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2347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防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一是普遍建立了森林防火督查制度。

在重点防火期间,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森林防火工作督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如嘉荫县、乌伊岭区等地成立了由纪检委、组织部、政法委组成的三个防火督查组,负责检查各单位森防工作落实情况和全程督查各支队伍扑火救灾情况,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并全区通报。

二是建立森林火灾报告和处置制度。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一旦发现火情(火险),按程序及时上报并积极组织扑救。

市森防指对每一起火灾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扑救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第一时间调动兵力,实施增援扑火,提高了首次扑救成功率。

三是修订完善各级森林防火预案,适时组织实战演练。

森林防火工作由重扑救、轻预防向“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观念转变,在“预防”二字上下功夫,改变过去“有火忙一阵、无火不过问”的现象。

乌伊岭区将两个森林消防大队500人分成20个中小队,以网格化形式驻防在重点地段,发生火情时,指挥中心可以在30分钟内集结3至5支队伍迅速到达火场,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四是创新联防协作机制,确保区域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开展。

我市北部七区一县,特别是农林交错地带是重点火险区,森林火情频发,火源管控难度大。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创造性地探索出吸收当地农民参与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承包的新思路,这一措施极大提高了农民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管护效果十分明显。

九年来,管护区域火情发生率下降了99%。

红星区每年投入近38万元吸收大平台地区农民参与管护经营承包,承包总面积已达39494公顷,参与管护农民301户,当地森林火情大幅减少,盗伐林木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嘉荫县、乌伊岭区与农林交错地区的县、乡签订了联防协议,每年防期前召开联防会议,明确联防责任与范围,对没有发生火情的单位实行奖励。

实行林改的双丰、桃山、翠峦、乌马河和铁力林业局五个单位,近8万公顷民有林建立了民有林连片互防互助性质的防火协会,形成了民有林防火组织体系,截至目前,整个民有林区域未发生森林火情。

(四)强化森防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森防工作的综合防控水平。

一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每年在森防能力建设方面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

据统计,2009年以来共对上争取森林防火项目资金25203万元,其中:

中央(省)投资20291万元,地方配套491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1967万元,未到位8324万元),建设16个重点火险区项目,目前9个项目已全面完成。

二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扑救能力。

目前我市共有扑火人员16456人,其中:

专业队伍22支,共3550人(人数最多的红星区和乌伊岭区各400人,人数最少的西林区和铁力市,分别为30人和20人),森警648人,快扑队4458人,基干民兵6300人,预备队1500人。

带岭区、金山屯区等地虽几十年没发生森林火灾,但防火培训和演练始终抓得很紧,组织扑火队伍开展各种培训、模拟实战训练及安全避险演练,每一名指战员都能熟练掌握和使用通讯设备、GPS定位仪、地形图和林相图。

三是不断创新森防手段和技术,加大科技防控力度。

我市在林区腹地有计划建设直升机水源地53处,修建直升机降落点45处,飞机载水和机降灭火能力不断提高,形成空地一体科学合理布局。

同时,为每支专业队伍配备灭火水泵,装备消防水车,加强以水灭火的能力。

在全市237个乡镇场所周边开设200米宽的防火阻隔带,并在每个乡镇场所都设立了一处居民避险安全区。

修建防火接头路347.28公里,打通关键路段,构建了严密有效防火阻隔体系。

我市还投入2000万元,在新青、红星、友好、伊春区和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了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即“天眼”工程),提高了北部重点火险区和中心城区的火情监测能力。

同时,建设北斗GPS双星定位系统,可随时掌握扑火队伍的行进路线和位置,传递火场信息。

在重点地区建设11处无人值守火险气象监测站,更新升级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沙盘,进一步提高了扑火辅助指挥能力。

(五)强化火源管控,不断加大依法治火力度。

为有效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把野外火源防范与管控作为严防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环节和根本措施来抓。

一是严格入山管理。

进入防火期,在乡镇场所每条入山道口都设立防火检查站或固定岗亭,对入山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和登记。

