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5701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性教学方案全Word格式.docx

6.修改完善(重点性、范围、方法)

6.确定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对这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9

10

期中复习

7.自主命题写一篇文章(主题确定,期末交)

11

第6章写作表达方式(上)

1.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2.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情景描写)

白描和细节描写为重点

8、写一段细节描写。

10周

12

第6章写作表达方式(中)

3.说明(重点)

4.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9、在你的说明文中使用学习过的10种说明方法中的至少5种

11周

13

第6章写作表达方式(下)5议论

A.议论文的重要的三种结构方式

B.议论文主体段的写作

C.议论文的美化

10.为你自己要写的议论文确定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和文章的提纲。

14

第7章理论文体

1.社会评论的特征和写法。

2.文艺评论的特征和写法。

3.学术论文的特征和写法。

(重点)

4、随笔和杂文

11、收集一篇和你专业相关的你感兴趣的学术论文,对这篇学术论文的结构、主题、论点、论据、材料收集、调查、总结等进行分析

15

第8章运用文体

1.12类13种行政公文的格式和写法。

2.几种常见事务文书的格式和写法。

3.常见教学文书的特点和写法。

4、读书笔记读后感

13周

16

第9章新闻文体

1.消息的结构、特点与写作技巧。

2.通讯的结构、特点与写作技巧。

12.拟写一则校园消息(要求内容上有新闻性)。

17

第10章文学文体(上)

1.散文的审美特征与写法。

2.诗歌的审美特征与写法。

13.写一篇优秀散文的赏析文字(或者写一篇散文)

19

第10章文学文体(下)

3.小说的审美特征与写法。

4.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与写法。

5.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与写法。

14.写一篇优秀小说的赏析文字或者写一篇短小说或者写一部电影的影评

写作教学论小学作文教学原理

交作文(自命题任意文体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各一篇)

20

期末考试

 

写作教学大纲

教学思路:

1来一个根本的改变,过去所有教材都是从抽象到形象,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到实践。

它的弊端就是枯燥烦琐接受困难效果不好。

本课试行一种新的办法。

就是把上述方法来个大掉个,即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

这样才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能提高受者的学习兴趣。

2多练少讲,注重操作,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师生互动,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力争在游戏般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现代写作能力。

教学环节:

纵向:

为什么写(目的论)→谁来写(主体论)→写什么(客体论)→怎么写(方法论),即“四个W”。

横向:

阅读→讲析(讨论)→模仿→讲评。

      写作课教案

第一部分写作原理论

1.写作的类型

基础写作:

文章的一般写法,一般文章的写法

专业写作:

文章的专门写法,专门文章的写法

2.文章的定义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

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

3.写作

文学写作:

以创作文学作品为目的写作

实用写作:

以创作实用文体为目的写作

以创作专门文体为目的写作

4、文体

概念: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样式或体式,它是

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实际呈现出来的内容及其表达特

点与结构方式的整体状貌。

分类:

就是把一些属性相同的文章归纳在一起,

而把属性不同的文章区分开来,并且根据它们之间的

联系和从属关系,理出文章的类别及其种属体系。

文体分类方法:

(四分法为主要,注意新型写作)

韵文,散文——是否押韵;

文学作品,实用文章,普通文章——文章功能;

文学作品分类: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分法

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三分法

实用文章分类:

公务应用文,日常应用文

普通文章分类: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新型写作分类:

博客写作,短信写作,QQ写作,超文本写作

(划分标准是相对的,不断动态变化。

新的文体产生了,旧的文体消亡了。

5、基础写作的功能

1.就写作而言,具有表现作用,它是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方式;

2.就阅读而言,具有引导作用,它能引导社会精神文明、社会文化;

3.就个人而言,它能发展思维;

4.就社会而言,它具有选拔作用。

6、文章写作的基本过程

1.“采集”阶段——“感知飞跃”阶段

捕捉、搜集写作素材,筛选、整理、加工素材

解决材料问题;

2.“构思”阶段——“内孕飞跃”阶段

形成主题,构想结构,孕育文章胚胎

解决文章内容和结构问题;

3.“表述”阶段——“外化飞跃”阶段

“内孕”形成的文章蓝图转化为独立于作者之外

的书面语言形态

7、文章写作的主要特点

1.个体性——打上个人烙印,“文如其人”

2.综合性——语言、思想、情感等的综合体现

3.实践性——写作是实践的过程

4.创造性——从无到有的创新

8、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文无定法,文必有法)

1.物——意——文转化规律

“感知飞跃”——“内孕飞跃”——“外化飞跃”

