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32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2.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A.增大O2浓度B.增加CO2浓度C.增强光照强度D.调节室温

3.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将过氧化氢酶加入H2O2溶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自变量有温度.时间

B.从图中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为25℃

C.20—80分钟,40℃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小最显著

D.温度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相同

4.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由4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

B.不同温度下实验,酶A的最适pH不同

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5.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6.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

B.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划2~3次

C.把划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D.色素分子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所以研磨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是为了溶解色素

7.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8.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9.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

已知实验前叶片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

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温度/℃

26

27

28

29

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mg

–2

–3

–4

–4.5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mg

+4

+3

+3

+1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轮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6℃

B.光照时,第二、三组轮藻产生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时,第二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10mg

10.细胞中的许多化学反应需要能量。

下列关于细胞中能量供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类胡萝卜素的叶绿体将无法捕获蓝紫光

B.ATP的能量主要贮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C.光合作用中C3的还原所需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11.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b点右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2

12.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I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I、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13.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顶级专业期刊《Nature》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14.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依次是

A.高、高B.低、基本一致

C.低、高D.高、基本一致

15.某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它反应,该抑制剂处理动物细胞后,线粒体会()

A.继续消耗O2B.停止产生[H]

C.继续分解葡萄糖D.停止产生ATP

16.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0)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17.图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

C.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

D.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18.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19.科学家发现,体内细胞膜塑性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B.“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C.“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它的形成说明膜具有流动性

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2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适合在最适温度下保存

B.酶的产生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C.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但没有多样性

D.酶既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21.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

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

22.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非绿色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23.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

24.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的改变分析正确的是()

A.突然停止光照

B.突然增加CO2浓度

C.降低环境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

25.图是ATP-ADP的循环图解,其中①②表示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条件下,①过程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在人体细胞内,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与处于平静状态时相比,剧烈运动时①②过程都会加快

D.①②过程需要的酶不同,②过程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

二、多选题

26.下图表示甘蓝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和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B.①过程有无光都可发生,②过程的发生需要O2

C.①②过程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D.为提高产量应增强①过程,减弱②过程

27.如图表示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与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③不在生物膜上进行

B.参与过程②③⑤的酶种类相同

C.过程②③④⑤都有ATP产生

D.过程③产生的[H]不全都来自于丙酮酸

28.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为暗反应,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④过程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来自丙酮酸

C.③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①②③④过程可以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29.下列图文相符的有()

A.B.

C.D.

30.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1+V2

三、非选择题

3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

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其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的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________。

实验还证实,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在进行酶活性的测定时,可根据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来表示酶活性。

(5)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