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50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孟华东

财务负责人:

俞国政

c.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织

1.3.1本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承担单位及资质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承担单位:

浙江经纬经济技术咨询发展有限公司资格等级:

甲级

证书编号:

工咨甲11220070052

1.3.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项目负责人

项目可研负责人:

赵利明

项目可研审核:

王中央

项目申报员:

钱苏凯

1.4可行性研究依据

(1)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第一

类鼓励类,十六、汽车,6.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十九、轻工,16.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2)本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六、新能源及节

能技术(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

1.5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1.5.1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

(1)根据“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生产进步”的精神和市场预测情

况,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可行性研究。

(2)购置先进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取得最

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技术力量、设备和可用设施,尽可能减少

投资费用。

(4)采取积极有效的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消防安全等措施。

1.5.2可行性研究范围

通过对本项目在工程技术上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上合理性以及产品市场的全面分析,论述本项目的可行性情况,主要内容有:

对项目背景、市场需求、工艺技术、工程技术、设备选型、配套公用工程、土建工程、环境保护、节能、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等进行分析,并对投资和财务经济进行详细的估算分析。

1.6项目概况

1.6.1建设目的

本项目由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与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锂离子电池研究院合作,大东南旗下子公司浙江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司的锂离子研发团队也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来完成这个该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目前浙江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生产2.1Ah动力电池,日产6万支,并通过第三方认证。

结合现有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可以看出动力汽车正在追求相同单位体积内能量密度更高的产品,以便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续航能力。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大概在180-190瓦时/公斤,寿命1200次,

故为突破现有18650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因此,在我公司现有基础上进行新建,实现生产高能量密度且使用寿命更长的动力电池,其参数为能量密度大于230瓦时/公斤,寿命达到2000次,具体数据如下表格。

性能市场大东南对比

能量密度2.1Ah3.1Ah提升47.6%

另外,项目产能为7.5亿Ah(2.5亿单颗),即可以配套汽车10万辆(2500颗/辆),实现国内规模前三甲,而同时18650动力3.1Ah将开启国内动力高容量电池的新篇章。

本项目根据电动汽车发展中高能(高功率高容量)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的趋势,企业通过《锂离子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加强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发,提高其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的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将达到7.5亿Ah/年。

1.6.2项目建设内容

1、新增生产设备和有关配套设施,建成锂离子汽车储能动力电池

全自动生产线4条。

2、建设大东南股份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研发检测中心,加强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研究和开发。

1.6.3生产及配套条件

(1)厂房:

本项目利用母公司浙江大东南股份公司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租赁原有标准厂房,建筑面积为34086㎡。

厂房投建生产线,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辅助用房和公用设施,并作必要的厂房改造。

(2)供电:

本项目装机总功率5000kW,年耗电2500万kWh,由

诸暨供电局变电所供电。

进线电压10kV,出线电压0.38kV,同时配套低压配电、无功补偿及车间动力、照明等设施,以满足生产用电。

3

(3)给排水:

本项目年用水量为105000m。

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由当地自来水公司提供。

(4)环保、消防及劳动安全实行“三同时”。

1.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0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0000万元,流动资金40000万元。

本项目用汇6200万美元。

资金来源:

本项目全部资金通过增发募集。

外汇通过银行购汇解决。

1.8效益分析

1.8.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新增销售收入480000万元,税金33600万元,利润总额76108万元。

1.8.2社会效益

1、满足市场对高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

2、发挥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环保优势,有利于环境保护:

3、有利于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

4、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1.9技术经济主要指标

本项目技术经济主要指标详见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生产规模

18650圆柱锂离子

1.1锂离子汽车储能电池亿Ah/年7.5电池

2年工作日天300包括加班时间

3主要原材料详见表5-1

4公用动力消耗万元3000达产年

4.1电力万千瓦时2500

4.2燃油吨180

4.3水吨105000

5定员人350

6占地面积㎡17043

7建筑面积㎡34086

8项目总投资额万元200000

8.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60000

8.2流动资金万元40000

9达产年销售收入万元480000

10达产年利润总额万元76108

11达产年税金万元33600

12财务评价指标

12.1总投资收益率%38.05税后

12.2投资回收期(静态)年5.32税后

12.3投资回收期(动态)年5.96税后

12.4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8.76税后

12.5项目财务净现值万元149542税后

12.6生产能力利用率%28.11

1.10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经研究和分析论证,本报告认为,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都是可行的,其主要结论如下:

