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韩南博士在《〈金瓶梅〉的版本及其他》一文中对袁中郎给董其昌的一封信作了考证,认为此信写于万历二十四年十月间。
在此基础上,黄霖曾在《〈忠义水游传〉与〈金瓶梅词话〉》一文中,就《金瓶梅》抄万历十七年前后刻印的《忠义水浒传》的事实来说明《金瓶梅词话》的成书时间当在万历十七年至二十四年之间,换句话说,就在万历二十年左右。
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了。
\+④张远芬认为,照常理来看,《金瓶梅》写成之后不一定被立即传抄,在传抄过程中董其昌也不一定是第一人,再加抄一部90万言的大书亦殊非易事,因之,这下限还可以再向上提几年。
也即是说,把《金瓶梅》的成书期限,定在隆庆二年至万历二十年之间比较合适。
\+⑤��
关于金瓶梅成书年代之上限,海内外学术界意见似较一致,即不会早于嘉靖二十六年。
\+⑥专家考证的结果: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似无争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历史年表》印有:
“1610年,《金瓶梅》刊印”。
\+\{\[2\]\}��
柳子戏音乐主体是唱腔曲牌,唱腔曲牌主要由元明俗曲类曲牌和客腔曲牌两大部分构成。
明清俗曲类曲牌即弦索腔系中的曲牌,在柳子戏中称为“曲子和小令”,这部分曲牌代表着柳子戏音乐的基本风格。
明代中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流行在中原民间的俗曲小令蓬勃兴起,此种音乐形式原系农村及中小城镇中流行的民歌,经过艺人加工或文人墨客加以润色修订,然后�o弹弹唱,广为流传。
所唱曲牌的名称有很多与杂剧、散曲的曲牌名目相同,但句格与曲调却有较大的差别,它构成了弦索腔系音乐朴实无华的独特风格和乡土气息。
\+⑦��
与《金瓶梅》成书时间同时期的有关曲牌的记载有很多,如明代李开先(1502―1568)在《市井艳词》序中提到:
“正德初,尚【山坡羊】,嘉靖初,尚【锁南枝】……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
……语意则直出肺腑,不假雕刻。
”\+\{\[3\]\}明万历年间沈德符(1578―1642)在《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中记载:
“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
自宣、正至化、治后,中原又行【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
……今所传【泥捏人】、【鞋打卦】、【熬鬏髻】三阙为三牌名之冠,故不虚也。
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
……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r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入心腑,其谱不知从何处来,真可骇叹!
”\+\{\[4\]\}以上记载了大多与柳子戏同名的曲牌。
柳子戏曲牌中的“五大曲”之【黄莺儿】、【驻云飞】、【山坡羊】、【锁南枝】、【娃娃】
(亦称【耍孩儿】)至明中叶已经出现,由此可见,柳子戏的同名曲牌在距今六百余年的明代已经存在。
由元明以来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柳子戏曲牌逐渐成熟,并向戏曲过渡。
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小铁�a道人《日下看花记》“九月重阳后五日”自序云:
“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
\+\{\[5\]\}由此可见,在明代,柳子腔已经在京城占有一席之地。
