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55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五北大未名BB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后赵建武十二年(346,前凉永乐元年),敦煌高僧单道开、竺昙猷东去邺城。

*后凉时,龟兹僧人鸠摩罗什东来,曾在敦煌停留,译经讲道。

*西凉李暠曾资助法显西行。

(法显,中国较早前往印度取经者之一。

*北凉沮渠氏“素奉大清,志在弘通“,盛译佛教经典。

当时著名佛经翻译家昙无谶曾在敦煌停留数载,其间翻译了《菩萨戒本》。

从活跃的译经活动也可以看出当时佛教的兴盛。

这种风气在敦煌得以长期保持,敦煌遗书中,有一些汉译佛经附有梵文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字的原经,姑不言其在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价值,这种现象本身就与当地的译经活动、译经风气密不可分。

总之,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后,自魏晋以来,在长期传播的过程中,对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活在那一带的民族,不论番汉,其统治者大都崇信佛教。

加之往来僧人在此驻锡说法,宣讲教义,日久天长,民间的奉佛风气也越来越浓重。

其实,不仅在敦煌,整个河西地区风气都是如此。

除译经之外,当时佛教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窟建寺。

河西地区现存石窟寺的数量,在全国是最多的,而且大都创建于十六国时期。

如兰州的炳灵寺、武威的天梯山、酒泉的文殊山等等,都是著名的石窟群,敦煌也有多处。

莫高窟只是其中之一,但因其种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好的保存。

*北魏统一北方后,向东迁移居民,《魏书•释老志》“太延中,凉州平,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像教弥增已。

二、莫高窟

莫高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石窟群。

*石窟寺

所谓石窟,是石窟寺的简称。

这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

其形式是就山崖开凿而成。

这种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从古印度阿旃陀石窟群的建筑形式看,当时的石窟可分两种:

(1)支提窟:

梵语Caitya,意思是藏舍利的塔(通常也说窣堵波、塔庙)。

这种形式在中国得到继承和发展,北朝石窟中常见的中心塔柱式在形制上大体相同(后来演变为殿堂窟)。

(2)毗诃罗窟:

梵语Vihara,意思是精舍、僧院、住处,为僧徒居住、修道、集会、讲学的场所。

形式上往往是在正室正面入口的左右两侧和后壁开一些小的支洞。

主要反映了小乘佛教坐禅的修行方式。

传入中国以后,逐渐消失,在新疆、敦煌有保存。

从现存情况看,莫高窟隋代以前的洞窟大都属于以上两类,隋唐以后则变为以殿堂形制为主。

中国的佛教石窟,(以敦煌、炳灵寺、麦积山、云岗、龙门等最为著名),基本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及黄河流域,且与佛教北传的路线相吻合。

敦煌作为西来文化传入中国的第一站,石窟寺的兴建也独擅胜场。

莫高窟是继新疆克孜尔石窟之后,修建在内地的最大、最富丽的石窟群。

它在开凿时间、艺术特点、所反映的佛教传播与演变情况各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1、莫高窟的创建(乐僔开窟)

创建年代,主要有353年、366年二说。

最通行的说法:

366年。

主要依据:

唐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原存莫高窟332窟,民国十年为居留的俄罗斯人所断,折为两段,今仅存残石一方,藏敦煌研究院。

残碑正面文字清晰,碑阴文字全毁。

)碑文称:

“……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

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

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

次有法良禅师,从东界此,又于僔师龛侧,更即营建。

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

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各修一大窟,而后合州黎庶造作相仍。

实神秀之幽岩,灵奇之净域也。

……”

353年说:

遗书P2691《沙州志》:

“从永和九年(353年)癸丑岁创建,至尽大汉乾祐二年(949),□得五百九十六年。

*清徐松《西域水道记》载,乾隆癸卯(1783)年,敦煌人赵吉曾在这个地方的峭壁里掘得一截残碑,有“秦建元二年沙门乐僔立”的文字。

创建人:

乐僔。

基本无异议。

2、历代营建

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算起,到元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莫高窟的修建延续了一千年。

