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523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大连地铁208标段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位置

本标段为大连地铁一期2号线208标段深基坑开挖施工,起讫里程桩号为DK13+637.193-DK16+396.949,师范大学站、马栏广场站两站及交通大学站~师范大学站~马栏广场站~湾家站三区间,区间长约2.4公里。

地铁一期工程规划建设线路总长为49.12公里。

其中,1号线(东西线)一期工程由港湾广场经会展中心延至河口,线路长21.06公里;2号线(环线)一期工程由南关岭姚家经西安路至周水子机场,路线长28.06公里。

2号线一期工程北起南关岭姚家,经南关岭新火车站,沿华北路、山东路、促进路南行,再入华北路,过沙河口火车站后走西安路,转入黄河路后西行,沿红旗中路、明珠路至南林路和周水子机场。

线路长28.06公里。

共设22座车站,全为地下站。

(2)工程内容

师范大学站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0m。

站台计算长度中心处轨面高程-2.500m。

车站主题结构尺寸为:

长度170.2m,宽度为21.266m。

车站总建筑面积:

9920m2。

车站顶板覆土7.34~10.79m。

马栏广场站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0m。

站台计算长度中心出轨面高程5.30m。

车站主体结构尺寸为:

长度179.2m,宽度21.266m。

车站总建筑面积:

11520m2.车站顶板覆土约7.350m。

交师区间线路左右平行,线路中心间距13m,线路纵向呈“一”型坡,最大纵坡为17.998‰区间隧道结构最大覆土厚度17.6m,最小覆土厚度13.86m,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

师马区间线路左右平行,线路中心间距13m,线路纵向呈“V”型坡,最大纵坡为17.94‰。

本区间隧道结构最大覆土厚度26.8m,最小覆土厚度16.3m,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

马湾区间线路左右平行,线路中心间距13m,线路纵向呈“V”型坡,最大纵坡为25‰。

区间隧道结构最大覆土厚度24.97m,最小覆土厚度10.75m,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

(3)地质概况

师范大学站

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剥蚀残丘,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18.32~23.71,主要地层为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层(Q3al+pl),下伏青白口系细河群桥头组(Qnq)石英岩夹板岩、板岩,震旦系长岭子组(Zwhc)碎裂状板岩。

马栏广场站

站址范围原始地貌为马栏河阶地,地势较平坦,主要地层为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粉质粘土层、卵石层(Q3al+pl),下伏青白口系细河群桥头组(Qnq)石英岩板岩互层(石英岩、板岩、石英岩夹板岩)。

交通大学站~师范大学站区间

区间地貌为马栏河阶地,经人工改造后场地地形整体起伏不大,主要地层为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下伏震旦系长岭子组钙质板岩(Zwhc)、碎裂岩。

师范大学站~马栏广场站区间

本区间地貌为剥蚀残丘,地形起伏不大,主要地层为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3al+pl)、下伏青白口系细河群桥头组石英岩板岩互层(石英岩、板岩)、石英岩夹板岩(Qnq)。

马栏广场站~湾家站区间

本区间地貌为剥蚀残丘、马栏河阶地,地形起伏不大,主要地层为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层(Q4al+pl),下伏青白口系细河群桥头组(Qnq)石英岩板岩互层,并有中生代燕山期辉绿岩(βμ)侵入。

本标段地下水的类型、赋存、径流排泄及与地表水的关系

场区地下水其自身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构成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体。

地下水的循环受到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体结构、人工开采等因素控制。

市区南部(统称南山)为基岩裸露的丘陵区,大气降水直接渗入岩石裂隙并补给地下水,然后顺坡而下潜入失去的地下岩(土)层孔隙中,成为本线路中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局部有地表水的补给。

本区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

主要人工开采、地下水渗透性等因素控制。

经过短距离的潜伏径流,最终向海排泄。

本区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汇入地表径流排泄以及人工开采,地下潜水埋藏较浅地段,有蒸发排泄,其余地段地下水埋深超过极限蒸发深度,不存在蒸发、排泄。

由于底层的渗透性差异,基岩中的水略具承压性,基岩裂隙发育,孔隙水与裂隙水局部具连通性。

岩石富水性和透水性与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关系紧密,节理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导致其富水性和透水性也不均匀。

地下水的腐蚀性

经取水样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表F.0.1综合判定:

地下水化学侵蚀类型为硫酸盐侵蚀、酸性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

地下水总矿化度为668~1490mg/l,为淡水。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5)《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6)《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

  (7)《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

  (8)《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ZBJ80012);

  (9)《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GB13329);

  (10)《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12)《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4)建(构)筑物设计文件、地质报告;

  (15)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等情况调查报告;

(16)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及相关文件。

三、危险源与相关控制措施

  

