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870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苏丹Ⅲ染液将细胞中的脂肪染成橘黄色;

检测蛋白质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4.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钾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

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免疫功能

B.识别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选C 通道蛋白可控制离子进出细胞,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5.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选D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A项错误;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等都是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对机体是有利的,B项错误;

体细胞中发生的细胞癌变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C项错误。

6.右图表示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c点酶的结构相同

B.b点表示酶的最大活性

C.d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D.同一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具有相同的催化效率

选A 低温能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

高温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甚至使其变性失活,故a、c点酶结构不同;

b点是曲线的最高点,表示该酶的最大活性;

d点位于横坐标上,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由图可以看出,a、c点对应的温度不同,但酶的活性相同。

7.如图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流程图,下列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

A.步骤④所观察到的细胞中的液泡体积不再变化时,生物膜仍具有选择透过性

B.若将蔗糖溶液浓度变为0.4g/mL,则原生质体积缩小的速率更快

C.若图中溶液为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无需⑤过程,同样会观察到图中⑥处的细胞状态

D.即使条件具备,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也不会发生上述过程

选D 经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的细胞,虽会失水,但一段时间内细胞仍有活性;

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差越大,细胞失水越快;

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可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没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不易观察,并非不发生上述过程。

8.如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

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

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

葡萄糖从此细胞中运出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协助,因此属于协助扩散,不受O2浓度的影响,B项错误;

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协助扩散,C项正确;

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影响细胞膜上的分子运动,故可以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D项正确。

9.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菌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图

B.已知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则人的胰岛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多

C.图乙中①为蛋白质分子,检测②的试剂为斐林试剂

D.图乙中③转化成④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选B 图甲所示结构有核膜、核仁及染色质,因此为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结构,A错误。

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而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代谢旺盛,因此前者的核孔数目少于后者,B正确。

图乙中①为DNA分子,②为蛋白质分子,检测②的试剂为双缩脲试剂,C错误。

图乙中③为染色质,④为染色体,③转化成④发生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

10.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当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不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选C 当氧浓度为a时,酒精和CO2的产生量相等,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当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d时,不产生酒精,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当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量为6,同时产生的CO2量也是6,消耗葡萄糖的量为3,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5-6=9,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5,故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不同氧浓度下,细胞呼吸都产生[H]和ATP。

11.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选C 温度对植物细胞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实现的,由图甲知,B点对应的温度下CO2释放的相对值最高,即细胞呼吸最旺盛。

图乙中DE段CO2释放的相对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但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贮藏水果或蔬菜时,应降低贮藏物的细胞呼吸,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故E点所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1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选A 据图分析:

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物质①是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②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故A正确。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完成,故B错误。

有氧呼吸生成的水中的氧来自氧气,故C错误。

有氧呼吸在有光和无光下都能进行,故D错误。

13.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B.乙图中c点与d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消耗量多

C.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选A 甲图中a点后,光照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增大,限制光合速率的内部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乙图中c点与d点相比,c点时,光照强度低,光合速率低,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消耗量少。

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应该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逐渐增强;

当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会继续升高,温度过高时,酶失活,光合速率下降。

14.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某生物体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的数个时期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为:

乙→丙→甲→丁→戊

B.甲、丙所在分裂期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其余各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

C.该细胞连续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

D.图示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选B 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单体的时期为分裂期的前期、中期、间期的复制后期,乙图中的中心体已复制完成,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图中有中心体,且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所以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10分)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甲图局部放大,丙图为某动物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

(2)甲图能产生CO2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乙图中与某种RNA合成有关的结构为[  ]__________,⑧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中的C物质是蛋白质,则结构A是______,C物质形成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5)丙图中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C、D类物质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呼吸酶    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D.血红蛋白

(6)丙图中G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G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到排出细胞外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文字表示)。

(7)丁图为由丙图所示过程分泌前某物质膜面积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该物质分泌后相应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叶绿体。

(2)甲图中⑥为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也是产生CO2的场所。

③内质网、⑥线粒体、⑪液泡具有膜结构。

(3)乙图中⑨为核仁,与某种RNA合成有关,⑧为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彻底水解的产物分别为氨基酸和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4)(5)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进行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

