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课改网上作业阅读与写作答案文档格式.docx
《电大课改网上作业阅读与写作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课改网上作业阅读与写作答案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读者中心文本的召唤结构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论述题
结合阅读与写作的实践,谈谈其对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首先是阅读的实践,从最初的识字辨义起步,便开始了书面语言的积累和日常口语,方言的对接和转换运用,在对文字、词语、句式等反复训练的基础上有了相当的记忆储存后,思维的条理性、完整性、连贯性能力便逐步形成并在使用文字表达思维时,更为鲜明的的体现出来,如中小学作文的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和亲友书信往来的通顺达意的书面交流等。
其后,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诗词、散文、小说乃至古汉语、科技文章,翻译小说等尤其是哲学文章的阅读,就渐渐地使得思维方式变得开阔和多样起来,不但有对情感的感悟领受的直觉思维的提升,还有对形象思维的联想和营造,而其中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最主要的,如在阅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思维飞跃的所谓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有关章节后,对相关哲学名词的含义。
如:
自由王国的特指思想的解放、自由的理解。
便超越了一般名词解释自由和王国的限制。
最后,在自己从事了诗词、小说的创作后又反过来提高了阅读他人文字作品的能力,无论在理解诗无定义的唐诗、宋词上,还是在欣赏优美典雅的各种散文上,还是浏览一些小说时,都能直接感受到这些文字作品的作者的苦心经营,巧妙安排,甚至是灵感顿现的神来之笔的内在机制和相关因素。
其打动人心的妙处,甚至是作者隐含于文中的不言之意,甚至不到之处也比以往有更为真切的了解。
结合具体篇章谈谈文体意识对文章阅读具有的先导作用
所谓文体意识,即是指一个读者对其将要阅读的某一文本时在其文字表达方式注明上所起到的先入为主的心理反应。
如当我们在读诗词时,我们会以这一文字体裁的表达方式的特点——诗歌的种种规范来要求这个文本,譬如押韵。
而我们在阅读标明文体为散文或小说时就不会以押韵或不押韵来要求它们。
又如,当我们在阅读文体为叙事散文的文本时,我们就会对文章里的叙事和小说里的叙事自然的区分开来,而分别予以接受,再譬如当我们接触到名为短篇小说这种文体的文本时,当这个文本里的故事辄然而止时,我们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完整,譬如莫泊桑的《项链》当小说里的弗莱思节夫人向玛蒂尔德说出了自己的项链不是钻石项链,是假的,最多只值五百法朗。
就到此结束,我们感到的是恰到好处干净利落,那是我们在知晓了文体后,在阅读前就已产生了的对短篇小说规范的认知,我们不会像读长篇小说那样还想从小说里知道,弗莱思节夫人是否退还给了玛蒂尔德那条真钻石项链,玛蒂尔德是否去弄了条假项链还给弗莱思节夫人,以及当时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等。
可见文体意识对文章阅读的先导作用。
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先就中国人文字而言,由于中国文字的一字一意及强大的组词能力,如果我们解读文章就一定要先从文字着手,并且又由于汉语句子的词法、句法的语义信息往往既有字面、句面上的解读,更有含蓄的,甚至为意在言外的解读,即隐藏或完成于词语,句群的组合之中,即所谓的语境义或也可称之为语句铺陈的的线性流程中。
设如此,我们如或不仅仅是读懂字面之意,而是要去深入领略文章的个中真味——文字蕴藉的,由其所代表的一定民族特点的文化内涵则我们在解读时,就一定要调动我们的悟性、直觉、联想、理解通过对文字本义、引伸义等的辨析,对语言的排列组合的综合判断和整体感受从而较深刻,全面地去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
譬如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长沙》中“更立西两江后壁,截断巫山云雨”,“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等句,如果分别开来看巫山为地名,云雨为气象天气,神女是传说中巫山十二峰的神女峰的女神化身,但是一经组合,便因其所含蓄的楚王和神女相爱的浪漫故事,以及中国历代文化的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长期积滨。
我们便顿时感到了这首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毛泽东主席作为领导新中国建设的当时的浪漫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天上人间挥洒自如,古今中外浮想联翩的毛泽东词作的那种特有的气概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象。
名词解释律诗律诗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均有一定规则。
包括五律和七律,前者八句40字,后者八句56字。
按常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绝句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均有一定规则。
包括五绝和七绝,前者四句20字,后者四句28字。
委婉曲折,语言简洁,似绝而续,一般以第三句为主,诗句承接宛转变化。
意境意境:
通俗地讲就是,作者想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立意、情感,与文章中所描绘的具体景象,达到了水乳交融、完美融合的境地。
文章中的情景具有了某种象征的意义。
散文散文:
以描写真实人物、事件为基础,其艺术特点是“海阔天空、抒情状物、散文不芨、易写难工
戏剧戏剧:
综合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成份所构成的艺术。
简答题词鉴赏词鉴赏就是根据词的特点,在词所表现的具体的艺术画面中发现能引起当代人思想和情感共鸣的东西,开掘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的鉴赏方法。
抒情散文鉴赏抒情散文的鉴赏,要善于从似乎散乱的情景片段中,去勾勒那辐射于整个散文的神韵凝聚点。
这就是散文所谓的“形散神聚”。
科学散文鉴赏科学散文主要是指以科学内容为题材的科学小品一类散文。
它与一般科学普及文章相比,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因此,科学散文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来解说科学内容,是我们鉴赏这类文章的一个重点
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
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诗《将进酒》。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
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
“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
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
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
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
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
诗人“得意”过没有?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
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但就此消沉么?
