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75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论期末考Word下载.docx

这是历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问答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认识。

谈话法的运用,使得师生能直接进行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14图示法:

也称为纲要信号图示法、图文示意法,这是指借助词语、概念、数字、图表以及一些符号等方式传递历史信息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知识进行编排处理,形成图示,使有关的历史信息更加简要鲜明,内在的层次、关系更为分明,以配合教师的讲述。

其功效是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概念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

历史图示的主要方式有信号示意和图标示意两种。

15、演示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是掌握知识的直观化手段”。

“演示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被精心设计后,还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探究途径”。

16、纲要式板书:

根据教学的主题及其内容的逻辑体系,概括出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要点,以提纲的方式列出大小子目,这是最常用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板书形式。

17图示式板书:

图表式板书是运用表格、表解等形式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要点体现出来。

由于图表的内容是分项显示的,不仅能够完整地展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具有综合、比较、归纳等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有关政治措施、法律条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用列表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看上去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18、线索式板书

根据教学内容的纵向发展过程进行设计和编排,使板书显示出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层层推进,便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

19、历史学习评价266

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评价是以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为准绳,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运用一切可行的科学方法系统地收集信息,对中学历史学科学习所引起的学生心理苏浙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激发兴趣,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强化、完善或改进学习行为,实现有效学习和持续学习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历史课程实施和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研究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20、历史学习测量276

中学历史学习测量是按学习评价的目的、任务,收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反应、变化,并在适当的量表上给予定位,为学习评价提供客观信息的过程。

21、历史学业测验286

学业测验有时又称考试,是对一个学业行为样本的一个系统测验程序。

“系统测验程序”指测验在编制、评测和评分等方面必须依据的规定,“行为”指学生的反应,“样本”指学生全部学习反应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中学历史学科常用的学业测验主要是目标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选拔性测验。

22、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历史教学的目标、过程、范围及教学要求等重要内容,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3、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它具有自主探究、实践多样、开放综合,重在过程的特点。

24、微格教学:

也称微型教学或小型教学。

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技能,如“导课技能”、“结尾技能”等,并对每一种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者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

二、简答题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P46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新历史课程改革出现的主要变化?

P46--47

1、研制和开发新的课程标准,形成学校历史教育教学新的纲领性文件,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

2、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历史课程的单一模式,构建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即在初中设置分科型的“历史”课程和综合型的“历史与社会”课程。

3、在课程类型上,改变了过去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的状况,在高中阶段增设了选修课程。

4、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专业化,成人化的历史学科体系,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历史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5、在教材开发上,实现教材的多样化,不仅提倡多种类型的教学材料用于历史教学,而且改变了使用单一版本教科书的状况,现已有多种版本的教科书编写出来,并同时在进行试验。

6、在教学方式上,改进教师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被动听课,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

7、在课程评价上,提倡评价的科学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

2、全面阐释课程目标

3、适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4、精选历史教学的内容

5、构建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6、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区别与衔接

7、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4、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1、文化功能

人类文化实质上是人类生产与社会演进的产物,但同时又是新一代的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而历史教育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提高民族文化文化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政治功能

历史可以鉴知往来,认清国情,历史教育可以引导,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标准体系。

3、经济功能

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发展的必要条件。

历史教育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完整地塑造一代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促进学生身心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功能。

历史教育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历史意识等,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磨练意志。

5、历史教学目标的基本内涵?

第一,历史基础知识(陈述性知识)。

历史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应,是人类头脑中的主观映像。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所学的是基础性历史知识。

第二,历史学习能力(程序性知识)。

学习历史,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做。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情感繁多,与历史有关的为道德感、民族感、美感和理智,激励着学生积极向上。

态度是人类社会的常见心理现象,态度决定价值。

6、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及其关系?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系: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

它们之间不可分割,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是知、行、意的统一。

一、首先,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这三位目标、三方面任务是一个整体,它们统一于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二、其次,作为学校教育的很总要组成部分,历史应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学习过程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最后,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与提升,是在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的;

并且,态度的形成、价值观的提升,实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总之知识掌握是基础,能力发展是关键,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核心、是灵魂。

9、历史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123-125

第一、是历史课题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

教科书既是教师施教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载体。

第二,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凭据。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阵地,历史教科书自然就成为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主要凭据。