在重点沟系、林班设立流动哨死看硬守。

所有入山人员必须持有“入山证”和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并视频拍照留存备案。

二是组织专人机动巡护。

各地在防火期间都能组织专业队伍对重点区域进行机动巡护,杜绝火种入山。

乌伊岭区不仅采取带人载机巡护,还针对入山种植、采集人员进行编组定位,签订不吸烟保证书,坚决控制入山人员带火种进入林内。

三是认真开展“三清”活动(即清山、清林、清河套)。

适时组织公安、森防、资源林政和森警部队等部门开展“三清”活动,坚决消除林内非法暂住点和入山人员,杜绝一切火源入山,清除火灾隐患。

四是实行生产生活用火管制。

对林内旅游、发展林下经济等生活用火进行严格控制;

对野外进行采矿、修路等生产施工单位,严格实行“三个绝不放过”原则。

在森防期间,一旦发布橙色(四级)以上预警信号,立即封山戒严,禁止一切野外生产生活用火。

五是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对野外吸烟及违规用火行为,坚决按照“五个一律”进行严管重罚。

二、存在问题

(一)森林火灾隐患不断增多,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

我市400万公顷林业施业区内有林地面积313万公顷,草塘面积21万公顷,其中与其它行政区域交界的农林交错地带总面积达80万公顷,这部分区域防火形势非常严峻,火源管控的死角死面很多,森防工作很难完全到位。

由于我市“天保工程”顺利实施多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林内枯枝落叶、杂草等地表可燃物也累积增多,火灾隐患逐年增加。

特别是去年因特殊情况全市各地都没有进行计划烧除,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今年春防工作的压力。

(二)森林防火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部分区局因财力紧张,森林防火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慢,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部分防火设备、装备由于多年使用已经陈旧和淘汰,扑救大火的能力不强。

(三)现有防火道路网络密度较低。

我市林业施业区面积较大,地形复杂,防火道路年久失修,有的水毁严重,个别地段车辆无法通行,断头路也较多,这些因素直接制约扑火队伍的快速反应。

(四)扑火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现象。

部分区局由于青壮年劳动力较少,尤其乡镇场所专业扑火队老龄化严重,有的存在凑数现象,一旦发生火情,很难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扑救。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教工作,切实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各级政府要把防火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每个乡镇场所、每个街道、每个住户。

应充分利用各类中小学校,把森林防火教育工作融入学生课堂,形成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告知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良性循环,形成具有全民防火意识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火源管理,切实建立起长效机制。

应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野外火源,抓好源头管理。

特别是林缘地带和农林交错地区,要把各种防控手段和联防协防责任制细化、量化、完善和充实,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对生产性用火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组织专人盯防监控。

应组织力量适时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隐患排查应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漏洞得到及时堵塞,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三)进一步加大防火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森林防火经费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森林防火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切实保证防火资金的正常使用。

同时,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的项目资金,上级已经批复而没有到位的资金和项目要抓紧落实。

要注重对科技防火的投入,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全球卫星定位、新型灭火机具、水灭火和机降灭火等高新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的科技水平。

应加大防火公路、防火林带和阻隔带建设投入,不断增强森林防火阻隔效应。

进一步扩大水源地建设投入,提高水灭火和机降灭火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扑火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要坚持扑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方向,不断加强森林防火队伍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

同时,也要抓好半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的管理工作。

一线扑火队伍应加强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自救能力。

半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应以各乡镇场所的骨干民兵或机关、厂矿、企业的青壮年职工为基础组队,进行必要的扑火知识和业务培训,配备扑火机具和通讯工具,强化防火训练,提高实战水平。

 

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宣传力度

我县近几年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造成的,加强对群众的森林防火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森林防火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广大人民群众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主体。

一是在宣传力度上,要舍得花人力、物力、财力;

二是在宣传群体上,既要注重抓好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更要重视抓好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

三是在宣传形式上,既要有静态的固定宣传形式(如固定型、永久型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又要有动态的宣传形式(如森林防火录相片、电视宣传片、森林防火宣传车等等);

四是在宣传内容上,既要有政策、法规内容以及失火案例教育,也要有森林防火的业务、科技知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既懂得森林防火的政策、法规,又明白森林防火的各项要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又具备正确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

三、加强森林防火机构建设力度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工作复杂,建立强有力的森林防火机构是极其必要的。

从现状看,虽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和办公机构,但是,乡、村、组三级森林防火机构还相当薄弱。