(1)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第一

类鼓励类国内投资项目,并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发该产品并形成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

这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3)本项目关键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

力强的特点,确保项目高精度、高起点、高产出、高附加值。

(4)本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市场供应充足,这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

有利条件。

(5)本项目“三废”经治理可达标排放。

(6)通过详细的经济和财务分析,本项目经济效益显着,财务状

况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安全可靠,项目是可行的。

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随着石油资源日趋枯竭,环境保护日受重视,替代石油的绿色环保能源相关产业将是今后的明星产业,其中,新能源汽车由于能够同时减少石油的消耗和尾气的排放,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推崇。

我国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

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并指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争取到2015年,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市场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电动整车厂的电池、电机依赖外购,电控系统则由于涉及整车控制通常为自主研发或者联合开发。

众所周知,电动车的发展瓶颈和关键技术在于动力电池。

尽管在国内涉及动力蓄电池配套生产的企业有177家,但能够进入整车厂供

应链的只有比亚迪、力神、国轩、万向、比克等少数几家,而能够进入国际整车或者合资企业新能源车企供应链的则几乎没有。

虽然我国是电池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在技术水平等方面依然落后于美、日、韩等国家。

因此,《中国制造2025》中把电动车和动力电池列为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方向。

当前,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应用的动力电池绝大部分是铅酸和镍镉电池。

铅酸电池材料中的铅对环境的污染已使各国政府和消费者逐步禁止铅酸电池,如煤矿企业已经决定淘汰矿灯用铅酸电池,而改用对环境无危害的镍氢和锂电池矿灯;

镍镉电池中的镉含量超高,对人体极为有害,如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于日本的镉中毒事件,许多人骨头莫名其妙的自然断裂,其元凶即是镍镉电池中镉污染,迫使日本政府下令停止镍镉电池的生产,再如2005年,在我国东莞的镍镉电池厂女工,其生育的婴儿全身发紫,让人不寒而栗。

所有这些事件都在向人类警示:

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鉴此,欧洲等发达国家提出ROHS环保指令,对进入欧洲的电子产品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做出了严格规定,同时下令在2009年镍镉电池全面退出欧洲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镍镉,铅酸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一禁令无疑是致命的,转型到环保、绿色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领域已迫在眉睫。

锂离子动力电池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构成任何污染,绿色环保。

另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长寿命、使用安全、耐高温、大容量、无记忆效应、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特点,是各类动力电池中被世界公认为最佳的绿色环保动力电池。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作为车

用动力电池的新生代表,发展相当迅速,它的应用持续升温,其产业仍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电池网()发布的数据显示:

在今后五年内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将会扩大到上百亿只。

随着各种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飞速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凭借其可再多次充放电、轻巧、电容量大、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各种交通工具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尤其今后以高能二次电池为能源驱动的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

EV)与以燃油和电池为动力的混合电动汽车(HybrideElectric

Vehicle,HEV)都会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做动力。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更是把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高技术绿色电池的制造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从全世界发展趋势上来看,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方向。

2012年日本实施蓄电战略,提出2020年蓄电池市场要占到世界份额的50%,就是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根据2013年NEDO发布的技术路线图,他的技术路线在2020之前还是以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为主。

按照2014年我们国家电动汽车的销量估算,动力电池的需求量达到了20亿瓦时左右,销售收入应该超过了50亿元,估计2015年动力电池需求量会超过100亿瓦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而实际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85万辆,预计整年销量在20万辆,两者相差将近一倍多,主要问题在满足国内动力汽车的电池生产上供不应求;

