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795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以刀代笔》教案1 浙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木板、三棱刀和圆口刀、颜料、印纸。

四、教学的内容要点

1.木刻版画的发展与变化。

木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老的印刷术。

古老印刷术中的雕版水印,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出木刻年画、木刻版画等众多形式。

木刻版画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因其方便、简洁同时又能重复印制的特点,使中国木刻版画和中国画、油画一起成为最重要的三大画种。

2.木刻版画的分类。

木刻版画从色彩的角度可分为黑白版画和套色版画两种;

从颜料的角度又可分为传统的水印版画和油印版画两类。

3.木刻版画的雕刻技法。

木刻版画在雕刻中,分为阴刻法和阳刻法,两种技法各有特点,又能相互通用,同时不同的刻刀和刀法进一步丰富了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语言。

总体上来说,木刻版画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概括、简约、精炼。

4.木刻版画作品的强大实用性特征。

木刻版画作品因其材料简约、多变,形式概括、简练,同时具有重复制作的特性,其实用性较为强大,应用范围也极广。

其中,被称为微型版画的藏书票就是其中的一种,是极具特色的版画作品。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观察与发现

从黑白、彩色两方面,观察和对比照片、油画、水彩、木刻版画等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

寻求发现木刻版画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分析这些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中,对作品主题的表现作用,即木刻版画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

二、探讨与寻找

讨论并寻找木刻版画对比语言的运用。

寻找木刻作品中艺术语言对作品主题表现的重要意义,理解木刻作品的艺术价值。

三、体验与练习

体验不同的木刻刀法和这些刀法的组合运用,体验刀法对物象的表现变化。

练习以刀代笔的雕刻手法,尝试表现更复杂的物象或综合的刀法组成,体会其中的艺术表现力。

四、应用与创造

学习和了解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尝试创作具有主题性质的木刻版画作品,了解木刻版画中的藏书票。

尝试用现代视觉元素及木刻版画的形式对藏书票进行新的创作。

教学评价建议

一、本课教学中,在了解和学习木刻技能、技法的同时,将刀法和艺术作品相结合,从作品中体验和认知木刻技艺的迷人之处,领会木刻版画创作中的艺术性。

二、作业以尝试和体验为主要目标,借用题材,较为深入地体验刀与笔之间的转换和艺术韵味。

参考案例

1.了解微型版画藏书票的意义及用途。

2.运用套色木刻的表现方法制作一枚藏书票。

3.体会微型版画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喜欢的书增添一份情趣。

藏书票的创意与制作。

如何用概括性的艺术语言表现藏书票的内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木板、刀具、油墨、滚筒、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课

1.教师要求学生取出自己最喜爱的书,相互交流看书心得及乐趣。

2.媒体呈现其他带有藏书票的书籍,学生比较与自己书籍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入课题。

(二)欣赏、了解

1.展示世界上的第一枚藏书票《刺猬》图片。

学生了解:

这枚藏书票制作于1470年,是德国人勒戈尔制作的,画面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脚下踩着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中衔着一朵被折下的花,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

2.展示中国的第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图片。

关祖章藏书票,长宽为6.5厘米和9.5厘米,内容是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在翻箱倒柜之余,正秉烛展卷,潜心攻读,四周散落大量的线装古籍和卷轴,图案上方书“关祖章藏书”五个大字,大小两只书箱上分别标有“书林”“易书”字样。

3.学生在欣赏中获知,藏书票都是爱好书籍的人为自己的藏书作的一个特殊的标志,贴在书籍的扉页上,为自己喜爱的书增添一份珍贵和美感,也体现出藏书者的审美品位。

(三)讨论、研究

1.学生在了解藏书票的发展后,多媒体接着呈现各类不同的藏书票,小组欣赏并讨

论:

藏书票的格式及组成元素。

2.小组探讨:

(1)藏书票的画幅很小,一般长宽均不超过10厘米;

(2)多是用版画,便于自己拓印;

当代也有其他画种,用印刷制版;

