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512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侯乙墓解说词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发掘】

了解了曾国之谜,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曾侯乙墓当年发掘的情况:

1977年9月,解放军空军某部扩建厂房,无意当中发现了这座古墓。

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对这座大型的战国古墓进行了科学发掘。

首先,大家眼前看到的是一副大型的照片,这是当年航拍的墓葬全景。

此墓为竖穴木椁墓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残存墓口至墓底深11米(估计封土被推掉2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同类型古墓中规模较大的一座。

旁边看到的是当时我们的专家在起吊椁木和主棺的棺盖。

这是在清理水中的文物和起吊陪葬棺。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墓葬的形制,我们的专家制作了曾侯乙墓的椁室模型。

大家请看,椁室分为东、中、西、北四个室,各室之间的底部都有一个不足半米见方的门洞相通。

东室放置墓主人的主棺和8具陪葬棺,1具狗棺;

中室放置青铜礼器、乐器,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就是在这里出土的;

西室放置13具陪葬棺;

北室放置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棺椁】

了解了墓葬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墓葬所出土的文物。

此墓共出土木棺23具,其中有墓主人的主棺1具、殉葬狗棺1具和21具陪葬棺。

这里展出的是墓主人的主棺,它分内外两层,出土时内棺放在外棺的里面。

内棺用巨型木料做成,出土时重约(含水)两吨多。

内棺上的花纹图案是在红色漆地上,用黄、金、黑色漆彩绘而成。

描绘了众多传说中的神人、神兽,主要反映了古人祈求神灵庇护死者并使之灵魂升天的愿望。

请看这些手持兵器的神兽,它们分上下两排站立,神态威严。

有学者认为它们是古代王侯丧葬仪式中的方相士和百隶装扮的神兽。

古人认为他们能够驱鬼辟邪,保护死者尸体免遭残害。

内棺还绘有人面鸟身、头生双角的神兽,其形象与《山海经》中水神禺疆的形象相符。

古人认为他可以“镇水”,保护死者免遭水患。

内棺上还有“土伯”和其他传说中的神人,古人认为他们有镇土避蛇的神力,可以保护死者入土为安。

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

棺身用十根工字形的铜立架嵌十块木板构成,固定于底板四周的铜框上,棺盖四周侈出12个铜钮,棺底有10个圆形铜足。

外棺出土时重七吨多。

这种青铜骨架的木棺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现。

外棺的图案是以黑漆为底,用红色、金黄色彩绘而成,纹饰主要为旋涡纹、变形云纹、陶纹等,棺内壁是素面红漆。

外棺右下方的有一个方形小门,它和内棺上的窗格纹一样,都是用以象征门户,供死者灵魂自由出入的。

它反映了古人灵魂不死的观念。

这是根据墓主人头盖骨复原的曾侯乙的铜像。

墓主人的尸体已经腐烂,通过对骨架鉴定我们知道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42—46岁左右,身高1.62左右。

这里展出的是21具陪葬棺中的两具棺材。

陪葬棺出土时棺内都有人骨架,经鉴定都为女性青少年,年龄最大的25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3岁。

她们的身份可能是墓主人的嫔妃、侍者或者乐工。

【餺钟】

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

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它的下葬年代的呢?

在中室发现的65件青铜编钟当中,有一件圆口的鎛钟,悬挂在下层正中的位置,十分引人注目,钟体正面的钲部有31字铭文,为我们推断此墓的墓主人及其下葬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请看鎛钟上的铭文:

“(唯)王五十六又祀,返自西(阳),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件鎛钟是楚惠王为曾侯乙制作的宗庙祭器,放置在西阳,其铭文纪年为楚惠王56年,即公元前433年,这无疑是曾侯乙墓下葬年代的上限。

也就是说,此墓的下葬年代不会早于公元前433年。

﹛关于曾侯乙墓下葬年代的下限,学术界由于对铭文中“返自西阳”的“返”字的解释不同而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古书中“返”与“报”两字常相互代用,“报”即报丧的意思。