齐如山《京剧之变迁》中记载,齐如山最初听到柳子腔这个名词约在光绪二十一年(当时齐如山还不到20岁),是听生角周春奎说的:
“从前有一种柳子腔,很悠扬动听,可惜现在不容易听到了”。
齐如山于民国二十年在济南遇到曾在京工作多年的孟君,孟君说从前柳子腔在北京曾盛行过一时,“他说的还靠得住,因为他彼时已八十余岁。
……按他所说的老人,至晚也是嘉庆年间的人。
所流传的话,总与事实相去不会远”。
关于“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一称呼的明确出现也是在齐如山《京剧之变迁》中:
“他于同治初年,\+⑧在科班时,曾听见那些老教习们说过,清初尚无二簧,只有4种大戏,名曰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昆弋梆3种,人人尽知,惟东柳一种,知道的很少了,东柳者,原名柳子腔,很好听,可惜现已失传,听说山东尚有……。
”\+\{\[6\]\}说明柳子戏经过明代的发展最晚至明末清初形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剧种。
在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以前,柳子戏在北京已是“一时称盛”的剧种,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而明代正是柳子戏形成“南昆、北弋、东柳、西梆”4大剧种之前夜,是发展壮大的时期。
《金瓶梅》中音乐的描写反映的是兴盛于明朝的市井音乐,主要表现在市井里巷中小曲和小令的兴盛。
柳子戏唱腔的主要组成部分小曲和小令是在明代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进而成熟至4大声腔之一。
前者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文学加工,后者是生于市井长于里巷的民间艺术,两者是存在于同一时间下不同表象的艺术形式。
二、地域考证��
《金瓶梅词话》借《水浒》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展开了明代中后期一幅幅官场政治和市井生活的生动画卷,人物众多,涉及到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地名以及一系列行政区划的地理概念。
这些地名大多数是实有其地、真有其名。
由于作者是明代人,而所写的却是宋代的事,所以在地理概念上有宋明地名混杂的现象,也有作者的主观臆改和虚构,情况十分复杂。
阎增山在《〈金瓶梅〉词话地理考》一文中对《金瓶梅词话》中地名的使用及其归属分类如下:
1、宋代地名。
如:
孟州(今河南孟县)、郓王府(山东郓城)、横海郡(今河北沧州市东南)。
2、明代地名。
东昌府(今山东聊城)、泰安州(今山东泰安)。
3、宋明通用地名。
阳谷(今属山东聊城地区)、曹州。
4、宋明混用地名。
山东东平府(明初用东平府,后降为东平州)。
5、重新归属的地名。
徐州。
6、民间习惯称谓。
如河南鄄城,在明代属山东东昌府(今属山东菏泽地区),原因是鲁西民间通常称黄河以南为河南,而非行政区划的河南省。
\+⑨��
清河是《金瓶梅词话》故事的主要发生地。
“东平府清河县为人命事……”、\+\{\[7\]\}“大宋国山东清河县县牌坊居住,……”、\+\{\[8\]\}“出离了清河县,前往临清找寻他父母。
……这韩爱姐一路上怀抱月琴,唱小词曲,往前抓寻父母”。
\+\{\[9\]\}小说主人公西门庆除两次进京外,其余的一切活动都在清河。
那么这个清河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查《明史&
#8226;
地理志》,明代有两个清河县,一在今河北邢台地区,明属广平府;
一在今江苏淮阴地区清江市西,明属淮安府。
根据小说所描写的清河与临清的位置来看,它指的应是北清河,即明属广平府的清河。
\+⑩作者根据小说表达的需要,将清河和临清的位置南移到东昌府之南、东平府附近,与阳谷毗邻了。