(3)要刻上“EXLIBRIS”字样,原为拉丁文,是“我的藏书”的意思;

(4)要刻上票主(即藏书者)的名字;

(5)贴在书皮或扉页上。

组成元素:

藏书票由图画和文字组成,第一应该有藏书者的名字或种类、用途、名称等;

第二应该有简洁优美的图画,达到装饰书籍的效果。

颜色上可用彩色,也可用单色。

尤其注意的是藏书票不要做成一张复杂的版画,一定要简洁,体现自己的个性。

3.教师要求学生在了解了藏书票的基本常识后,深入研究讨论:

一枚小小的藏书票所蕴涵的艺术语言及艺术特点。

4.教师总结:

藏书票的画面力求简洁、精美,根据自己藏书的内容或喜好,可选风景、人物、花卉、动物、建筑等,形式也可多样,长、方、圆形均可。

那么,你想创意怎样的一枚藏书票呢?

又该如何来制作呢?

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5.教师播放一段制作藏书票的录像片段,学生详细了解,藏书票可以用黑白木刻的方式制作,也可以用套色木刻的方式进行表现。

第一个步骤:

把自己创意好的图形分别拷贝在版上。

版画创作1

版画创作2

版画创作3

第二个步骤:

依照画稿,运用前面学到的刀法进行雕刻。

第三个步骤:

套色过程中一般先印淡色版,后印深色版。

第四个步骤:

在印纸背上垫上报纸,用木蘑菇或瓶盖磨压。

第五个步骤:

套色版通常是最后印上深色的主版。

(四)创造、表现

1.为自己的书籍制作一枚藏书票。

要求构图内容以书中的主人公、情节或自己喜好而定,在藏书票上标上“XX藏书”和“EXLIBRIS”。

2.每位学生把制作好的精美藏书票直接贴在自己喜爱的书上,师生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五)拓展、延伸

1.为自己的朋友制作藏书票,增进友谊。

2.利用橡皮制作藏书章,直接印制在自己的藏书上。

版画作品1

版画作品2

版画作品3

版画作品4

版画作品5

相关链接

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

版画的制作是画家在平面的版上,通过刻、画、刮、贴、封堵、腐蚀等手段,或造成版面的凹凸不平;

或对油墨的吸收与排斥;

或造成油墨的封堵与漏印。

经过印刷机或手工着色印刷,便能在纸上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印痕肌理,这是版画独特的印刷美感。

版画根据制版和印刷方式分为:

凸版型版画是版画中最常见的类型。

画家在平面的木板或其他金属等板面上,进行雕刻或腐蚀,将不需要印刷的部分铲除,保留凸起部分形成画面,经上墨、印刷所产生的作品称之为凸版画,最典型的是木刻。

其中用油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油印木版画”或“木刻”;

用水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水印版画”或“水印木刻”。

另有的取麻胶、石膏、石块、砖块等为版材而仍用木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各种凸版型版画。

凹版型版画受墨在版材的凹面部位,其代表是铜版画。

其中由于制版方法不同可分为“线刻铜版画”“干刻铜版画”“网线铜版画”和“腐蚀铜版画”等。

另有取锌版或其他金属等为版材而仍用铜版画制版、印刷等方法制成的各种凹版型版画。

平版型版画受墨在版材的表面部位,其代表是石版画。

由于制版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石版画”和“转写石版画”等。

另有取铝版、锌版等为版材而仍用石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平版型版画。

孔版型版画也称漏孔版。

墨色通过有孔眼的版材,漏泄到成品承受面,其代表是丝网漏印。

另有以丝网漏印制版印刷方法而取尼龙网、卡普龙网、金属网及其他网料为版材的孔版型版画。

综合版画是利用凸、凹、平、孔各版式,两种或采用两种以上结合套印的产物。

综合版往往是以一种版式作为主版,其他为副版,有的局部只利用一些特殊肌理效果。

 

附注:

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集绘画、雕刻木版、印刷为一体。

学生构思绘制画稿,用木刻刀在木板上刻制,借助油墨或颜料,拓印出效果不一的作品,展现强烈的黑白或彩色效果。

由于木版画制作的三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艺术的发挥和才能的施展,所以学生在体验版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艺术的创造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了做事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利用本课作业办一期木刻版画作品展,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再利用所学的版画知识与技能自制一张小巧可爱的藏书票,培养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欣赏——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了解——通过讨论和探究来了解木版画作品的制作工具、印刷特点、构图的方式等。

体验——通过黑白木刻版画的设计制作,体会木版画的“刀味”和“木味”。

应用——利用所学的版画知识与技能自制藏书票,培养创造性和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1课时:

黑白木刻版画;

微型版画——藏书票。

1.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3.技能目标:

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掌握黑白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学习版画的表现语言,了解藏书票的艺术形式。

4.创造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制作黑白木刻作品和藏书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木刻版画的艺术特色与表现语言。

(第1课时)黑白木刻版画的独特语言。

(第2课时)藏书票的设计与印制。

欣赏用的版画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木版、木刻刀、油墨和颜料、滚筒、木蘑菇、印纸。

木板、三棱刀和圆口刀、文具盒、印纸。

四、教学要点

1.版画和版画的分类。

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木版、纸板、麻胶板、塑料板、绢网等不同板材上,运用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进行制版,再通过自己印刷而完成。

根据制版方式,版画主要分为四种,也有说五种。

四种是指凸版、凹版、平版和漏版,五种是在此之上加上综合版。

2.木刻版画是“以刀代笔”的艺术。

木刻版画是在木板上用刀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

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的艺术感觉。

果断直率的刀法很有感染力。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3.木刻版画(黑白或套色)的制作步骤。

①拷贝:

根据画稿分色的需要,将画稿上不同的色块分别拷贝在版上(可以事先在版上涂一层颜色,便于观察刻板效果);

②雕刻:

依照画稿雕刻主版和色版。

雕刻过程中要注意套版时的准确性(可以在各个印版的同样位置做上记号,别忘了印纸上也要做上标记,这样可以保证套色的准确);

③套色:

印刷色版一般先印淡色版,后印深色版。

注意要套准,不露白;

④磨压:

在印纸背上垫上报纸,用木蘑菇或瓶盖磨压;

⑤完成印刷:

通常都是最后印上深色的主版。

4.藏书票的定义。

藏书票是一种标记,标明此书归谁所有,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

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个人收藏的一种标记,它是用小幅版画替代文字签名、图章,以标明书的归属及书主人的志趣。

5.藏书票的设计。

一帧好的藏书票,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工夫,设计的理念要紧紧围绕着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并通过文字和画面形象有机组合来体现,使得藏书票成为书籍的装帧和标记。

在表现题材上,藏书票制作者由于受不同的民族、地域及年代、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因而风格各异,包罗万象。

从自然风景、花卉、植物、动物、静物到人物纹样,内容十分广泛,它的内容与形式是无限制的。

欧美的藏书票多以黑白为主,版种以木板、铜版为多,风格细致工整,制作精良,尤以人体、植物装饰纹样、箴言为多;

而中国和日本以及东方国家的藏书票,多以套色为主,版种形式丰富,艺术风格明丽,轻松,文字简短含蓄,极富东方文化之神韵。

藏书票的画面,不只具有装饰作用,更主要的是透过简洁生动的艺术形象,隐喻、暗示、象征、感知、比拟某种意象,从而加深艺术底蕴和思想内涵,所以有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之说。

藏书票是一种图文并茂、精致小巧、具有装饰性、内涵性的艺术品,因此票面上的文字构成非常重要,它包括票主文字、拉丁文EXLIBRIS 

、藏书年月等文字,也可加上藏书人喜爱的诗句。

在创作的构图阶段,文字设计与绘画形象应同步考虑,统筹安排,让绘画语言与文字艺术呈现整体与和谐之美。

一、新知探究

收集各类版画特别是木刻版画作品。

了解版画是一种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不同材质的板材上,通过绘画、雕刻、腐蚀等制作过程,再印刷完成的艺术形式。

