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672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村委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村委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承办单位

某某县民政局

1.1.3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村**办公楼对面,**小学西北侧。

1.1.4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960㎡,拟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栋,总建筑面750㎡。

配套设施:

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建筑占地面积

m2

960

建筑基底面积

m2

375

总建筑面积

m2

750

建筑密度

%

39

容积率

--

0.78

绿地率

%

35

 停车位

个 

4 

1.1.5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148.10万元,建设资金来源:

中央拨款和县地财配套资金。

1.2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

1、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

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5、《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号);

7、《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9、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10、委托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3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的要求,结合委托方提供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本报告研究的范围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分析、节能分析、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招标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等,以确定项目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单位、政府投资主体提供决策参考,并根据以下原则对该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

1、依据某某县**镇的整体规划,满足其发展需要;

2、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满足环境保护和成本节约要求。

1.4项目提出的理由

根据2010年6月份公布的《**省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省是一个老龄化发展较快的省份,调查报告认为,总体上,**省老年人口以低龄为多数,逼近高龄化。

全省老年人中,60岁~69岁低龄老年人占47.6%,70岁~79岁中龄老年人占38.4%,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占13.96%(高龄化标准为14%)。

调查显示,城市老龄化程度达14.3%,农村老龄化程度达10.7%,城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

城市高龄老年人占12.9%,农村高龄老年人占14.9%,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已经显现。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9.8岁,农村老年人平均年龄达71.0岁。

许多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残疾的老年人,由于白天家中无人照顾,不仅生活质量低,而且面临诸多不安全的风险因素。

在家庭规模和家庭照料资源日益缩小的背景下,如何依托社区满足这些老年人的照料需要,使他们能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中,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省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目前,某某县总人口338720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4893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45%。

**镇现有人口3.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0.5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4.7%,**村现有人口523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85人占该村委会总人口的15%,该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某某县和**镇的平均水平,本项目的建设将给**村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服务,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1.5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

1、拟建项目所在位置,风景优美,地域宽阔,交通方便,是一个适宜养老的首选之地。

2、项目的建设符合某某县**镇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3、拟建设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有专职管理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服务需求。

本报告对工程建设条件、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建筑方案、实施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等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

通过各章节的论述本项目的建设是极其必要、切实可行的。

工程的实施将改善某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人日间无人照料,和精神生活不能满足等实际问题。

1.5.2建议

1、本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建议承办单位争取项目建设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迅速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尽可能在相关建设税费方面得到最大幅度的减免。

2、本项目可行性报告完成后,建议承办单位尽快组织评审,以便为下阶段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与项目相关配套建设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使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

4、应抓紧项目实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建设周期,使该项目早日正常使用。

在实施过程中精打细算,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力争达到投资省、质量好、见效快的投资效果。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根据2010年6月份公布的《**省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省是一个老龄化发展较快的省份,调查报告认为,总体上,**省老年人口以低龄为多数,逼近高龄化。

全省老年人中,60岁~69岁低龄占47.6%,70岁~79岁中龄占38.4%,80岁及以上高龄占13.96%(高龄化标准为14%)。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7%以上的,属于老年型人口。

**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十年**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与上一个十年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另外,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使老年人口结构呈现高龄化。

近十年,**高龄老人(80岁及以上)以平均每年6.57%的增长率增长,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据了解,**近十年来一直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模式。

从平均年龄看,全省2010年平均年龄34岁,比2000年增长5岁,平均每两年增长一岁,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逐渐加深。

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口负担加重。

目前**全省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适龄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为38.5%,仍享受着“人口红利”中丰富劳动力所带来的好处。

但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劳动年龄人口,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趋向老化,更多人口将迈入老年,而劳动年龄人口又没能得到及时补充,造成老年人口总量增加,社会负担加重。

老年人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一系列社会管理难题待解决。

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省老龄事业发展,如老年人日间照料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不足等,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正面临着巨大压力。

2011年7月25日,在省托老院的动工仪式上,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表示,今后将以省托老院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乡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露天健身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省老年人在医疗、保健、娱乐、交流、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建设一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使他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其必要性体现在:

1、项目建设是构建“强势民政”的需要

古往今来,关心民瘼,体恤民力,注重民生,与民休养生息,一直是开明统治者的一条重要执政经验。

民政历史悠久,过去是统治阶级的“惠民之政”、“治民之政”。

新中国成立后,民政“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成为“为民之政”,民政是国政、德政、善政、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之基,施政之要。

可以说,民政工作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承担着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但是,由于过去社会矛盾不突出、社会相对较公平、民政部门自身不强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民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既处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怎样救助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越来越成为摆在各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而急迫问题。

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弱势群体涌现,稳定问题频发,民政部门如果自身不够强,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能力就有限,弱势群体就得不到很好的救助,工作就会陷入被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已经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政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弱势群体需要“强势民政”,只有“强势民政”才能为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要“强势民政”就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把打造“强势民政”、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理念、新追求、新目标。

2、项目建设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数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又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236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镇**村老年人占15%,所以建设某某县**村委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解决**村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3、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老年居住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目前,某某县**村还没有老年人日间照料的机构,某某县**村委老年日间照料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满足等敬老的实际问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创建“和谐某某”的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切实做好这项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不仅解决老年人生活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而且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某某县养老服务的发展。

第三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1场址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村**办公楼对面,**小学西北侧。

交通方便,自然条件较好,环境清静优美。

项目用地面积为96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已经落实。

3.2自然环境条件

1、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为:

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春雨水少,夏秋多风雨,干湿季分明,且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24.2℃,年平均降水量2015.4毫米。

春季(2-4月):

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稀少,常有春旱。

2—3月时有低温阴雨,季平均气温22摄氏度,平均降水量205.40毫米,占年雨量的10.52%;平均雨日11天,春旱明显,小旱几乎年年皆有。

2月常有低温阴雨寡照天气,最长的阴雨日数达23天,日照时数仅94小时,为全年最少月。

夏季(5-7月):

春末夏初由于热力作用,时有龙卷风、冰雹发生。

季平均气温28摄氏度,居全年之冠;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90摄氏度,出现在5月份。

季平均降水量756.10毫米,占全年的38.70%;日照时数该季各月都在190小时以上,为全年之首,其中7月为223小时。

秋季(8-10月):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入秋气温渐降,气候宜人。

季平均气温26.50摄氏度,比夏季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