\+��B11明代的黄淳耀在《山左笔谈》中谈到大清河,并有“大清河乃‘济水之故道’,它自张秋一带始,‘流经长清、齐河、历城、济阳、城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利津,入海’”的记录。
\+\{\[10\]\}也有可能是假大清河之名为地名。
多数专家认为《金瓶梅》一书故事发生在山东,兰陵笑笑生是山东峄县人。
如鲁迅、\+��B12吴晗持此观点。
也有一些学者的论点不同,如李洪政潜心研究《金瓶梅》20余年,持“徐州说”,认为此书是“假托清河,实写徐州”。
\+\{\[11\]\}前人说法众多,各有不同,但其中多数专家认为作者是山东人,故事发生地点在山东。
原因有三:
1、认为《金瓶梅》是用山东方言写的,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山东方言。
2、多处提到多个山东今地名与古地名。
3、水浒故事发生在山东鲁西一带,《金瓶梅》是由《水浒传》的原型故事演化而出的,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金瓶梅》故事发生地的认定近年来似有了突破。
1990年10月山东临清曾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
2008年7月11日至14日在临清又召开了“第六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此次会议上,中国金瓶梅研究会会长、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黄霖等来自海内外的金学研究专家、学者110人齐聚临清。
经考证,《金瓶梅》中所描写的地名及地理特征与临清现存的明代文化遗迹名称和地理特征完全相符的有10处。
此外,还有30余处地名与临清现在地名相同或基本相同。
众多金学专家一致认定,曾经“富庶甲齐郡”的临清就是《金瓶梅》作者创作素材的主产地和原产地。
黄霖的“《金瓶梅》与临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临清,就没有《金瓶梅》这部奇书”的观点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金瓶梅》中所提到的地名,无论是临清(今山东临清市)、清河、东昌府(今山东聊城)、东平府、泰安州(今山东泰安)、东京(今河南开封)、孟州(今河南孟县)、郓王府(山东郓城)、鄄城(今属山东菏泽地区)、徐州等,均为鲁、豫、苏北等地名。
综合分析书中所提到的主要地名,可以发现这些地名具有一个共同性,即均在运河、黄河流域,如图所示:
��
《金瓶梅》中提到的主要地名与运河、黄河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图示上的地区同样也是柳子戏流传之区域,为“柳子戏文化区”,如上面“柳子戏分布及辐射区域示意图”
所示:
上文提到的李开先乃山东章丘人,他在《市井艳词》中的叙述应是山东地区当时戏曲发展的情况。
《中国戏曲通史》中记载:
“开封和临清二地,是河南弦索腔和山东柳子戏这两大姊妹剧种生长的良好温床”。
“弦索腔向更远的地方流布,则以山东的临清为集散地……”。
作为弦索腔的代表性剧种山东柳子戏是弦索腔中发展最快的,“弦索腔兴起于中原的河南、山东地区,开封和临清则为其二大中心。
它的基础是明代以来所流传的各种小曲。
明代以来,开封即已是【山坡羊】、【锁南枝】、【傍妆台】、【挂枝儿】、【驻云飞】、【银绞丝】、【罗江怨】等小调俗曲盛行的中心。
及至清代初年,这种俗曲又有了很大的丰富,增加了很多曲调,如【耍孩儿】、【冈调】、【黄莺儿】、【跌落金钱】之类,而且在山东甚为流行。
”\+\{\[12\]\}��
有“运河明珠”之称的山东临清,地理位置特殊。
乾隆皇帝诗曰:
“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
”李东阳《咏鳌头矶》诗曰: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