2020年,纯电动汽车将突破500万辆,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节能汽车达到全部汽车销量的75%。

此外,根据高工锂电网(www.GG-)数据显示,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千克汽油,要消耗15千克新鲜空气,同时排出150~200克的一氧化碳、4~8克的碳氢化合物、4~20克的氧化氮等物质。

由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距地面1米左右的层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

在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源中,汽车尾气占到了20%至40%以上,且已形成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四川盆地四个灰霾区。

如果根据“一辆汽车行驶一年,排放的尾气大约将近3吨”来计算,那么2020年我国保有的2亿多辆的汽车,每年至少将排放6亿吨包含各种有害物的尾气。

本项目年产7.5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按可装配10万辆汽车计算,每年可以减排30万吨尾气。

该项目不仅减少了石油资源的消耗,而且降低了环境污染,保护了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提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十分良好,我司技术基础优越,项目建设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3承办企业基本情况

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塑料包装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已于2008年7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公司在塑料行业历经三十余年的拼搏,已发展成为一个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资本经营为一体的科技型现代化企业。

多年来,公司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坚持“高科技、高投入、高品质、高效益”的发展战略,先后从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引进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设备,形成了年产15万吨高档次新型塑料包装基材的生产规模,其中2007年投产的BOPP电容器薄膜达1万吨,产品销售势头十分旺盛,在国内市场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获得了十分显着的经济效益。

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竞争力500强企业、中国塑料包装行业龙头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五十强。

公司早于1999年底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又于2003年7月换版通过了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6年公司的“绿海”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个坚强团结的企业经营管理领导班子,“质量为本、用户至上、科技领先、开拓创新”是企业长期坚持的经营理念。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先后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平台、签定了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的技术合作协议,公司开发生产的“功能性BOPP薄膜”“功能性CPP薄膜”“功能性纳来微孔PE膜”和“功能性BOPP烟用薄膜”已个别于2000年、2005年通过省级

新产品鉴定,并被确认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

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几年,公司产品的产销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市场占有率为7%,销售收入近20亿元,其中新产品销售额占60%,新产品利税占公司利税总额80%,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浙江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册资本1亿元。

主要经营:

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新能源储能产品,锂电池隔膜,塑料薄膜等相关业务,经营进出口业务。

该项目产品与公司现有的生产的产品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技术上有很大的优势。

绿海生产的锂电池特点如下:

1、寿命长:

三元材料电池1C放电循环寿命在1500次以上(一般动力电池为500-800次);

2、内阻低:

采用特殊壳体及盖帽设计,封口工艺可靠,内阻低;

3、倍率性好:

汽车电池5C充放500次保持80%,电动工具电池10C放电500次保持80%以上;

4、高温安全性好:

电池可耐高温180-200度以上(一般动力电池为160度);

5、低温性好:

-20度容量保持80%以上(一般动力电池为60-70%);

6、品质稳定性好:

采用进口涂布机等关键设备,所有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程度均较高;

7、成组安全可靠性好:

采用自动先进的组合生产线,独立模组设计。

浙江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通过多项认证,部分证书如下:

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有浙江大东南锂电池隔膜研究院,该研究院是浙江大东南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交流合作,并建立了浙江大东南中科院化学所“高性能高分子膜联合实验室”、浙江大东南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以新能源、医疗健康、信息等领域功能膜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生产、销售为目标,合作开展高性能高分子膜核心技术研发,高分子膜树脂原料及加工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在今年获得国家级隔膜研究院检测中心的资质。

4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

4.1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特点

锂离子汽车储能动力电池主要特点表现在:

1、高安全性。

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是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特别是三元材料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即使在恶劣的交通事故中也不会产生爆炸。

三元材料锂动力电池是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不会因过充、温度过高、短路、撞击而产生爆炸或燃烧。

2、超长寿命。

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在300次左右,而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同质量的铅酸电池是“新半年、旧半年、维护维护又半年”,最多1—1.5年,三元材料锂电池在同样条件下使用,将达到10年。

