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中期报告Word下载.docx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中期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中期报告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兴起的语文生活化教学,在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养分的基础上,已取得了相当的实践成果:
初步形成了一套生活化教学指导理论;
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如:
仿真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等),开创了语文教学及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然而,放眼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生活化”仍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大语文观”“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等说法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但真正将这种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让语言教学折射出“生活”的光彩,却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囿于原有的教学模式,读读说说、抄抄写写,既省事又可应试,难以突破;
其二,困惑于无从下手,“生活的外延”太广,而“教学的时空”有限,无法找到二者之间的有效契合点,难以操作。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提出了“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话题,主要着眼于操作的层面,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
二、课题研究具体操作
(一)营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环境
1、教室氛围语文化
教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空间,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尝试构建生活化教室环境,让桌椅凝聚友谊,让墙壁黑板会说话,让教室像温馨美丽的家。
实验班窗台摆上学生喜欢的一些小玩具,讲台摆上花草,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有本书一百多本书,两三种儿童报纸,小组轮流管理,课余时间大家自由阅读,教室墙角放一个废纸回收站,收集废纸,既养成勤俭的生活习惯,又培养环保意识。
墙壁上张贴“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语文小课堂,生活大学堂”等字画,在后面黑板开辟“成长园地”,由学生小组轮流承办,内容有都是与学生相关的,如:
班级日记、心情帖、师生悄悄话、一诗、一句、一文……
2、班级生活语文化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在这里,既能开展语文活动,又能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选举班干部,让学生推荐和上台演讲;
班里组织活动,让学生当主持人,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中队主题队会;
组织欣赏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作品等。
(二)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1、阅读教学生活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条理清晰,操作性强,与学生的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
我们要求实验班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我们在充分挖掘教材生活资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寻找教材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点
把对文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借助学生已经有的经验和积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加深学生的感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如学生刚学完拼音,就把家里的家具,自己的生活用品标上拼音,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生活识字”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生字,最爱吃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可乐瓶上的字、广告上经常看见的字、熟悉的路牌、商店名等收集起来与同学交流,学生的兴致极高。
(2)利用多种形式,创设生活场景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在低段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很多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如:
邮递员送信、摘苹果、过生字桥等。
在中高段教学中,主要用以下形式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活动:
(1)访一访,观察生活。
(2)赛一赛,激情生活。
(3)演一演,再现生活。
(4)做一做,体验生活。
(5)学一学,对比生活
和风细雨万紫千红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蒙蒙细雨古往今来
一幅画一个家一座山一朵云一片云2、作业设计生活化
实验班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兴趣一种乐趣。
比如国庆长假,就是一张作业单,作业单上设计了以下题目:
(1)你在假期里读了哪些书,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
用一句话写下你的读后感。
(2)假期里你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参加了什么有意义的活动,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3)假期中你认识了什么新鲜事物,用简短的话介绍一下。
(4)假期里你帮家长做了什么家务事?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样?
3、作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1)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实际。
课题组将各个年级的作文训练设计成了序列,使作文教学在保证完成教材要求的训练目标外,还进行了扎实的生活作文训练,这些命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有“我要写”的欲望。
(2)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刻地感受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而新鲜的材料。
如:
五年级开设劳动竞赛,学生制作水果拼盘,然后写作文。
学生习作时有了真实的感受,有话可写,有感情想表达,作文也没有了抄袭、无病呻吟的毛病。
4、创造性地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
(1)“思维热身”。
即每节课前五分钟,各个实验班进行开火车,用一句话表述一个主题,如:
我今天的心情;
上学路上;
我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
我今天想……;
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让学生很感兴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这一活动非常喜欢,常常可以听到学生很精辟的极富创造性的语言。
(2)口语交际训练。
每周实验有一节口语交际课,专门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可以单人演讲,讲故事、介绍新鲜事、说新闻都行,或者几个同学、小组一起进行口语对话也可以,这个时间,让学生充分描述生活,评论生活,实话实说,自由表达,学生的目光被引向了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5、巧用媒体,创设生活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网络等各种现代教育媒体,为语文的生活化提供有力的操作技术平台。
运用听觉媒体,再现生活事件中的声音,引发想象,如课间,我们精选一些旋律优美的轻音乐以及优秀的少儿歌曲,放给学生听;
运用视觉媒体,定格学生生活中情趣性、感染性的情景,深入体验;
运用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立体再现历史生活场景和学生现在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把生活搬进课堂,如组织学生观看《漫游地球》等录像片,帮助他们漫游世界各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作文素材。
我们还结合上电脑课,指导学生浏览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少儿读物及信息。
