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542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0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大古代文学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

梁惠王上》)赡:

1、爽:

过错,差错。

2、向:

朝北的窗子。

3、老:

士气不旺盛。

4、鄙:

边境。

5、赡:

充足,足够。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过程。

甲骨文、金文为萌芽时期。

《尚书》是第一部散文集子,政府文告性质,具有文学色彩。

《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为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战国策》标志着历史散文达到了新的阶段,写人、叙事均有独特的成就。

2.《庄子》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庄子》的艺术成就有:

大量用寓言说理;

夸张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境界奇异;

善于用比喻;

语言如行云流水。

3.中国古代神话有哪些主要特征?

内容方面:

具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思维方面: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隐喻象征;

形式方面:

零散片段、浪漫主义。

五、分析作品题(20分)

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

要点:

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独特的艺术结构(两条线索、抒情诗中有故事情节等);

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夸张想象等);

香草美人为代表的比兴象征手法;

诗歌体制的新发展(变四言为六、七言)。

六、论述题(20分)

试论《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阶级剥削与压迫,反映生产劳动,反映婚姻爱情,反映战争徭役,贵族宴飨,揭露弊政,还有周族的发展历史等。

先秦文学试题

(二)

风雅颂:

《诗经》的三种分类。

风:

各地的土风歌谣,地方音乐;

雅:

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颂:

用于宗庙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的乐曲。

神话:

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尚书》:

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一批古代历史记录,保存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重要史料。

今传《尚书》有古文和今文之分。

九章:

屈原所作九篇诗歌的总称,有《涉江》、《哀郢》、《抽思》等。

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2.《老子》一书又名————。

3.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

4.“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伯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春秋》。

2、道德经3、《荀子》4、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国语·

邵公谏厉王弭谤》)亲戚: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梁惠王上》)爱:

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论语·

先进》)章甫: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僖公三十年》)行李:

5.先生独未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畏之也。

(《战国策·

赵策三》)宁:

1、亲戚:

与国王同宗的大臣。

2、爱:

吝啬。

3、章甫:

一种礼帽。

4、行李:

外交使节。

5、岂,难道。

1.简述《庄子·

逍遥游》的思想内容.

《逍遥游》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

2.《孟子》的论辩文有哪些特征?

《孟子》的论辩文特点:

气势充沛,具有雄辩家的气魄;

善用比喻;

欲擒故纵,由小到大;

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进行论辩。

3.《诗经·

氓》有何典型意义?

《氓》通过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以及由这种不平等给妇女带来的心灵的创伤。

分析《战国策·

苏秦始将连横》的艺术特色。

多种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策士形象(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

心理描写;

剪裁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对比手法;

夸张手法;

排比句式增加文章的气势。

试论《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

想象夸张的手法;

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先秦文学试题(三)

四家诗:

《诗经》在汉初传授中主要有四家:

齐(辕固生)、鲁(申培)、韩(韩婴)、毛(毛苌)。

毛诗在东汉后大行于世。

《国语》:

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载周、鲁、齐、晋等八个国家春秋时代的历史,相传是左丘明所作。

九歌:

是屈原在民间祭祀歌曲之上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共11首,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等。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神话:

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1.《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和——两种途径。

2.“春秋三传”是指——、——、——。

3.“越俎代庖”的成语出自————。

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秦风·

蒹葭》)

5.“——,——。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采诗、献诗。

2、《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庄子》4、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1、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采薇》)孔棘: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僖公三十年》)封:

3、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

僖公二十八年》)休: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僖公三十年》)夫人:

5、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秦策一》)聊:

1、孔棘:

很紧急。

2、封:

疆界。

3、休:

美好。

4、夫人:

那个人。

5、聊:

依靠,依赖。

1、《战国策》有哪些艺术成就?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大量的寓言故事。

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为语录体,主要著作有《论语》、《墨子》;

第二阶段为过渡阶段,由语录体向专题议论文过渡,主要有《孟子》、《庄子》;

第三阶段为专题议论文阶段,主要有《荀子》、《韩非子》。

3、《左传》有哪些进步思想倾向?

民本思想;

爱国思想;

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和荒淫无耻;

反对用人殉葬。

分析《诗经·

七月》的艺术特征。

用赋的手法铺陈、直言;

概括叙述,分类描写,重点明,层次清;

劳而无获和不劳而获的两种人的对比;

四言为主,杂有其他句式;

以月令的形式来结构全篇。

试论《离骚》的艺术结构。

现实——幻想——现实的总体结构,即否定之否定的结构;

现实中的经历遭遇与心灵的矛盾冲突两条线索,后者为主线;

抒情诗中具有故事性情节。

先秦文学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战国策》杂记西周、东周以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魏、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期,止于秦灭六国,约二百四十年。

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言论和行为。

2、删诗说:

这种说法最早出于西汉的司马迁,他认为是孔子删定了《诗经》,《史记·

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与礼义,……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

3、神话:

神话是上古初民以幻想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

神话的艺术特征是幻想与想象,创作基础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

神话以其神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后代作家的想象力,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4、《春秋》三传:

即《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富有文学性。

《公羊传》、《榖梁传》均作于汉代,前者为齐人公羊高所作,后者为鲁人榖梁赤所作,主要阐述《春秋》的微言大义,叙事很少,文学、历史价值不高。

二、判断正误,误者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在古时候又有叫《诗三百》。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有名姓可考的伟大诗人。

3、《诗经》当中的“兴”就是比喻,所以后世又把它叫做“比兴”。

4、我国上古神话中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创始神话。

5、《尚书》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最早源头。

1、对2、对3、错。

“兴”有时候可以转化为比喻,有时候则不能,后世所说的“比兴”就是“兴”而不是“比”。

4、错。

我国神话中的创始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

5、错。

我国叙事散文的最早源头是甲骨卜辞。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的。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大雅、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春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春秋》据说是孔子所著,孔子以严谨的笔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他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言语准确而简明,但不明确表达爱憎,而是把情感暗含的记叙之中,这种手法又叫“春秋笔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①反映现实的广阔性。

《诗经》中的诗来自广大的地区和阶层,作者有奴隶、自由民、士兵、流亡者、乞丐、思妇、弃妇,也有从统治者内部分化出来的受打击、排斥的贵族。

他们从不同的地位、遭遇和生活感受,从各个不同社会侧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之长,背景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是后来许多诗集都难以比拟的。

②反映现实的深刻性。

作者大多能站在被剥削者的立场上,揭露了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本质和压迫人民的罪行,也反映了奴隶们的悲惨命运以及奴隶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反抗过程。

《诗经》通过这些描写,真实地勾勒出了周代怎样由全盛走向崩溃没落的历史。

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①朴素自然的风格。

诗人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概括而具体的描绘事物特征,如实反映现实生活。

②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诗经》中的大量诗篇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来叙事、写景、抒情,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形式特征

①基本上是四言体诗歌。

一句两拍,句式整齐,显示了一种韵律美。

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诗经》也往往突破这种定格,运用富于变化的句式。

因此,除四言外,《诗经》也产生了一字到九字的多种句型。

②多重章叠句,反复回旋,使内容层层深化,感情步步加深。

③用韵自然而富有变化。

④语汇丰富,用词鲜明生动而富有形象性。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的源头。

它与《楚辞》并称为“诗骚”,代表了北方文学的最高成就。

“风雅”成为后代进步文人创作的典范,“比兴”成为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传统。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诗经》特别是“国风”所表现出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是把文学看作是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

唐初陈子昂在诗歌革新运动中即以“风雅不作”、“兴寄都绝”批判齐梁诗的“采丽竞繁”。

诗圣杜甫又以“别裁伪体亲风雅”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

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比兴”为标准,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要求。

所有这些,都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发扬。

2、中国神话主要有哪些民族特色?

①中国神话以“人”为本体,不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神话那样“神性”不足,而充满了强烈的人间性与现实性。

神与英雄都爱民,女娲、伏羲、大禹、后羿都不惜牺牲自我而造福人类。

而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与英雄却往往戏谑人类、捉弄人类,追求个人的物质肉体和精神享受,表现出一种利己性(普罗米修斯一类的人物极少)。

②中国神话具有一种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一种悲壮博大的气势。

例如在世界各国流传的洪水神话中,强调的是上帝的神威和幸存者的侥幸。

挪亚方舟、杜卡里翁方舟中的主角无一例外地在神的暗示下建造方舟而逃脱滔天洪水。

而中国神话系统中的鲧禹故事,虽然同样有天帝用洪水惩罚下民的情节,但鲧禹父子俩并不屈从于命运,也不企图躲入什么“方舟”,而是领导民众以巨大的精神奋起与洪水斗争,显示出“人自助者天必助之”这一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萌芽。

中国神话在恍恍惚惚中见沉着,在怪诞中见博大;

它没有喜剧性,但却成就了它深刻的悲剧性;

它不活泼却愈见凝重,不诙谐却更觉宏大,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泱泱大气。

五、标点古文并回答问题(标点5分,回答5分,共10分)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标点上面文章

2、该文出自何书?

