色。

17.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______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需要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解答]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起源的重要观点——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18.“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______。

A.个体差异性

B.均衡性

C.顺序性和阶段性

D.稳定性和可变性

1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贝尔

2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解答]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

故选C。

2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解答]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2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______。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解答]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23.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解答]当一个人对某一道德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了它的高尚性,产生了热爱情感并决心用它支配自己的行为时,便产生了道德意志。

因此,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道德意志。

24.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是______。

A.教学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

D.教学计划

[解答]教育目的是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

25.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

这是知觉的_____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解答]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加涅将人类学习分为______。

A.认知策略

B.动作技能

C.智力技能

D.情感

ABC

[解答]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这五类学习代表了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

2.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有______。

A.规范

B.管理

C.控制

D.教育

BCD

[解答]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就是管理、控制和教育。

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相似性

B.材料特性

C.原有认知结构

D.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ACD

[解答]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4.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教学相长

B.及时而教

C.道法自然

D.道而弗牵

ABD

[解答]《学记》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

5.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

D.家长有义务为子女受教育提供条件

[解答]略

三、名词解释

1.小学德育过程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在政治意识、思想观点与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3.竞争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4.类比思维

[解答]班级授课制缺乏实践性,这是它的弊端之一。

四、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

不同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不同个体的同一种心理机能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都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基本策略?

教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两条。

(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

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

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

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

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

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

(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

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

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学习的迁移,应努力做到:

①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

②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

③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

3.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4.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

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说说教师应该如何帮助维护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

(1)教师帮助维护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的工作;

③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④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⑤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⑥做好学期总结、资料积累、个案分析和心理档案。

(2)教师帮助维护低年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对一个学生的正确引导是使这些还没有定型的孩子形成健康良好人格的关键,特别是低年级这样年龄较小的孩子,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周围新的同学,是影响他们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他们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引导来逐渐完善自己的健康人格。

老师平时的言行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一条途径,教师须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

在当今学习竞争相当激烈的背景下,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要重视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

六、材料分析题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

“别给我们排队了。

”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事后,他对记者说: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据某课题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

“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

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案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1)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排名榜”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可能会有一些学生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奋起直追的动力,但不容否认,必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承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而造成心理障碍,厌学、厌世,甚至轻生。

这是违背“排名榜”初衰的。

(2)“排名榜”还带来了老师对学生教育的简单化。

一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集体,总有各方面发展得好一些的学生,也会有各方面发展得差一些的学生。

教师要使优等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使后进生跟上整个学生集体的发展水平,就不能不研究优等生和后进生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排名榜”想通过排名次达到优的更优、差的变优的目的,愿望虽好,但往往事与愿违,把教育的复杂性简单化了,肯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排名榜”还把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简单化了。

排名次往往是排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主要是记忆、理解书本知识)的名次。

用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显然是不科学的。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说明他的其他智能差;

同样,学习成绩好,不等于其他方面的智能好。

因此,“排名榜”不科学,应废止。

2.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

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主要表现是:

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

其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

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开了谜底。

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的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了老师、同学和父母。

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

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

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

自己没有了来自家庭和考试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试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来看,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活动只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或以帮助学生通过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即所谓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唯一追求.属于片面教育,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绊脚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