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634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四则独立新闻及自传专项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当然,仅有大势不够,还需因势利导。

中医药诸多问题积弊已久,发展之途困阻重重,中医药现代化任重道远,改革、创新当是必由之路。

这不只是要解决中医药某个环节或某个具体问题,而是要从整体上、全局上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打通中医药发展的所有经脉。

(摘自2016年2月29日《人口导报》)

材料三: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发展中医药转化医学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提案,希望能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

转化医学的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强调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研究。

强化从实验室到病床旁的联接,通常被称为“从实验台到病床旁”的转化。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发展新趋势,致力于迅速缩短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之间的距离,为开发新药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辟出了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

吴以岭认为,近年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并未发挥出转化医学的优势特色,在中医药教学、科研、新药研发中出现“教学的不会看病、看病的不认识中药、研究药的不懂医”三脱离现象,影响中医学科规律的体现和健康发展,导致新药研发低水平重复,临床疗效难以提高。

(摘自2016年3月5日《中国经营报》)

材料四:

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继续提交议案,呼吁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让中医药这一中华瑰宝造福更多人。

美国FDA对食品药品的准入审核是非常苛刻的。

专家们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

“你们中药里为什么有这些成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药效?

如何保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

张伯礼说:

“这就是国际化给中医药提出的全新课题。

这一系列课题,也倒逼中医药的科技创新。

”以天津天士力制药的“复方丹参滴丸胶囊”为例,这个产品在申请美国FDA临床研究的过程中,从药材、提取、制剂到配伍配比、药效物质、作用机制等均需要满足美国FDA的严格要求。

为此,倒逼天士力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产生了数十项国际专利,解决一系列技术瓶颈,建成了目前中国唯一的“中药4.0”智能化的生产线。

“要让世界接受中医药,就必须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他说:

“国际化,意味着标准化。

标准化,就必须数据化。

中药的成分、药效、药理、安全性都要用数据说话。

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是中医药国际化的正途,也才能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医药。

有专家认为,中药国际化的关键是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

97%的中药是复方,单方只占极小比例。

目前,许多单味药材和中药提取物的疗效在国际上已被普遍认可,但这并不表明中药国际化之路已走通,因为复方才是中药精髓所在。

现如今,世界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去年,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看过中医的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的人已经超过50%。

全美一年每人平均接受中医服务的次数近2次。

在美国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的人差不多有4.5万人。

在欧洲,接受中医药的人就更多了。

还有一个数字也很说明问题,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目前有2000多个留学生,来自130多个国家,他们都是来学习中医药,来天津“寻根”的。

“这些数字还在逐年增长,说明中医药的国际需求在不断扩大。

(摘自2016年3月7日《今晚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如何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表述有哪些异同?

请概括说明。

(5分)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机遇有哪些。

(6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转化医学”的意义以及在我国中药领域的必要性。

(4)阅读材料四,谈谈“中医药国际化”的意义。

(8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材料一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格局

记者王玉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白烨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文情报告(2008-2009)》显示,2008年的文学,由整一的体制化文学分化为传统文学、市场化文学和新媒体文学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成形并日益稳固。

白烨做了如下的概括:

“2008年的文学,在进入新世纪由整一的体制化文学分化为传统文学、市场化文学和新媒体文学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成形并日益稳固。

在这种结构性的巨大变化之中,不同板块都在碰撞中有所变异、有所进取,但发展较快、影响甚大的,却是新兴的以文学图书为主轴的市场化文学和以网络文学为主题的新媒体文学。

调查显示,2008年出版的类型小说占全年所有文学图书总量的45.1%,而网络上的类型小说更是数量可观,仅2008年上半年就突破了10万部,它们在文学图书市场销售排行榜上稳居前列。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网站开始呈现出在资源整合中做大做强的新趋向。

不言而喻,这种全新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写作、文学批评、纸媒出版等已构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综观2008年的文学态势,有一股明显不同于往年的思潮,那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照。

诸如年初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重大题材,都有展现。

与此同时,《中国文情报告》也指出了目前文坛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术批评界对市场化文学与新媒体文学关注不够,缺少应有的研究与批评。

第二,目前的文学活动缺少一种必要的主导,原因在于价值标准多元而混乱,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

第三,文学阅读需要引领,不要一味强调“适应”与“满足”,既要使文学、文化产品在经济建设中释放一定的能量,也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四,文学批评需要改进和调整,比如增强批评家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同时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也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2日)

材料二

新媒体给文学带来了什么?