由于政权更迭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莫高窟的历史分期,也带有一些敦煌地方历史的特殊性。

常用的分期方式:

十六国:

前秦建元二年(366)——北凉永和七年(439)*北凉离敦煌442

北魏:

太延五年(439)——永锡三年(534)

北周:

宇文觉元年(535)——大象二年(580)

隋:

开皇元年(581)——义宁二年(617)

唐:

武德元年(618)——天祐三年(906)

初:

武德元年(618)——长安四年(704)

盛:

神龙元年(705)——建中元年(780)*吐蕃占领旧说

中:

建中二年(781)——大中元年(847)*吐蕃统治结束

晚:

大中二年(848)——天祐三年(906)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907)——后周显德六年(959)

宋:

建隆元年(960)——景祐二年(1035)*西夏占领

西夏:

西夏大庆元年(1036)——宝义二年(1226)*蒙古军队占领

蒙古、元: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至正二十八年*元朝灭亡,非明军收复

(1)十六国时期

由于崖面有限,许多洞窟曾经历代翻建,加上长期以来自然、人为因素造成的倾塌、毁损,莫高窟初创时期的洞窟已无法寻觅。

乐僔、法良所开凿的洞窟固然无从考证,那个时期开窟的数量、规模也没有确切记载。

根据敦煌研究院的考订,现存洞窟中:

267、268、269、270、271、272、275七窟,是十六国晚期,北凉时期开凿的。

(实为三窟:

267、269、270、271四窟为268窟内的禅室)

(2)南北朝

存留下来的,北魏有十窟,西魏有十一窟、北周有十六窟。

#北魏时期,河西佛教发展有一些波折。

从河西向东移民,“沙门佛事俱东”,影响最大的是凉州;

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在长安灭佛,屠杀沙门,焚经毁像;

西域柔然势力强大时,敦煌镇一度岌岌可危。

这些都对莫高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方的佛教重新兴盛起来,莫高窟也留下不少遗迹。

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时,因崇信佛教,在敦煌主持抄写过很多佛经,当时凡洞窟的兴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他有关。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建窟年代的,是西魏时期的285窟,有大统四年、五年(538、539)题记。

而且画风新颖,技法高超。

有可能是元荣(出资、组织人力)修建的。

#北周时期,交通畅达,敦煌又一直是宇文王朝的边陲重镇,虽然北周武帝也有过灭佛的举动,但一来并不彻底,二来时间短、禁令随北周武帝去世而失效。

所以虽曾波及敦煌,但对莫高窟的镌龛造像似未发生影响。

即如《莫高窟记》所谓“建平、东阳弘其迹”。

建平公于义奉佛不下于元荣,北周开凿的428窟是早期洞窟当中规模最大的,供养人像达1200余身。

东壁窟门南侧第二身供养人题名为“晋昌郡沙门比丘庆仙供养”,遗书S2935亦有庆仙题记,时间为569年,则其在敦煌的活动时间与于义任职时间大体相仿。

因而有人推测,428窟就是于义所开的“一大窟”(其第一身供养人及题名已漫漶,不可知)。

(3)隋

隋代是莫高窟的一个重要的兴盛期。

隋文帝生长在佛寺,大力弘扬佛教。

开国当年就普诏天下:

听任出家,不加限制;

计口出资,营造佛像。

仁寿二年(601),诏令天下各州建舍利塔,并分送舍利到30个州。

其中有瓜州崇教寺,即莫高窟。

隋炀帝也曾派使者到敦煌建讲堂,在崇教寺修舍利塔。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几年,莫高窟有隋代遗迹的洞窟上百个,其中新建九十四个。

隋代前期洞窟的风格,如窟形、内容布局、人物造型、色彩及装饰纹样的运用,都与北周接近。

但隋统一后,文化艺术出现新的演变,反映在莫高窟,就是后期、即隋代极盛时期的作品,有明显的内地新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的影响。