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当地农村庙宇、戏楼颇多,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庙会。
“(清平县)庙宇林立,春秋佳日往往演剧赛神,年有定期,谓之庙会。
每届会期则商贾辐辏,仕女如云,车水马龙,奔赴络绎,极一时之盛。
”\+\{\[13\]\}在《重修清平县志》中记载“城西北田庄有社伙名‘吹腔’……声韵悠扬,颇绕古致,其舞式亦周旋中节。
”柳子戏在当地称为吹腔。
田庄自清代以来,年年演唱,风行乡里,并在本村建有戏楼,名曰“观止楼”。
村里原有吹腔戏原始抄本6本,剧目共计39出(如下图)。
吹腔戏在嘉、道之间在此地已经形成,不久传遍周围百余里,如孙伍营、水城屯、双庙、西庄、小薛楼以及夏津马堤、武城的杨堤、吕洼等村庄。
嘉、道、咸三朝(1796―1861),此地域的吹腔戏呈现繁荣的景象。
笔者曾在田庄做过长时间田野工作,吹腔戏在该地虽历两百余年,仍古风犹存,令人感叹。
具有弥足史料价值的道光年间田庄吹腔戏手抄本何丽丽摄\+��B13��
咸丰年间,徐州丰县、沛县一带柳子戏兴盛,并出现“玩局”(柳子戏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组织)。
每年进入冬季,玩局遍及乡镇,主要演出剧目为《挂龙灯》、《打芦花》、《张飞闯辕门》等戏曲。
光绪十九年(1893)和光绪二十年(1894)丰县赵庄乡和集乡相继成立了两个专业科班,此后科班从未间断。
\+��B141936年重修《东平县志》卷五记载:
“邑人故习,酷嗜戏剧;
或籍酬神,或因集会,往往聚资演唱。
届时,红男绿女,如痴如醉,伤风败俗,莫此为甚。
有所为:
梆子腔,两根弦,弦子戏,皆本地所出,鄙俚不堪入耳。
惟弦子戏词句较为雅训,惜讹音错字,层见迭出,是征演唱者尽一般齐东野人也。
”柳子戏在当地称为弦子戏,文中对唱词褒贬兼有,实为雅俗共赏。
自辛亥革命至30年代初,山东省的柳子戏职业班社以运河为界,分为4路:
西路:
曹县的大曾班、小曾班;
定陶的宋楼班;
巨野的孙家义班,以鲁西南为基地,经常赴豫东、豫北、冀南、苏北一带演出。
东路:
由李家班领班,在费县、沂源、临沂、莒县等地方活动。
北路:
济宁孙家班等,在济宁、兖州、汶上、曲阜、泗水、宁阳、章丘等地活动。
南路:
由张青云、张庆友、杨洪善、侯敬福等领班,活动在金乡、鱼台及苏北、皖北的丰县、沛县、肖县、砀县等地。
\+��B15��
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柳子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运河流域,除了以上提到的地区,另外还有郓城柳子戏“玩友”剧团、山东菏泽、济宁、江苏徐州、河南清丰等柳子戏业余剧团至今仍活跃在民间,一般在年节、婚庆等喜事时演出,有时也用于庙会、揭牌仪式中,以示喜庆。
在山东菏泽、济宁等地区,不但柳子戏兴盛,而且柳子戏曲牌还存在于鼓吹牌子曲中,婚丧嫁娶都可适用。
在世世代代的口传心授中保存原始而完整的柳子戏曲牌,是柳子戏流传在运河流域的确凿证据。
\+��B16综上所述,柳子戏现存的分布地恰好与《金瓶梅》中主要故事发生区域高度吻合。
三、曲牌、剧目考证��
(一)曲牌考证��
《金瓶梅词话》里面有许多小曲、小令、套数、杂剧、传奇、诗、词、佛曲等,足为曲史资料。
有两篇重要的文章在这一方面作过探索,第一篇是吴晗的《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B17后来赵景深的《〈金瓶梅词话〉与曲子》一文中对吴晗的统计重加匣订如下:
\+��B18��
小曲有【锁南枝】
(61)、\+��B19【傍妆台】
(44、44)、【山坡羊】
(1、8、8、33、33、50、50、59、59、61、61、91)、【山坡羊带步步娇】
(89、89、89、89)、【耍孩儿】
(39、44)、【驻云飞】
(11)、【寄生草】
(8、82、83、83)、【罗江怨】
(61)等。
\+��B20以上计小曲27支。
小令有【绵搭絮】
(8、8、8、8)、【落梅风】
(12)、【朝天子】