(1)防止起重机事故措施

  1)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平坦坚实,地下墓坑和松软土层要进行处理。

必要时,需铺设木头或路基箱。

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

当起重机通过墙基或地梁时,应在墙基两侧铺垫道木或石子,以免起重机直接碾压在墙基或地梁上。

  2)应尽量避免超载吊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难以避免时,应采取措施,如:

在起重机吊杆上拉缆风绳或在其尾部增加平衡重等。

起重机增加平衡重后,卸载或空载时,吊杆必须落到水平线夹角60°以内,操作时应缓慢进行。

  3)禁止斜吊。

所谓斜吊,是指所要起吊的重物不在起重机起重臂顶的正下方,因而当将捆绑重物的吊索挂上吊钩后,吊钩滑车组不与地面垂直,而与水平线成一个夹角。

斜吊还会使重物在离开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可能碰伤人或碰撞其他物体。

  4)起重机应避免带载行走,如需作短距离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70%,构件离地面不得大于50cm,并将构件转至正前方,拉好溜绳,控制构件摆动。

  5)双机抬吊时,要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各单机载荷不得超过其允许载荷的80%,并在操作时要统一指挥,互相密切配合。

在整个抬吊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车组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

  6)绑扎构件的吊索需经过计算,绑扎方法应正确牢靠。

所有起重工具应定期检查。

  7)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或设备。

  8)禁止在六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风力等级及其征象标准见风级表(略)。

  9)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起重机驾驶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

驾驶员应听从指挥,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驾驶员可拒绝执行。

  10)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

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11)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

当吊钩、吊环表面有裂纹、严重磨损或危险断面有永久变形时应予更换。

  

(2)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1)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一般应高挂低用,即将安全带绳端的钩环挂于高处,而人在低处操作。

  2)在高处使用撬棍时,人要立稳,如附近有脚手架或已安装好的构件,应一手扶住,一手操作。

撬棍插进深度要适宜,如果撬动距离较大,则应逐步撬动,不宜急于求成。

  3)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的时候,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作业处和构件上有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在高耸建筑物进行高处作业,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从事露天高处吊装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四、安全技术设计

(1)一般规定

1)确定起重机的起吊方法和需设计计算的项目

  2)选用合适的起吊设备和计算参数。

 3)必要时,应对需进行实物(架)试验的单项(件)或整体作出规定

(2)构造要求

应根据工程概况,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

并对起吊设备进行详细的操作说明。

(3)设计计算

对于模板,钢筋笼等应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起吊高度。

五、起重吊装作业应遵循下列规定:

(1)大型吊装工程,应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向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吊装作业应指派专人统一指挥,参加吊装的起重工要掌握作业的安全要求,其他人员要有明确分工;

(3)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4)各种起重机具不得超负荷使用;

(5)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表的要求;

钢丝绳安全系数

用途

安全系数

用途

安全系数

缆风绳

3.5

吊挂和捆绑用

6

支撑动臂用

4

千金绳

8~10

卷扬机用

5

缆索承重绳

3.75

(6)地锚要牢固,缆风绳不得绑扎在电线杆或其他不稳定的物件上;

(7)作业中遇到停电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将重物落至地面,不得悬在空中。

六、起重机具操作注意事项

起重机械的使用应负荷现行的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的规定。

自行制造的起重设备应满足施工安全按的要求。

1、卷扬机

(1)卷扬机的各部机件、电气元件以及安全防护装置、钢丝绳等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GB13329-91)的规定。

(2)卷扬机应安装牢固、稳定,防止受力时位移和倾斜;操作位置必须视野开阔,联系方便;

(3)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传动滑轮等,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

(4)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得有接头、结节和扭绕,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作业中最少需保留三圈;

(5)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并将运送物件放下。

2、轮胎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

(1)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指教必须支垫牢靠,回转半径内不得有障碍物。

两台或多台起重机运同一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升降应同步,各台起重机不得超过各自的额定起重能力。

(2)吊起重物时,应现将重物吊离地面10cm左右,停机检查制动器灵敏性和可靠性以及重物绑扎的牢固程度,确认情况正常后,方可继续工作。

作业中不得悬吊重物行走。

(3)起升或降下重物时,速度要均匀、平稳,保持机身的稳定,防止重心倾斜。

严禁起吊的重物自由下落。

(4)配备必要的灭火器,驾驶室内不得存放易燃品。

雨天作业,制动带淋雨打滑时,应停止作业。

(5)在输电线路下作业时,起重臂、吊具、辅具、钢丝绳等与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表一的规定。

(6)工作完毕,应将机车停放在坚固的地面上,吊钩收起,各部制动器刹车,操纵杆放到空挡位置。

输电线路电压

最小距离(m)

输电线路电压

最小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