*至此,莫高窟艺术已经积累了近三百年的创作经验,受到南朝艺术经长安西传的强大影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敦煌隋代艺术,在原有的汉晋传统与外来影响相结合形成的地方风格的基础上,面临着中原与西域两种风格的熏染,正处于多方探索、融合、取舍的时期,准备着一个新的艺术繁荣期的到来。

(4)唐

莫高窟的黄金时期。

建窟数量最多,艺术亦达到纯青境界。

唐代洞窟可以陷蕃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即我们所说的初、盛唐,目前可知的,新建洞窟分别为46个和97个。

后期,所谓中、晚唐,新建洞窟分别为55个和71个。

唐前期,宗教方面是佛道并行。

A、初唐

唐初虽重道教,但并未废佛。

武德、贞观时期,佛教受到一些压抑,但没有达到阻碍其传播的程度。

武后则专崇佛教,广度僧尼,大造佛寺,尤其以开石窟、造大像最为突出。

莫高窟也造了高35.5米的弥勒大像,这就是96窟(九层楼)的大佛,又称北大像。

*《法苑珠林》(成书于总章元年667,道世撰),载莫高窟有洞窟280个,而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则称,自乐僔法良之时,至“大周圣历之辰”,——“推甲子四百余岁,计窟室一千余龛。

”即使其中有夸张的成分,以及因统计方式不同而造成的误差,也足以向我们提供武周时期的盛况。

就初唐这一段时期来说,据史苇湘先生考订,武周时期开凿的洞窟要多于武德、贞观的总和。

初唐洞窟,现存新建46个、重修六个。

从艺术上讲,这个时期承隋大业时期的余绪。

特别是贞观十四年(640)年以前,河西处于恢复期,交通也不十分便利,艺术受中原影响也小。

新的画风,是随着唐朝进军西域而来。

对高昌的战争之后,莫高窟的艺术也迅速出现了新面貌。

B、盛唐

盛唐时期的洞窟,存留至今的97个,此外重修前代洞窟7个。

其中130窟(南大像)北壁第一身供养人像是晋昌军太守乐庭瓌。

遗书S1523《李光庭莫高窟碑并序》载,沙州刺史兼豆卢军使李光庭也曾开窟造像。

由此可知,当时地方军政官员对此颇为热中。

盛唐时期,西北军事活动频繁,当时的将军、都护、军使出兵西域时,往往带有文人学士、歌童舞女,以及医卜星相、九流八作各种服务人员(也包括画工、织工等)。

象李光庭、乐庭瓌这些人在莫高窟建造洞窟时,可能会有他们从内地带来或请来的匠师参与绘塑。

可以说,盛唐佛教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在莫高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如172窟,南北两壁均画“观无量寿经变”,且显然是两位画风不同的画工的作品。

——可显示盛唐艺术丰富的表现能力和形式的多样化。

这一阶段截止到吐蕃占领之前。

对莫高窟来说,石窟艺术日趋成熟。

中原京洛地区各画派的成就、艺术风格的演变,从盛唐各窟基本可见概貌。

C、中唐

吐蕃占领时期。

敦煌虽属吐蕃统治,但军民成分基本没有改变,“人物风华,一如前代”。

而吐蕃又崇信佛教,大兴佛事,广度僧尼,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

从另一方面讲,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内地佛教打击很大,敦煌亦因在吐蕃治下,而免去一劫。

不仅未受打击,还因当时吐蕃赞普可黎可足极力崇佛而盛极一时。

从敦煌遗书提供的资料看,当地寺院大增、寺院经济空前发展,石窟寺也同样繁荣。

保存至今的吐蕃新开洞窟55个,重修前代洞窟36个。

吐蕃时期的艺术承盛唐而来,风格则趋于精致细腻。

一方面,洞窟制作考究,从顶至地无处不是严整精巧;

同时,每壁的经变数量也明显增多。

D、晚唐

归义军前期,近60年,莫高窟留下了71个石窟。

这个阶段也正是张氏统治时期。

张议潮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与佛教界关系非常密切,在其抗蕃活动中,当地佛教力量也参与事。

