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7066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繁星》优秀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3.引导学生简要交流对巴金的了解,教师适当补充。

生平简介:

巴金(1904—2005),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中国文学家。

1927年赴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

主要成就:

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8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

4.明确学习任务,把握阅读策略:

(1)指名朗读导读提示,说说导读提示中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交流自己仰望繁星的感受。

(2)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观潮》和《走月亮》,说说今天学的课文和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学习这类课文有什么方法。

(都是写景类的课文,学好这类课文的一般策略:

一、揣摩语言,感受景物特点;

二、展开想象,感受景物画面;

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情感;

四、品味语言,体会表达特点。

(3)这节课我们就来用学到的这些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先简要交流自己仰望繁星时看到的画面和当时的感受,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使新课导入顺畅自然。

阅读导读提示,可以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突出学习重点。

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建立相似联系,明确学习策略,以便更好地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策略迁移到略读课文中,彰显略读课文的功能。

二、运用策略,自主阅读

1.出示任务导学单,开展小组学习:

(1)我会读:

同桌之间相互读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并且评价一下对方能得几颗星。

★★

★★★

★★★★

★★★★★

  

(2)我会思:

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景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地点

景象特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我会悟:

①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

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作者看到的星空的画面,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产生的联想,细细品读,想象满天繁星的画面,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②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画面感。

(小组推荐一位优秀代表,在全班朗读)

(4)我会品:

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并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学习生字。

“昧”可用部件相加法识记,并以会意的方法理解字义:

“未”没有的意思,“昧”在这里是昏暗的意思。

“坠”可用部件相加法识记,下面的“土”表示从上面掉到地面上。

(2)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可以用投影展示学生所填的表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评点,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完善表格内容。

参考答案如下:

从前

家乡庭院

密密麻麻

三年前

南京住的地方

星群密布

如今

海上

半明半昧

(3)交流,想象画面。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位学生交流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产生的想象。

其他学生分别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小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4)展示感情朗读。

①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要求:

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全班朗读展示;

每组派一位同学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点和打分,最后选出最佳朗读者。

②全班朗读展示,学生评委打分评点并推选出最佳朗诵者。

(学生朗读时可以配上音乐,评委对每一位朗读者从感情、声音、朗读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

(5)交流对句子的品读。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段:

句段一: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引导学生体会“船动星移”作者产生的梦幻之感。

A.说说好在哪里。

B.体会“悬着”和“摇摇欲坠”相对应,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句段二: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感悟作者回忆起了童年,产生了淡淡的思乡之愁。

B.“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把“星星”比喻成“萤火虫”;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繁星半明半昧的可爱样子。

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以及整段话都用了想象的方法来写,使夜晚的星空更加神秘迷人,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的喜爱之情。

略读课文教学要注重阅读策略的迁移和应用,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本环节教学遵循这一要求,以任务导学单的形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学习任务,以表格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学习策略的进一步应用,凸显了学习的探究性、自主性、互动性、实践性等特征。

三、学习写法,迁移应用

1.总结学习收获。

2.同学们一定也欣赏过满天的繁星,你当时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产生了哪些奇妙的感受?

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仰望星空……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评点指导。

4.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立足语言环境,通过语言活动的策划,让儿童通过语言行为实现自己的语言意图,从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繁 星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引导学生聚焦天空中的“繁星”,确立“读悟、习”的基本教学结构,不仅关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而且探讨语言表达的形式,不仅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而且注重语言的语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地品读课文,大胆地想象画面,充分地朗读交流,尽情地写作表达,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

感情诵读环节,因为设置了竞赛环节,学生的热情较为高涨,朗读可谓入情入境;

模仿写作环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融观察与想象于一体,表达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具体。

1.知识目标:

(1)自学本文的生字,理解“柔和”、“静寂”等新词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晴朗的夜空,星光灿烂,仰望星空,常常会有许多遐想……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星,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产生了怎样的遐想?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要用心灵感受星星,你才能读懂它。

下面我们学习著名作家巴金的《繁星》。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巴金,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等。

中国当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背景介绍。

1927年1月15日,巴金乘坐法国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

前往法国,学习经济学,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38则《海行杂记》。

《繁星》是其中的一篇,写于1927年1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圈生字、自由读、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2.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3.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板书:

(从前)家乡庭院 (三年前)南京菜园 (如今)海上舱面

4.(出示课件)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结:

作者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

讨论为什么不同。

点拨:

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细微了。

2.作者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

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小结:

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

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

4.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5.看着板书,同桌互说。

无论是“从前”、“三年前”,还是“如今”,作者看星空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什么感情?

而这种感受又是如何加深的?

6.你能划出本文的中心句吗?

