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学习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
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学中,在注重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有两个方面:
一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二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其基本思路是:
首先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再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分析观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学习方法,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分析实验方法和所需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得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本节课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物理教学主线:
生活──物理──社会。
2.突出观察、实验。
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设计、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和探究的能力。
3.通过“科学猜想法”和“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物理学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得出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如何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方法:
1.通过实验,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2.在探究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3.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难点
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教学
方式
探究法、实验法、
观察法
课型
实验探究
资源
演示器材:
干电池组、2.5V和3.8V小灯泡(带灯座)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调光台灯、实验表格、图像坐标纸。
学生实验用器材:
(每6人一组)电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5Ω,10Ω,20Ω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复
习
提
问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原因是什么?
3.什么是电阻?
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
这部分问题是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创
设
1.演示:
出示调光台灯开开关,并转动旋钮,让学生观察台灯的亮度变化。
学生观察并思考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情
境
引
入
课
题
2.提出问题:
灯泡逐渐变亮(或变暗),说明了通过灯泡的电流是怎样变化?
3.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
(1)把2.5V小灯泡和电流表串联分别跟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组成电路。
闭合开关,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示数及小灯泡的亮度。
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猜想电流的变化可能跟什么有关?
(2)分别把2.5V和3.8V小灯泡跟两节干电池和电流表组成电路。
闭合开关,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
实验告诉我们:
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这两个因素有关。
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
(板书: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学生回答:
电流逐渐变大(或变小)
学生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猜想:
串联干电池时,灯泡较亮,电流较大。
由此可猜想:
所加电压越高,电流会越大。
3.8V小灯泡较暗,电流较小。
灯泡不同,其电阻值一般不同。
导体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
在这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台灯的亮度变化,并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对于同学们的猜想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
猜想不是瞎猜、乱猜,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逻辑进行猜想。
所以在这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
进
行
1.确定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电流可能受电压和电阻两个因素的影响,如果两个因素同时变化(如在改变电压的同时,也改变电阻),能否判断电流变化是谁引起的吗?
(2)这个实验应如何设计呢?
(3)在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往往受两个或多个因素影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
实
验
探
究
最
后
解
决
响,为了研究这个量与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以固定其他的一些因素,只改变一个,以此进行实验研究,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面我们就利用控制变量法先来探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2.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1)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怎样才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画出电路图。
(2)教师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的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和实验电路,提出的异议,引导学生确定最佳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所需的实验器材及它们的作用,画出电路图。
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电路图、数据记录表格。
(3)电脑出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
位置。
③电压表量程选
V,电流表量程选
A。
④闭合开关前,应
电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示学生实验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⑤实验中,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1V、2V、3V),读出每次加在R上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填入下列表格中,并在图像坐标纸上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
R=Ω(用做实验的电阻的阻值)
电压U(V)
电流I(A)
(4)请学生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当电压成倍数地增大时,电流是怎样变化的?
由此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填到设计的表格中。
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和电阻的U—I关系图象,归纳得出结论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启发学生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亲自动手实验,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1)利用刚才的电路如何用实验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2)怎样改变电阻的大小?
在改变电阻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要改变,怎样才能保持每次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呢?
(3)学生实验:
实验中,换用不同的电阻,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如U=2V)保持不变,读出每次R的电阻值和电流值,并填入表格中。
U=V。
电阻R(Ω)
5
10
20
4.教师归纳总结。
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如5Ω、10Ω、20Ω)
学生思考回答:
可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每次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学生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讨论归纳结论。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小
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知道了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在研究问题时,学习了控制变量的思想,针对这个实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我们控制电压不变;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我们控制了电阻不变,即定值电阻不变。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单。
板
书
计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问题:
猜想:
实验电路图:
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六、课后反思
本课重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间的关系,所以实验开展得好不好是该课成败的关键。
对数值的处理有的存在偏差,总感到不容易处理好这个问题,后来我总是让学生做更多次的实验,更多组同学发言,让大量的数据来说话,这样那些个别数值不准确的同学就主动查找自己的失误了,这个方法感到很好。
严谨的叙述学生不容易做到,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加以展示,在说明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如果不先确定电阻的大小、它是否在变化,是不能确定二者之间关系的,借此也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