执掌政权后,亦以度僧尼、建佛寺为能事。

朝廷建立归义军的同时,在敦煌设立了“河西释门都僧统”来管理佛教事务,“敕授河西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洪,及其继任者翟法荣、唐悟真也都是敦煌人。

管理佛教事务的河西都僧统,实际是仅次于归义军节度使的重要人物,当时历代僧统对节度使的辅佐,也是敦煌社会安定、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记载,当时每年正月都要举行官员、僧尼、百姓普遍参加的佛事活动,以辞旧迎新,祈福消灾。

这时,沙州寺庙无不兴旺,石窟的建造也有增无减。

其中主要部分是由当地豪族建造的。

——这个时期的突出特色:

家族窟。

仅唐咸通四年(863)建造的洞窟,就有11个。

这一时期,莫高窟的内容与形式没有重大改变,基本上是吐蕃时期的继续。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大窟(如张、索、李三姓及三位僧统所开),出现了新的形式,也体现了当地与中原的联系较吐蕃时期有所加强。

由于崖面有限,以及开窟者实力的限制,新开洞窟中有不少是开在旧窟甬道壁上的。

同时,由于画面局促,内容也简单。

(5)五代

金山国及曹氏前半期。

中原动荡,敦煌尚称安定。

曹议金秉政之后,大兴佛教。

曹氏节度使及其眷属,曾在莫高窟、榆林窟开凿和修缮了不少洞窟。

这些洞窟还有一个特点是:

通常于甬道两壁绘制其家族礼佛的供养像,而且形体较大。

这个时期的新开洞窟现存26个。

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个时期修建的大窟,多出自曹氏、或其他世族豪门。

此外,群众结社造窟的现象也很普遍。

*从洞窟题记以及遗书资料看,当时归义军设有画院、技术院,备有画工、塑工、书写手、打窟人等专业人员。

*历届河西都僧统在曹氏的支持下,对莫高窟进行了全面的修缮。

如加修窟檐、缩小甬道门等等,对壁画和塑像的保存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现存有相关题记的洞窟9个,而曾进行过维修的洞窟,据考订有151个。

在艺术风格上,五代是晚唐的延续。

艺术表现方面仍相当出色,但程式化开始逐渐严重起来。

同时,当地佛教向世俗化发展。

(6)宋

曹氏统治的中后期。

就敦煌而言,五代与宋在政治上有不可分割的延续性,石窟建造亦然。

一些大窟的修建,如61、53、55,都跨越了两个时代。

这个时期归义军政权节度使的更替、祖、父、子、孙的升官晋爵,都在石窟、画像上有所反映。

其间,曹元忠、曹延禄执政时间最长,留下的遗迹也最多。

如曹元忠及其夫人翟氏在莫高窟、榆林窟大肆开窟造像,每一窟“动计费税百万”。

这个时期新开15窟,重修前代洞窟97个。

总体上,中原艺术的影响在莫高窟仍起着主导作用,风格技法仍承唐代而来。

但笔力渐弱,特别是在晚期,呆滞、单调,用色也趋于冷淡。

十一世纪上半叶及中叶,沙州回鹘新开洞窟1个,重修前代洞窟15个。

其艺术风格、技法受高昌回鹘艺术的影响,人物形态、服饰也很有特色。

(7)西夏

西夏和蒙元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崇信佛教。

元昊甚至提出了“佛图安疆”的口号。

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西夏佛教十分兴盛,印经造寺,尤其大力兴建石窟寺。

但到这个时期,莫高窟的崖面已经不能再大规模地开凿洞窟了,现存西夏洞窟中,绝大部分是对前代洞窟的改造和修补。

——新建洞窟1个,重修60个。

西夏文化本身受汉文化影响相当深。

敦煌西夏早期洞窟更与归义军后期一脉相承。

中期则受到回鹘画的影响。

如人物形象方面,佛、菩萨、僧俗人等,造型皆矮而丰腴,鼻隆颐满。

*当时,西夏在这一带的统治中心在瓜州,敦煌西夏洞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最有创造性的,也多在榆林窟,而不是莫高窟。