(12、15、15)、【折桂令】
(19、35、52)、【锦堂月】
(36)、【桂枝香】
(44)、【柳摇金】
(45、45)、【一江风】
(46)、【水仙子】
(82、82)、【荼靡香】
(54)、【一见娇羞】
(68、68、68、68)、【六娘子】
(82、83)、【沉醉东风】
(4)、【两头南】
(6)、【锦橙梅】
(53)、【降黄龙滚】
(53)、【玉芙蓉】
(49、49、49、49、35、35、35、35)、【青杏儿】
(54)、【小梁州】
(54)、【黄莺儿】
(56)、【清江引】
(60、60)、【普天乐】
(65、99)、【驻马听】
(67、67、79、79)、【江儿水】
(75)、【红绣鞋】
(82、83、85)、【醉扶归】
(82)、【雁儿落】
(83、83)、【四块金】
(94)、【四换头】
(83)、【渔家傲】
(49)等。
B21以上计小令58支。
套数共20套,列举如下,并与《雍熙乐府》对照其相同者。
杂剧也算在套数里面:
《梁州序》、B22《朝元歌》、B23《斗鹌鹑》、B24《双调&
新水令》、B25《金索挂梧桐》、B26《黄钟&
醉花阴》、B27《好事近》、B28《下山虎》、B29《伊州三台令》、B30《花药栏》、B31《新水令》、B32《折腰一枝花》、B33《正宫&
端正好》、B34《正宫&
端正好》、B35《新水令》、B36《集贤宾》、37《王交枝》(闹五更)、B38《宜春令》、B39《青衲袄》、B40《粉蝶儿》。
B41此外仅引唱了一套,没有录全曲的,不计。
《金瓶梅》中的多数曲牌与柳子戏曲牌名称一致,小曲类的如:
【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步步娇】、【耍孩儿】、【驻云飞】、【寄生草】等,小令类的如:
【驻马听】、【江儿水】、【红绣鞋】、【朝元歌】、【朝天子】、【桂枝香】、【柳摇金】、【一江风】、【楚江秋】、【端正好】、【沽美酒】、【黄莺儿】、【清江引】、【普天乐】、【醉扶归】、【雁儿落】。
其中柳子戏中最常用的5大曲牌【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耍孩儿】彼时已经存在,而且是在全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曲牌,特别是《十段锦&
二十八半截儿》中的曲牌连套“【山坡羊】、【金字经】、【驻云飞】、【画眉序】、【红绣鞋】、【耍孩儿】、【傍妆台】、【锁南枝】、【桂枝香】、【山坡羊】、【金字经】、【驻云飞】、【江儿水】、【画眉序】、【红绣鞋】、【耍孩儿】、【傍妆台】、【锁南枝】、【桂枝香】、【尾声】”,其曲牌的联缀形式与曲牌联缀体的柳子戏一致,而且从名称来看,现在的柳子戏中全部存在。
《金瓶梅》中的家乐演唱主要是弦索清唱,B42当时的弦索清唱或是“家乐”或是“传唱”,清唱多为独唱,有时也可以由2至4人合唱,唱曲者常以“腹中有三千小曲,八百大曲”为标榜。
\+\{\[14\]\}书中选录的曲文,多见于同时代的曲选集《雍熙乐府》和《词林摘艳》中,B43这些曲子在明代嘉靖年间受到广泛的欢迎。
从元、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俗曲曲牌是柳子戏深厚音乐基础的来源,吸收并成为戏曲基本的组成部分,柳子戏的早期剧目“十大《思夫》”,是由一个旦角主演的独角戏,实际上是将原来弦索清唱的曲调改易为由演员化装登台演唱,B44这说明之前柳子戏与《金瓶梅》中描写的演唱形式一样,也处于一种弦索清唱的状态。
《金瓶梅》中最流行的曲牌是【山坡羊】,出现达16次之多。
此小曲又分为慢、哭、花名诸调等,还有【四不应山坡羊】、【集名体山坡羊】,B45此曲牌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李梦阳、徐渭、何大复、李开先等人的赞赏,称其为“出于诸里巷妇女之口,情词婉曲”、“直出肺腑,不加雕饰”、“可继《国风》”、“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足见其市井性与通俗性。
小曲《山坡羊》亦属商调,“商者,伤也”,悲伤感叹。