二、讨论探究

通过学生小组的相互交流、探讨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怎样不同的艺术感觉。

感受木刻版画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三、欣赏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版画作品的分析和比较,发现作品在内容选择、构图设计、刀法变化等方面的异同,寻找木刻版画的表现方法。

四、合作探究

师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在欣赏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木版画制作的方法步骤,进而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藏书票的创作中,同时注意到藏书票的几点特殊性。

五、实践体验

学生分组用木刻版画的方式制作完成一张黑白藏书票。

要求画面题材尽可能选择表现校园学习生活;

构图简洁大方、图文并茂、注意尺寸大小;

体现木版画的“刀味”和“木味”。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版画创作的艺术性,培养创造性。

六、展示评价

通过师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合适的评价,同时合理地评价他人的作品。

鼓励学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介绍制作技巧和设计经验。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一、本课教学中,教学核心在于学生通过对木刻版画中构图、技法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进而理解版画的特点并能运用木刻版画的不同刀法,感受到了木刻版画的艺术美。

二、学生在实践中是否掌握了黑白木刻的制作技法,制作出了有趣的作品,是否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是否有成功的体验,是否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认知目标:

学习木刻版画的基本常识,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制作步骤、表现语言。

2.技能目标:

学习体验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进行藏书票的创作实践。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木刻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创造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制作藏书票。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四、课时建议

2课时(第1课时:

微型版画—藏书票)

五、课前准备

教师:

欣赏用的版画图片、多媒体课件、木版、刻刀、油墨、滚筒、印纸等工具。

学生:

课前预习的资料、木版、刻刀、油墨、印纸等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1.导入阶段。

教师出示木刻年画“门神”的实物或数字图片。

提问:

“你认识画中的人物吗?

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

“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类似的门神年画。

你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年画在古代是如何制作的?

是一幅一幅画上去的吗?

(学生回答:

是印刷出来的)这是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制完成的图画。

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

版画有固定的印版,可以重复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

2.认知阶段。

(1)术刻版画是“以刀代笔”的艺术。

对比“明暗素描头像”和《正面的自画像》,观察木刻刀的用法:

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的艺术感觉。

试一试:

在废旧小木板上试一试三角刀和圆刀,刻出的线条有何不同?

三角刀主要用于刻细线,圆刀主要用于刻柔和的线和大块的面。

对比《我在海上一辈子》和《晚归》,你觉得这两幅版画的风格有何区别?

利用不同的刀法语言,可以表现出细腻、粗犷、质朴等不同的艺术感受。

(2)效果强烈的黑白木刻。

对比“实景图例”和“黑白稿”,学生分小组讨论:

构思版画底稿时要注意些什么?

版画制版过程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形、色上追求简洁性、单纯性、平面性和抽象性。

黑白木刻只用黑色油墨或单色油墨印制,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

设计黑白稿时,不仅要夸张主体,还要注意省略不必要的细节与层次。

黑白木刻可以表现什么样的内容呢?

同学们可以翻一翻自己的美术习作,有没有适合翻制成版画的其他绘画作品?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构思画稿可以从自然界、生活现象中摄取题材。

画面不宜太复杂,要主题明确。

(3)木刻版画的制作技法。

(4)丰富多彩的套色水印木刻。

①水印木刻是运用水质颜料和宣纸来印刷的木版画,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刻形式,与雕版印刷术一样起源于我国。

②欣赏课本上的套色水印木刻作品,猜一猜作品中的“色彩”是如何制作的?

③水印木刻与油印木刻比较有何特点?