第三,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

历史教科书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且经过国家审核通过。

因而,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

第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凭借和基本工具。

从教师角度说,历史教科书为历史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考试测验等提供了基本材料。

10、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的运用。

125-127

第一,要把握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框架结构。

每课都突出了某个历史主题,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又有衔接。

因此要有全局观念,弄清内容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吃透教科书,并适当地充实教科书内容。

教师要弄清楚每课的全部知识点,不懂的知识点,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掌握。

同时,不要照本宣科,对于某些重点,可以对其补充得详细些,但要以教科书为依据。

第三,要分清主次,把握教科书的教学重点。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重点。

讲解重点要讲清讲透。

第四,要以教科书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设计,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据。

11、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133-138

第一,激发动机。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

第二,感知历史。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借助直观手段,呈现具体的教学材料,再现历史情境等,是教材内容形象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历史进行正确的想象。

第三,理解历史。

使学生的认识从历史表象进而形成历史概念,认识事物内在的联系及规律,并对历史问题作出判断。

第四,运用知识。

指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第五,巩固知识。

历史知识的巩固,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加强知识的巩固。

第六,评估反馈。

主要是对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教学水平进行检查、评定和总结,并对教学信息进行反馈。

这一环节与其它环节紧密相连,要在整个教学环境中进行。

12、中学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原则。

140-143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3、系统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5、掌握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6、接受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

7、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13、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类型,各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148-151

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特征。

二、情境复现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创设历史情境为主要特征。

三、资料研习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研究为主要特征。

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师生讨论历史问题为主要特征。

五、社会考察教学模式。

14、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157-158

第一,是否适于历史教学的特点。

第二,是否适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第三,是否适于教学内容的特点。

第四,是否适于学生的学习。

第五,是否适于教师本人的教学。

第六,是否适于教学时间的要求。

15、如何进行学期教学备课?

181-184

第一,全面钻研课程标准。

要通读历史课程标准,对其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研究,要搞清楚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把握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以使自己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和努力方向,

第二,认真通读教科书。

通读教科书,主要目的是对教学内容的体系、范围、结构、层次及其程序等有整体的把握。

第三,了解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

要具体了解每个班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情况,以便在筹划学期教学工作时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调整教学策略,选择采用适于学生历史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四,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这一计划要列表显示出本学期教学的周次、课时、课题名称、课题类型、教学内容要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16、如何进行单元教学备课?

183-184

第一,研究单元教学的主题。

主题是该教学单元的核心,统领着该单元的各课教学。

教师在研究单元教学时,首先要把握单元的主题,研究主题的性质、特点以及主题构成的层次等问题。

第二,考虑单元教学的设计。

在明确了单元的主题后,就要对各个课题在单元主题中的位置、作用以及内容构成等进行分析,进一步考虑本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教师要依据课标确定本单元中各课的角度,思考在这一单元教学中进行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如何分配课时等,筹划如何通过各课的教学完成本单元主题的教学。

17如何进行课时教学备课

1理解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2研究课题的立意及地位

3分析教科书的内容结构

4梳理所教内容的逻辑

5发掘历史知识的内涵

6找准教学的重点

7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8考虑教学方式方法

9设计教学活动

10准备教学资源

11编写课时教案

18课时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

1、教学课题: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

3、教具学具:

教具、学具

4、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内化、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课后巩固

5、板书设计:

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6、教学后记:

对教学有价值内容做记载和反思

19什么是课堂导入?

其主要方式有哪些?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上课一开始时的一种教学行为,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认知准备,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期待和参与需求,从而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

主要方式有:

1直接导入,2复习导入,3故事导入4溯源导入5时事导入6经验导入7设疑导入8直观导入9诗歌导入10文献导入11趣事导入12乡情导入

20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导入的目的要明确。

导入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标新立异,导入的方式及内容,应尽可能地切题,使教学的主题自然地引导出来。

2要适应学生的学习。

导入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3导入的内容要与问题相结合。

内容是导入的基础,问题是导入的关键

4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

教师在设计时,导入的内容要尽可能短小精悍,语言简洁,一般导入的用时在三四分钟之内。

21、什么是板书设计,常用的方式有哪些?