(三)开发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会学习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把学生引导到生活中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知识积累,重能力提高,重情感、价值观培养,紧紧围绕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学习活动。
1、开发校园学习资源
学生在生活校园大环境中,这里有老师,有学习伙伴,有学习的气氛,课堂内外永远是学习的好时间,好地方。
我们努力开发校园学习资源,有以下形式: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利用早上和下午课前二十分钟播放儿童喜爱的故事,诗歌、演讲、音乐等录音资料,让学生静听,并展开想象。
在训练听力的同时,也使高雅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2)每周五的中午,实验班的“一周新闻”时间,学生自己组织,以演讲、提问、对话等形式,对家庭、学校、社会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开发家庭学习资源
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是巨大的,本实验十分重视家长在孩子学习中的作用,召开家长会,宣传我们课题的指导思想及具体做法,邀请家长参加课题的开题仪式,使家长也在课题中转变了教育思想,积极配合实验工作。
实验班对家长提出以下要求:
(1)家里要有孩子的书柜,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雕刻藏书图章,一定的图书量是课外阅读的保证。
要求学生在家每日读半小时课外书,并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中高年级学生每人设一本“采蜜集”,摘抄积累优美词句,并写读书笔记,配插图,培养多方面能力。
(2)新课程力求建立全面的、发展的、开放的评价体系,我们把家长评价纳入到主体评价之中,积累背诵、作文修改与评价、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等,让家长参与、见证孩子学习的过程,并根据学习态度、效果给予等级评价。
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查找学习资料。
3、开发社会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或家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观访问、公益劳动、民间采风、社会调查……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实践中发展多元智能,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与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实验班学生开展了作生活记录和班级日记的活动,教师定期阅读,对学生的文章予以点评,并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
我校还与市图书馆联系,为实验班学生办理借书证,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了好去处,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学校定期举行读书知识竞赛,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
(四)采用多元的语文学习评价方式。
为实验班的学生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记录袋中有学生翔实的语文学习成长资料,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学年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建立了一套既关注语文学习的结果,又关注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案。
全面单项评价:
学习档案评价包括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生字词积累、朗读背诵、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内容。
多主体评价:
学生自己,学习伙伴、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
动态评价:
注重学习过程,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周、月为时间单位,记录作业评优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听写情况等。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反映
1、贯彻了新课标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这一教改的途径。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的练习。
生活化教学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跳出“教室”学语文,所倡导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愉悦的课堂生活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潜能放飞被囚禁的情愫,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上都得到了发展。
2、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不再应该是独立的、封闭的、机械的,它是灵活的、开放的。
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全面开发学校语文学习资源、家庭语文学习资源、社会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学习语文。
(二)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素质
1、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验教师在实验实施过程,广泛学习与语文教育相关的理论著作和教研杂志,并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大胆进行教学革新,锻炼了科研能力,锤炼了专业基本功,促进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初步形成,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使教师群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促进了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
(1)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创造、参与课堂生活,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师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发生了变化,课题组成员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采取交流式、案例式等有效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理论底蕴,能上好课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
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关注生活,并自觉进行语文学习,课堂上,能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语文学习兴趣浓厚。
2、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提高较大。
学生在语文成绩、作文、阅读能力及语文学习习惯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四)促进了“科研兴校”教学管理模式形成
本课题实验取得较好成效,对学校开展课题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全校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实际,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教育科研气氛浓厚,“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把教学与科研紧密地联系起来,“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管理模式逐步形成。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小学语文生活化”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课题实验人员的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
2、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研究报告、学生作品、教师论文、教案、教学案例等形式呈现。
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3、由于涉及到学生安全的问题,因此在带领学生走近社会生活和开展社区活动方面还有很大困难,因此,需要争取家长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
4、个别教师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无效的“非语文”教学活动掩盖了对文本的理解,整节课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缺乏有价值的思考,收获甚浅。
如何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使其对语文教学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