2.多元因素统一规律

写作主客体诸多因素发生碰撞、契合、熔铸、创造

3.点化调整渐深规律

不断提炼、深化、修改、调整文章内容和形式

4.知行结合通变规律

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通变妙运,出巧创新

9、基础写作的创作理念(了解)

1.表现与再现2.具象与意象3.有限与无限4.形象与想象

5.表层与深层6.主体与客体7.集合与融合8.雅品与俗品

9.多义与单义10.实境与虚境11.点与面12.张与弛

13.断与续14.疏与密15.隐与显16.谐与庄

10、基础写作的思维方式

1.抽象思维2.形象思维

3.灵感思维4.创造性思维

11、基础写作的叙事策略

1.叙事的视角2.叙事的人称

3.叙事的节奏4.叙事的时序

5.叙事的语体

12、基础写作的风格流派(了解)

1.小说叙事式2.报告纪实式3.散文写意式4.戏剧冲突式

5.诗歌抒情式6.政论哲理式

第二部分写作过程论

从文本的形成看写作的基本过程

一、确定主题

1.涵义: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功能:

核心、灵魂、统帅

3.原则:

符合对象实际,揭示真相,具有普遍意义,考虑作者主观条件

4.要求:

明确,集中,贴切,深刻

5.方法:

把握材料性质,理解时代需求,表达作者真实感受

二、选取材料

1.涵义:

为写作目的而搜集或写入文中的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如人物、事件、景象、情理

2.种类:

事实性材料,观念性材料,个别性材料,

综合性材料,历史性材料,现实性材料,

正面性材料,反面性材料,原始材料,转手材料

3.功能:

提炼形成主题,表现深化主题,传递增殖文章信息,影响制约结构安排

4.积累:

日常积累,定向积累

5.搜集:

观察,体验,调查,检索

三、结构文本

外部形式与内在联系的统一

2.要素:

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线索与脉络

反映内在联系,适应文章体裁,表现主题需要,考虑读者接受

完整性,连贯性,严密性,灵活性

5.类型:

记叙型,论证型,说明型,综合型

四、选取表达方式(后单独做一个部分)

1.叙述2.描写

3.抒情4.议论

5.说明

五、语言(行文)

1.关系(与写作)2.特点

3.功能4.基本要求

六、文章整体技巧(了解)

1.正反对照法2.博引作论法3.一字骨立法4.移步换景法

5.欲擒故纵法6.欲扬先抑法7.寓托寄意法8.往复叠进法

9.举纲张目法10.逻辑归类法

定体,选拔,择炼,造境,暗示,变态

从写作主体的行为看写作的基本程序

一、观察与采访

1.观察的含义:

有目的、有辩析地看的同时,感知、认识客体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方法

2.观察的步骤:

选好对象→调动感官→分析比较→贮存素材

3.观察的方法:

定点观察,移位观察,比较观察

4.观察的要求:

准确,全面,精细

5.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概貌,观察层次,观察差异

6.采访的方式:

口头,实地,蹲点,随队,间接,书面,提问,电话

7.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讲究说话艺术,发挥四肢五官作用,重视心理分析,注意题外线索,记好采访笔记

二、检索与整理

1.文献资料的涵义:

具有保存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的书刊、文物资料,包括:

报纸、期刊、书籍、手稿、图片、图表等

类型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文献检索的工具:

书目、索引、年鉴

3.文献检索的程序:

明确目的→选用工具→选择方法→确定途径

4.文献检索的方法:

追溯法、常用法、循环法

5.文献资料的选择:

对文献资料有所取舍

6.文献资料的记录:

对文献资料录制、记录的

方法:

摘要、记提纲、作提要等

7.文献资料的辨析:

确定真伪,从事理上分析,利用各种物证考订,深入调查考察

8.文献资料的贮存:

复查核实→分门别类→编排保管

三、感受与审美

1.感受的含义:

作者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

2.感受的特点:

客观性、形象性、情感性

3.感受的基本要求:

独特、深刻、细腻、传情

4.感受的途径与方法:

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感官灵敏度

5.审美的特征:

情理兼容、思维多样

6.审美的要求:

真实性(外物真、意蕴真、情感真

功利性(生活丑化为艺术美)

形象性(物质形态、个性特征、外在表现)

四、想象与联想

1.想象的含义:

特殊的思维活动

2.想象展开的条件:

以生活为基础

以理性为指导

以激情为动力

用语言表现和调节

3.想象的种类:

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幻想

4.想象的作用:

伴随写作的全过程

5.想象力的培养:

有意程度、新颖程度、现实程度

6.联想的含义: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7.联想的类型:

接近性联想、类似性联想、对比性联想、推测性联想

五、立意与选材

1.立意的含义:

确定主题的过程:

意在笔先

2.立意的要求:

正确鲜明,集中单纯,深刻新颖

3.立意的炼意:

形成主题:

长期积累,偶然得知提炼主题:

占有全部材料,发掘本质属性

4.选材的标准:

严选,博收,约取,深探,力取

5.选材的原则:

围绕主题选材,选择真实可靠材料

选择典型材料,选择新鲜材料,选择熟悉材料

六、思路与谋篇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对写入文章中的事务、看法、态度或情感的头绪,是文章内在的前后顺序

2.运思的意义: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3.运思的要求:

殚精竭虑,胸有成竹;

运思谋篇,紧扣主题;

4.运思的方式:

拟腹稿,列提纲,边想边记

5.谋篇的含义:

文章内部的构造和组织、看法、态度或情感的头绪,是文章外在的前后顺序6.谋篇的原则: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

服从于表现主题需要

体现不同体裁需要

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7.谋篇的方法:

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

七、文章的修改

1修改润色的意义:

为求得对于客观事物、写作材料正确的、深刻的认识,会有一个过程,而修改文章正是有意识地促使自己加深认识。

修改的成功意味着文章质量和表现能力两方面的提高。

只有经过精心修改的文章才能够代表自己真正水平,将这样的文章提供给读者是一种负责精神的表现,不断地“细作”,写作能力就能稳步提高。

起草的重要性:

由物到意的转化关键是文章形成的必备的过程。

修改的意义:

对事物的规律认识逐步深刻的结果

例:

果戈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海明威、鲁迅等

古人:

文章不厌千回改,语不惊人死不休。

2修改润色的范围:

①修改主题;

②审核材料;

③调整结构;

④推敲语言表达方式。

3修改的方法:

要能够发现文章的问题,寻找到修改点,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程序来修改。

1、发现问题的做法:

①朗读法;

②间歇法;

③比较法;

④讨论法。

4、修改的程序:

①由大到小,由主到次;

②由文章整体出发修改局部;

③要讲究文面的美观。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方式

总论:

表达方式名词概念

1、叙述:

最基本的,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

主要功能是交代情境变化、介绍人物经历或事物的发展过程。

2、描写: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以及环境景物等作具体、生动的描绘和摹写,使读者对描写对象获得真切的感受,以至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并唤起情感的体验。

3、议论:

在剖析事物、论述事理时发表意见、提出主张,运用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4、说明:

用简明、平实的语言介绍、解说事物或事理,旨在“给人以知,教人以用。

5、抒情:

写作者抒发、表白自己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叙述

1、叙述的类别:

①略叙(约叙、简叙):

叙述简要、概括,只交代大致情形。

②详叙:

对情境或人、事作较为详细的叙述,比较具体地交代情境的转换、人物的情况,事情的来龙去脉。

2、叙述的角度(或称“视点”、“视角”):

指作品中叙述者与被叙述的事情之间的关系。

分为两种:

①全知叙事:

文章的叙述者对被叙述的对象的一切情况全然知晓,他有权利知道并且说出文章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情况。

②限制叙事:

文章的叙述者和他所叙述的对象知道得一样多,叙述对象所知道的,叙述者能够叙述;

叙述对象所不知道的,叙述者就不能叙述。

3、叙述的人称:

①第一人称。

用“我”的口气作叙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想。

有两种指代,一种为“我”即是文章的作者,另一种为“我”只是文章里所写到的一个人物,并非作者本人。

②第三人称。

叙述人从文章里隐去(事实上是存在的),用“他”或“他们”的人称来叙述。

(另有“第二人称”,通篇用“你”这样的称谓贯穿。

4、叙述类型: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二)描写描写

1、运用描写应注意:

①明确目的;

②抓住特征;

③适应文体。

2、描写的分类:

按描写对象分,有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环境描写(自然景物、社会环境、场面);

按构成单位分,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按描写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按写作笔法分,有白描、细描。

①人物描写

a、肖像描写:

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如面貌、身材、服饰、神态、风度等方面的描写。

可以集中在一处完成,也可以随着时间、情景的变化逐渐展现。

b、行动描写:

描写人物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行为,怎样去完成一个行为,做好一件事情,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只要写出“做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从中表现他是怎样的人,这是行为描写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c、语言描写:

包括人物对话和人物独白。

写对话最重要的是显示人物个性。

独白的特点是用人物独自说话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d、心理描写:

直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

其方法,一是暂时离开作品中正在进行的事件,由叙述人对人物的心理作细致的描写与剖析;