所以在《金瓶梅》中,潘金莲自叹、金儿诉苦、李瓶儿哭子、吴月娘、孟玉楼哭夫、春梅哭潘金莲、玉簪儿泄怨,都唱【山坡羊】。
B46��
在柳子戏中,【山坡羊】是常用曲牌之一。
曲词一般是12句或10句,7字一句,每一句字数为三、四。
其中原、二板连为一篇而不附加其他曲调的为其基本形式。
根据速度的快慢分原板、二板、三板、二格硬板、武打【山坡羊】等。
在具体剧目中,【山坡羊】一曲多在抒情、叙事时使用,如《斩窦娥》中的平调【山坡羊】曲调低回婉转,似哭似诉。
唱腔一开始就沉浸在悲伤情感之中,后转入【山坡羊】原板部分,演唱速度缓慢、字简腔繁,旋律多在低音区回旋,转入二板,唱到“叫我伤惨”时,使用了较长的拖腔,旋律拉至全段的最低音区,节奏断连相间,近乎哭诉时的抽泣之声。
B47如:
两者之【山坡羊】在情感表达上是一致的,善于表现悲伤、低落的唱段。
【集名体山坡羊】,即三十三回中陈经济唱的果子名、花名、银钱名【山坡羊】,都属于集名体(亦称嵌名体),即把形形色色事物之名,各自集于一曲之中。
柳子戏后期受到青阳腔滚白、滚唱的影响,发展成“挂序”手法,虽说是受青阳腔的直接影响,但不能说与明清【山坡羊】曲牌的自由性毫无关系。
柳子戏【山坡羊】的挂序,属于和剧情毫无关联的“插曲”,如《脱狱牢》中赵匡胤【山坡羊挂序】唱段,B48每唱两句,中间加一段序子,分别是“酒、色、财、气”:
【山坡羊】:
眼观着红日西坠,赵匡胤满眼洒泪。
挂【序子】:
酒是人间非等闲,杜康造酒刘伶传。
君吃三杯失礼仪,小人两盅说狂言。
劝君少贪无益酒,酒大伤身后悔难。
接唱【山坡羊】:
白天里松松散散,到夜晚匣床睡眠。
唱【序子】:
色是人间非等闲,吕布月下戏貂蝉。
貂蝉美貌吕布俊,董卓为她染黄泉。
劝君少贪色中乐,色大伤身后悔难。
眼观红日西坠,灯油钱出在哪边?
唱二板【序子】:
财是人间非等闲,前人造宝传世间。
烈女贪财身为妾,钱买赃官发毒言。
劝君少贪财和宝,财大伤身后悔难。
接唱二板【山坡羊】:
杀乐女一十八家,下在了南衙牢监。
唱三板【序子】:
气是人间非等闲,孙膑庞涓结仇怨。
曹操独霸中原地,刘备关张坐西川。
吕布辕门把戟射,三气周瑜染黄泉。
劝君少要生闲气,气大伤身后悔难。
唱【山坡羊】:
等何日出离南牢,出离南牢大谢神祗。
叫人欢喜,兄在南牢弟在家里。
叫人悲凄,虎头门好进难出。
以上“酒、色、财、气”加【序】之唱词,实际上是告诫、劝阻世人的一种方式。
巧合的是在《金瓶梅》序言中也有一致的告诫之词:
B49��
酒:
酒损精神破丧家,语言无状闹喧哗。
疏亲慢友多由你,背义忘恩尽是他。
切须戒,饮流霞。
若能依此实无差。
失却万事皆因此,今后逢宾只待茶。
色:
休爱绿鬓美朱颜,少贪红粉翠花钿。
损身害命多娇态,倾国倾城色更鲜。
莫恋此,养丹田。
人能寡欲寿长年。
从今罢却闲风月,纸帐梅花独自眠。
财:
钱帛金珠笼内收,若非公道少贪求。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怀情为利休。
急缩手,且抽头。
免使身心昼夜愁。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气:
莫使强梁逞技能,挥拳�有渑�精神。
一时怒发无明穴,到后忧煎祸及身。
莫太过,免灾�。
劝君凡事放宽情。
合撒手时须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从词格方面比较,除了《金瓶梅》中的第五句为“三、三”六字句外,其余两首“酒、色、财、气”的词格都为7字句,都为“二、二、三”之结构,柳子戏加之【山坡羊】唱段后,又都为8个乐句。
两者词意同为“酒、色、财、气”4字当头的告诫世人之词。
至少说明两者之间在发展的过程中唱词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前者是戏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式,也说明了【山坡羊】曲牌具有可融性与灵活性。
《金瓶梅》中的《十段锦&
二十八半截儿》之十段锦,一般是由10支曲子组成,犹如“十样锦”有十几种花式,如:
【山坡羊】、【金字经】、【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