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040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笔记考研论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标准,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

2、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模式。

3、政治文化决定着体系内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

4、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变革。

9、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是什么?

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政治范畴,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

意识形态政治化显示了意识形态强劲的政治功能,即维护政权的合法化,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实现政权的转移。

极端政治化也有致命弱点,1、意识形态政治化使意识形态的其他功能虚弱,2、意识形态的全面控制,造成了全体社会公众思想的模式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

10、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的稳定性。

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

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效益。

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11、意识形态的滞后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经济增长需要合理的意识形态为其提供有力的“非正规性”规范。

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带来了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间差。

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之后的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束缚和阻碍经济发展的力量。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压制创新。

2、破坏正在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

3、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4、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长。

12、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政治的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分类,按照传播方式:

直接和间接政治社会化两种;

从内容上分:

政治社会化可分为主流政治社会化与非主流政治社会化两种。

13、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有哪些?

政治社会化需要特定的媒介传递政治信息,塑造政治文化。

途径有:

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大众传播、政府、社会政治组织、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等。

政治社会化既是塑造政治人格、造就政治角色的过程,也是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并且通过这两方面作用对政治体系,甚至整个政治生活产生广泛的根本性影响。

因此政治社会化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个人、政治文化和政治体系三个层面:

1、政治社会化是决定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的关键因素,不仅培养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塑造了公民的政治人格。

2、政治社会化传播、维持和改造着政治文化。

3、政治社会化是关系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14、主要的国家观有哪些?

国家神权说、社会契约说、国家暴力说、国家要素说。

15、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国家本质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国家的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国家权力始终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国家权力的重要特征:

1、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2、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

3、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6、什么是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是指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主要指中央政府能力,而不是指公共权威的能力,因为只有中央政府才能代表国家意志,而其他公共权威以及地方政府是无法代表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的。

国家能力概括为四种:

1、汲取能力,指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能力,国家汲取财政的能力(即国家财政能力)集中体现了国家汲取能力。

2、调控能力,指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3、合法化能力,指国家运用政治符号在国民中制造政治共识,进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能力。

4、强制能力,指国家运用暴力手段、机构、威胁等方式维护其统治地位的能力。

其中财政能力最为重要,财政能力弱,调控能力就差,进而对统治的合法性造成冲击,若统治阶级总是以强制力,维护其统治,统治成本就过高,政治也难稳定。

17、国家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方法,历史上的国家被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法西斯主义国家又称极权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反动形式。

威权主义国家是指那些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没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

8、威权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主要特征是:

1、与威权主义字面意思相反,政治威权较弱,因此鼓吹中央集权。

2、政治权力集中于个人或少数精英集团手中,而不是政党手中;

政党常常是统治者个人的工具。

3、社会受到国家的有限控制,实行较开放的民间经济活动,有的国家和地区因此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4、在意识形态上往往以民族主义来动员社会支持;

当民族主义号召力下降时,有时会假借西方民主或社会主义进行政治动员。

意识形态的先天不足使得威权主义政治缺乏认同,所以,威权主义国家往往是**的权力统治。

19、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特征?

1、在意识形态上,以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辅助于一定的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主义。

2、在政党制度上,加强领导,实行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3、在政府体制上,实行领导下的“议行合一”制,党管干部、党管政府、党管议事制度。

4、在经济制度上多元成分并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国家居统帅地位,个人和社团拥有一定程度的空间。

现行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在政治上和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强调集中和中央权威、经济上实行多元化的国家形态。

20、结合中国现实,如何理解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府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

政府体制分为君主制、共和制两种(君主制是指以君主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制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

国家的结构形式就是国家权力如何按地理或区域来划分,其核心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

按中央与地方的不同权力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单一制国家是指在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里,权利和威权合法的集中于中央机构。

中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之内,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之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已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充分行使自治权利。

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但这些特别行政区仍是我国单一制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中国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任何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管地位多特殊,都必须置于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之下。

特别行政区是根据宪法授权设立的一级地方政权,与中央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联邦制国家是指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若干成员国或成员州构成的统一国家。

主要特征是联邦有统一的宪法、法律以及最高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联邦的地位高于成员州或成员国,联邦宪法对各成员州或成员国的权限有明确规定。

21、影响国家机构设置的重大理论有哪些?

对当代政府机构的设立影响最大的学说是分权学说和“议行合一”思想。

分权学说的实质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资产阶级掌握的立法机构地位高于一切。

“议行合一”原则,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共和国,贯彻议行合一原则,即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合二为一,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法机关。

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是以“议行合一”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

22、官僚制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是什么?