尤其是村、组二级根本没有森林防火机构,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

乡、村、组三级又是森林防火工作最基层、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机构。

必须要切实加强乡、村、组三级森林防组织机构建设,形成自上而下、完善协调的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立好森林防火的工作基础。

(1)乡(镇)要建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并要有一支100至200人的森林防火兼职队伍,每年要进行1—2次集中培训和演练,以备应急扑救之用。

(2)村要建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并要有一支50人左右的森林防火兼职队伍。

(3)组要配备1—2名森林防火联络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有备而战,才能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投入力度

森林防火工作要舍得一定的资金投入,才能确保取得实效。

如森林防火宣传、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工作奖励等等都要大量的经费。

在资金筹集上建议采取多渠道的办法:

一是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政府财政每年要有一定经费预算计划;

二是国家、省、市、县四级林业主管部门每年要有一定经费用于森林防火工作;

三是建立森林防火基金专门用于森林防火工作。

在资金使用上要切实做到建立专款专用。

桃源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县整个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林业局党委的重要职责。

近几年来局党委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确立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防重于救,宣传到位,分级管理,职责明确”的森林防火指导思想,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县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林区内可燃物增厚,林区群众的生产性用火增多,以及近几年宗教、迷信用火的增加等因素,我县的森林防火形势仍然相当严俊,应该引起我们各级政府和林业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确保我县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我县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火警几十起,损失森林面积100公顷左右,烧毁林木1000余立方米,幼树近万株。

使全县林农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桃源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从全县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看,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从森林火灾引起直接原因看,具有人为性。

全县所发生的森林火灾都是因为人们的不当用火行为造成的;

二是从森林火灾发生时期看,具有季节性。

全县森林火灾发生主要集中在“春节”、“清明”两节上,我县在“春节”、“清明”两节发生的森林火灾占全年森林火灾的50%以上;

三是从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气候看,具有干旱多发性。

在森林防火期内,天干少雨天气是森林火灾的多发期,一般在连续干旱20天以上,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四是从森林火灾发生的地域看,具有集中性。

全县森林火灾是南路少,北路多;

西路少,中路多;

林区少,丘陵多。

特别是桃源的三大重镇(漳江镇、漆河镇、陬市镇)森林火灾发生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损失也最大。

根据我县当前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避免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火灾,降低森林火灾的损失,我认为要加强以下四个“力度”:

一、加强各级政府的责任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森林防火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制定好本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的规划、加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明确森林防火工作职责、搞好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考核、抓好森林火灾的扑救,等等。

县、乡(镇)两级政府要象重视防洪抢险一样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要象抓计划生育一样抓森林防火工作,要象追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样追究森林火灾的行政长官的责任。

要建立全县森林防火工作问责制,在全县各级政府中真正形成一种不抓森林防火工作不行,不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更不行的共识。

要使我们的政府官员感到森林火灾不只烧掉了老百姓的林子,也会烧掉政府官员的“帽子”的紧迫感。

 

(1)乡(镇)要建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并要有一支100至200人的森林防火兼职队伍,每年要进行1—2次集中培训和演练,以备应急扑救之用。

(2)村要建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并要有一支50人左右的森林防火兼职队伍。

 (3)组要配备1—2名森林防火联络员。

针对3月27日,在公园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召开的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参加会议单位反映出的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会议安排,由防火办、保护所于3月28日至4月5日,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先后到袁家界、鹞子寨、金鞭溪、黄石寨景区和保护所、营林科、张家界村以及部分宾馆饭店、周边乡村进行了调研。

一、公园森林防火工作基本情况

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森林防火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因素是:

一)森林蓄积量加大,可燃物沉积多。

公园现有森林面积,由1990年的49442亩,增长到55373亩,新增面积5931亩,活立木蓄积量由34.64万立方米,增至44.56万立方米,增长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新增退耕还林面积近3000亩。

二是景区大拆迁后,部分房屋场地实施了植被恢复。

三是少数村民的农垦地自然荒化。

四是国有林自92年以来,全面停止采伐。

二)景区客流量增大,人为火源隐患增多。

景区过往客人,由1990年的年60万人次,上升到年300多万人次;

景区从业人员,虽较往年有所缩减,但仍有近500人,在从事轿运和摊棚经营;