在内容上属于什么文学题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2、《山海经》上古神话

先秦文学试题(五)

1《诗经》: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

2、《天问》:

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共有370句,1500多字,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这诗的奇特,在于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体现了诗人的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4、春秋笔法:

孔子作《春秋》,有所谓“微言大义”之说,即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历史进行评断,用恰当的文字暗寓褒贬之意,表现了严格的历史倾向性。

5、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汉成帝时,刘向辑集了屈原、宋玉的楚辞作品以及西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仿骚之作,合为一集并定名为《楚辞》。

这样,“楚辞”就由一种诗体的名称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1、《庄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专题论文的成熟。

错。

《荀子》等散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专题论文的成熟。

2、《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3、在《春秋》三传中文学性最强的是《左传》。

4、《孟子》的文风气势磅礴,有浓郁的雄辩色彩。

5、《九歌》共有九个章节构成。

《九歌》共有11个章节构成

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从经济方面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尤其是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加之以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各国诸侯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兵强国富。

从政治方面说,东迁之后内忧外患加剧,王朝益加衰微,天子在实际上已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

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纷纷兴兵争霸,蚕食兼并,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本来,周王朝几诸侯国均置有史官,有一些士人,或作史著,或编篡历史文献,为统治者提供政治借鉴。

形成了历史散文的繁荣局面。

2、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断

①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

主要作品有《老子》与《论语》。

它们的特点是词约义丰。

《墨子》开始向有组织、有结构的论说文形式发展,并且粗具规模。

②战国中叶。

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其文辞比前一时期繁富,说理也比较畅达。

③战国末期。

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其特点是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赡,在理论文字的表达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1、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直接叙事,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抒胸臆。

直接叙事的诗,如大部分《颂》诗,《大雅》中的史诗,《小雅》中的宴饮诗,等等。

这类作品,往往在叙事中熔铸着情感,“叙物以言情”。

直接刻画描写的诗,如《齐风·

卢令》、《十亩之间》、《召南·

羔羊》等,这些诗,没有刻意修饰,只有平实客观的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感情自然见出。

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的诗在《诗经》里最多,社会政治诗,情爱诗中的大多数,都属于这一类。

比,一般说是比喻。

如《卫风·

硕人》连接以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这样的“比”法显而易见,基本是修辞意义上得手法,是《诗经》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

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硕鼠》、《小雅·

鹤鸣》等,用借喻手法,或是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或是描写一系列表达情思。

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作用。

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的和鸣声,比喻青年男女求偶;

《桃夭》首章起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盛开的鲜艳的桃花象征美丽的新娘,同时也渲染了出嫁的热烈气氛。

这一类比兴,都和比难以区分。

兴与诗歌情思没有意义相关时,则往往是起到起韵的作用。

如《唐风·

山有枢》,是一首讽刺财奴的诗:

“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马车,弗弛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起句:

”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

联,其作用只是在起韵。

再如《秦风》的《黄鸟》、《晨风》等,也是如此。

赋、比、兴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但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

因此,在批评实践中也不易区分。

同一首诗,有人认为是赋,有人认为是比或兴

2、论述《离骚》的文学成就

《离骚》发展了上古口头文学——神话的浪漫主义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

一、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诗人以自我为原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凸现了自我形象的纯洁高大。

《离骚》又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表现出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

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构成了屈原浪漫主义人格及其《离骚》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二、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

屈原的浪漫主义理想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楚王的昏庸,党人的偷乐,群小的贪婪,展示了楚国政治舞台的黑暗现实,说明了屈原浪漫主义性格产生的典型环境。

但由于屈原浪漫主义理想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所以诗人在诗的第二、三部分“另辟神境”,以一系列神幻的情节进一步展示了他对理想的上下求索。

这种纵横宇宙的丰富想象,把现实、历史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诡奇境界,使诗篇抹上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离骚》在创作方法上体现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是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

三、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离骚》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又有了新的创造。

《诗经》的比兴大多比较单纯,只是就某一具体事物用比兴;

而《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创造出了一种文彩斑烂、寄托幽远的意境,开拓了中国诗词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四、创造出新的诗体形式和绚烂华美的语言。

《离骚》在诗体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采用了一种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散文化句法,扩大了诗的容量。

在结构形式上,它把《诗经》整齐短小的重章叠句扩大为长篇巨制。

在语言运用上,大量运用了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此外,还大量使用了“焉”、“乎”、“哉”特别是“兮”的语气词,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诗的抒情意味和节奏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标点上文。

2、上文出自何处?

主要论点为何?

采用了何种论证手法?

1、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孟子》舍生取义类比论证

先秦文学试题(六)

1、四家诗:

《诗经》在汉代的传授有今古文之分。

传授今文《诗经》的有三家:

齐诗,由齐人辕固生所传;

鲁诗,由鲁人申培公所传;

韩诗,由燕人韩婴所传。

这三家合称三家诗,在汉武帝时列入学官,但后来基本亡佚。

古文《诗经》就是毛诗,由毛亨和毛苌传授,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诗经》本子就是毛诗。

2、《九歌:

《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南方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加工润色而成的一组抒情诗歌。

《九歌》共十一篇:

《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小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春秋》三传:

4、赋比兴:

指的则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即不加修饰,直接地铺陈叙述。

比喻。

借助其它事物作为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

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为后代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5、感生神话:

感生神话指的是妇女因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