任何政府的运转都离不开官僚部门。

官僚部门就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属的行政体制或职能部门。

作为一种制度,官僚是指所有大型组织中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

特征:

等级制、非人格化、延续性、专业化。

最关键的政治功能是在各种具体情况下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3、委员会制度在议会中的作用是什么?

24、政党的特征有哪些?

政党即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跃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的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利,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政党有别于其它社会组织或政治组织的特征:

1、政党具有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把政府形式上的结构与社会中各种不同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

各种成分包括个体公民何由他们组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宗教组织及其他组织。

2、政党一般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一整套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

3、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组织,它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原则。

4、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保护,具有合法性。

25、政党的类型?

按照理念的本质和角色划分为使命政党和掮客政党。

按照集权成都划分为分权型政党和集权型政党。

26、政党的作用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政党的作用极为重要。

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是整个社会的领导核心。

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是保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正常运转的核心机制。

统观世界各国政党作用表现在:

目标制定、利益表达、动员和社会化功能、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27、两党制与多党制有什么异同?

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有:

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有:

一党专政制、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两党制是指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争夺职位,双方各有几乎相等的机会赢得足够的选民支持,已取得垄断性执政权的体制。

并非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只存在两个垄断地位的政党,其他政党只能参与并影响政权,不能单独掌握政权。

两党制优点:

1、两党制是一个较负责任的体制,选民必须在两个可替换的政府中做出明确选择。

2、两党制比较公平鼓励竞争,有效防止一个政党或政党集团无限期垄断行政权力,保障民主的持续和发展。

3、两党制被视为是鼓励温和政治的体制。

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的政党相互竞争,通常通过联合阵线组成政府的体制。

多党制缺点:

1、选民不能直接决定谁来组织政府,是由各政党之间选举后进行讨价还价中决定的。

2、某些处于支配地位的政党支持,对于各届政府是至关重要的,使其获得超出选票的影响力。

3、多党制是鼓励意识形态竞争,各政党斗争以观念为核心,不是围绕政府全力进行。

4、多党制导致政治不稳定。

2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我国是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最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中国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过程中,统一战线是革命的三宝之一,是中国的一贯政策。

特点:

1、允许一个以上的合法政党存在,允许他们参政议政。

中国除外有八个民主党派。

2、其他合法政党以某种形式与联合。

中国实行民主协商制度。

29、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是什么?

政治社团即利益集团,是与政党有密切联系且不能被忽视的政治力量。

利益集团是社会中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

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基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现实来认识。

1、集中各种利益。

2、政府的助手。

3、制约政治权力。

4、利益集团的弊病。

30、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的作用有哪些?

--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是社会利益分化的结果,是不同利益群体实现特殊利益要求的工具。

发挥政治作用的形式是参政议政、政府助手。

作用是稳定社会和推动政治民主。

31、精英统治理论和多元统治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精英统治理论认为无论在君主制、贵族制还是在民主制中,共同点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的,精英统治理论核心是精英与社会阶级的关系,企图以“精英”概念取代“统治阶级”。

多元化统治论

新马克思主义

32、政治统治的本质是什么?

国家产生的前提与目的,决定了国家的政治统治实质上就是阶级统治行为,但不是统治阶级的一般行为,而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最高行为。

统治行为的内容集中表现在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33、意识形态与合法性的关系?

政治统治的合法化依赖于法律基础和意识形态教化而获得。

国家权力通过统治阶级思想意识中介,实现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支配和控制,从而获得社会对国家权力的普遍认可。

意识形态虽然是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但统治阶级不能完全诉求于意识形态。

{=_ 

+&

9_ 

"

{"

/&

~!

政治学复习指南<

*:

;

"

48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有阶级社会以来,以国家为中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科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国家理论、国家制度、国家活动及影响国家活动的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斗争,研究历史上各个阶级夺取、建立、巩固,运用、参与和控制政权的经验,研究国家兴亡盛衰的规律,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政策和方法。

简言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

)+ 

什么是政治现象?

!

:

>

+[ 

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怎样确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些是政治关系,哪些不是政治关系?

即划定政治关系的范围是什么?

确定政治关系的范围主要有两点;

第一,时间范围。

指政治关系是个历史过程还是永恒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到一定历史阶段就不存在了。

政治关系不是永恒存在的。

另外一些思想家认为,政治关系是永恒存在的,即有人就有政治,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政治关系。

不管什么性质的社会,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政治关系是永恒存在的。

关于政治关系的时间范围的不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对象分歧的出发点。

第二,空间范围。

指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界限问题。

政治现象的特点是复杂多变,有些政治关系是比较明确,但也有些社会关系是不容易区别它是否是政治关系,这就有个划分政治关系与非政治关系的界限问题,或称标准问题。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凡是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以及与此直接间接相联系的关系,都属于政治关系,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也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在有阶级社会里划分政治关系与非政治关系的标准是明确的。

但在人民掌握了政权,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条件下,区别政治关系与非政治关系的标准是什么?