铭文中“返自西阳”应解释为从西阳得到曾侯乙去世的消息后,楚惠王为曾侯乙制作了鎛钟这件祭器。

那么,曾侯乙下葬的年代应与鎛钟的制作年代基本一致,即公元前433年或稍晚。

另一种观点是按“返”字的本意来解释,认为“返自西阳”是指楚惠王从西阳返回楚都,为曾侯乙制作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祭器。

那么,鎛钟应是曾侯乙仍健在时,楚惠王送予他的。

曾侯乙的下葬年代显然应晚于鎛钟的制作年代,但最迟不应晚于30年左右。

这是因为,据对墓主人骨架鉴定,其死亡年龄在42——46岁左右。

关于曾侯乙墓下葬年代的下限,上述两种观点差异仅30年左右,因此,通过鎛钟铭文我们不难推测,曾侯乙的下葬年代为距今2400年左右的战国早期。

通过对曾侯乙墓墓葬形制、出土文物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墓中遗物放射性碳素测定所得的年代数据,都与上述推断的年代一致。

此墓的墓主人是不是曾侯乙呢?

除了鎛钟的铭文可以为证外,在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乐器、兵器上标有“曾侯乙”三字铭文的共有208处。

同一人名作为物主如此之多地出现在一座墓的器物上,无疑说明此墓的主人就是曾侯乙。

在东室里,我们还发现了曾候乙的防身武器

曾侯乙之寝戈,出土于东室中部墓主棺之东,上刻“曾侯乙之寝戈”六字铭文,意即曾侯乙侍卫亲兵所使用。

短柲(bì

,音必)矛,矛杆较短,或为酋矛,乃五兵之首。

【青铜器】

下面请看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

所谓青铜器是指红铜与铅、锡的合金。

商周时代的青铜,古人称作金或吉金。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的化学成分是铅锡青铜,含铜量在80%左右。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134件,其中青铜礼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共117件,青铜用具17件,是历年我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

除两件铜尊缶出自北室外,其余全部出自中室。

它们成组成套,排列有序,显然是按照墓主人生前的宴乐场景特意摆放的。

如此保存完好的陈放场面,在古墓的发掘中也是罕见的。

【鹿角立鹤】(国宝)

在墓主人的主棺旁边,人们发现了这件青铜鹿角立鹤。

它的角、翅、身、足以及足下带环的方座都是分别铸造,然后组装成这一完整形象的。

出土时,它在主棺的旁边,头向南方,昂首伫立。

中国古代视鹤、鹿为神鸟、瑞兽,此为鹿、鹤合体,出土时置于主棺之东,是一种沟通人、鬼、神的灵媒。

边柜:

盥洗器

铜盘和铜匜,是一套盥洗用具。

《礼记》上记载,古时贵族宴飨前要施盥洗礼。

一个贵族洗手时,由三个人来伺候:

一人承盘,一人倒水,洗完后还需一人递手巾擦手。

匜鼎,器身像匜,三足像鼎,因此称其为匜鼎,是烧水的用具。

提链青铜器

提链壶,酒器。

提链可以活动转折,铸工精细。

在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中发现有这种小口提链鼎。

从鼎上的铭文得知,这种鼎是与沐浴有关的水器。

可见曾侯乙墓的这件小口提链鼎应为浴鼎,是沐浴时用来煮水的。

圆鉴是水器。

古代铜镜没有盛行时,它也可以装水,以水照人当镜子使用。

错镶红铜盥缶

铜盥缶,是储水器。

这两件器物用途相同,纹饰相似,但铸造工艺和装饰手法各有特点。

这件盥缶是采用铸镶法形成的红铜花纹,而这一件盥缶原来周身镶嵌有绿松石,花纹繁缛,反映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独立柜:

青铜盖豆

这件青铜盖豆制作精美,周身嵌满绿松石。

反映了当时镶嵌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豆是用来装肉酱之类的器皿。

【九鼎八簋】

九鼎八簋是一套重要的礼器,体现着曾侯乙作为一名诸侯国君的身份和地位。

(这里所见的鼎是升鼎,口沿、立耳外撇和束腰、平底是典型的楚式鼎的特征,可见它们是仿制的楚器)。

据《周礼》记载,在重要的礼仪活动中,九鼎内应分别放置牛、羊、猪、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