199-202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师的黑板书写教学提纲及重点等重要的教学信息。

常用方式:

1、纲要式的板书,根据教学的主题及其内容的逻辑体系,概括出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要点,以提纲的方式列出大小子目,这是最常用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板书形式。

2、图示式板书,将教学内容概括、浓缩,并以连接线勾连内容要点,形成关系框图。

3、图表式板书,图表式板书是运用表格、表解等形式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要点体现出来。

4、线索式板书,根据教学内容的纵向发展过程进行设计和编排,使板书显示出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层层推进,便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

22、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

204-205

1、问题应紧扣教学内容,问题就要围绕着教学内容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问题应有明确的指向,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以便于学生领会要求,明确题旨和题意,这样才能展开积极的思考。

3、问题应有启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4、问题应有探究性,问题要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

5、问题的难易要适中,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6、问题要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直接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要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与思考,因此所提出的问题须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直接的关联,

23、历史课堂提问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206-207

1、要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提问;

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3、要把握提问的节奏与频率;

4、要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

5、提问要与讲授相结合;

6、要及时引导学生回答;

7、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

8、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

24、历史的具体概念有哪些类型?

210-211

1、历史时间概念

2、历史地理概念

3、历史人物概念

4、历史事件概念

5、历史现象概念

6、历史制度概念

7、历史名物概念

8、历史作品概念

25、历史概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是哪些?

212-213

一是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历史概念的特征;

二是要对概念有明确的定义;

三是阐释历史概念要有实例做说明;

四是讲解和运用历史概念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是注意学生对概念的运用及复习巩固。

26、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具时的基本操作要求有哪些?

218-219

①.点明主题。

②.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说明

③.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

④.演示要符合规范

⑤.使全班学生都能够观察到

⑥.引出观察和思考的问题⑦.与讲授同步进行

⑧.适时收放⑨.适量。

27、历史课堂总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20-222

①.概括式。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改口,使本课知识的体系及各部分的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全面把握本课的学习内容。

②.归纳式。

教师在总结时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为基本的要点,是学生清晰地把握内同的线索和关键。

③.联系式。

教师在总结时,联系到以往所学习的内容,将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同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④.拓展式。

在小结本课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做进一步的延伸,对教学内容得以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

⑤.铺垫式。

在对本课学习内容巩固的基础上,引出承上启下的新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进行铺垫。

⑥.悬念式。

教师在结语中设置悬念,提出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问,使学生产生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着新的问题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8、课堂总结应注意的事项。

223-224

①.落实目标。

课堂总结和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一样,都要为完成历史教学目标服务,都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②.注意全面。

课堂总结应能概括教学的内容,通过总结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为系统化。

③.扣住重点。

总结也要有重点,而重点就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内容。

④.前后呼应。

课堂总结,可以连通前面所学,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

又能够开启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为下一节课或教学单元的开展铺平道路。

⑤.言简意赅。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总结所用的时间更是珍贵。

⑥.自然生成。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和必然的一个环节,自然地进入到总结,使总结成为水到渠成的一种教学行为,成为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结果。

⑦.调动学生。

教师的总结要立足于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⑧.形式多样。

善于运用多样的总结方式和方法,而不是僵化地、机械地用一种方式对付所有的课。

29、历史教师应掌握哪些课堂教学的技艺。

194-224

一、课堂导入的技艺二、板书设计的技艺

三、课堂提问的技艺四、史事过渡的技艺

五、概念阐释的技艺六、教学语言的技艺

七、运用教具的技艺八、课堂总结得技艺

31、中学历史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

重点、难点的确定

①从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

②从学生实际确定难点

③考虑形势的需要

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深入浅出的处理原则

②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③讲深讲透、弄懂记牢的原则

33、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

1、听课的方法

2、阅读教材的方法

3、观察的方法

4、搜集材料的方法

5、运用证据的方法

6、探究问题的方法

7、评价历史的方法

8、记忆的方法

9、练习的方法

10、复习的方法

36、历史学科学习评价的主要类型。

270-272

1、历史学科学习的基准性评价,中学历史学科的基准性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符合某种学习要求而进行的评价过程,它的参照系相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外在的要求或标准,也称“绝对评价”。

2、历史学科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中学历史学科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是为了解学生通过学习而发生的变化与进步,及其幅度或速度而进行的评价过程,评价的参照系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或过程,也称“相对评价”。

3、历史学科学习的诊断性评价,中学历史学科学习的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习行为中的某一方面、局部或特征进行的评价过程。

具体任务是深入剖析这些学习的方面、局部或特征,以期得到更为有用的评价建议。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