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北宋时期中原的艺术风格。

(8)元

敦煌受蒙古统治早于南宋灭亡半个世纪。

蒙古崇佛,其西宁王速来蛮在元至正四年(1344,元末)驻镇沙州,八年,在莫高窟立六字真言碑(用汉、蒙、西夏、藏四种文字刻写,唵嘛呢八咪吽),率领王妃、王子、公主、驸马礼佛诵经,重修了莫高窟皇庆寺,也开凿了洞窟。

同样由于崖面限制,这个时期新开洞窟8个,重修前代19个。

这个时期的洞窟,在内容和技法上都有不少新变化。

如:

蒙元信仰密宗,莫高窟的密教洞窟,汉密(显密)系统的,也有藏密系统的。

截止到元代,莫高窟的营建基本完成。

经敦煌研究院的发掘清理,有绘画和雕塑的洞窟492个(其中包括重复编号1,清代所建2,部分洞窟的时代未能确定,而许多洞窟经历了历代多次重修)。

此外,北区尚有200余个洞窟,为僧人生活、修行、安葬之用。

合计735余窟。

(9)明

明政府划嘉峪关为界,敦煌为边外荒凉之地。

莫高窟除第5窟有一条成化十五年(1479,其年置罕东左卫)的游人题记外,别无遗存。

从正德十一年(1516)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敦煌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吐鲁番人占领,佛教不行,寺庙荒废。

(10)清

清初莫高窟极为荒凉,雍正年间重修敦煌城时,监修官员汪瀧有诗记莫高窟的状况,云“问禅无释侣,稽首冷香烟。

字落残碑在,丛深蔓草缠。

随经济的恢复,当地佛教、佛寺复行。

城内及四乡普遍修建寺庙,而规模不逮汉唐(较著名的有城内的密宗大佛寺和重修的莫高窟雷音寺等)。

清代对莫高窟做过修补,特别是清末。

包括加修窟檐(现存九层楼即是)、重绘、重塑和塑像的局部修补。

但内容混杂,技艺低劣,可以说只起了破坏作用。

当时敦煌地区文化水平很低,因此艺术上不可能有高水准的表现。

而且,石窟艺术本为佛教艺术,在宗教世俗化、并被迷信所代替的的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强烈的宗教感,也必然如此。

*近现代遭受的人为破坏:

*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白彦虎起义、青海回民马文禄起义,在河西合兵西进。

于1871、1873年两攻敦煌,曾有长期相持。

虽未破城,但因信仰不同,对莫高窟造成很大破坏。

“佛龛半赴灰烬”。

*1920年11月,从苏联逃窜到新疆的白俄军队残部约900人,被新疆省政府遣送敦煌,安置在莫高窟居住,直至1921年8月。

在此期间:

(1)用木构建筑、匾额等在窟内生火,取暖作饭。

毁了文物,也薰黑了不少壁画。

(2)在壁画上肆意刻画、书写。

(3)破坏造像——致使艺术品遭到严重破坏。

加上自然原因,如地震造成坍塌、流沙掩埋等等,四十年代初,可见的(有绘塑的)洞窟约在300个左右。

(张大千编号计309)

四十、五十年代,(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进行了清除积沙、安装洞门,维修遗存的唐宋窟檐等工作。

1963——66年,国家出资、组织人力对洞窟做了全面维修加固,莫高窟成为今天看到的样子。

*在这次维护中,还发现了一些洞窟。

*王道士修复洞窟的背景和措施:

背景:

长期以来的自然损毁、回民起义的破坏

措施:

1、重修彩塑:

或重塑部分肢体,或在原骨架上重新敷泥、彩绘,或重塑新像。

*“万佛坑”的传说

2、打穿通道:

窟前原有木结构的窟檐和栈道以通游人、香客(唐:

“前流长河,波

映重阁”),回民起义后所剩无几,为通行之便,打穿窟壁。

客观上损毁壁画。

虽然是狗尾续貂,但清代的修缮也是莫高窟历史的一部分。

只是鉴于这种情况,一直不为学术界所重视,一般人了解不多。

通常我们讲莫高窟的历史是从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年的营建。

几年前大概有学者谈到过清代的事,被一些媒体报道得郑重其事,当作是新理论、新发现——莫高窟的历史不是一千年、而是一千六百年。

非常荒谬,源于对相关知识的极度欠缺。

此外,对莫高窟北区的报道也出现过类似问题,——“新发现”二百多个洞窟。

但大家可以看到,1958年的图上已经画得清清楚楚了。

该区因无绘塑,长期未编号,也没有正式研究。

前些年从考古学角度做了认真的清理、调查。

*相关研究特点:

早期:

从事相关研究的主要是艺术家,根据艺术特点对洞窟进行分期。

考古学界称之为“望气”

后来:

考古学分期,同时结合文献记载、壁画内容进行考察

相对较新的:

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加之崖面使用上的一些规律

可参看:

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修订本)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马德著甘肃教育出版社

有关敦煌艺术、洞窟历史分期的研究文章

三、

藏经洞

1、藏经洞的本来面目

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

该窟为第16窟甬道北壁上的小窟。

东西长2.7米,南北长2.8米,壁高2.5米,顶高3米,覆斗形顶。

用于收藏经卷之前,为高僧洪的影堂,即纪念堂。

洪,俗姓吴,又被称为吴和尚、吴僧统。

生活年代大体与张议潮相仿。

其父吴绪芝,唐大历元年(766)杨休明移镇沙州时,随军移镇敦煌。

洪自幼出家,精通佛典,吐蕃时期曾任“知大蕃沙州释门都法律兼摄释门副教授”、迁“释门都教授”。

张议潮起事后,遣弟子悟真随使者同赴长安。

大中五年(851)被朝廷授予“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德”的称号,充“河西释门都僧统。

是归义军时期的首任河西都僧统。

约咸通三年(862)年卒于沙州。

*16窟及其上的365(七佛殿)、366二窟,都是由洪主持开凿的,民间又称“吴和尚窟”。

这三个洞窟倚山崖统建三层木构建筑,又称“三层楼”。

16窟规模相当大,其主室面积在莫高窟诸窟中居第一。

后经西夏、清代重修,今四壁为西夏时的绿底千佛,其下有色彩鲜艳的晚唐经变画,甬道两侧现存西夏壁画,上层说法图,下层为供养菩萨。

有马蹄形佛坛,彩塑则为清代改修。

17窟的形制:

西壁嵌有唐大中五年洪告身碑。

北壁画有两株枝叶交加的菩提树,西侧树下画侍女各一身,执巾、杖,树间挂布囊。

东侧树下画比丘尼一身,双手执对凤图案的纨扇一柄,树间挂一水壶。

壁下地面上有一禅床形式的长方形低坛,侧面、前面画有壸门、衔灵芝的鹿,云头僧履等等,说明这个低坛确为禅床。

禅床上是洪的坐禅像,塑于晚唐,背后封有骨灰袋。

2、藏经洞的发现

公认的发现时间是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

见叶昌炽《缘督庐日记》、1906年《重修千佛洞三层楼功德碑记》、王道士《催募经款草册》。

《王道士墓志铭》称光绪二十五年(1899),可备异说。

发现人:

王圆箓,(又作元录、圆禄),湖北麻城人,家贫,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

退役后,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

曾远游新疆,约1897年至莫高窟,在今南区北段清沙供奉香火,接受布施,小有积蓄后,建立了太清宫道观(下寺),位置在16窟前。

曾致力于募集资金,对莫高窟进行修整。

发现经过:

*《催募经款草册》,某年某月某日清晨“忽有天炮响震,山裂一缝,同工人用锄挖之,欣出闪佛洞一所,内有——”

*《王道士墓志铭》:

“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

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

*当地传说

——清理16窟积沙后偶然发现的。

藏经洞中的文书文物流散于世界十几个国家,除中、英、法、俄、日、美之外,丹麦、瑞典、德国、奥地利、韩国、印度等国家也有收藏。

因过于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