曾侯乙墓出土的九鼎中,七件鼎内有牛、羊、猪、鱼、鸡、的骨骼,两件鼎内没有骨骼,可能装的是动物肠胃和肤,已腐烂。

此套鼎内所盛之物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

簋是盛粮食(黍、稷等)的器物。

《周礼》当中记载:

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老百姓是不能够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礼不下庶人。

曾侯乙墓出现了九鼎八簋,现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曾侯乙僭越礼制了,有的认为是古代的“加隆”礼,死者为大,死后会升一级,所以会出现九鼎八簋等。

【尊盘】

(国宝)

这件镂空青铜尊盘是曾侯乙墓青铜器中的精品。

它是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

尊的口沿是多层套合的镂空附饰,远看象云朵,实际是由无数条龙蛇所组成的镂空花纹,它们相互盘旋环绕,宛如在空中游动。

尊的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豹身也以镂空的龙蛇装饰,整个尊体共装饰有28条龙,32条蟠螭。

盘的制作更为复杂,除口沿有为镂空镂空纹饰外,盘身的四个抠手也是由无数条龙蛇组成的镂空花纹。

抠手下有八条镂空的夔龙。

盘足为四条圆雕的双身龙,龙口咬住盘的口沿,造型生动、别致。

如此精美的尊盘是怎样铸造出来的呢?

科学鉴定表明,这套器物集浑铸、分铸、焊接和失蜡法等多种工艺为一体,器物主体为浑铸,附件为分铸,其中尊和盘口沿的镂空附饰为失蜡法铸造而成,再根据不同部位分别用铸接、焊接、铆接等多种接合方法,将附件与主体结合。

部件之多,焊接之繁,十分罕见。

失蜡法是先用蜡做模,然后用耐火的细泥浆浇淋在蜡模上,待干后再淋,如此反复多次,使之硬化,然后培烧。

蜡模遇热便融化流出,最后浇铸铜液形成铸体。

考古发现最早的失蜡法铸件是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铜禁上的部件。

曾侯乙墓尊盘的失腊法铸件,年代晚于淅川铜禁的年代,但其工艺更为高超,证明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已经开始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而且造型艺术和铸造技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在商周青铜器中,尊是酒器,盘是水器。

曾侯乙尊盘出土时,尊置于盘中,两器有统一的风格,可能是冰酒的器皿。

《仪礼丧大记》中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表明盘也可以盛冰,用以冰酒。

由于尊盘的造型、铸造十分精美,因此它也可能是墓主用来显示财富,供欣赏的工艺品。

周代的礼制极为繁复和严格,祭祀活动的重要和频繁主导着青铜礼器的制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青铜器的数量和质量在战国早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镬鼎

大鼎,墓中共出土两件,古代文献中称为“镬鼎”。

镬鼎是在重要的礼仪活动中用来煮牲肉的。

这两件鼎出土时均有动物骨骼,各为半边牛体。

大鼎出土时,耳下或耳侧鼎口分别挂有鼎钩,是移动鼎的位子时使用的。

【联禁铜壶】

联禁铜壶是一套礼器。

出土时双壶放在铜禁上。

禁,是用来放置酒器的器皿。

周人为了吸取商代亡国的教训而取名“禁”,有禁止酗酒的意思。

铜禁以四只昂首张口的小兽为足,其玲珑的形象与体积大的禁面和铜壶形成强烈的对比。

壶身满饰蟠螭纹,以两条龙攀附作耳,镂空的壶口是单独铸造放上去的,壶盖可以装拆。

和联禁铜壶一起出土的有一个长柄铜勺,是取酒的用具。

【鉴缶】

鉴缶被人们称为古代的冰箱,曾侯乙墓共出土两件。

它由鉴和缶两部分组成。

缶放在鉴的正中,鉴镂空盖正中的方孔正好套住缶的口沿。

缶底部有三个穿眼的圈足,鉴的底部安有三个弯形栓钩,正好插入缶底部的圈足里,中间一个倒钩装有活动栓,插入圈足后即自动倒下,牢固勾住缶的底部,使之不能移动。

使用时,缶内装酒,缶的四周放置冰块,用以冰酒。

《诗经﹒豳风﹒七月》:

“二之月凿冰冲冲,三之月纳入凌阴。

”《周礼﹒凌人》记载:

“祭祀供冰鉴”。

当时人们﹒已懂得窖藏自然冰,并用于冷藏食物。

鉴缶不仅设计巧妙,而且制作也很讲究。

请看,它的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螭纹,四个足是昂首张口的怪兽,镂空的盖是透雕的夔龙,这些都反映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这个长杆三角形器,是过滤器,三角斗下的小孔可能是用来过滤酒中渣物。

先秦时期的发酵酒容易变酸,冰冻则可保持酒的清醇。

祭祀时,人们用缶和尊来盛装酒,在鉴与缶和尊与盘之间的空隙放置冰块,文献中称为“冰鉴”和“冰盘”。

出土时两器之间放置一件过滤器,用来过滤酒滓。

【大铜缶】

大铜缶,墓中共出土两件,大小形状基本相同,是用来储藏酒的。

这一件高1.3米,腹径1.1米,重327.5公斤,储藏量约0.8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出土最大的青铜酒器。

是先秦青铜器中有数的几件重器之一,它也说明当时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已达到相当可观的程度。

周代饮酒之风逊于商代,但酿酒技术和以酒为中心所建立的一套仪式则有过之无不及,这在曾侯乙墓出土的五种一套的酒器(不包括食具箱中的铜酒罐)中得到了反映。

大尊缶出土的时候出土在北室的兵器库,所以专家推测很有可能是犒劳将士的。

【生活器】

前面看到的都是祭祀时的礼器,那么曾侯乙做为诸侯王生前的日常生活,有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后面看到的就是当时的一批生活用器:

盖鼎

盖鼎,墓中共出土了9件,有三环钮盖鼎,四环钮盖鼎,其中有5件这样以水牛形象为钮的盖鼎,它们都是实用器具。

出土时鼎内分别有牛、猪、鱼三种动物骨骼,鼎底有使用过的痕迹。

炊具

小鬲和鼎形器

小鬲和鼎形器都是食具。

每件都配有一个小铜匕,是当时贵族进餐时使用的餐具。

铜鬲,是炊具。

其外表有绳纹,是仿照陶鬲铸造的。

它与鼎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鬲的三足是空心的,而鼎的三足是实心的。

鬲在原始社会就已盛行,到战国中期以后便很少制作和使用了。

铜甗,是在铜鬲之上加扣一件铜甑,甑的底部有八个镂孔的箅眼,是用来蒸食物的,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铜簠,是装食物的器具,共出土4件。

的盖和底大小相同,扣合起来为一件,分开为相同的两件。

炉盘,出土时,上层盘内有鱼的脊骨,经鉴定为鳙鱼,即胖头鱼。

下层盘内有通风的镂空方孔,出土时盘内还有未燃烧尽的木炭。

这种炉、盘相连的器物是古代煎烤食物的炊具。

铜碳盆:

是当时冬天用来取暖的工具,还有配套的碳铲。

铜镇,共出土四件。

古人席地而坐,地上的席子用镇来压住四角,防止席子卷起。

熏,熏香用具,出土时壁内有烟熏的痕迹。

铜熏,用于燃熏香料、香草以散发香味,该器在考古发现中是第一次出现。

镂空铜熏,楚墓中常见这种筒形铜熏,器内多有植物残迹。

《楚辞》中有关于室内放置香草的诗句。

楚人喜用兰、芷、蕙等香草来驱虫防潮。

此器是用来装散发香味的香草的。

铜带钩,用器。

用于钩挂束腰的革带。

玉带钩见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铜带钩见于西周晚期,战国至秦汉最为流行。

【乐器】

了解了祭祀和生活,我们再去看看墓葬乐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共有9种125件,在我国考古史上是一次空前的发现,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依据演奏方法可分为三类:

打击乐、弹拨乐和吹奏乐。

编钟(国宝)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件国宝级文物曾候乙编钟,编钟是由大小渐次的青铜钟相编而成的打击乐器。

早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有陶质的单体钟、铃,约在四千年左右,青铜铃已出现。

由三、五件青铜钟相编组成的编钟,大约出现于商代中、晚期。

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先秦编钟已有一百多套,其中曾侯乙编钟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铸造最精,音乐性能最好,保存最为完整。

曾侯乙编钟的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

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个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形钟架。

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

钟架分三层八组悬挂着65件青铜钟。

上层为三组钮钟,19件;

中层为三层钟,33件;

下层为两组钟,12件。

下层正中悬挂的一口鎛钟是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

最大的钟通高153.4厘米,重253.6公斤;

最小的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

钟架、钟钩、钟体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和乐律理论。

铭文多数错金。

钟铭文记述了楚惠王在政56年时送与曾侯乙宗庙祭器的事件。

钟均有“曾侯乙作持”五字,标明钟的主人是曾侯乙。

标音铭文标示了钟的悬挂位子、配件挂钩、敲击部位及其所发乐音的名称。

曾侯乙编钟最为神奇的是一钟双音,按照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同一钟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而且,两个乐音之间相差三度。

比如,中层三组第五号钟,正鼓部标音为“羽”,侧鼓部为“宫”。

分别敲击可以发出la和do的音。

一钟双音的奥秘在那里呢?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了先秦钟一个显著特点。

他说:

“古乐钟皆为合瓦。

”所谓“合瓦”是说钟的形状如两片瓦合在一起。

合瓦形钟体两侧有棱,两棱是两片瓦状的联接部,是钟体刚性最大的部分。

敲击同一编钟的不同部位时,因为棱的阻力作用不同,其振动模式有很大变化。

这样就出现了一钟双音。

而圆钟则无阻尼现象,无论敲击圆钟哪个部位,其振动模式一样,因而只能发一个乐音。

要使一件钟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并且保持三度的关系,除了合瓦形的钟体以外,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和调音、调律。

现代声学原理表明,板振动的特点是板的厚薄和大小影响音的高低。

曾侯乙编钟钟体内壁上有凸起的音塬和凹陷的音隧,并且大多经过了研磨和刮削,这些便是当年工匠们留下的调音、调律的痕迹。

除了用物理的方法调整钟声外,编钟的化学成分对钟的音色也有作用。

实际检测曾侯乙编钟的青铜合金为锡青铜并含少量的铅。

《考工记》中说:

“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

”意思是说用于铸造钟和鼎的青铜合金,要六份铜加一份锡。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编钟的合金比例进行分析表明,含锡量在13%—16%之间,音色浑厚丰满,含锡量低于13%,则音色单调尖锐。

而曾侯乙编钟含锡量在13%左右,恰到好处。

铅的含量对钟声的衰减有明显的作用,但含铅量过大,则对音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曾侯乙编钟含铅量在1.2%—3%之间,既保持了钟声的衰减较快以适应演奏的需要,又保持了音色的和谐。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一钟双音是由多方面因素所至。

那这么大型的一套编钟又该如何演奏呢?