在室温下1C充放电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80%以上。

3、体积小、重量轻。

同等规格容量的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体积是铅酸电池体积的2/3,重量是铅酸电池的1/3,镍氢电池的63%。

4、快速充放电。

在专用充电器下,1.5C充电40分钟内即可使电池充满,起动电流可达10C以上,而铅酸电池现在无此性能。

5、无记忆效应。

可充电池在经常处于充满不放完的条件下工作,容量会迅速低于额定容量值,这种现象叫做记忆效应。

像镍氢、镍镉电池存在记忆性,而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无此现象,电池无论处于什么状态,可随充随用,无须先放完再充电。

6、能量密度高。

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续行里程是同等质量铅酸电池的3—4倍,其优点可使锂离子动力汽车在适中重量的前提下,充

一次电可跑200-300公里,对于上班族,充一次电能够使用一周左右的时间。

7、耐高温。

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电热峰值可达350℃—500℃。

8、绿色环保。

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构成任何污染,符合欧洲RoHS指令,被世界公认为绿色环保电池,该电池无论在生产及使用中,均无污染。

4.2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

自1992年日本SONY公司研制成功小功率锂离子电池以后,由于锂离子电池其优良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大量取代镍氢电池应用于便携式电子、电器产品上,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小型二次电池。

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始于1996年左右,并从1998年开始逐步实现产业化,深圳比亚迪股份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锂离子电池、也是目前国内最着名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企业,其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全球前3位。

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从2000年开始获得蓬勃发展,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及山东、天津、上海等沿海地区,锂离子电池也从早期的主要应用于移动电话逐步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电子、电器产品领域。

近年来,电动工具、后备电源、轻型电动车用高功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

国内锂离子电池从1998年出现以来,产品、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8-2001年,出现钢壳锂离子电池,主要替代镍氢、镍镉电池的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应用领域。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逐步出现铝壳锂离子电池,进一步替

代镍氢、镍镉电池的电子产品应用领域,并开始逐步替代钢壳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由移动电话、手提电脑开始迅速向数码类产品扩展(包括数码相机、MP3播放器、便携式小型电子电器产品等)。

第三阶段:

2005年开始逐步出现软包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小容量领域开始逐步替代钢壳、铝壳锂离子电池。

第四阶段:

近年来,高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开始向镍氢、镍镉和铅酸电池的手提灯、备用电源、电动工具、轻型电动车、锂电池动力汽车等领域扩展。

锂离子动力汽车市场正逐步开始大规模形成,锂离子动力汽车电池成为各个锂离子电池公司发展的热点,正极使用的材料应用廉价、安全性好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替代昂贵的钴酸锂材料。

技术的不断成熟,使锂离子动力汽车电池在性能上已完全能满足锂电池汽车使用的要求。

汽车用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3市场分析

4.3.1国内市场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而动力电池又是三大核心技术的首位,是核心的基础。

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可靠、安全等性能,技术门槛高,但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

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命尽量长。

为此,我国对动力电池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研究开发。

新能源汽车电池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

在锂电池技

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所蚕食,逐渐被锂电池及燃料电池所取代。

2011年锂电池已取代镍氢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源主流。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选择采用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4.3.2国际市场分析

在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各国都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以求得新的突破,电动汽车已成为新能源发展与应用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作为电动汽车的“CPU”——动力电池,据预测,到2015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会达到122万辆,其中60%的销量来自于城市电动车(C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同时,日本的市场研究机构PRTM分析认为,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PHEVs)到2020年可望占全球市场份额近10%。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业内公认的最佳动力电池,锂电池与其它类型的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高20%-25%左右。

各大汽车企业也均将锂离子电池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未来5年到10年左右,电动汽车将推动锂电池市场规模达110亿-550亿美元规模。

未来几年时十几倍的增长,巨大的增长空间将使整个产业链受益,动力电池市场有着光明瞩目的发展前景。

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趋势将成为必然,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将催生庞大的产业经济效应,对电池原材料供应商和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商业蛋糕。

4.3.3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

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两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

为此,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