(课文第一句话)

7.作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层比一层深:

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醉了)。

作者爱月夜,爱星天,归根结底是爱大自然。

8.找出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比喻——“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拟人——“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比喻:

萤火虫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拟人:

说话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排比:

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

五、小结全文,整体回顾。

小结:

《繁星》这篇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紧紧地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作者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

全文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既写出了眼前的景物,又写出了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爱,以及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从前  小时候望星天 依恋

三年前 回忆望星星  热爱

如今  海上望星星  知心追求光明

热爱自然

《繁星》是巴金的一篇游记,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享受。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在教学时,应将学会观察大自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作为教学重点;

将理解不同时期有不同感受作为难点。

对文本的解读,着重引导学生收集文本提供的信息,并按要求去加工和处理信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信息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仔细研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

4.《繁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繁星》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写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繁星时的不同感受。

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爱星天的真情实感。

课文虽然只有400个字左右,却有极丰富的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生字2.理解新词3.了解作者三次看繁星的不同4.情景及感受。

能力目标:

5.通过观察、自读、精思、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和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情感目标:

6.抓住作者丰富的联想7.体会他对繁星的喜爱之情8.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景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二)学法

4.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

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5.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6.探究学习法 

课堂教学中,我还设计了探究学习的内容。

目的想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

课文结束时设计了一个长作业,想让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来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以达到熏陶感染的审美效果。

三、教学设计

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补充媒体资料,有效激发情感。

语文课中“文”的理解往往与“情”交织在一起,所谓“披文入情”,抑或“披情入文”皆言于此。

媒体、作者和背景资料的补充,能帮助学生较好理解文本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上课伊始,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

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为学习提供情感上的铺垫,进而为深入理解文本的奠定基础。

(二)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习主动权应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读书能力和阅读能力。

因此,一进入课的内容,就让学生自读课文独立完成表格。

这一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积累运用,进行仿写,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结合课文在本文的教学中我还设计了多样的读写练习:

1.拓展情景说话练习:

本文中作者望着繁星,浮想联翩,我们也展开合理想象说一段话。

如“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和我谈话”——繁星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等等。

2.加强学生的读写实践,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夏天的夜晚,如果面对满天的繁星,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象?

模仿课文中的写法,描述一段你曾经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写出感受。

在交流评议后,教师总结出蕴藏在其中的独到的写作方法,以此借鉴、运用。

(四)板书设计

繁星

从前家乡密密麻麻仿佛……爱星星

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好像……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仿佛……仿佛……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繁星人教(部编版)

4*繁星

1.认识“昧、坠、怀”这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通过把握重点词句来感受作者的童心、童趣,体会作者酷爱繁星的美好情感。

4.学习运用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通过感受作者的童心、童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难点

1.字词教学

这篇文章共有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并且很容易就能记住。

在生字教学中,可以把生字放到文章中去认识。

在识字的过程中,对于“昧”字,可通过编顺口溜“太阳(日)(未)出来”来记忆,效果较好;

“坠”为上下结构,可通过“队伍爬上土坡”来记忆;

“怀”字可通过“心里放不下”来记忆。

通过这样的记忆,学生能更快地记住生字。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的生僻词语不多,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进行充分阅读,在读中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这也是我们要着重训练的内容。

3.表达运用

学会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他们用“通过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句式进行表达,并学会运用。

1.预习提纲

(1)“繁星”的“繁”字的意思,理解题目。

(2)搜集作者巴金的资料,并整理成简洁的文字介绍材料。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要求会认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四字词语要弄懂意思。

(4)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5)深入阅读,看看作者介绍了哪些时期在哪里看繁星的事情。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大家一定都看过星星吧?

那满天的繁星充满了神秘感,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有一位文学巨匠非常喜欢繁星,而且对繁星有着独特的感受,这位文学巨匠是谁呢?

他面对星空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板书:

繁星)

2.交流作者的信息资料。

课件出示: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其代表作有《家》《春》《秋》《雾》《雨》《电》等。

师:

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仰望星空,都有怎样不同的感悟?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繁星》。

设计这个环节,既能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下面的环节。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认读理解情况,注意加点字的识记。

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怀抱

(1)我们识记生字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记忆。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2)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预设:

识记生字时,可以把生字拆开来记,如:

昧=日+未坠=队+土怀=忄+不

同学们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好,老师也有一种识记生字的方法,那就是“编顺口溜法”,就是根据字的结构或者意义来编顺口溜。

2.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表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完成填空。

(先出示空白表格,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显示答案)

所见

感受

家乡

最爱

南京

星群密布、微小

光明无处不在

星半明半昧,在动,摇摇欲坠,仿佛对“我”眨眼,仿佛在小声说话

微笑着,沉睡着,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3.再读课文,思考:

为什么三次看到的星空和看到星空的感受会不同?

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细微了。

第一次从“我最爱看”一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

第二次“光明无处不在”表达了作者心中充满光明和希望。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家乡的依恋之情。

4.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吗?

师引导: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自然段,请同学们细读第3自然段,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品味、交流并发表感悟。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子,剖析重点句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把握顺序

1.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学生读课文,找出关键词,教师巡视并指导,指名在全班发言。

师总结: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行文的。

我们可以通过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来印证。

从前→三年前→如今

老师指导:

时间顺序是我们在写作中常用到的写作顺序。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介绍从前、三年前、如今这三次看繁星的情形,表达了不同的感受,结构层次清晰明了。

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无形中让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帮助。

四、拓展延伸

小练笔:

你看到星空时会有怎样的感悟?

怎样的心情?

试着写下来。

看了文中作者对星空的描述,想一想,我们看到星空时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要完成这个练习,我们要先对星空进行详细描写,在描写星空的同时,把自己想到的和自己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