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4、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
35、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
36、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调节着学习者的认识过程。
37、监控学习进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
38、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学科学习直接相关的专用型的学习方法;
一类是通用性较强的通用型学习方法。
39、知觉策略是指知觉过程中,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家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构合起来的一种机制。
40、概念学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分类的依据
41、规则的发展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42、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即算法和启发式。
43、一般说来预习有读、划、批、写、思、做等步骤。
4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依赖与整个社会的存在。
45、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是通过个体反映了社会道德,它依赖和制约于个体。
46、一般认为,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即由知、情、意意、行四个部分构成。
47、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
48、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49、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
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
。
50、从少年期开始,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51、人对自己行为的评定叫做自我评估。
52、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有关。
53、儿童的活动主要是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
54、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55、七岁时儿童所掌握词汇的数量大约为三岁时的4倍。
56、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包括兴趣、害怕、快乐、依恋。
57、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
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58、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
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
59、学生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60、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61、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62、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自尊感、友谊感、荣誉感、信任感、事业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
主义感、革命人道主义感等。
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
心,是标志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人的整个道德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63、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64、与儿童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但其交往关系与性质都与幼儿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
65、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
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66、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7、(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68、(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是第二原因。
69、(独立意志)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原因。
70、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
71、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成功。
72、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的、健康的成长发展。
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
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7、心理辅导的途径:
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
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
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
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
确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
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征。
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
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
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一。
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
人际、学习、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
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
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
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
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
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见43)
14、技能: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
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
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
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
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
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
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学习需要: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
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动机:
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4、自我效能感: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5、替代性强化: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6、自我强化: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37、问题情境:
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8、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9、正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0、负迁移:
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1、水平迁移:
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2、垂直迁移:
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3、一般迁移:
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44、具体迁移:
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5、同化性迁移:
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46、顺应性迁移:
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7、重组性迁移:
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8、心向与定势:
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9、知识:
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0、感性知识:
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1、理性知识:
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
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
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
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
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见74)
59、认知策略: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见83)
60、符号学习:
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
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
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
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67、概括:
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8、变式: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9、前摄抑制:
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0、倒摄抑制:
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1、过度学习:
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72、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73、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4、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5、操作定向: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76、操作模仿:
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7、操作整合: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78、操作熟练:
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9、原型定向:
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80、原型操作:
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81、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82、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83、认知策略: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84、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85、资源管理策略:
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86、复述策略:
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87、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88、组织策略:
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89、元认知:
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90、问题:
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92、理解问题:
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创造性: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4、发散思维:
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5、聚合思维:
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96、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7、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98、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9、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为: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01、从众:
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102、服从:
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03、认同:
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04、内化: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05、观察学习:
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106、心理健康:
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07、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08、心理辅导:
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
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
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
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109、系统脱敏:
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10、教学目标:
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111、教学方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112、教学策略:
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13、发现教学:
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114、情境教学:
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5、合作学习:
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6、个别化教学:
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17、程序教学:
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118、计算机辅助教学:
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119、课堂管理:
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20、群体:
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121、群体动力:
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22、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23、群体规范:
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24、课堂气氛:
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25、课堂纪律:
为了维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