一是政权;

二是全局性问题。

这就是说在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国家政权仍然存在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除了属于阶级斗争性质的政治现象外,凡是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全局性问题,就属于政治现象。

相反地,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非全局性问题就不属于政治现象。

同样在将来不需要国家政权存在的社会里,虽然是全局性的问题也不是政治现象。

_[&

<

因此,确定政治关系的政权和全局性这两个条件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

这也表明了在原始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国家政权、就没有政治关系的观点。

2.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几个阶段?

)-/1 

19世纪后期,世界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加剧。

政治,经济矛盾日益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觉悟也逐步提高.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和维护其逐渐陷入危机的统治,加强了对政治领域问题的研究。

此时,政治学在资产阶级那里已经摆脱了各种学科的影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从这时开始到目前为止,在西方,按照西方政治学的重点不同,可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个时期是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主题,以法律主义为主要方法,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国家的起源、性质和分类,政府的结构与类型,宪法的条文及类别。

因此,这个时期宪法是政治学的主要科目。

第二个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时,世界资产阶级不得不放弃资本主义的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是其明显的表现。

1929年大危机过后,德国希特勒上台,其结果加强了政府的权力,资产阶级民主逐渐被抛弃,扩大行政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适应这个变化,资产阶级的政治学由以研究国家制度为主题,改变为以研究权力为主要方向。

因此,有人主张,政治学是研究权力现象的科学。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政治学的权力研究又分化为两派:

广义权力研究,涉及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个人与团体的广泛政治关系;

狭义权力研究则限于国家的权力现象和足以影响国家的非官方权力现象。

+/ 

第三个时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而言。

西方政治学从权力研究为主转向政策研究为主。

认为政治即是政府制定与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次级系统,由于人类社会价值的有限性,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政府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西方政治学的政策研究,是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矛盾深化与加剧的背景下,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进一步加强政府权力,由所谓“立法国家”转向“行政国家”的反映。

它标榜所谓“价值中立”,实际上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

]{ 

在西方政治学发展的第二和第三阶段,有个共同点,就是在政治学研究的方法论上的改变,这两个阶段都是以行为主义作为研究政治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又称为行为主义政治学,它在两次大战之间形成,二次大战后迅速发展,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衰落,80年代转入后行为主义,90年代,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后行为主义也无能为力了。

西方政治学陷入了困境,面临新的选择。

&

++,#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

9&

19世纪40年代末,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继承人类文明历史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不但给政治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政治学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发展史上一个伟大转折。

(*:

@_-=/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的开山之作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纲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第一个纲要。

它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同以前的政治学的根本区别:

7&

第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的政治统治组织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政治学都把国家看成是人类社会固有的、永恒存在的、超阶级的或非阶级的人们的联合体或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出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即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要突破现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时候的产物和表现,指出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对被压迫阶级政治统治,即国家的本质是阶级专政。

驳斥了剥削阶级关于国家是社会组织,是超阶级的社会联合体的观点。

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同剥削阶级政治学的国家观划清了界限。

?

第二,指出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政治是阶级的政治,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是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

政治斗争归根到底是要解决政权问题。

《宣言》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透过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阶级斗争始终是围绕着夺取、建立、巩固、维护政权而进行的,从而揭示了政治中的最本质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无产阶级争得民主,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问题。

这就从根本上同剥削阶级政治学的“国家三要素说”划清了界限。

马、恩对阶级、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国家问题的关系的规律性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3 

第三,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内涵即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和政治统治,无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它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达到消灭阶级和过渡到无阶级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

其前途是消灭阶级、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国家自行消亡。

不断发展、完善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表明了同资产阶级政治学在阶级、国家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工具。

5&

第四,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代替君主制,不是仅仅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不是一般地改变现存的生产关系,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即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

在政治上首先争得无产阶级民主,在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在文化上树立共产主义的思想和观念,最终实现以个性全面发展为条件的联合劳动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这同其以前的避而不谈国家的历史类型,以国家的形式来掩盖国家的本质的政治学说有着本质的不同。

'

]&

"

|# 

第五,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政治学都把政党说成是与阶级无关的团体。

而马克思主义从政党的阶级实质着眼,指出政党是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