否。
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
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
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
酒要一壶乎,两壶乎?
”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运用抒情散文的鉴赏方法,解读巴金的散文《繁星》。
《繁星》,处处呈现简约之美。
结构简:
四个段落,三个层次,一句话开头,连结尾都没有。
文字简:
标题两个字,全文包括标点共五百余字,比小学生作文还短。
内容简:
三个片断,写看繁星——从前在家乡,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
三种经历,三种感受,思路清,线索明。
语言简:
每个字,每句话,是什么说什么,简单朴实,明白如话,真实可感。
无长句,无虚语,无晦涩,自自然然,简简单单,清清楚楚。
简约为人,是做人的境界,是不凡的追求;
简约为文,是作文的境界,是写作的艺术。
达到这种境界,非一日之功;
拥有这种艺术,需久经磨练。
简约难得,简约可贵,简约是一种美,巴金和《繁星》这样启示我们。
意蕴之美。
如果《繁星》只是让人觉得简约好懂,那它就不是《繁星》了。
《繁星》自有它自己的美,一种蕴含在朴实简约文字中的美——意蕴之美。
言中有意。
作品中三次写繁星,由于主观条件(年龄、阅历、心情)和客观条件(时间、地点、氛围)的不同,表现出的意境和感受也就不同。
第一次是少年时代,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
第二次是三年前(1924年),是在南京的菜园地。
那时,风华正茂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到了南京。
来到广阔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再看星星,巴金感觉很亲切,更希望光明无所不在。
第三次是在海上,巴金当时23岁。
1927年1月,他离沪赴法,目的是“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
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他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
三个场景中,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言中有情。
从前,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怀里似的”,这是巴金对星星产生的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
三年前,“好像它们(星星)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这,既是巴金对光明的追求,又有他与星星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如今,“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巴金在海上看星星则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体现他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繁星》,蕴含着作者的童心、童趣,蕴涵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蕴涵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涵着作者对故乡、祖国的依恋,蕴涵着作者去国怀乡的孤心和忧情。
20XX年10月17日,巴金走了,20世纪良知的符号、讲真话的倡导者、中国文学的巨匠,那丛燃烧了101年的生命之火熄灭了。
他写过:
“让我做一块木柴吧。
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
”他说过,他不喜欢“名人”这顶帽子,他需要的是安静。
他还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
”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有你在,灯亮着;
你不在,心亮着。
怎样理解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
人物是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的重要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人物常常是情节和环境的核心和主体。
而情节则应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延伸和发展史。
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
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
作品题根据所学单元内容,自选一种体裁的文章进行文章分析:
着重从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分析。
要求:
1.根据上编:
阅读论第一章至第四章教学内容选择所作品的体裁。
2.同班或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不可选择相同题目的文章,更不可有相同的分析文字,否则均无分数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荷塘月色》中的“出浴的美人”显然是不符合的,“那个年代,女同志别说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脐都要受批判。
”高一课本里,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道:
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涉黄”的细节曾一度被剪除。
但现在课本中已恢复其原来内容。
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
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
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
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
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
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
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
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
再看看塘上的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
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
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
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
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
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
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以真言写真景《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文题标得明白:
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
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
“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
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
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
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
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
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
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
”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
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
为什么?
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
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
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
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以真言抒真情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
《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
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
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
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
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
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
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
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
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
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
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荷塘月色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
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
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
也不尽然。
看这句: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
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集体阅读一种体裁的一部文学作品,讨论后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