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40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报告.doc

建设Ⅰ

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自2011年申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省、学校的要求,依据专业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深入落实专业建设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和办学水平,是本系生存的支柱和关键。

在体育系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本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对专业等方面进行规划,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产业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急剧增长,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休闲体育活动作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作为休闲体育活动方式中充满活力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户外运动终究会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

因此,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新时期。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从创办之初,体育系就努力探寻着适合本专业生存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本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是经过专业考察与学习,并根据民族地区特点和学校办学优势来设置相关类别的课程。

通过专业调查,深入把握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取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定位。

2012年,体育系全体员工远赴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的民族院校、师范院校和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派年轻教师到成都体育学院进修户外专业;参加四川省休闲协会、亚洲攀岩竞标赛、山地户外安全与健康国际会议等。

通过全面的专业调研得出:

休闲体育在国内悄然升起,发展越来越壮大,市场前景广阔;四川省有关户外运动、体育旅游、拓展培训机构多达300多家;国内部分高校均有开展户外运动课程;全国各省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俱乐部和相关协会,户外运动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规范性;有派克、凯乐石、始祖鸟等多个专业品牌的商家从事户外装备的生产等。

与此同时,学校地处甘孜州,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具有较强的地区优势,以及学校与甘孜州各政府的行政部门、旅游景区都有密切联系,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办学优势。

目前,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院校的运动设施和实验设施能够或基本能够满足专业发展需求,但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此外,还有部分院校没有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教育实训实践无法满足专业建设所需。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稳定规模、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实践学校党委的战略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下得去、靠得住、干得好”的民族应用型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从构筑体育系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按照“培育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的专业建设路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三、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

1、专业建设目标

适应社会发展,深化专业改革,依托学校优势,打造专业品牌。

根据当前休闲体育和经营性健身场所的快速发展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将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培养户外运动防护与救援和经营管理类型人才为出发点;寻求校企合作路径,以新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构建教学实践,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实训平台,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建设。

经过发展,力求实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条件基本现代化,加强本专业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一流的专业。

2、专业建设定位

在近期和较长一段时间,以本专业为龙头,申报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激励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四川省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以外运动防护与救援和经营管理类型的社会体育工作者为主,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社会体育发展和服务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有特色、充满活力的专业。

四、专业建设特色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特点,培养适合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

专业基础扎实,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体育社会工作、藏区三语(汉语、英语、藏语)体育旅游导游、高原户外救援、保健养生等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知识结构:

1、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具有较扎实的体育科学基础,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

4、具有从事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5、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藏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进行一般会话;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6、了解高原自然、人文特点,掌握高原户外运动救援技能。

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

2、能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策划和指导能力;具有研究和解决社会体育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掌握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现代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法规的基本理论,能胜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工作。

5、熟悉国内外户外运动基本知识,掌握户外运动基本救护能力,能够从事相关户外救援、体育旅游导游行业。

(三)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各层次的体育服务中心,体育中介公司,体育旅游部门,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体育产业经营部门,以户外领队、导游,各种户外运动公司、俱乐部的工作者、经营者、管理者(主攻户外体育体验旅游产业规划与服务)。

从事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四)课程知识结构框架

课程模块

课程组

学时

学分

%

说明

通识教育课程(50)

政治思想素质课程

288学时

16

9

不含任选学分

综合素质课程

288学时+29周

34

19

专业基础课(20)

体育人文社会学

108学时

6

3

三语基础

72学时

4

2

运动人体科学

180学时

10

5

专业拓展课程(26学分,选修16学分)

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

324学时

18

9

选修16学分

体育社会工作

252学时

14

术科专业项目

288学时

16

专业课程

专业理论与专业素质

1008学时

56

31

任选课程

专业方向四选一

720学时

40

22

专业任选和公共任选

合计

2952学时+29周

182+29周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学分制教学方案采用平台模块加课程组的结构方式。

设通识教育平台、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素质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三个模块共九个课程组:

1、通识教育平台:

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实践课程3个课程组。

由必选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构成。

课程分为讲授、讲座、专题、实训四类。

2、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素质平台:

着眼于学生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和就业技巧,属职业素质拓展。

课程包括讲授、讲训二类。

3、专业教育平台:

着眼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包括专业必修课程组、专业方向课程组和专业拓展课程组。

专业必修课程组包括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属于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组属于专业限选课,专业拓展课程组属于专业任选课程。

(五)能力和素质评价体系

1、各门课程都要明确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和人文素质。

2、要制定对学生各项能力素质的考核办法,该办法既要简明、科学,又要便于操作。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核,需要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

五、专业建设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和特色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深入研究与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总结专业建设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不足,分析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对专业需要的新变化,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努力拓展专业发展口径,形成专业特色。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及本院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专业定位不断调整教学基本文件内容,及时修改和完善课程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要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寻找专业突破口,将教学内容和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充分反映学科前沿及专业发展动态。

2、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的布局,建立专业的课程体系,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要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尽快将本学科新的优秀学术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

大力推进教材建设,编写适合我系专业特点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编写讲义和实验指导书。

3、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应和指导性作用。

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力求做到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1)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

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讲课资格的确定;教师的职业道德文件的制定;教师教案、备课要求的文件制定;教师进修、培训文件的制定;师资结构体系文件的制定;教材建设文件的制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文件的制定;三语教学文件的制定;教学实践文件的制定;教学环节文件的制定;教学效果自我评估体系文件的制定;试题库文件的制定;教学科研指导文件的制定;学生学籍管理文件的制定;学生辅导员职业道德与工作范畴文件的制定;办学定位的指导性文件;办学思路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环节的保证:

准备教材;本课程突出的特点;让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教学效果自我评估:

领导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情况;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评价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4)教学过程监测体系的建立:

教材的选用;备课情况;对教材的理解情况;教案的准备情况;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布置作业情况;学生考试情况;学生从本课程受益与提高情况。

(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内部结构:

完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以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梯队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

采用多种形式对本系专兼职教师进行提高和培训,合理利用学院其他系的教师资源,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聘用,创造宽松的用人环境。

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形成合理的教师结构。

加强师德建设,按计划向学院申请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专业进修或考博。

实现优化整体结构、稳定骨干队伍、培养拔尖人才,建成一支整体素质高、充满活力、适应社会和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