一是透过描写人物的幻觉、梦境等来表现其心理;

一是“意识流”创作方法,即人在非睡梦状态下内心思想及意识不间断地自然的流动。

②环境景物描写

a、概貌描写:

用简炼的文字写出景物的全貌或缩影。

b、定点描写:

固定在一个观察点上,将所看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来。

c、动点描写:

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同一个对象。

d、推移描写:

依次描写看到的不同景象,这些景象既有自身独立的一面,又互有内在联系,构成完整的一片。

e、侧重描写:

对所描写的对象,侧重其中的一点,突出其中的一个方面来描写,而对其余有关的或忽略不写或只是略略提及。

③场面描写:

对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展开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场景所作的描写。

有特写式、全景式二种。

④细节描写:

作品中具体描绘人物、景物和事件发展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组成了场面。

进行细节描写应注意:

a、描写的细节要真实;

b、细节描写要有选择;

c、描写细节要有创造意识。

⑤白描:

原是国画的一种传统技法,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具有粗线条,快流动、抓特征、重简笔的特征。

⑥细描:

也称“工笔描写”,特点是描写细腻、全面,详加铺陈。

⑦正面描写:

也称“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

⑧侧面描写:

也称“间接描写”,特点是不直接描写文章对象,而是描写由对象所引起的反响,或是描写和对象有关系的能够表现它的事物,使读者从这一些描写中产生联想和想象,由此来认识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

(三)议论1、议论三要素:

①论点。

作者针对某一个所要论述的问题提出的主观见解、个人主张,它是议论的核心要素。

②论据。

用以证明论点的根据,它是议论主体用以确立自已所提出的论点的理由。

③论证。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

2、以议论是否具有“三要素”为标准,分为论证性议论、阐述性议论。

3、常用论证方法

①事例归纳论证法:

通过分析与研究若干事实材料,概括它们的共同属性,综合它们的共同本质,从而得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结论。

它所遵循的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其中的“事实材料”包括典型事例、概括性的事实、可靠的数据、艺术虚构或假设性的材料。

②分析演绎论证法:

以人们公认的基本原则、一般原理作为依据来论证论点。

从逻辑上说,用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

方法有:

因果分析;

利害分析;

辨明概念;

揭露矛盾。

③其他论证方法

a、对比论证:

在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是在比较同一事物的不同状况中进行论述。

其方法,一是运用比较;

一是围绕论题列出正反相对的观点,在辨析之中来论证。

b、类比论证:

分析两个事物,根据其中一个事物所具有的特性,推论出另外一个事物也会具有这一特性。

c、比喻论证:

借一些同所论述的事理性质很不一致的材料为论据来进行论证,具有说理形象、生动的特点。

d、引用论证:

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或其他名言警句作为论据来论证论点。

主要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两种形式。

④证明和反驳

a、证明:

议论目的是为了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

在这一情况下写成的议论文,称之为“立论”。

b、反驳:

议论目的是为了反驳某一错误的论点或相关的论据、论证。

这一目的下写成的议论文,称之为“驳论。

c、证明和反驳的关系:

在同一个论证过程中,证明和反驳乃是一物的两面,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

d、反驳的途径和方法:

反驳论点;

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

(四)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

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1、运用说明应注意:

①要具有解说性;

②要具有科学性;

③要具有客观性。

2、说明的方法

①分类说明。

将需要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②分解说明。

把一个完整的事物或现象分为若干小部分,然后逐个加以说明。

③举例说明。

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说明。

④比较说明。

用具体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与要说明的抽象事理或人们不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从比较中来说明后者的性质、特点、原理等。

⑤比喻说明。

在两件性质不相同的事物之间找到相似点,用比喻的方法来突出被比喻的事物的特点。

⑥定义说明。

用简洁而明白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内涵。

⑦诠释说明。

对概念进行解释。

⑧计数说明。

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

⑨换算说明:

把数字,通常是大数字,换算成容易把握的事物、情况来作说明。

(五)抒情

1、抒情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

即直抒胸臆,是作者或作品中的某一人物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感情。

三种方法:

a、针对所写内容抒发感受,表达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强烈的感情;

b、以所写内容为基础生发开去,扩大抒情范围,表现对同类事物的一种感情;

c、以所记叙的内容为基础,由表及里地抒发自己的感情,透过抒情的文字来显示由所记内容引起的体会、感觉。

②间接抒情:

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或议论说理中来抒发感情。

其特点是抒情依托于所记或议论的内容。

常用方法:

a、结合记人叙事抒情;

b、结合状物抒发感情;

c、结合写景来抒发感情。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

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

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

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

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