C、D分别代表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呼吸酶、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胞内蛋白,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

(6)G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形成D物质到排出细胞外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7)丁图中,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中,内质网①“出芽”形成囊泡融入高尔基体②,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融入细胞膜③,故最终是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而高尔基体的膜面积相对稳定(如答案图示)。

答案:

(1)叶绿体 

(2)⑥ ③⑥⑪ (3)[⑨]核仁 氨基酸和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4)核糖体 脱水缩合 (5)abd c (6)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7)如图

16.(10分)如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

请据图回答:

(1)图2中曲线甲代表____________,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选填“吸收”或“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填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1代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抗体,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其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结构特点。

(1)图2中曲线甲表明吸收该物质的速率与细胞内、外浓度差成正比,没有饱和现象,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分析曲线乙,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仍能吸收该物质,可见细胞能够逆浓度吸收该物质,并且在Q点出现饱和现象,此时细胞吸收该物质受载体蛋白数量及能量供应的影响,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2)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的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的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推出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a表示。

(3)淋巴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为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1)自由扩散 载体蛋白数量及能量供应

(2)吸收 a (3)胞吐 流动性

17.(8分)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酵母菌

A

B

C

D

E

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

“+”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__,根据试管__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即E试管)能产生CO2和H2O;

线粒体能利用丙酮酸,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故C试管也能产生CO2和H2O。

据表分析可知,能够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和F。

若要研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因此通过B、D、F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作出判断。

(2)[H]与O2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合成ATP。

DNP不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 能

18.(10分)如图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乙所示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

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3)图乙中,与①的大小、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5)请参照图甲画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图乙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应是有丝分裂后期。

①和⑤是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而形成的,所以①和⑤完全一样。

图甲中a~c为有丝分裂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f~g为末期,所以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

图丙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甲中的c~e段。

(1)动物 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

细胞质分裂是靠细胞膜内陷引起的 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2)8 0 8 4 (3)⑤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4)e~f c~e (5)如图

19.(10分)如图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

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体积变化)。

某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装置

反应瓶中

加入的材料

中心小杯内

测定项目

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等量蒸馏水

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差值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后读数。

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的结果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上升

不变

①________________

下降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1)要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应通过改变甲、乙两套装置内的中心小杯所盛的溶液来进行,故小杯中的液体种类为自变量,而反应瓶中的液体为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

乙装置的测定项目为“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差值”,那么甲装置测定的应为“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故甲装置内的中心小杯中应加入能吸收CO2的溶液,比如NaOH溶液。

(2)甲装置右管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氧气减少,该生物进行了有氧呼吸,乙装置右管液面不变,说明该生物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综合考虑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甲装置右管液面不变,说明装置内氧气未被消耗,该生物未进行有氧呼吸,乙装置右管液面下降,说明该生物进行了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综合考虑该生物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甲装置右管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氧气减少,该生物进行了有氧呼吸,乙装置右管液面下降,说明该生物进行了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综合考虑该生物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因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气体也不产生气体,所以若甲、乙两装置右管液面均不变,则该生物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1)①适量的NaOH溶液(合理即可)

②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 ③与甲装置中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2)①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②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不能缺酒精和CO2) ③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④不变

20.(10分)如图甲为智能温室内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

乙为不同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吸收CO2的速率曲线,丙表示温室内24小时CO2浓度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物质A进入线粒体内,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需要________的参与;

释放大量能量时需要消耗________。

(2)图乙中,c点之后图甲中CO2的四条扩散途径(a、b、c、h)中,一般不会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

此时增加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4)图丙中A~B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段曲线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代表的含义相同;

一昼夜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____________。

(1)图甲中,物质A是葡萄糖转化来的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需要水的参与。

有氧呼吸时释放大量能量,需要消耗氧气。

(2)图乙中,c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最大,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自身光合作用利用,一般不会扩散到大气中。

a过程一般不发生。

(3)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发生的反应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4)图丙中,A~B曲线在夜间,植物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所以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图乙中a~b段与其意义相同。

图乙中x轴上方面积大于x轴下方,所以一昼夜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增加。

(1)水(H2O) 氧气(O2) 

(2)a 适当提高CO2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两者答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