记者王传真白瀛

日前在深圳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2010年深圳国际大会上,学者围绕“新技术、新媒体与文学”的主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张胜友指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一下子进入到全民写作的新时代,无门槛、无制约的写作首先带来了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

他举例说,“文化大革命”前17年,我国发表的长篇小说总共是200部左右,但2004年作家出版社联合腾讯网举办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中,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部,

《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邱华栋披露了另一组对比数字。

中国作家协会共有9000多名会员,而盛大文学网号称有123万个作者,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

“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非常值得怀疑。

”邱华栋说。

张胜友认为,网络写作让作家完全处于一种空前自由的创作状态,可以天马行空,无所顾忌,因此无论从思想到内容再到形式,都有理由让人期待会出现一些思想新锐、形式深远、活泼的大气之作。

张胜友同时指出,另一方面,这种无约束节制的海量写作,也产生了大量非文学的作品。

“不管社会怎么变化,文学终究是文学,文学的尊严与高贵就在于要永远密切地阐述社会生活的纷纭复杂,深刻地揭示人的命运和人性的本质。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奇云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分析网络文学。

他说,传统的书信体、日记体、笔记体小说,在网络文学里逐渐消失了,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新技术和新媒体的日常交往环境中没有写书信、记笔记、记日记的习惯。

传统写作里像大面积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基本上在网络写作里消失了,新媒体的产生带来了文学书写体例的变化。

他提出中国文学的良性发展方向是“新媒体的新文学”,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数字出版.把各种媒体的数据集合在一个数字平台上,提供给不同的受众;

二是全媒体传播,即文学向影视、戏剧、动漫、游戏等领域的播撒。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说,中国古代小说脱胎于说书,说书人和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小说创作,而古代诗词也基本是在生活现场里创作的,而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五四运动改变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强调文人的创作,把文学创作变成了作者在书房里自我面对纸张的诉说。

新媒体、新技术对文学生态的一个巨大冲击就是正在改变作者封闭的自我表达的写作方式,迫使作者重新思考和读者的关系,思考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以及自我如何被别人分享、消费。

“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出现可能把文学写作更内在的东西带出来了。

我觉得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崛起,改变了五四以来文学写作的单一模式。

”谢有顺说。

(选自“大河网”)

材料三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出现了新倾向,文学领域的拓展、文学观念的改变、创作方式的转换等,呈现出某种两难处境:

一方面,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轻松,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粗俗、越来越浅薄,文学创作向文学生产转换,文学接受向文学消费转换,网络文学将文学推向一个狂欢的时代,文学的经典性被日益弱化了、淡化了。

在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自由化自主化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否定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但是应该强调文学阅读的深阅读精阅读,倡导阅读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倡导对于某些文学作品进行细致、有深度的阅读,让文学名著中的人文内涵艺术光辉得到光大和传承。

(选自《文汇报》)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篇文章都对新媒体给文学带来的影响做了分析,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2)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篇文章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新媒体文学存在哪些弊端。

(4)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提出了哪些期望?

你怎样看待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4)题。

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耳熟能详,但对这套“经典与解释”丛书却较少了解。

然在不知不觉中,这套由著名学者刘小枫、甘阳教授策划并主编的丛书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种图书。

如此规模,“汉译名著”之外,恐怕绝无仅有。

而其“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的学术主张也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经典与解释’丛书15年350余种出版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大家对“经典与解释”丛书在汉语学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当今时代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其中,赵汀阳、杨立华两位教授关于“今天,我们如何对待经典”的讨论在与会者中引起广泛兴趣。

(《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

赵汀阳

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没有办法否定。

西方有位学者在题为《何为经典》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在巴赫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是太老太过时了,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80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才使巴赫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

我们一般认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经典具有某种内在品质或者是某种内在价值,故能超越时间,超越一切界限,这篇文章认为不是的,而是认为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

具体到巴赫,我们会觉得,虽然是门德尔松将巴赫重新发掘出来的,但是总有某种理由使其能够被接受为经典,而这个学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赫的音乐成了一项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事业就是德国的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

那柏拉图呢?