与这套编钟一同出土的演奏工具共有八件。

六个丁字型的小木槌,由三人各执一对,分别演奏中层的三组钟,并兼顾上层的钮钟。

两件彩绘大木棒有两人各执一根,撞击下层的大钟,可配以和声,或烘托气氛。

整套编钟低音浑厚,中音圆润,高音清脆,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域内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或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

{(十二律)十二律是一种划分八度的方法,将八度划分为12个单位,这些单位在律学(用数学、物理学研究音高的学科)里叫“律”,在音乐实践中叫“音”。

形象地讲,钢琴上一个八度包括7个白键音和5个黑键音,这就是十二律在钢琴上的反映。

曾侯乙编钟也有与之对应的12个音。

见下表:

律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钢琴音名

C

#C

D

bE

E

F

#F

G

bA

A

bB

B

曾钟音名

羽角

徵曾

羽曾

商角

宫曾

商曾

徵角

曾国律名

姑洗

妥宾

韦音

无铎

黄钟

大族

浊姑洗

现代钢琴上的十二个半音(即相邻两音的音高差距)是相等的,这种情况在律学里叫“十二平均律”。

而曾侯乙编钟的十二个半音是不相等的。

完整的十二律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早期的《国语·

周语》中,曾侯乙编钟证实了十二律在当时已经被运用于音乐实践。

其初创应始于西周或更早。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划分八度的方法并不相同,如泰国和缅甸把八度划分出7个音,泰国是平均划分,而缅甸是不平均划分。

伊朗有二十二、二十四两种划分。

阿拉伯则有十二律、十七律和二十四律等多种律制并存。

律制是音乐的根本属性,它决定音乐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性格。

)}

彩漆敲钟木槌,演奏工具。

用于击奏中、上层编钟。

出土共6件,均木制髹漆彩绘。

彩漆撞钟木棒,演奏工具。

用于击奏下层大钟。

出土共2件,均木制髹漆彩绘。

建鼓座

鼓共出土四件,都是木腔双面鼓,出土时鼓面已腐烂。

建鼓由一根长木柱直贯鼓腔插于青铜鼓座上。

鼓腔为木质,经鉴定所用木料为枫杨。

出土时,鼓皮已腐,鼓腔髹红漆,色彩十分鲜艳。

打击乐器。

建鼓因鼓之贯柱而得名。

建鼓过去仅见于战国和汉代的青铜纹饰和石刻画像,此件是最早的实物。

出土时鼓皮已朽,仅存鼓腔、贯柱及鼓座。

鼓座为青铜铸造,底座圆形,装饰以纠结缠绕的群龙形象,重192.1公斤。

用来插建鼓的空心圆柱被群龙所簇拥。

空心圆柱的口沿内圈刻有“曾侯乙作持”五个字,外圈镶嵌有绿松石,出土时大都脱落。

簇拥着空心圆柱的圆雕群龙,由八对主龙及攀附其身、首、尾的数十条小龙组成。

鼓座的铸造采用了分铸、铸接、焊接结合的方法。

先分别铸出底座、主龙和小龙、空心圆柱,再通过铸接和焊接将其结合在一体。

是迄今所见最精美的一件先秦建鼓座。

编磬(国宝)

磬在中国夏代已出现,与仪式有着密切关系,因而编磬也是重要的礼器。

编磬常与编钟合奏,称为“金石之声”。

这套编磬共有磬块32件,石料多为石灰岩(俗称“青石”),少数白色的磬料质地较硬,属由石灰岩经重结晶而成的大理石。

磬架是青铜铸造的,以两个长颈怪兽为座,上面放置两根饰有错金花纹、两端有透雕龙形的圆杆为横梁。

磬架保存完好,使我们得以了解当时编磬的排列及悬挂方式。

出土时,磬块多数已断裂侵蚀。

复原研究显示,磬块由石灰石或大理石磨制,共32具,分上下二组悬挂于横梁之上,音色清脆明亮。

这套编磬音域跨三个八度,十二律齐备、可以旋宫转调。

有关专家对保存较好的几件磬块进行了测音,并以此为依据,复制出了全套编磬,能够演奏乐曲。

这里陈列的磬块是复制品,磬架是原件。

与编磬一同出土的还有演奏编磬的两个木槌及装磬块的漆木匣三件。

素漆木磬匣,出土共3件。

用于储藏磬块。

可装磬块41件。

磬槽前刻有编号;

匣盖上刻有按照音列放置磬块的说明。

彩漆击磬木槌。

演奏工具。

用于击奏编磬。

出土共2件,均木制彩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