施工队伍每年不低于300人。

由于流量加大,火种控制不是很严格,吸烟、使用煤炉生火、施工作业等人为火源隐患直接给防火带来了威胁。

三)员工和群众防火意识欠缺,违章用火增多。

主要是燃放烟花爆竹、烧田埂、烧渣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仍然承系着传统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和陈旧的生活习惯,致使火情火警时有发生,92年以来,园内自身引发森林火情火警就达16起,累计过火面积36.92亩,烧毁林木1131株。

其中烧田埂、烧渣子10起,炼山2起,吸烟2起,燃放烟花爆竹2起,用电起火1起。

房屋失火达10起,其中主房失火3起,偏房失火7起。

房屋失火主要是电路起火、熏腊肉、吸烟、烤炭火、点蚊香等。

四)景区棚点增多,消防隐患加大。

创5A期间,为规范摊棚摊点,重新制作了统一的摊棚,但由于考虑到棚点的美观,没有刷防火涂料,加之商品繁杂,又安装了电源,存在着潜在的消防隐患。

五)外火入侵随时对我们的山林构成了威胁。

仅99年2月8日以来,就在板坪、朝阳交界地段发生过4次外火入侵,过火森林面积累计达15.3亩,烧毁成材树木179株。

六)天然火也偶有发生。

档案记载,公园因雷击引起森林火情的就有2起,影响较大一起是2004年4月21日鹞子寨的雷击火,过火森林面积0.28亩,烧毁成材树木37株,虽损失不大,但给我们扑救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七)气候因素对我园的防火影响较大。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公园年降水量减少,无霜期缩短,气温升高,湿度降低,水源枯竭,对防火工作极为不利。

过来公园森林防火工作采用的对策实行了常年抓防火不放松,做到了警钟长鸣。

一)落实了单位和部门领导负责制。

实行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抓的责任机制。

二)落实了组织机构和队伍。

早在建园初期,公园就成立了森林防火联防指挥部和公园森林防火指挥部,并分别下设有办公室。

95年以来,指挥部要求各单位自行设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一体的组织指挥体系,在队伍建设上,公园现有专业防火人员83人,以森林派出所、保护所力量为主建立了森林消防中队和志愿者消防站,建立了135人的扑救应急大队和202人的扑救应急分队,还以民兵为主体组建了400人的义务扑火队伍。

所有队员确保一年进行一次防火专业知识培训。

三)细化了目标管理责任。

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包干负责制、一票否决制、连带责任制、考评记分制等细化了岗位目标管理责任。

四)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制定有《森林火灾预警方案》、《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队方案》、《野外火源管理规定》、《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定点吸烟管理通告》、《防火公约》、《吸烟点管理制度》、《吸烟点防火预防措施》、《森林火灾报告制度》、《森林火灾处置制度》、《森林防火值班制度》、《奖惩制度》等。

特别是奖惩制度上把森林防火工作为单位和职工评先、晋级、提拔、调资的条件。

五)加大了预防扑救措施。

做到了六个经常抓,一是经常抓宣传教育。

二是经常抓火源管理。

三是经常抓巡逻检查、死看死守。

四是经常抓火灾隐患的清理整治。

五是经常抓督促检查。

六是经常抓值班制度的落实和扑救准备工作。

特别是今年清明节期间,保护所、袁家界管委会、张家界村将痴、呆、傻人员重新进行了登记造册,落实了监护人,将辖区坟场逐个进行了登记,确定了专人看守。

六)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公园自身用于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51.5万元,主要用于更换宣传牌,修建和改造吸烟点、修建防火水池、护林点、防火公路、防火隔离带垦复、电源线路改造、消防设备维修等。

森林防火工作取得的成效自58年以来,经林场经营期和建园后的旅游开发、发展期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连续48年无森林火灾的辉煌成绩。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不断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全民防火意识逐步得到提高,火情火警在逐年减少。

公园森林防火正由原始防火向科学防火转变。

1990年—1992年和1998年—2002年,两次被国家评为连续三年无森林火灾先进单位,多次被省、市、区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二、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通过这次调研和平常掌握的情况来看,公园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意识不是很强。

虽然通过努力,从表象来看,全民的整体防火意识在逐步提高,但从实际来讲,还是欠缺的,还离不开在防火期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还需要提醒来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