那孔子呢?

假如没有董仲舒为首的汉儒的努力,孔子会成为经典吗?

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问题。

经典和传统是不太一样的东西。

经典是经常不在场的,有人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家里都有,但放在书架上永远不看的那些书。

但是传统不一样,传统是现实的一部分,传统是在场的。

传统不是存在于遗物当中,而是作为遗产的存在。

遗物是什么东西,遗物是死的东西,就是我们搁在博物馆、图书馆或者景点被供奉被参观偶尔也被怀念的东西,它存而不活。

所以当我们把一个古代的东西给对象化了,变成外在于我们生活的东西,那它就是一个遗物,哪怕是有人故意让他闪亮登场。

遗产和遗物不一样,遗产是始终在场的东西,是我们继续在使用的东西。

传统是活的遗产,而不是死的遗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

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所尊敬,但和当下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

这些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不再塑造我们的人格,不再和伟大的事业相关,这个时候它就很容易变成摆设,或者变成了电视上的表演。

我们可以问一句,哪些传统是现代中国人坚决不愿舍弃的呢?

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很难说哪样传统是大家拼命要维护的,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中国的文明是很坚韧的,今天的断裂不是完全的断裂,既有断裂又有连接,有相连的地方,就有重新接续的机会。

其实我也是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我也认为我是在做中学,但是我要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礼乐的中国不存在了,古代的中国在今天的存在是一种方法论的存在,是在我们思维方式里的存在。

所以我管今天的中国叫作为方法论的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要活下去,就必须活在不断的建构和创作中,我的意思是说,必须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能够以当代的方式生长,或者说能够给经典开发出当代性,让经典增值,有可能跟经典不是完全符合,也许有些变化,但是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增值的。

没有经典的滋养,不会有心智的高度

杨立华

赵汀阳先生的见解对我有很多启发。

但赵汀阳的观点有一个我同意,有一个我不同意。

赵汀阳说西学已经是中国内部的存在,这点我非常同意。

我们今天讨论经典,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固有的经典,另一方面就是过去这一百多年来西方来的经典,这没有问题。

但是有一点我不太同意,按照赵汀阳的意见,经典是要经过经典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经典的。

赵汀阳举了巴赫的例子,我想到的是老子的例子。

如果没有王弼,老子的哲学是不是就不会这样流传下来?

在这个意义上,我也同意赵汀阳的观点。

但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强调的,那就是,经典就是经典,经典代表了古人心智的高度,经典必有可经典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经典化。

《论语》的经典化就是《论语》不断得到阐释的过程。

今天参加“经典与解释”这套书的座谈会,我也是被震惊到了。

这套古典学的丛书承载了很多东西,比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又比如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等。

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刘小枫老师和甘阳老师对古典学的倡导,特别关注的是读书人的心智的养成。

我对这个“养”字有特别深的感触。

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养”字,经典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滋养。

你阅读《论语》,阅读《老子》,阅读《孟子》《庄子》《周易》这样一些经典,或者是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阅读这些伟大的经典,你的心智会慢慢达到足够理解这些伟大人物伟大作品的高度。

而且,对于读书人,心智的养成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说它指向另外一个目的。

我们看《论语》,全书第一个字就是“学”——当然你跟我强调是“子”我也认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智的喜悦不是其他任何快乐能代替的。

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的学者都变成了学术生产者,而不再是读书人,不再喜欢“学”字带来的心智的养成、心智的快乐,那是十分遗憾的。

那样的学术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呢?