水印木刻的特点就在“水”上,创作者可以控制水分,做有深有浅的渲染或晕化,其滋润、透明与洁净能表现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第2课时

(1)知识回顾:

木刻版画的常识、艺术特色。

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版画有固定的印版,可以重复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

特殊的、微型的版画——藏书票。

出示贴有藏书票的书籍,提问:

版画可大可小,这本书上有一幅小版画,同学们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

你知道吗,这种小小的版画被喻为“书上的蝴蝶”、“纸上的宝石”,就好比小孩子打扮,一只蝴蝶结、一顶棒球帽,都寄托着父母的一片爱心一样,读书之人用“藏书票”装点书籍,同样也对所藏之书寄托着一份珍爱之情。

(2)揭示课题:

2.新授阶段。

(1)学生活动一:

了解藏书票的尺寸、由来、功能等。

(2)藏书票作品欣赏:

①内容的选择;

②构图的设计;

③刀法的比较.

讨论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怎样不同的艺术感觉?

圆口刀刻粗线、三角刀刻细线、平刀、斜刀负责大面积……

(3)小组合作探究一:

制作一枚藏书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归纳:

①藏书票的画幅很小,长宽均不超过10厘米;

②画面中文字和图形相结合,有国际通用的拉丁文“EX-LIBRIS”;

③画面内容多为简洁生动的艺术形象,有隐喻、暗示、象征比拟等意义,体现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

④多为木刻画,木刻便于自己拓印;

要体现“木味”和“刀味”;

⑤还需刻上票主的名字。

特别注意:

汉字、字母要反刻!

特别提醒注意:

黑白木刻的艺术语言,体现“刀味”和“木味”;

黑白对比强烈;

高度的概括性;

点、线、面的结合。

3.发展阶段。

(1)小组合作探究二:

制作一张黑白藏书票的方法和步骤。

起稿:

①把你想要表现的内容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

②可以在用墨涂黑的纸版上直接用铅笔转画画稿,也可以画在复写纸上再拷贝在版上;

③注意印刷出的画面与版面是方向相反的,要因画面内容而考虑版面的问题。

刻制:

①由于版上涂了墨色,每刻一刀都能清楚地显示刻画效果;

②刻画时先以三角刀刻出木版画面上的轮廓边缘线,再交替结合使用圆刀,逐步刻出亮面;

③注意安全,用刀时左手勿置于刀前。

上墨:

把调好的油墨置于平底盛器上,如三合板,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黏于油滚上,以便在版面上均匀滚墨。

磨印:

①把纸对准版面,为使纸与版固定位置,可使用夹子等;

②用木蘑菇或瓶盖摩擦拓印。

完成:

①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墨压,直到满意为止。

②注意在局部滚油墨时要十分小心,不能移动纸张。

(2)学生活动二:

优秀学生作品赏析。

4.实践阶段。

学生活动三:

分组完成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

要求:

(1)用木刻版画的方式制作一张黑白藏书票;

(2)画面题材尽可能选择表现校园学习生活;

(3)构图简洁大方、图文并茂、注意尺寸大小。

特别提醒:

藏书票不需要专门标题,但必须有作者签名、年份,位置在画面下方右端;

印数(如1/10、2/10……)写在画面下方左端;

版式代号(如C3、C5)写在画面中间位置。

5.评价阶段。

(1)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合适的评价。

(2)互评:

引导学生合理地评价他人的作品。

评出最喜欢的版画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3)总评: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对学生作品以及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同时对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回顾,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6.拓展延伸。

(1)为自己和朋友制作藏书票或贺年卡,互相赠送,表达美好的祝愿;

(2)推选出本班优秀作品参加全年级的木刻版面作品展,邀请老师和家长参观;

(3)了解铜版、丝网版等版画的制作工艺;

网址链接,了解更多的版画知识。

教师教学随笔

与木版画基本相同的凸版画还有石膏版画、砖刻版画、石刻版画等。

木刻版画对木板的材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准备木板有困难,可以用石膏、泥版代替。

由于石膏版材没有木版坚硬,刻制时比较松脆,所以无需用木刻刀等专用工具,只需用普通的铅笔刀、钢钉或篆刻刀就可以在石膏版上刻制,简单省力。

●版画

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

早期版画的画、刻、印三道工序是相互分开的,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

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

创作版画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