我不能说那样的学术就没有意义了,但是我至少觉得,少了“养”这个字,少了读书人从容不迫的那样一种淡定,少了对事态了然于心的那样一种态度,少了那种超然于功利之上、不可救药的孤芳自赏,这些都没有了,那我们学问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阅读经典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是在“养”字当中成长,我觉得这是更可取的态度,而不是用今天的习惯去简单地解读他们。

从“经典与解释”这套书,我看到了向伟大的心智致敬这样的努力,我觉得这种努力应该不断传承下去。

田余庆先生去世以后,我去拜别田先生,回到家里就把田先生的书拿出来再读,真是非常感慨,从书中我看到的是田先生心智的高度。

我想,我们今天讨论古今之变,或者中西之变,各种各样所谓的断裂,而最大的断裂恐怕是心智高度的断裂。

如果将来我们心智的高度能够得到提升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些断裂还是有价值的。

(1)下列内容是对“经典与解释”丛书主要特点的表述,请结合三则材料选出表述错误的两项是(5分)()()

A.这套丛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时间长,规模大,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种图书。

B.编者在丛书中最为关注的一点是经典的滋养,认为没有经典的滋养,就不会有心智的高度。

C.这套丛书内涵十分丰富,它承载了很多东西,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

D.在书中,赵汀阳指出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尊敬,但和当下生活已没有太多联系。

E.这套丛书的学术主张是“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这一主张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第2段在文本中的作用。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赵汀阳和杨立华谈论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材料三强调“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养’字”,请结合文本谈谈具体的做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春节文化消费:

热现象的冷思考

鲁元珍

【数据】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3651亿元。

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1.12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为217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9000万人次。

以前,提起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过年。

如今,一家人旅游度假开始成为过年的时尚选择。

近年来,春节旅游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以家庭亲子为主题的体闲旅游产品迎来了消费高潮。

据某旅游网站发布的大数据信息,春节期间周边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三倍乡;

在线预订自由行占比98.7%,创历年新高;

古镇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游、温泉养生游等主题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

不过相比之下,出境游的火爆更引人注目。

据各大旅游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六成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

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许多国家推出的“中国年”活动别具风情:

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庆典活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悉尼歌剧院点亮了“中国红”,英国伦敦安排了舞龙舞狮、书法展示等一系列迎春活动……异国情调的新奇,旅游服务的到位,整体气氛的平和安静,都在吸引我国游客的目光。

可以看出,许多国家抓住了中国的旅游市场。

我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出国过年,由此反观,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案例】来自四川的张先生今年第一次留在北京过年,逛一逛北京的庙会是他期待已久的新春“节目”。

“早就想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儿了。

”张先生说,几天时间里,他和朋友逛遍了地坛、八大处、陶然亭等公园的庙会,既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民俗表演,又品尝了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

近年来,春节的庙会、灯会、展览成为人气最旺的活动,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

在北京,近百家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迎客145.9万人。

在天津,很多传统曲艺场馆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一场场传统花会上,秧歌、竹马、高跷、腰鼓等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引得阵阵喝彩。

在凤凰古城,景区内每天好戏连台,梅花桩舞狮、凤凰阳戏、凤凰文茶灯、凤凰傩堂戏等富有本土民俗文化的地方戏,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

不过,也有不少游客抱怨,有些庙会的商业气息越来越强,相似的小吃烤串,昂贵的纪念品,

让人感到与过去“正宗”的民俗相比变了味儿,多了“商业味”,却少了“文化味”。

而有些庙会等

活动秩序管理不佳,造成客流拥挤,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

【数据】春节期间参与互联网平台抢红包活动的人数、红包数量创下新高:

除夕当日,微信红包参鸟人数达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是去年的近8倍;

QQ红包总用户数为3.08亿人,收发总量42亿个;

支付宝“咻一咻”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次,是羊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

如今说起春节,许多年轻人想起的不再是放鞭炮、看春晚,而是“抢红包”。

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

春节期间是消费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如今,亲友拜年、购买年货、娱乐休闲消费、订机票和火车票等以往春节必备的环节也变得更加方便且更具有时代感。

足不出户购物既节省了时间与精力,又可以有更多更全的选择。

春节前期,各大电商纷纷主打“春节不打烊”购物主题,开展了网络年货节,不少“网上赶集’’“网上超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